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肅州區南苑社區有這樣一個好女婿:年過半百的他照顧著耄耋之年、患有腦梗的嶽父和偏癱後生活不能自理的嶽母,以及術後依靠輪椅生活的妻子。他,就是林恆。19年來,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嶽母,在感動鄰裡的同時,也溫暖著飽受病痛折磨的妻子。他用一個男人的擔當詮釋著對家庭的責任,為家人營造了一個和諧、有愛的氛圍。
今年54歲的林恆是一名退伍軍人,1998年,從酒泉石棉廠下崗的他,沒有怨天尤人,依靠過硬的電焊技術開了一家電焊鋪,家裡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2001年,林恆的嶽母盛芝蘭被診斷為腦膜瘤,下半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妻子陳瑾患有髖關節脫位,無法照顧母親,照顧嶽母日常起居的重擔就落到林恆肩上。林恆起早貪黑,每日給嶽母餵飯餵藥、洗臉洗腳、接倒大小便,還要料理所有的家務。在照顧嶽母的同時,林恆還會抽空與嶽父聊天,為他寬心,力爭讓老人安享晚年。
這些年,每逢嶽母生病住院,林恆都跑前跑後,在家做好可口的飯菜,再趕到醫院一口一口餵給嶽母,病友都羨慕地說「您兒子可真孝順」,嶽母說「他是我女婿,跟兒子一樣」。
對林恆來說,最為難的就是給嶽母擦洗身體。想到老人癱瘓在床,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就會生褥瘡,林恆克服心理障礙,每隔兩小時給嶽母翻身一次,每隔幾天就為嶽母擦洗身體,堅持每天換洗床單、被褥,連縫被子這樣的細活,他也幹得有模有樣。夜裡,林恆幾乎都是半睡半醒,只要有點動靜,就到嶽母的房間看她有什麼需要,是不是摔倒了。天氣好的時候,他就將嶽母背下樓曬太陽。
為照顧嶽母,林恆不得不放棄了創業機會,撂荒了電焊手藝。女兒要上學,妻子要看病,夫妻倆還得交養老保險,家裡的開銷很大。雖然嶽母將自己的退休工資交給了他,但也是杯水車薪。林恆白天照顧老人,晚上開計程車掙錢。有時為讓妻子散心,他出車時讓妻子坐在後排,哪怕因此耽誤了生意也不在乎。「只要她開心就好,大不了少掙點,我多跑幾趟也一樣。」林恆說。
在林恆的悉心照顧下,嶽母的身體逐漸好轉。然而,2018年3月,妻子因股骨頭壞死需要手術治療。為讓妻子手術時有血輸,他到處聯繫親戚、朋友提供血源,該跑的路、該打的電話,他都沒有遺漏。陪妻子去西安做手術前,他從老家金昌叫來弟媳,幫忙照顧嶽父和嶽母。妻子在西安做手術期間,他時不時打電話詢問家裡的情況。在西安等待覆查時,林恆的父親病倒了。林恆將妻子帶回老家,寸步不離地照顧父親一個多月,直到父親去世。父親安葬後,林恆帶著妻子趕回了酒泉。
每當妻子滿懷感激地對林恆說:「這些年多虧有你照顧,難為你了。」林恆說:「我們是一家人,誰都有老的一天,現在給二老盡孝,將來不會後悔。我想讓你開開心心,少受點罪,我們一起變老。」
來源:酒泉圈子、酒泉日報(版權歸原創者徐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更正或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