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學期開始,中小學都會開展學生特異體質(特殊疾病、異常心理)排查。作為負責任的家長,應該從孩子的實際利益出發,填報真實的健康情況。刻意隱瞞實情,將會給學生、家長和學校帶來更多麻煩和風險。文中高二女生小凌的經歷,值得家長深思。
星期一是學校秋遊的日子,學生們喜笑顏開,校園裡洋溢著歡快熱烈的氣氛。
18級單招班所有家長都在研學告知書上簽字同意,全班32人,可以來一次一個也不少的集體出行了。
七點,離出發時間還有一刻鐘,班主任陳老師發現走讀生小凌還沒來。正打算給小凌爸爸打電話,電話來了。小凌爸爸說,孩子她跟班級同學關係不好,去了也玩不開心,就在家休息一天。
同學關係不好,秋遊不正好可以跟大家多交流溝通,融洽同學感情嗎?
本該是一次集體遊,臨出發差了小凌一個人,多少還是讓大家有些遺憾。想起上周發生的事情,班主任也不再堅持。
女生上課「飆髒話」,乖乖女自認「受辱」
上周三下午,天氣宜人,體育課學習內容是「平板支撐」。女生男生分兩大組練習,同學們按照動作要領,相互指導、幫助,練得很認真。
體育老師去男生場地指導了,一幫女孩子趁機嬉鬧、放鬆一下。有人開玩笑,說這個臀部翹太高,那個臀部太大……
都是女孩子,口語中說著「臀部(屁股)怎樣怎樣」,大家並不覺得突兀。小凌聽了,卻感覺特別刺耳。有人上場練習的時候,大家嘰嘰喳喳、指指點點,甚至動手拍打練習者臀部,提醒她保持身體平衡。
同學們的言語,讓小凌覺得十分惡俗、難以忍受。
到了青春期,孩子偶爾當眾「飆髒話」,通常有兩個潛在的意義:一是藉此表明同伴間彼此的親密關係,一是想讓自己看著更「像成人」,認為這樣會讓自己更特別、更酷。說不上是修養或本性問題。
該到小凌上場了,小凌是個認真謹慎的孩子,家庭條件好,家教也十分嚴格,是個斯文優雅的女孩子。小凌努力按照老師講解示範過的動作要領,盡力把動作做標準。
畢竟才第一次練習,小凌有些心有餘力不足,姿勢看著並不標準,身邊的女孩子開始議論指點她。忙亂中,不知是誰忘乎所以地往小凌臀部拍了一巴掌,提醒她保持身體平衡。
就這樣一個動作,小凌像是受了莫大的侮辱,立刻翻了臉,怒氣衝衝從場地起身,課也不上了,自個回了教室。顯然,小凌的反映有些過度了!作為高中生,小凌的精神成長還沒有達到與年齡相應的水平。對於同齡人的言行,她無法理解,更不能接受。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列夫·託爾斯泰
不滿同學嬉鬧,不怕事大報警
剛上高中時,小凌住了一段時間校,因為跟宿舍同學和不來,第二學期改為走讀。
這天放學回家後,像平時一樣吃了晚飯,並沒有跟父母多說什麼。想起體育課上女生們滿嘴的「汙言穢語」,想到那隻拍自己臀部的噁心的「鹹豬手」,渾身都不自在。她覺得自己受到了羞辱,決心找出那個「襲擊」她的人,讓她受到法律制裁,至少也要得個教訓,以後不敢再「騷擾」她。
小凌下了決心後,馬上打電話報警。不一會,警車來到樓下。警察敲開家門的時候,毫不知情的小凌爸媽被嚇得不輕。
警察做了現場筆錄,第二天一早,又趕到學校找班主任調查。警察出面,很快查出了「肇事者」——班級裡一個大大咧咧、喜歡開玩笑的女生。
事情弄清楚了,並不夠立案條件。班主任讓動手拍小凌的同學給小凌道歉,以為這件事情也算了結了。
因為住宿的原因,小凌跟班級同學、有其是女生的關係就不太融洽,「報警事件」過後,同學們認為她矯情、自以為是,更不願意跟她打交道了。
同學之間發生矛盾衝突,作為學生既不不找父母商量,也不向老師求助,獨自選擇報警,孩子遇事的處理方式比較過激,缺乏必要的處事邏輯。
可憐父母心,刻意隱瞞有隱情
小凌畢業於當地最好的初中,入校成績相對不錯。彬彬有禮,大方得體,熱心班級事務,是老師同學對小凌的最初印象。軍訓結束後,班主任提議小凌擔任班長職務,同學們也都贊成。
按學校工作慣例,開學不久,班級進行特異體質學生摸底排查。小凌爸爸媽媽在表格的「特異體質」、「特定疾病」、「異常心理」處都填了「無」。
特異體質:指學生的體質狀況不同於常人,表現為過敏體質、變態反應。特定疾病:指在校學生患有不常見的非危及生命的惡性病變,包括先天心臟病、癲癇、肺結核、高血壓、胃潰瘍、哮喘、肺炎、血液系統疾病等。異常心理:指學生出現大腦生理生化功能障礙以及與客觀現實關係失調的基礎上產生的,正常的異常心理狀態和病理性異常心理狀態。
半學期不到,小凌先是找班主任請辭班長職務,還跟宿舍所有人決裂,口口聲聲說她們都是「陌生人」,堅決不跟她們住一起,要求改為走讀。考慮到小凌還沒住滿一學期就改走讀,難免影響其他住校生,班主任不同意。
看班主任不答應,小凌回家跟父母提出,「要麼走讀,要麼退學」。看著孩子那麼堅決,老師卻不同意,父母害怕事情變得更加不可控,才把小凌初中時出現心理狀況異常的情況告訴了班主任。
小凌從小聰慧懂事,小學一直是班級學霸,接著如願進入了當地最好的初中。進入中學後,小凌的學習成績不斷下滑。小凌似乎更加努力了,但成績還是上不去。到了初二,小凌不願意上學了。開始家長以為孩子鬧情緒,後來才知道,小凌在學校出現行為異常。慌了神的父母送她去醫院檢查,原來小凌早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治療半年後,小凌情緒有所好轉,斷斷續續上完了初中。中考成績不理想,沒能考取普高,無奈之下選擇進入職業學校學習。
班主任總算明白了,小凌的各種表現,為何總讓人覺得有些不可理喻。孩子屬於特異體質,並不是丟人的事情,家長何必連班主任和學校都要隱瞞呢?
如果班主任知道實情,只會處處呵護孩子,給孩子營造一個更加有利於心理修復的環境。
寫在後面的話
學生有某方面身心疾病,做父母的難免牽腸掛肚、難以釋懷。可憐天下父母心,保護孩子自尊心,讓孩子不受歧視,讓孩子能夠像普通孩子一樣學習生活,也是父母的正常心理。
出於愛孩子,為保護孩子隱私,少數父母選擇了刻意隱瞞孩子特異體質。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只會給當事學生、家庭、學校埋下危險的種子。
對那些孩子是特異體質的家長來說,真正愛孩子,就要接納孩子的一切。面對現實,尋求學校和老師的幫助,遠比家長的「面子」、孩子的「自尊」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