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建立國際空間站,美國的小心思:不能讓俄航空專家去中國

2020-10-31 痴人正是十三郎

從1998年第1個曙光號(Zarya)功能艙發射升空到如今2020年,國際空間站已經整整走過22個年頭。而如果按照最早1994年提出構想開始,國際空間站則是更加老邁了。現在應該是國際空間站最後的時光了。

如今再回首國際空間站這近30年的歲月,不免唏噓!因為雖然名叫國際空間站,但一直沒有中國的參與!除此之外還有個疑問更加需要釐清,那就是當年冷戰的對頭,美俄為何會最後聯手起來建立所謂國際空間站呢?而這一點就不得不提到當年蘇聯解體,大批優秀科研人才被其他國家招攬。

我們都知道蘇聯解體後各獨立國協國家日子並不好過,在許多獨立國協國家中,平日各行各業的領先科技人才被迫從崗位上離職,甚至有的在街上過起了乞討的生活。針對這一現象,世界各國都開始了大力招攬獨立國協國家裡的科研人才!

其中我國在當時就制定了人才引進計劃,重點引進當時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軍工領域的科研人員,而事實上也證明這些人才對我國的軍工科研起了非常大的幫助。

別的不說在我國的船舶發動機製造領域,坦克製造領域,來自烏克蘭的專家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而事實上除了我國其他國家也都在瘋狂招攬這些專家。在當時韓國就有一項計劃,招攬獨立國協國家的軍事專家,其中烏克蘭專家只要聯繫韓駐烏使館,就可以拿到籤證和機票,並提供一個月工資,一般專家1.5K-2K美元/月,知名專家3K-4K美元/月。

而事實上美國也對這批專家非常有興趣,但奈何大部分軍工人員對於美國還是有一定的怨恨的,所以只有極小部分最後去了美國。但哪怕是極小部分,這些軍事專家也對美國軍工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正是有了此項前車之鑑,所以美國人當時就打定主意,不能再讓這批航空領域的高端人才流落到世界各國去尤其是中國,但辦法是什麼呢?那就是讓這批航空領域人才能夠領到薪水!

因此其提出了國際空間站計劃時,雖然對外打的招牌是國際合作共同開發太空,但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國際空間站主體還是由美國和俄羅斯建造的,其餘至於歐洲還有日本都是在湊人數,如果再簡單的說:那就是美國人出錢,俄羅斯出力來建設國際空間站。

當然美國人這錢也不是白出的,一方面可以通過花費的這筆錢將俄羅斯的航空領域的專家給留在俄羅斯,不要讓其跑到世界各地加劇航空航天領域的競爭,另一方面又可以從俄羅斯方面獲取空間站技術,可謂一舉兩得。

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國際空間站已經到了其服役的最後年頭了。而預計我國自主建造的空間站將在明年或者後年發射首個核心艙段並在2025年左右完全建成,可以說這些成果都是由我國航天科研人才完全獨立自主幹出來的,正因為如此才更值得我們驕傲!

相關焦點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截圖安德烈∙約寧在採訪中表示,國際空間站目前並非面臨某些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而是小問題,「舊車車主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約寧認為,國際空間站或許會在2024年停止使用。國際空間站的首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於1998年11月發射,此後一直有新組件被加入其中。
  • 俄專家提議藉助攝像機和泡沫判斷國際空間站的漏氣點位置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根據美國航天局播放的國際空間站太空人與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的通話,俄方專家建議藉助GoPro攝像機和一小塊泡沫來判斷「星辰」號服務艙的漏氣點位置。專家對俄太空人阿納託利∙伊萬尼申說,建議2日關閉「星辰」號服務艙中轉隔艙艙門時,把GoPro攝像機和一小塊泡沫放進去。這名專家指出,攝像機可拍下泡沫隨著空氣流動的運動方向,從而判斷漏氣點位置。他補充道,當年太空人亞歷山大·謝列布羅夫在「和平」號空間站使用過該方法。
  • 國際空間站美國太空人將使用俄艙段的衛生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轉播的太空人與地面專家的對話表明,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太空人已被告知,美國同行將使用國際空間站俄艙段的衛生間。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的一位專家說:「由於美國艙段裝置的運行特點,美國考察組成員將不得不使用俄羅斯的裝置。同時,遵守清潔衛生裝置使用規則十分重要。」
  • 中國空間站與當年將中國拒之門外的國際空間站有何不同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在建的空間站與在軌飛行的國際空間站有什麼不一樣天宮空間站中國載人空間站被稱為天宮空間站,預計2022年建成投入運轉。國際空間站由美國、俄羅斯、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個國家聯合建造,現在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
  • 國際空間站的俄太空人被告知美國同行會使用俄艙段的衛生間
    11-26 11:17:30 來源: 科技生活快訊 舉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 國際空間站不妙,俄航天專家:或在2024年停用
    ,而是小問題,「舊車車主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約寧認為,國際空間站或許會在2024年停止使用。國際空間站的首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於1998年11月發射,此後一直有新組件被加入其中。目前,國際空間站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合作運行。
  • 國際空間站要吃散夥飯?當年美國一句話,就否決了中國的加入
    ,中國就表達了想要加入國際空間站的意願,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也都有邀請中國加入的意願,不過美國聲稱中國當時的技術水平不夠,拒絕邀請中國。而由於美國在國際空間站上的主導地位,所以最後也就沒有邀請中國到國家空間站的建設中去。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約寧在採訪中表示,國際空間站目前並非面臨某些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而是小問題,「舊車車主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約寧認為,國際空間站或許會在2024年停止使用。國際空間站的首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於1998年11月發射,此後一直有新組件被加入其中。
  • 當年為了加入國際空間站,我國三次釋出善意,美國三次拒絕
    國際空間站雖然冠以國際之名,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其主體還是由美,俄兩個國家建設,其中美國出錢,俄羅斯出空間站技術,所以做決定的還是美俄兩個國家。1994年國際空間站籌劃建設時期,美俄兩國就在考慮邀請哪些國家,其中俄羅斯就表明了想要邀請中國,而中國也示出了善意,希望成為國際空間站的啟動方,但遭到美國的一票否決,而當時否決的原因是中國航天技術過於落後,這絕對是一個藉口!因為後來美國政府官員親自承認:因為美國認為太空空間站的技術有軍事用途,所以才會反對中國的加入。
  • 國際空間站又出現漏氣,想維修卻不易,為何「艾特」起中國來?
    但是,這個空間站最近又出現了一點小問題。據美媒報導稱,近日,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出現漏氣現象,迫使三名太空人由美國艙轉移到了俄國艙,雖然這次漏氣沒有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但修理起來還是有點困難的,這也讓很多人紛紛@起中國來,關我們什麼事?原因很簡單,因為國際空間站服務年限即將到期,計劃在2024年退役,而這次漏氣雖然是小問題,但是據相關領域的專家稱,這種小故障也會有較大的維修難度。
  • 俄質詢NASA:美國飛船對接後國際空間站內大氣混入異丙醇
    俄質詢NASA:美國飛船對接後國際空間站內大氣混入異丙醇 當地時間3月3日,美國宇航局在任務現場直播視頻宣布,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與國際空間站進行對接。
  • 當年禁止中國進入國際空間站,如今想加入天宮空間站,美國想多了
    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美蘇冷戰中,為了能夠對美國NASA主導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作出回應,蘇聯成功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空間站,成功讓太空人可以近地軌道上停留超過1年的時間。而在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墜入地球之後,美國和俄羅斯聯合建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國際空間站。這個空間站目前一共有20多個國家參與建造和使用,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作為全球航天力量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國家,中國卻並沒有參與國際空間站的計劃。
  • 俄專家稱5年後國際空間站或崩,中國將成多國最優選,不包括美國
    【南方+11月27日訊】據11月26日俄媒報導,在俄科院太空委員會會議上,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蘇聯飛行員兼太空人、「能源」火箭航天集團第一副總經理索洛維約夫表示,2025年以後,國際空間站上將有大量構件發生故障。
  • 中國空間站為啥將想要參加的美國一腳踢開?
    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美國佬瞧不上咱們,連加拿大、巴西那些運載火箭都沒有的貨色都參與其中了畢竟再過幾年,等國際空間站報廢了,中國空間站就成為了藍星上的獨一份,到時候,美國想在空間站中研究個項目,只有指望中國的「天宮」。
  • 國際空間站,不妙……
    俄航天專家:或在2024年停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截圖安德烈∙約寧在採訪中表示,國際空間站目前並非面臨某些大部件出現故障的情況,而是小問題,「舊車車主熟悉這種情況目前,國際空間站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合作運行。
  •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11月16日飛抵國際空間站並與之順利對接。這張由美國航天局提供的視頻截圖顯示的是,參與本次航天任務的4名太空人與此前已在國際空間站內的太空人合影(11月17日攝)。(新華社/美聯)新華社莫斯科11月18日電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資料圖:國際空間站。據報導,約寧表示,「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
  • 美國申請進駐中國空間站,被中方直接拒絕
    大家都知道,目前地球軌道上有且僅有一個空間站,由美俄歐日加等國家和地區航天機構共同運營,由於美國的拒絕,中國未能參加到這項國際合作中。國際空間站已經運行多年,預計將在2024年退役,而且從目前各國的表態來看,無論是國際關係還是資金方面問題,國際空間站很大概率不會繼續存在下去。
  • 俄媒:國際空間站驚現酒精味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太空人帕維爾·維諾格拉多夫解釋了可能造成國際空間站在美國「龍2」飛船抵達後出現強烈酒精氣味的原因。據俄新社5月10日報導,這裡存在幾種說法。例如,在地面上給飛船消毒時或許使用了酒精。此外,用於飛船內部的材料可能也是產生氣味的原因。維諾格拉多夫說:「這是否是酒精也值得商榷。
  • 國際空間站或在2024年停用!外媒:未來兩年,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建設
    圖註:國際空間站俄」星辰「艙俄羅斯航空專家安德烈約寧分析稱,如果國際空間站運行正常的話而現在,國際空間站雖然沒有出現某些大部件故障的情況,但這種小問題不斷的情況,熟悉的人都將此稱之為,開始散架。所以就算可以找到國際空間站的漏氣點,並且能夠將它控制住,將它修好,但之後可能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新問題,因為國際空間站使用得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