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暴發時,鍾南山院士有一張奔赴武漢時在列車上小憩的照片,讓很多人心疼84歲的他疲憊奔波。
最近他的秘書透露,其實當時鐘院士根本沒睡著,而是在思考。閉目十分鐘後,他說著「我想到了」,又補充了幾條對疫情的初步研判。
在最近一期(14日)央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中,鍾南山院士的秘書蘇越明說起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
小蘇回憶到,1月18日中午他接到了衛健委的來電,對方希望請鍾南山院士前往武漢,幫助疫情研判控制。
當時已經沒有能坐的飛機了,但鍾南山對他說「國家這麼急,肯定很需要我們,我們必須要去,如果沒有航班的話就坐火車。」
就這樣,下午剛開完會議的鐘南山,轉頭就帶著小蘇趕往廣州南站,急忙登上了去武漢的列車。他的夫人李少芬都是從媒體上才得知丈夫去了武漢。
春運期間高鐵票緊張,臨時上車的他們被安頓在餐車一角。
事件緊迫根本來不及休息,鍾南山一坐下就拿出電腦和一沓資料,要趕緊把當前疫情的研判整理出來。
5點多出發的車,他一頭悶在工作裡忙活到了8點多才招呼小蘇休息吃飯,期間只喝了兩口水。
小蘇說,後來又工作了一陣,可能是分秒必爭地忙活了一天有點累了,鍾南山揉了揉太陽穴,這才仰著頭靠在座椅上休息了會兒。
他從來沒有見過鍾南山在火車上累到要閉目養神的程度,而環顧四周整個車廂裡只有他一位,已經頭髮花白的84歲老人。小蘇頓感不忍,於是拿出手機偷偷拍下了這一幕。
其實當時鐘南山沒有睡,他還在思考疫情的應對措施,眉頭緊蹙著。過了大概十分鐘,他睜開眼睛對小蘇說「我想到了一些東西」,坐起身子繼續工作,補充了幾條對疫情的初步研判。
小蘇隨手拍的這張照片後來出乎預料地在網上熱傳,給當時正因未知疫情而恐慌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精神鼓舞。
但照片裡展示的僅僅是鍾南山為疫情控制奔波的冰山一角。一個人在52個小時裡能做多少事?還有一張圖可以看。
疫情期間,鍾南山的日程表上,一條條信息密密麻麻寫滿紙張。
19日前往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和武漢市疾控中心,當天晚上10點抵達北京開會,凌晨2點多散會回到酒店休息;
第二天早上7:30到國務院匯報工作,列席一個重要的會議,下午1:30全國電視電話疫情防控會議,下午5點高級別專家組新聞發布會;
晚上9點半,已經忙碌奔波了52個小時的他,又準時坐在鏡頭前,接受直播專訪。
當時累到極點的鐘南山,在與央視主播白巖松直播問答時晃神了,有個問題突然卡殼沒回答上來。
後來他才對小蘇說,「我的腦子都已經木了,我好像沒聽到白巖松老師在問什麼,我想了一下才記起來要回答什麼問題。」
此後的日子裡,鍾南山每天都行程滿滿,在飛機上都在研究危重病人的治療方案。
60天過後,沒有完整休息過一天的鐘南山又一次坐在鏡頭前。這一次,當他緩緩地說出:「我們認為我們有信心,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時,享受這句話的是每一個從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中,重歸平靜生活的中國人。
節目裡,人們通過鍾南山院士的身邊人,看到了他逆行武漢抗疫的更多細節,情不自禁要說一句「國士無雙」。
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