魷魚 魷魚~你真的了解它嗎?
筆管、赤魷是什麼?
阿根廷魷魚有哪些?
秘魯魷魚、真魷又怎麼分?
下面,滔寶就來帶您區分一下各種魷魚~
特徵篇
分類
溫暖性軟體動物類門(Mollusca)頭足綱 (Cephalopoda)槍形目(Teuthoidea)——管魷目、開眼亞目動物,生活於大陸架以內,水深150~200米左右的陸架邊緣也有密集群體,是烏賊類的一種,市場中常見的魷魚主要有兩種科目:槍烏賊科(Loliginidae)和柔魚科(Ommastrephes)。
俗稱的秘魯魷魚是軟柔魚科,生長迅速,體積幾乎無限生長
生活在水色澄清、鹽度較高、浪小流緩、海底巖礁和貝殼遍布、海藻叢生、水底不平的海域棲息處。白天棲息於水底,夜間遊至上層覓食,天氣晴朗時近岸邊,雨天下沉到海底,並有強烈的趨光性。以浮遊甲殼類、蝦類、小型魚類等為食,捕食動作穩、準、狠。
魷魚多數把卵產於漂浮的水草上,有些則產於海底;孵出的幼體有些與成體相似,有的要經過浮遊幼體階段。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記載的魷魚有110多種
話說北太平洋的魷魚幾乎絕產,現在吃的小型魷魚幾乎都是阿根廷產的!
我天朝的冷凍的小型阿根廷魷魚
開篇提到了在魷魚又分兩大科:
槍烏賊科(Loliginidae),每年槍烏賊的正常產量≦柔魚產量的10%柔魚科(Ommastrephes),所以魷魚的經濟開發種類以柔魚科的為主柔魚科
柔魚科分3個亞科(11屬23種)——滑柔魚亞科(Illicinae)、柔魚亞科(Ommastrephinae)、褶柔魚亞科(Todarodinae)。
說幾個特別流行的種類,請往下看!!
1.阿根廷滑柔魚 Argentine short-fin squid,Illex argentinus
白魷魚,阿根廷魷魚(我國臺灣省)
頭足綱→槍形目→柔魚科→滑柔魚亞科→滑柔屬,壽命約為1年,分布於22°S-54°S的西南大西洋的烏拉圭、阿根廷及至福克蘭大陸架和陸坡,其中以35°S-52°S資源尤為豐富,是全球非常重要的頭足類經濟,阿根廷魷魚資源開發始於60年代後期,中國1997年才開始在該海域試捕,在1999年得到迅速發展。
體長:
10-20釐米,成年雄性15釐米,成年雌性13~14釐米
特徵:
胴部呈圓錐形,後部明顯瘦狹,胴長約為胴寬的4倍,體表具大小相間的近圓形色素斑。漏鬥陷前部的淺穴不具縱褶,也不具邊囊,完全呈光滑狀態。肉鰭短而寬,長度約為胴長的1/3,鰭角約呈45度,兩鰭相接略呈橫菱形。
*顏色棕黃偏白,表皮褐色,吃起來有嚼頭,肉厚,口感好。在新英格蘭南部:雌性胴體最長400 mm;雄性胴體最長500mm。
產卵期
貫穿全年,每年2月初阿根廷魷魚進入捕撈季,但月中捕撈的魷魚尺寸通常都比較小,價格變化浮動明顯。冬季5-8月為最高峰,冬天生的魷魚群從夏天至冬天快速成長,分布區域向南面擴展。4個群系—南部巴塔哥尼亞種群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巴塔哥尼亞北部種群為夏季產卵群和春季產卵群。
漁場
主要位於阿根廷大陸框架外側北部和南部海域,靠近阿根廷外海200米等深線外側水域。南漁場體重範圍約75~475g;北漁場柔魚的體重範圍約160~700g
產量
2014年—15.812萬噸
↓
2015年—12.65萬噸
-佔總水產捕撈量的4.2%
-出口9.5萬噸
2.太平洋褶柔魚Japanese flying squid,Todarodes pacificus
日本魷,白魷魚,本地魷魚,又叫真魷,還可以叫日本海魷魚,叫韓國真魷
屬頭足綱→槍形目→柔魚科→褶柔魚亞科→褶柔魚屬,為暖溫帶種,僅分布在太平洋西北海域和東太平洋的阿拉斯加灣,是世界上頭足類最早被大規模開發利用的種類之一,主要的捕撈漁場分布在西太平洋的21°~50°N海域,即日本海以及中國的黃海、東海。近年來年均產量在50-60萬噸左右。
平均體長:
220~250 mm;雌—231 mm,重≈299 g;雄—230 mm,重≈297 g
特徵:
長圓錐形身,後部尖削,長度=寬度的5倍。表面有圓形斑點,背中央有一條明顯的黑色寬帶,一直延伸到肉鰭後端,頭部背面左右兩側和無柄腕中央近於褐黑。鰭長≈體長的1/3,左右兩鰭相連成菱形。
產卵:
主要捕撈群體為秋生群和冬生群。秋生群目前的主要捕撈區域在日本海,以日本和韓國的漁獲產量較高,主要產卵區域為中國東海和對馬海峽,產卵期在10-12月,每年春夏季沿日本海北上索餌,秋季南下產卵。
3.莖柔魚The Humboldt squid,Dosidicus gigas
洪堡魷魚,巨型魷魚,美洲大赤魷
屬頭足綱→槍形目→柔魚科→柔魚亞科→莖柔魚屬,大洋性淺海種,也是一年生物種,全年產卵,繁殖能力強。
廣泛分布在東太平洋37°N~47°S的厄瓜多及秘魯200海裏海域內外,生活於(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北至加利福尼亞的東太平洋海底200-700米處,主要有智利、秘魯、哥斯達黎三個海區。一般用來做魚餌或者罐頭。
體長:
最大1.5m,最重50kg,柔魚科中最大型的種類之一,但一般體重在200g-3900g
分為3個體型群:
小型群(成年雄性胴長130~260mm,成年雌性140~340mm);
中型群(雌雄分別是240~420mm和280~600 mm);
大型群(雄性>400~500mm或>550~650mm,雌性≥1000mm)。
特徵:
長圓錐形身,表面有圓形斑點,漏鬥陷前部淺穴中有縱褶,兩側各具3-4個小邊囊。兩鰭相接呈橫菱形。
漁場
秘魯外海莖柔魚漁場是中國繼北太平洋柔魚漁場、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魚漁場之後的又一重要遠洋魷釣漁場。
產量
目前有秘魯、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在該海區進行生產,2000年度日本魷釣船在秘魯水域的莖柔魚產量為67.8萬噸 ;我國年均產量20萬噸左右,歐美大概每年10萬噸產量。
產卵期
主要存在春生和秋生兩個產卵群體。
4.雙柔魚 Wellington flying squid,Nototodarus sloanii
紐西蘭雙柔魚,斯氏魷魚
屬頭足綱→槍形目→柔魚科→褶柔魚亞科→雙柔魚屬,僅在紐西蘭海域,分布在南島周圍和北島西部海域。生活在海底300-500米處,壽命超過一年。紐西蘭北部海域有2次產卵高峰期,西北:秋生期3、4月,春生期9-11月;東北:7月和12月
體長
紐西蘭西部:最大胴長≈42釐米,最大重量1.8公斤
紐西蘭東北部的溫暖水域:最大胴長≈32釐米,最大重量0.6公斤
產量:
2004年10萬8437噸,2014年僅有1萬5925噸。
5.澳洲雙柔魚,Gould’s flying squid,Nototodarus gouldi
屬頭足綱→槍形目→柔魚科→褶柔魚亞科→雙柔魚屬
大洋性淺海上層生活種類,分布在澳大利亞東部、南部(包括塔斯馬尼亞島周圍)和西部海域,大體呈環狀分布,分布的北界約在20°S附近,壽命估計為1年左右,在紐西蘭北部周圍海域也有分布。
主要3個漁場——巴斯海峽西部淺海漁場、康加魯島南部淺海漁場和大澳大利亞灣外海漁場。
體長:
最大0.35m,最重0.75kg
特徵:
體圓錐形,後部較瘦狹,胴長約為胴寬的4倍,外套粗壯,體表具大小相間的近圓形色素斑。漏鬥陷淺穴具縱褶,縱皺兩側不具邊囊。兩鰭相接呈橫菱形。
2006年至2010年間,全球捕撈量在5.8-11.1萬噸,其中日本捕撈量為1033-4.75萬噸。目前開發強度不大,所以中國年最高產量不足萬噸。供鮮食和生食,也可制幹品
6.柔魚,Neon flying squid,Ommastrephes bartramii
北太魷魚,虹魷魚
屬頭足綱→槍形目→柔魚科→柔魚亞科→柔魚屬,生活在亞熱帶、溫帶海洋水域。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寒暖流交匯海域,是西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經濟頭足類資源之一。也分布在大西洋和印度洋。
大西洋:阿留申群島至中美洲東部,堪察加半島至中國西部,東大西洋:斯堪地那維亞至非洲西海岸,西大西洋:紐芬蘭島和拉布拉多半島東部至南非北海岸。
*顏色偏紫紅,肉薄,不耐嚼,口感發麵。
體長:
雄性最大45釐米,雌性最大60釐米。重量分為400-600克,600-800克,800-1000克,1000克以上。
特徵:
1)前段圓筒形,後段漸縮成圓錐形,後端稍為細尖。背面前緣鈍三角形,腹面前緣淺凹。
2)基部至柄部的小吸盤齒環平滑沒有吸齒
其肉質肥厚,口感鮮嫩,蛋白質高於秘魯魷魚,因此在日本非常暢銷,而我國漁船在北太平洋的作業海域因受日本及俄羅斯專屬經濟海域的限制,主要作業範圍在150°E~158°E之間。近年來,北太平洋的捕撈量為10-20萬噸/年。
槍烏賊科(10屬46種)
中國出產的魷魚和朝鮮、日本等國出產的不同,在分類學上叫做槍烏賊。
1.中國尾槍烏賊 Uroteuthis chinensis
本港魷魚、中國魷魚、臺灣鎖管、拖魷魚、長筒魷
世界槍烏賊科中最重要的經濟種,約佔世界槍烏賊科總產量的60%。
主要分布在南海、泰國灣、馬來群島、澳大利亞昆士蘭海域。中國槍烏賊的分布北界,約在25°N附近,分布東界約處於中國臺灣島的北端,一般不過臺灣海峽。
泰國年產量4萬噸,菲律賓2萬噸,中國1.5萬噸,越南1萬噸,印尼6000噸。
記錄最大胴長0.47m,最大體重0.6kg。胴部圓錐形。胴長約為胴寬的7倍。鰭長約為胴長的2/3,兩鰭相接呈縱菱形。
年最高產量超過10萬噸。經濟價值較高。除少量鮮銷外,主要幹制。
2.日本小槍烏賊 Loliolus japonica
在我國黃、渤海沿海分布較廣,主要產於東海和黃海,每年冬春以石島南部沿海產量最為集中。
日本槍烏賊為出口品種,輸往國別:日本、義大利,出口口岸:山東、河北、天津、遼寧。
個體小,體短而寬,胴部細長,一般為12~20釐米,長度為寬度的 4倍。
幹品在食用前需進行泡發,鹼液濃度要淡,泡發時間要短,熟品用溫水浸泡4-6小時左右,變軟後即可烹調食用。日本槍烏賊蛋白質、胺基酸含量較高,,粗脂肪含量較低。
3.火槍烏賊,Loligo beka
俗稱魷魚仔,海兔子,水兔子(北方),小久生、句公(浙江省)
主要分布在東海、南海,日本群島南部海域,我國是浙江舟山九島以北沿海,以廣東沿海產量最大,捕撈季節為5-9月。
特徵:
個體小,軀幹較細長,胴部略呈圓錐形,後端鈍圓,胴背長約為胴寬的4倍。鰭長超過胴背長的1/2,而鰭寬約為鰭長的2/5,兩鰭相接略呈縱菱形。體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圓點。
4.乳光槍烏賊 Market squid,Doryteuthis opalescens
加州集市魷魚,筆管、加州魷魚
美國最大魷魚產地在加利福尼亞海岸地區,出產數量龐大的加州集市魷魚。加州海岸的捕撈量佔全美魷魚捕撈量的85%。
捕撈作業可分為兩部分:中加州地區和南加州地區。
中加州作業區在每年五月至九月捕撈,這裡出產的魷魚個體稍大於南加州魷魚。
南加州作業區從每年11月至來年3月捕撈。南加州產區產量極大,約佔加州總產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這種小魷魚平均體重在45至165克,採用圍網方式捕撈,通常以25磅(11.4公斤)紙箱包裝,大量出口中國市場。
美國國家漁業研究所(US National Fisheries Institute)今年7月發布的數據:加州集市(筆管)魷魚捕撈量急劇下滑,庫存告急。
每年全球魷魚捕撈量:
2000~2014年,270—350萬噸
2014~2015年,300—320萬噸
美國魷魚捕撈量:
2000年—14.5萬噸
2008年—≦6萬噸
2010年—>15萬噸
2015年—5萬噸
最後,請區別
真魷魚產自中國和日本對馬海峽以及朝鮮周邊附近,與阿根廷魷魚產地和外觀都不同!
真魷魚外觀顏色有白色和深紫色,魷魚筒不圓。
阿根廷魷魚顏色比較深,魷魚筒比較圓。
對各種品種魷魚的區分到此結束~希望大家有學到一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