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兩輪出行因其空間開放性特徵成為較受人們青睞的出行方式,據國外權威智庫機構統計:疫情之後,使用共享兩輪的通勤者相比疫情前上升了1% 。隨之而來,一個剛需、高頻特徵的巨量兩輪車市場正在逐步呈現。隨著全球範圍內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大流行」,國內相關廠商整車銷量、包括出口量增長迅猛。與此同時,新國標的實施,也使得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成為兩輪出行企業謀求下一步發展的核心門檻。
「智出行、共生態」中國兩輪出行產業高峰論壇將於11月27日在滬舉行。該論壇由上海自行車協會主辦,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哈囉出行)承辦,大會邀請兩輪產業資深大咖,圍繞產業技術迭代、用戶需求升級、兩輪車與城市公共服務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包括行業協會、哈囉出行、上海鳳凰、雅迪科技、浙江綠源、寧德時代、國家電網等的300多家企業和單位到場參會。
賦能傳統製造業數智化升級
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
根據申宏萬源發布的《兩輪出行行業深度報告》,僅中國14億人口每天就有28億次的出行需求,其中10億次使用到了兩輪車。而網際網路時代之下的共享經濟更是重構了兩輪行業,無論是共享單車還是共享電單車,都迅速席捲「最後一公裡」的出行消費市場,並逐漸推動共享兩輪車融入城市公共運輸體系。目前,經過4年時間的部署,哈囉單車和哈囉公共助力車已完成400座城市的規模覆蓋,服務國內超4億用戶,創造近三百億公裡騎行總裡程。
隨著兩輪重新回歸城市,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兩輪大量投入使用,傳統兩輪產業生態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共享兩輪引入了智能鎖製造、移動通訊、雲計算等技術領域企業,也改變了傳統兩輪產品產業鏈結構。同時,國家十四五規劃對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這不僅使得傳統兩輪產品產業鏈結構改變,產業內其他生態夥伴也需要不斷自我迭代升級,匹配數智化要求,提升整體能力。
以哈囉為代表的的新型共享兩輪車企業逐漸探索出與傳統兩輪製造產業的競合關係,即從從傳統企業合作基於「競爭邏輯」的客供關係轉變成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基於「共生邏輯」的互為主體的協同關係。
哈囉出行自2019年起就在其兩輪產業合作夥伴中主動推行精益生產指導項目,針對每個受輔導廠家,哈囉首先進行精益診斷,之後派專人定期進駐這些廠家進行知識分享和培訓、動態跟蹤若干個優化指標,對症下藥給予建議。
經過精益管理,與去年相比,天津松正電動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單臺控制器的生產效率提高70%,單位面積產出提升84%,交付能力翻了一番,人均產值從9萬元提升至15萬元。「更重要的是,良品率、穩定性大幅提升,更受客戶青睞,出口額較去年提升30%。」松正電動微車事業部外貿產品線總監程偉真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松正電動已實現銷售收入5.23億元,是2019年全年銷售收入的2倍多。
目前,在400座城市的一線運營中,哈囉兩輪累計連結上下遊超過400家生態合作夥伴,覆蓋智能硬體、半導體、移動通訊、雲計算等產業,拉動上遊企業創造產值上百億元,直接為上遊創造超5萬就業,間接為上遊創造超20萬就業。
新國標,新基建,新機遇
另一方面,中國兩輪電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億,每年還在以近3000萬輛的數額增長,兩輪電動車已處於存量市場。2019年4月,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正式出臺。新國標的落地、推進,產生了大量的民用舊車替換需求,有數據顯示,置換過程中,有80%電動車品牌被新國標掃地出局,用戶出行需求出現真空期,共享電動兩輪的發展又迎來了新空間。
新國標的集中換代,無疑將成為推動行業結構性升級的關鍵力量。隨之而來的2020年新冠疫情讓兩輪電動車的需求再次被催化,伴隨消費升級,兩輪電動車向智能化、綠色化、鋰電化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國內鋰電池電動自行車的市場滲透率已提升至近20%,未來五年鋰電自行車有望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新基建中提到的要加大新能源充電樁、換電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也將為行業生態帶來改變。目前市場上的車、電、櫃仍存在標準不一的情況,因此未來兩輪電動車不僅僅要解決兩個輪子的問題,而是如何讓上下遊企業協力推動產業鏈健康發展,構建完善大出行生態,推進城市交通綠色發展的大命題。
對此,哈囉出行早有布局,早在2019年就已與螞蟻金服、寧德時代達成合作,投入很大力度的充換電服務,不僅打開了建設城市兩輪能源生態的大市場,也為更多用戶的兩輪出行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務,讓兩輪能源基礎網絡成為像水電煤一樣的城市新基建。
共享單車和助力車模式正在重新定義市場需求。新老勢力的交融,國內兩輪車市場正面臨空前的交叉機遇期。此次大會也將圍繞新國標落地,以及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新發展要求,探討未來兩輪電動車如何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格化,推進能源革命等命題,為行業發展提供前沿思考,指導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