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中,我們講到適度的推拉、延遲滿足、施虐、後撤、預期管理則是可以使用的情感調味劑。
Q:那麼,什麼是推拉、延遲滿足、施虐、後撤、預期管理,又如何實施呢?
A:所謂的推拉,實際上是一種好感信號同非好感信號之間的交錯使用,可以讓人的情緒產生一種類似於坐過山車一樣的體驗,會在「推」之後,放大「拉」的愉悅度。
就好比塞萬提斯所說,飢餓就是最好的調味劑。在了解推拉之前,我們需要先弄清楚,什麼是好感信號和非好感信號。
好感信號,又稱IOI(Indicator of Interest)。常見的好感信號包括:靠近,修飾自我外貌,摸臉,玩頭髮,集中精力,跟你互動,應和,竊笑,提供價值,觸摸你,表示欣賞,發問,貼近你,面對你,試圖討好,服從。
非好感信號是IOD(Indicator of Disinterest)。常見的非好感信號包括:迴避,打壓,不耐煩,雙手抱胸,甩手,心不在焉,毫無反應,不友善,無興趣,推開你,否定,停止對話,向後仰,面對別處,不服從。
過度IOI會讓人倒胃口。比如在好感區女生主動邀約、主動表白、主動匯報行程、多次電話聯繫、發很多文字信息給對方、根據對方日程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以方便約會、對對方的病情表達女友式的關懷……
交錯使用好感信號和非好感信號,還可以製造「不確定性」,可以減少壓迫感,建立舒適感。其原則不過就是對他人選擇權的尊重。當隱約察覺到給出的好感信號過多時,可以用非好感信號減輕一下壓迫感。
【舉例】
5歲的女孩問男孩:「我可以彈你腦門一下嗎?」男孩也是要強,高聲回答:「當然啊!來吧!」揚起頭來等著,可眼看要被彈時,又緊閉雙眼,一臉又害怕,又豁出去了的樣子。沒想到這時女孩卻放下小手,輕輕親了男孩額頭一下……
男朋友說要親親,扭頭說:「不親。」然後趁他不注意,再偷偷親一口。
在聊天中,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一拉一推,製造情緒價值。
比如,在日劇《我不是不能結婚,是不想結婚》裡,就有這樣幾個橋段。
段落一:
男主:一直在海外輾轉。去了中國香港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
女主:這是在自誇嗎?(打壓,非好感信號)
男主:哪裡自誇了?
女主:因為你一臉得意的樣子。(笑,好感信號)
男主:哪有。(笑)
女主:但是應該很辛苦吧。吃的怎麼樣?(打壓,非好感信號)
男主:我很會做日式料理。
女主:又自誇了吧,(打壓,非好感信號)一定是讓別人給你做飯,(默契地笑,眯眯眼)然後把別人約到家裡。(誇男性魅力,好感信號)
段落二:
女主:哎,我說,櫻井君應該是貓屬性的男生吧。
男主:為什麼突然這麼問?
女主: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看著對方眼睛)怎麼都這樣覺得呢?(點頭——冷讀,點頭引導對方潛意識說yes)
男主:點頭。(下意識附和對方點頭的動作)
女主:不過,我喜歡狗。(視線避開,屬於IOD,非興趣指標,打壓。綜合前面給出的IOI,興趣指標,IOD與IOI交替運用就是推拉的技巧啦。)
男主:你什麼意思呀?(笑)別鬧了。
女主:好吃呀。(低頭吃菜,嘿嘿嘿笑)
男主:好吃什麼呀?(笑)
這裡畫一個重點。注意,女主先說男主像貓,然後是女主先點頭的。潛意識裡,男主就會迎合女主的動作,說出yes。然後,女主轉過頭,轉過頭屬於非好感信號,IOD。
簡單講,IOI和IOD交叉使用可以在調動對方情緒的同時展示高價值。
當然,別忘了,在打壓的同時派糖,做好推拉。你們好好感受下。
掃碼獲得一對一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