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評:10VS13000,刷屏照片的背後是團結與守望

2021-01-11 國際在線

寒潮肆虐,嘶吼的風席捲著碩大而密集的雪花,10幾名志願者,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斜坡上推著一輛三輪車上坡,在厚厚的雪中趟出一條路來。他們力量傳遞,後面的人推著前面人的背;他們步伐堅定,摔倒了便立刻爬起。

這是近日刷屏的兩張照片裡的內容。受疫情影響,12月21日開始,大連海洋大學封校,13000餘名師生封閉在校內,三餐和防疫物資由學校配送。志願者們頂風冒雪的背影引得網友們紛紛留言「淚目」「看哭了」「熱淚盈眶」。

我們震撼於視覺的衝擊。

疾風驟雪與厚重的防護服,十幾個人與一臺車,摔倒了,爬起來,相互扶持,戮力同心,用盡全身力氣跋涉,全靠頑強意志硬撐……這樣的畫面,本身就是一枚「催淚彈」。

我們感嘆於精神的頑強。

「團結」「堅強」,這是筆者看了這兩張照片後發出的感嘆。風雪中彼此鼓勵、高喊加油、協同用力——他們詮釋著什麼叫做「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在他們當中傳遞,也傳遞到在校隔離的師生們心中。還有,那爬起來都來不及拍拍身上的雪就奮力「衝鋒」的樣子,真的很帥。

我們敬佩於他們的勇敢。

10與13000,恐怕很少有人會把這兩個數字視作同一數量級。但照片中的這10幾名志願者承擔起的,正是全校13000餘名師生的隔離生活。寒冷的季節、危險的環境,他們仍堅定地逆行,在天寒地凍中選擇做溫暖的使者,頂風爬坡、踏雪開路。三輪車上運送的是責任、是擔當、是挺身而出的勇氣,更是全校師生的安心。

這不正是中國抗疫精神的生動縮影嗎?經歷了2020年的抗疫,所有中國人都更深刻地體會到,什麼叫做「微光成炬,聚沙成塔」,什麼叫「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我們聯想到了很多。

也許是84歲的鐘南山老人連夜趕往武漢時,疲憊地坐在餐車座位上睡了過去;也許是來自不同地區的「援鄂醫療隊」在機場相遇,互相加油、彼此祝福;也許是漆黑的夜,武漢小區裡的居民們不約而同地合唱國歌;也許是醫療隊離鄂時,那一聲聲「感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這些畫面,與大連海洋大學的這兩張照片,都會永遠刻在時代的光碟裡,拼接起中國抗疫的勝利光影,時刻放映,都足以震撼人心。

在2020年的疫情大考中,14億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攜手交上了一份優秀的答卷。如今,變異的病毒、國外的複雜形勢、國內的局部反彈,為疫情防控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

我們警惕,我們謹慎,但我們也不會忘記,青島5天核酸檢測1100萬人,令國人安心、令世界震驚;2020年的最後一天,國家宣布新冠疫苗全民免費,再次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寫在中國大地上。

經歷了風霜洗禮,現在的中國面對局部反彈的疫情應對更成熟,也更從容。最重要的是,我們越來越堅信,守望真的能帶來溫暖,陽光一定會擊退嚴寒。總有人默默奉獻,總有人挺身而出,而我們應該做的,是不要忘記珍惜、感恩,以及,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作者:呂京笏

相關焦點

  • 光明網評「一帶一路藍」被刷屏:有助於找出霧霾成因
    光明網評「一帶一路藍」被刷屏:有助於找出霧霾成因 光明網評論員/光明網 2017-05-15 14:49
  • 【地評線】魯網網評:解讀三組數字背後的「十四五」
    【地評線】魯網網評:解讀三組數字背後的「十四五」 2020-10-29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3000件動物製品、20000枚子彈的背後……
    13000件是什麼概念? 擺滿一整個大院,還放不下。 在警方高效、精準打擊的背後,似乎有一個屢禁不絕的龐大的黑色鏈條。 至今,仍未停下殺戮的手。 但是,吉林本不該是這樣與龐大的死亡相連的印象。 這裡有保存完好的東北原始森林,林中生機萬種。
  • 中國網評 | 下好量子科技的先手棋,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中國網評 | 下好量子科技的先手棋,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2020-10-26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藍月亮:「刷屏」中秋背後的品牌內驅力
    而近期,藍月亮品牌更是藉助天上真正的「月亮」,通過一系列品牌傳播動作,為品牌注入了活力,拉近了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並兩度刷屏網絡。借勢營銷引爆消費者參與互動據了解,從2013年起,每個中秋季,藍月亮都會舉辦藍月亮節。
  • 事件視界望遠鏡+「啁啾」=黑洞照片?揭秘黑洞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
    揭秘黑洞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IPRdaily導讀: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9:07,註定將成為一個被歷史銘記的時間。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黑洞正式面世,這張拍了5天,用了兩年成像的的照片背後有何神秘隱情?
  • 印尼攝影師拍攝罕見紅螞蟻團結工作照片(圖)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37歲的印尼業餘攝影師阿迪彥•魯特菲(Andiyan Lutfi)近日拍攝了幾張令人罕見的且震驚的紅螞蟻高清照片。照片中的這些紅螞蟻形態各異,在面對敵人時殘忍兇狠時仍團結工作。
  • 揭秘《守望先鋒》定格動畫背後的故事
    【17173新聞報導,轉載請註明出處】前幾天《守望先鋒》出了一部叫做《餅乾先鋒》的定格動畫片,這部動畫片時長僅僅兩分多鐘,但是卻耗費了製作團隊數天的時間,其高幀率畫面和流程的打鬥效果,獲得了玩家的一致好評,不少人都好奇這部動畫片是怎麼做出來的,今天守望先鋒的官方頻道就發布了一個視頻
  • 地月合影背後 幾多科技元素
    一片漆黑的背景天空下,兩個新月形狀的天體交相輝映,在茫茫宇宙間相互守望:大一點的是地球,小一點的是月亮。這幅地月合影一經發布,很快吸引了世人的目光。「這是『天問一號』送給地球人的微笑!」「這是『天問一號』對自己家園的深情回眸!」……2020年7月27日,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距離地球120萬公裡處,傳回了這幅地月合影,瞬間「刷屏」網絡。
  • 刷屏背後的真相,很燃
    在當地政府幫助下丁真還開始補課學習然而不少網友看了視頻以為藏族小夥丁真家在西藏導致四川和西藏展開了一場「搶人大戰」接著,全國各地都開始邀請丁真去做客丁真刷屏的背後還有更多值得關注的地方這次刷屏其實是四川、西藏和全國多地聯合促成的一次「旅遊推介」可謂「史上最和諧打架現場」大家因為丁真這個「窗口」了解到了四川的美麗
  • 上海消防首套形象海報「刷屏」:「小鮮肉」背後是真英雄
    文/解放日報·上海觀察 記者 簡工博  今天是119消防宣傳日,上海消防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迎接這個特殊日子的到來:上午10時,他們對外公布了一套上海消防形象海報——這也是上海消防首次推出屬於自己的形象海報。
  • 天眼之父南仁東,淡泊名利的背後,是何種守望?
    南老先生用其無名的半生奉獻給天眼,無名的背後,是對國家科技的欣然嚮往,是對祖國事業的真摯熱忱。何以守望?唯情不變,致敬南老!致敬所有默默無名的科研工作者們!
  • 這張照片在朋友圈刷屏!
    3月5日傍晚,一張名為——「落日餘暉下的這個瞬間,刻骨銘心」的照片,在朋友圈刷屏!甘俊超 攝影-「我快一個月沒看到太陽了。這張照片被發到朋友圈後,打動了很多一線醫務人員——很多人來到武漢後忙於救死扶傷,都很久沒有看過太陽了。談到那張自己被拍攝的照片,劉凱說:「我們作為外來支援的醫生,一直也都得在病房或者是自己的酒店裡面待著,好不容易我們兩個都有機會一起去看這個陽光。蠻好,蠻有意思的。」
  • 狼人溫斯頓和布偶回聲大比拼,《守望先鋒》最恐怖萬聖節皮膚出爐
    狼人溫斯頓和布偶回聲大比拼,《守望先鋒》最恐怖萬聖節皮膚出爐 轉眼就已經到了10月份了,這一年過的是真的挺快的
  • 一張照片刷屏!很多人正全力守護上海
    最近兩天  這張照片  在許多上海人的朋友圈  刷屏了  小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鎮幹部  以及城管、公安等各路人員  很快在小區裡匯合  所有工作人員被分成34個小組  挨家挨戶地上門告知  晚上10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新聞發布會上  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欣  透露了一個細節  這段視頻  也刷屏朋友圈
  • 旅行青蛙刷屏 女性向手遊背後的市場究竟有多大
    《旅行青蛙》的刷屏式爆紅,也印證了上一期手遊指數裡我們的預測。《戀與製作人》、《旅行青蛙》的接連爆火,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休閒類遊戲的潛力、女性向手遊背後的市場等問題。這一期的手遊中我們將與您一同探究這些「佛系」手遊背後的秘密。在新一年的手遊指數報告中,我們在保留原有的榜單分析部分外,還將聚焦行業熱點,為大家帶來最前沿的數據分析。
  • 守望先鋒首次下跌!7月第3周韓國網吧搜索榜
    ­  本周,《守望先鋒》連續4周排名第一,佔有率首次出現下跌,跌幅1.1%;LOL繼續排名第二,下跌1.7%;《FIFA OL3》大漲3.8%,或許是造成《守望先鋒》和《FIFA OL3》下跌的主要原因。­  其他遊戲方面,《冒險島1》下降0.2%,DNF上升0.4%,《突擊風暴2》跌出TOP10。
  • 《杏仁樹的守望》
    《杏仁樹的守望》  《杏仁樹的守望》  巴以衝突版《追風箏的人》  戰火中成長的孩子,該如何選擇生命的方向?去年,一張敘利亞難民兒童陳屍海灘的照片,再次將我們的目光引向中東。心痛、呼籲、爭論,同情之餘,我們更想搞清楚,這塊彈丸之地究竟為何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充當著這個世界的火藥桶。  相隔十年之後,被歐美媒體以及中東媒體盛譽為「巴以衝突版《追風箏的人》」的這本《杏仁樹的守望》,將中東問題的核心——阿以衝突,亦即巴以衝突的整個歷史,鋪展在了我們面前。
  • 《守望三江源》歌唱三江源,傳承永恆的生命之愛
    《守望三江源》歌曲簡介:素有「中華水塔」美譽的三江源,不僅是黃河、長江、瀾滄江的發源地,也承載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守望三江源》,以歌曲的形式追本溯源,歌頌三江源,弘揚中國精神。以守護三江源、守望三江源,來提煉故土情深的人間真情,傾盡世世代代傳承的生命之愛。
  • "諾貝爾哥"刷屏背後疑有推手 郭英森:炒不炒作不重要
    2月19日,一段5年前的節目視頻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體上刷屏。視頻中的主角即是「諾貝爾哥」,不少發布此視頻的網絡帳號配文稱:「5年前節目中的他首提引力波,遭嘉賓嘲諷,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隨後,此視頻及「諾貝爾哥」本人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而昨日,在一條名為《「諾貝爾哥」爆紅的背後是什麼》的網絡文章中,有網友質疑「諾貝爾哥」爆紅的背後疑似存在炒作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