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太陽是什麼,也知道為什麼夏天比冬天熱,還知道真空是絕對空的意思……但我們真的知道嗎?事實證明,很多我們目前認為是常識的東西,實際上並不完全正確。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太空中那些反常識的事情。
我們在天空中看到的太陽,是無數核聚變過程的結果,每秒鐘都會釋放出難以想像的能量。但事實上其中並沒有任何燃燒的東西。因為要讓火燃燒的話需要氧氣,而這種東西在太陽上非常稀缺。
太陽光線的能量非常巨大,我們也無法隨意給它貼上一種顏色的標籤。
它有很多顏色種混合在一起,使得它像是白色的,而我們看到的太陽則是黃色或橙色,有時是紅色,僅僅是因為地球的大氣層散射了藍色,綠色和紫色等顏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原因。
水所包含的兩種元素都是宇宙中最豐富的物質,我們之所以認為水在宇宙中非常稀缺,僅僅是因為我們很少在鄰近的行星上發現它。
但是科學提出,有很多巨大的星球,其質量的一半都是水,相比之下在我們的星球的上,水的質量只佔了0.02%。
實際上,彗星在靠近恆星並出現尾巴之前幾乎是不可見的,而且它們的尾巴看起來是由冰組成,當彗星接近恆星的溫度時,冰就會散開。
如果彗星沒有被加熱,它就不會有尾巴。
太空不是很冷,是極其的冷,可以達到零下270度,穿多少件毛衣都救不了你。但是相對接近太陽的地方,溫度會上升到122度,這也是為什麼太空衣是白色的,它們需要反射儘可能多的光和熱。
儘管太陽通過自身的引力,把各行星固定在自己的軌道上,但是行星本身也具有引力,使其軌道的中心偏離太陽。另外,軌道是橢圓形的,不是圓形的。
完全不是這樣。在夏天,太陽每天最多會在地平面上停留17個小時,而冬天只有6個小時。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地球的軸是按照某個角度傾斜的,所以一年中的某個時候,地球的北半球會吸收更多的陽光,而在另一個時候又會輪到南半球來享受更多的溫暖。
在軌道上,重力並不會影響到你的身體,也不會發揮太大作用。太空人之所以做鍛鍊,是因為他們需要為返回地球和地球的引力做好準備,這樣他們才不會有自己被壓扁的感覺。
和電影裡不同的是,真正的小行星帶其實有點無聊和空虛。小行星帶中的兩塊太空巖石間隔的距離超大,而且兩者之間的區域裡什麼都沒有,所以飛船穿過它就像在公園裡散步一樣,只不過是換成太空公園而已。
太空中沒有氧氣,所以太空船噴射的任何火焰,它燃燒掉的都只是飛船內的氧氣,之後它便會消失殆盡,而且在真空中沒有足以傳播聲音的物質,不然太陽就會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因為基本上它每時每刻都在產生無數個巨大的爆炸。
如果你喜歡科幻小說或是閱讀科學文章,你肯定會知道這一點,但是有些人仍然不知道,光年不是時間單位,而是一年內一粒光子可以在真空中穿越的距離。
就算是這樣,不過這僅限於真空中,今天我們知道了幾種可以減慢光子速度的方法,在通過不同的物質時光子的移動速度會變慢,然而電子在這些物質中的移動速度是相同的,有時甚至比光還要快。
儘管真空中幾乎沒有任何物質,但是實際上它裡面還是有各種相互作用的能量場,它們甚至可以產生粒子。
雖然像是木星或土星這樣的行星被稱為氣態巨行星,但是它們的內部依然具有實質內核,至少在理論上是這樣的。
因為好好的研究氣態巨行星是不可能的,任何探測器一旦靠得過近,都會被巨大的壓力給碾得碎碎的。
這個名詞僅在描述它們的大小,這些行星是比地球大,但卻沒有天王星或土星那麼大。
黑洞之所以取名為黑洞,是因為我們不能直接看到它們。
黑洞非常巨大,而且密度也極高,其引力就像陷阱一樣,即使光也無法逃脫。其他物體也可以繞著它們轉,就像行星繞著太陽轉一樣。不過,如果你穿過了黑洞的視界,那就沒有回頭路了。
有數學證據證明這可能是錯誤的,在離太陽系外圍較遠的地方,應該有一顆比地球重10倍的行星,它目前還沒有名字,科學界需要必須進一步確認它的存在。
你真的知道嗎?
我們接收到光的最遠的地方,距離地球138億光年,但宇宙正以極快的速度不斷膨脹,那麼曾經距離我們約138億光年遠的地方,現在不就變得更遠了?
水星雖然最接近太陽,但金星卻要熱得多。水星沒有大氣層,而金星卻有,它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組成,而這種物質會把熱量困在內部,從而進一步增高溫度。
有時太空飛行員說,它聞起來像是燒焦的牛排,但實際上他們所說的味道,是太空人在結束太空活動、返回太空站脫下頭盔時,從太空服上所聞到的氣味,畢竟要聞到真空的味道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這個數字要小得多,只有大約3000顆恆星。還有很多其他的天體我們也可能看到,只不過是把它誤認為是恆星而已,比如太陽系的行星、遙遠的星系以及衛星。
其實不對,所有東西都在不停的運動,每年月亮離地球都越來越遠,而且我們也不斷的遠離太陽,這種變化和運動的速度非常小,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它一直都在發生。
海衛一是海王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朝相反方向運行的衛星,每年它都會離海王星越來越近,終有一天它會被海王星的力量撕碎,成為一個小行星環。
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我們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可能永遠都沒有。
沒有什麼東西能與光速匹敵,而且對於大的物體來說,幾乎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的速度。這意味著穿越星際可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人們也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但星際旅行確實會產生許多令人興奮的電影,這樣我們就不用真的等50年,才能看到電影裡的星際旅行的結束,不然只會讓我們經常聽到「我們到了嗎?」 這句話會變得很煩人的。
怎麼樣?關於這些東西你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