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歌王吳青峰的不同面
◎愛地人
今年10月,對於吳青峰有兩件大事。一件是10月9號這一天,他推出了最新單曲《柔軟》,而隨著《費洛蒙小姐》《最難的是相遇》等單曲在上個月的陸續推出,吳青峰第二張個人專輯的發行,也已經開始進入倒計時。
第二件事,吳青峰在10月3日拿到了中國臺灣地區「金曲獎」的「最佳國語男歌手獎」,這也是吳青峰繼樂團時期的八個獎項之後,以個人名義拿到的第一座「金曲獎」獎盃。憑藉這一獎盃,吳青峰也和趙傳、周華健、殷正洋、張信哲、齊秦、張學友、陶喆、王力宏、林俊傑、蕭敬騰等歌手一起,成為了名符其實的金曲歌王。
從樂團主唱到金曲歌王,吳青峰這個名字,無疑是近十年華語流行音樂標杆性的人物之一。他有歌手的一面,也有創作的一面,甚至還有綜藝的一面,以及偶爾「毒舌」的一面,面面俱到之下,反倒會讓人對他音樂世界的認知產生模糊,吳青峰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他是最柔軟的搖滾樂主唱
關於吳青峰的故事,必須要從「蘇打綠」這個樂團開始。
「蘇打綠」樂團組建於2001年,並在2003年正式確定了後來出道的六人陣容,除了主唱吳青峰之外,還包括鼓手史俊威、貝斯手謝馨儀、鍵盤兼中提琴手龔鈺祺、電吉他手劉家凱以及木吉他手何景揚。
「蘇打綠」的出現,就如他們的團名一樣,給華語樂壇吹來一陣清新之風。尤其是相比很多搖滾同行,「蘇打綠」的音樂一點也不狂躁、兇猛,反倒是介於品質流行樂與清新民謠之間,再加上編曲中還常常出現中提琴的配置,就更讓樂團有了一種典雅的格調。
這其中,吳青峰的聲線,更是樂團鮮明的標誌。吳青峰的聲線柔軟中帶著光澤,看似嗓音偏細,卻又有著很強的韌性,這種韌性,也讓「蘇打綠」樂團的音樂並非一柔到底,而是柔中帶剛,甚至經常表現出很銳利的那一面。
吳青峰的出現,其實也拓寬了中文搖滾男歌手的邊界,即搖滾樂並不一定是高亢、沙啞、嘶吼,也可以用細膩、溫柔和韌勁去表達。
他是音樂藝術家
2009年,「蘇打綠」樂團在古典音樂家韋瓦爾第經典室內樂作品《四季》的啟發下,開啟了「韋瓦第計劃」,並在隨後七年間陸續發行了《春·日光》《夏·豔陽》《秋·故事》和《冬·未了》四張專輯。
其中《冬·未了》也讓「蘇打綠」樂團拿到了五項「金曲獎」大獎,其中還包括了吳青峰個人拿到的「最佳作詞人獎」。
「韋瓦第計劃」裡的音樂,橫跨搖滾、民謠和交響,而在音樂文本上,更是包括了古典文學和當代詩歌等等美學表現形式。這四張專輯,也通過音樂性和文學性的雙重輸出,讓「蘇打綠」突破了傳統搖滾樂團的束縛,成為了華語流行樂壇具有藝術氣質的融合樂團。
這其中,作為主創的吳青峰,也成為「韋瓦第計劃」的主要構建者,吳青峰豐富的想像力、紮實的中文功底、細膩又敏感的表現力,也在這四張專輯裡,得到最大程度的體現。尤其是歌詞部分,更讓吳青峰即使憑藉填詞這一項技能,就成為當代華語樂壇的代表音樂人。
在發完《冬·未了》專輯後,「蘇打綠」樂團也宣布休團三年,進行音樂生涯的一個緩衝。不過,比較遺憾的是,在經歷三年多的休團歲月後,今年再度回歸的「蘇打綠」樂團,卻因為與早年經理人林暐哲的合約糾紛,最終以拆解團名的方式,啟用了在初期也曾經用過的新團名——「魚丁糸」。
他是優秀的唱作人
從樂團主唱到單飛出版個人專輯,對於一個音樂人來講,其實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首先,他要面對從樂團到個人表達的語境轉換,然後,他又要呈現出與樂團時期不一樣的新創作,並且,他要適應新的樂手和音樂氛圍。
而吳青峰在《太空人》這張個人專輯裡,則很好地解決了樂團主唱到歌手的過渡問題,甚至毫無過渡痕跡。
《太空人》以「溝通」和「回音」作為主要的創作概念,而且因為作品就是以吳青峰的創作作為主導,所以在概念的呈現上,也變得非常自然。
這張專輯的音樂足夠包容、多元和豐滿,而且因為無須考慮樂團全配置成員的樂器組合,所以在音樂表達上,吳青峰也顯得更自由。像《譯夢機》裡鋼琴與打字機音色的交替,就極具魔幻效果。
而在表達上,《太空人》裡的吳青峰,也更多是以創作的方式來梳理自己的內心世界,卻不再是那種高度和群像化的視角創作。吳青峰在這張專輯裡,其實是創造了另一個自己,並完成了兩個自己的對話。
他是優秀的創作人
和徐佳瑩、艾怡良,以及「五月天」樂團的阿信一樣,吳青峰除了是一個唱作人之外,同樣還是一位高產、高質的創作人。
在「蘇打綠」樂團和個人音樂生涯同步的時間,吳青峰也為楊乃文、林憶蓮、許如芸、張惠妹、陳奕迅、蔡依林、那英、蕭敬騰、田馥甄等歌手,創作了一百多首作品。
其中像楊乃文的《女爵》、林憶蓮的《沙文》、許如芸的《愛人動物》等等,更是成了這些歌手的代表作品之一。
而這次吳青峰最新推出的單曲《柔軟》,其實也是此前寫給張信哲的一首作品。不僅如此,上個月推出的另兩首單曲中,《最難的是相遇》原唱是許如芸,而《費洛蒙小姐》則是吳青峰十六年前為劇場導演徐堰鈴創作的歌詞所譜曲的作品,也是他人生第一次為別人的填詞譜曲。
這些新單曲,恰恰也將是未來吳青峰第二張個人專輯的基調,即這是一張他將寫給別人的作品,拿回來重新編曲並演繹的專輯。
經過歲月的洗禮,昔日的旋律和文字,都將用一種新的體驗重新創造,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講,這種對自己作品重新的集結,既是對過往自己的一種致敬,也是一種全新的出發。 (據:北京青年報)
相關熱詞搜索:金曲 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