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要吃散夥飯?當年美國一句話,就否決了中國的加入

2020-10-18 痴人正是十三郎

從1998年俄羅斯發射第一個曙光號功能貨倉到如今,國際空間站已經在太空中運行了22年。作為冷戰後,美蘇雙方和解以及全人類共同合作開發太空的標誌,國際空間站意義深遠。不過實際上卻是美國需要俄羅斯的空間站技術,俄羅斯需要美國的資金投入。



雖然是各懷心思,但畢竟是合作了這麼多年,按理說在國際空間站的最後服役期內,應該是謀求平穩度過,可是卻么蛾子不斷。

那就是國際空間站的漏氣事件,也是在最近又被外媒給報導了出來!



事實上,早在2018年,國際空間站就監測到了漏氣現象,結果就在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聯盟MS09」飛船的側壁上發現了一個直徑約2毫米,明顯是人為製造的孔洞。而這艘飛船是空間站隨時備用的救生艇,用於出現緊急情況時空間站人員逃生返回地球之用,故意在上面手動打孔,想想都不會那麼簡單,但對於此項漏氣事件的調查卻沒能進行下去。



不過到了2019年9月,國際空間站又出現了持續的漏氣現場並且一直持續到2020年8月,這麼長的時間,國際空間站上的工作人員卻一直未能找到漏氣點,直到最近才發現漏氣點原來在服役了十幾年的俄羅斯的星辰號核心艙。但由於核心倉內部艙壁上有著大量的精密儀器,所以想要確定漏氣點的具體位置困難重重,而面對困難,美俄的態度卻是放任不管,畢竟已經漏了幾年了,又沒有出事。



不過這樣的態度卻是表明了,在國際空間站的最後日子裡,美俄雙方都不想好好的走下去了,

而國際空間站原定的服役到2028年看來也很難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但國際空間站退役以後,咱們中國的空間站應該正式服役了,不得不感慨一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其實早在1994年,國際空間站計劃還是個雛形的時候,中國就表達了想要加入國際空間站的意願,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也都有邀請中國加入的意願,不過美國聲稱中國當時的技術水平不夠,拒絕邀請中國。而由於美國在國際空間站上的主導地位,所以最後也就沒有邀請中國到國家空間站的建設中去。



而時間到了2003年,在中國的神舟五號成功返回後,曾經參與阿波羅登月的美國航天界元老奧爾德林呼籲:美國宇航局應考慮在國際空間站上為中國的太空人鋪開「歡迎的地毯」。而俄羅斯航天專家也表示,有意邀請中國參加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但還是美國政府直接跳出來,以蹩腳的理由反對,於是中國再一次同國際空間站失之交臂。



最後一直到2007年10月,當時的中國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依舊錶示:中國期望與美國開展在航天領域的合作,成為國際空間站計劃第17位合作夥伴。不過這份善意還是被美國政府給忽視!

於是在後來,中國人下決心自己幹航天事業,其他國家越是封鎖,咱們就越要幹出成果給他們看看!

相關焦點

  • 當年為了加入國際空間站,我國三次釋出善意,美國三次拒絕
    國際空間站雖然冠以國際之名,但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其主體還是由美,俄兩個國家建設,其中美國出錢,俄羅斯出空間站技術,所以做決定的還是美俄兩個國家。1994年國際空間站籌劃建設時期,美俄兩國就在考慮邀請哪些國家,其中俄羅斯就表明了想要邀請中國,而中國也示出了善意,希望成為國際空間站的啟動方,但遭到美國的一票否決,而當時否決的原因是中國航天技術過於落後,這絕對是一個藉口!因為後來美國政府官員親自承認:因為美國認為太空空間站的技術有軍事用途,所以才會反對中國的加入。
  • 當年禁止中國進入國際空間站,如今想加入天宮空間站,美國想多了
    而在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墜入地球之後,美國和俄羅斯聯合建造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造太空飛行器——國際空間站。這個空間站目前一共有20多個國家參與建造和使用,但是非常奇怪的是,作為全球航天力量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的國家,中國卻並沒有參與國際空間站的計劃。
  • 真相終於大白,中國從未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別再被謠言誤導了
    而在此前,一直有傳言中國曾申請國際空間站,卻因為美國的阻撓而被拒絕。可如今終於真相大白,事實上中國從未申請加入過國際空間站,別再被謠言誤導了。這兩點目前均已做到,當年的神州一號至神州六號均可載人往返。而如今我國的空間站也實現了空間交會對接,不僅有實驗室,還有專門負責運輸、補給以及多人居住生存的空間。目前繼天宮二號之後,神州十一號和天舟一號均圓滿完成任務。至今只差第三步,那就是將中國空間站擴大規模,成為可供多人長期駐留的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
    「系統提醒,中國拒絕了您的好友請求。」今天(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有網友看後調侃稱,此舉「揚眉吐氣」,報了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仇,讓你當初「愛答不理」,現在的我「高攀不起」。
  • 中國空間站與當年將中國拒之門外的國際空間站有何不同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在建的空間站與在軌飛行的國際空間站有什麼不一樣天宮空間站中國載人空間站被稱為天宮空間站,預計2022年建成投入運轉。國際空間站由美國、俄羅斯、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個國家聯合建造,現在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空間局共同運營。
  • 美國遭拒?中國空間站否決了美國的合作申請,因為其實力差
    但在上世紀的時候,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航天技術仍然存在巨大的不足,比如在全球導航系統的建立上以及空間站的創建上。有傳言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由美國和俄羅斯主導,加拿大、日本等16個國家共同參與的國際空間站建設項目將中國拒之門外,並且甚至不接受中國對其應用的通知。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這次你真的不行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系統提醒,中國拒絕了您的好友請求。」今天(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有網友看後調侃稱,此舉「揚眉吐氣」,報了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仇,讓你當初「愛答不理」,現在的我「高攀不起」。甚至有人在評論區對起了對子,還挺押韻。
  • 全球17國獲批加入,美國卻吃「閉門羹」!中國空間站將其拒之門外
    —批准了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加入我國空間站的第一批科學實驗項目。據央視節目《面對面》報導,上世紀90年代,以美國為首,包括俄羅斯、加拿大、日本等共16國參與研製的國際空間站,在籌劃建設階段,美國就曾拒絕了中國的加入申請。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 此前曾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 此前曾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 2020-10-27 15:43:12
  • 態度180度大轉彎,該國多次申請加入天宮空間站,專家:白費力氣
    眾所周知,十多年前,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剛起步的時候,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看不起我們,覺得我國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是現在他們的態度卻發生了180度大翻轉,主動想要加入中國的太空站項目。但是對不起,曾經對我們愛答不理,如今要你們高攀不起。想當年,美國組建空間站項目小組的時候,中國是多麼渴望能成為其中的一員,結果被美國一票否決。
  •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空間站的作用對人類在太空中的科研工作擁有很大的幫助,當蘇聯自主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空間站之後,美國立馬眼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又如何,如果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空間站稱霸太空才會更進一步。在1980年美國將建立空間站計劃在戰略防禦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到1994年開始建造「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階段。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這次說什麼也不行!我們就是這麼有底氣
    中國空間站目標是在低地軌道建設一個常駐在60-80噸級的大型空間站。可以說是即將震驚世界的偉大工程。當年我們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美國把我們拒之門外了。自此,中國科學家奮發圖強,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現在終於取得了成功。
  • 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美國要求共享,總設計師直接回復了一句話
    然而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2020年9月18日,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出現氨氣洩漏;俄羅斯艙在9月30日也出現了氨氣洩漏事故,種種跡象表明,國際空間站在環繞地球運行了近70000圈後,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設備老化與裝置脫落問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初步決定,將於2024年正式廢棄國際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他們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
    據報導,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報導指出,美國被拒之門外的理由是,美國團隊參與申報的項目在科學價值和技術層面沒有達到我國規定的標準。周建平:我們沒有排斥任何國家,也沒有限定任何範圍,有美國團隊參與申報的項目。記者:為什麼沒選上?周建平:我們完全就是從科學價值從技術的考量來評審的,美國的項目我們認為沒達到我們要求的標準。2019年6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與聯合國進行大規模的國際合作——批准了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加入我國空間站的第一批科學實驗項目。
  • 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17國獲準登上「天宮」,美國慘遭一票否決
    時至今日,世界上主要的空間站只有兩個,一個是由美俄牽頭,另加11個歐洲航天局成員國與加拿大、巴西、日本等16國共同建造的國際空間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天工程。另一個是中國空間站;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同為空間站,但這兩者卻有天壤之別。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兩者現在所處的階段。
  • 角色互換,美國申請加入中國空間站被拒,中方:遺憾,項目未達標
    近日,中國拒絕美國加入中國空間站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外界高度的關注。此前有媒體披露,美國向中國提交了加入中國空間站項目的申請,但是被中國無情駁回。大多數不知情的人以為,中國之所以拒絕美國,是因為當年在國際空間站研發運行之初,美國同樣拒絕了中國的請求。如今是角色互換,中國有意對美國實施報復。但事實並非如此。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之所以拒絕美國,是因為美國的太空科研項目未達標。
  • 當年建立國際空間站,美國的小心思:不能讓俄航空專家去中國
    從1998年第1個曙光號(Zarya)功能艙發射升空到如今2020年,國際空間站已經整整走過22個年頭。而如果按照最早1994年提出構想開始,國際空間站則是更加老邁了。現在應該是國際空間站最後的時光了。如今再回首國際空間站這近30年的歲月,不免唏噓!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 申報不達標
    20世紀90年代,以美國、俄羅斯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歐空局等共16個國家和組織參與研製國際空間站(ISS),中國也曾經申請加入而在2022年前後,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即將建成,國際空間站則面臨退役。今天,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廣泛流傳。據稱,中國已經收到了27個國家參與中國空間站項目的申請,經過評核後批准了18個國家進駐的資格,而美國被直接拒絕。
  • 中國空間站批准17國登陸,為啥唯獨不帶美國呢?航天總師霸氣回復
    「中國空間站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這樣的做法與此前國際空間站拒絕我國相比,可謂是大氣。目前,我們已經初步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達成協議,將有包括17個國家在內的,包括有9個項目,獲準成為「天宮」號空間站的首批入選項目。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的真實原因,對技術的尊重也是最好的安排
    近日一則「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的消息在微博傳開,一時間小夥伴們的評論炸了鍋,紛紛表示這是報了當年美國拒絕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建設的一箭之仇。早在2019年6月的時候,央視《面對面》欄目採訪了中國載人航天總工程師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