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為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研究提供了大量實驗載荷和資源,支持人在地球軌道長期駐留。
但人們對經常出現在重要新聞中的國際空間站並不那麼了解,關於它其實有很多有趣且驚人的事實。
國際空間站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運行,每92分鐘繞地球一次,站內的太空人24小時之內可以看16次日出和日落。如果你在足球場的一側開槍,國際空間站會比子彈先到達球場的另一側。
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自1998年開始啟用,但它存在的日子已經所剩無幾。BBC報導稱,多國太空機構當初商定的投資期限只到2024年,這意味著在短短5年後,這座有史以來耗資最為龐大的設施可能將在一艘進步號飛船推動下離開軌道,並在太平洋上空解體焚毀。
宇宙旅行現在已經可以實現,只要支付5800萬美元,就可以登上國際空間站,但是每天在站內約3.5萬美元的開銷要另算。
201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項新計劃,擴大國際空間站的商業價值,歡迎個人到國際空間站「旅遊」,「旅遊」期限最多30天,首次出發日期最早為2020年,每年進行兩次飛行。同時,NASA也允許公司和機構對國家空間站的使用進行競標。
星空
在地球上,人們可以裸眼觀測到國際空間站,它看起來就像一個飛行速度極快,並且亮度很高的星星。
天宮空間站模擬圖
國際空間站項目由16個國家共同建造、運行和使用,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且涉及國家最多的空間國際合作項目。但這些國家中並不包括中國,這是因為在這一項目啟動的初期,我國的載人航天技術還未達到像美國、俄羅斯和歐盟那樣的水平,同時也堅持在航天技術上走獨立自主的發展路線,所以沒有申請加入。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的「天宮」將成為太空中唯一的可供人類長期使用的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