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三江源》歌唱三江源,傳承永恆的生命之愛

2021-01-13 法制江西

《守望三江源》歌曲簡介:

素有「中華水塔」美譽的三江源,不僅是黃河、長江、瀾滄江的發源地,也承載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守望三江源》,以歌曲的形式追本溯源,歌頌三江源,弘揚中國精神。以守護三江源、守望三江源,來提煉故土情深的人間真情,傾盡世世代代傳承的生命之愛。用藝術地再現青藏高原腹地的人文、地理及時代精神。傳遞三江源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所承載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用家鄉聖潔的青山綠水來展現扶貧攻堅的豐碩成果,唱響生態保護的千秋偉業;用中華水塔源源之水來凝聚和唱響民族團結的向心力,弘揚民族自豪感;用維繫中華民族血脈的水資源,彰顯愛國主義精神。

詞作者簡介:昂旺文章

藏族。高級編輯。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青海省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青海省作協會員,青海省音協會員。 代表作有:《媽媽的羊皮襖》、《愛人》、《巴拉格宗》、《遇上你是我的緣》、《青海謠》等。2015年被青海省委宣傳部授予「青海省文化名人暨『四個一批』拔尖人才」稱號。

曲作者簡介:段慶民

詞曲作家(囯家一級);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協會理事;北京音樂家協會理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理事;中國職工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主要原創歌曲作品《陪你一起看草原》、《心上的羅加》、《牧羊姑娘》、《夢想起飛的地方》等。

演唱者

澤仁央金 中央民族歌舞團藏族獨唱演員。2005年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期間曾榮獲第十一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四川賽區專業組通俗唱法第二名。

演唱者:

青梅拉薩 中國內地藏族歌手、音樂人。2018年髮型了首張個人專輯《倉央嘉措》,2019年參加《中國好聲音》獲得青海地區總冠軍並晉級全國十強。

守望三江源

作詞:昂旺文章

作曲:段 慶 民

演唱:澤仁央金

演唱:青梅拉薩

天上流下來一條河

是黃河母親河

天上流下來兩條江

是長江瀾滄江

天上玉龍飛舞

是連綿的雪山

這源遠流長的三江源

我美麗的家園

天上飄下來一支歌

是卓瑪動人的歌

天上吉祥的五彩霞

是盛開的格桑花

天上無邊的綠色

是遼闊的草原

這生生不息的三江源

我守望的家園

守望三江源

天上的家園

才仁羅加心中愛

讓血脈緊相連

守望三江源

天上的家園

嘉那嘛呢為你祝福

雄鷹自由飛翔在藍天

責編:嚴京平《白浪情》

相關焦點

  • 【三江源,我們的國家公園】 三江源,鳥類棲息的樂園
    冬格措納湖畔的鳥之舞。曠野的鷹之鳴。在為心生愛意的雌鳥翩然起舞后,比翼齊飛便成為彼此相伴一生的永恆風景。  飛行給了鳥類許多優勢,但它們生命中有一個階段必須回到地面——這就是繁衍季。這段時間對它們來說最為危險,因此它們必須找到一個儘可能安全的地方。顯然,三江源的溼地、湖泊、島嶼、紅草灘、灌木林和針葉林,無疑是鳥類非常適合繁衍棲息的環境。
  • 《中華水塔》:探尋三江源的風情與質地
    具有自然形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三個認知維度的三江源被譽為「中華水塔」,它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是孕育與滋養著中華民族的水源地,是地球最後的秘境與大自然元氣之所在。這部作品不是有關三江源的旅遊指南,而是對三江源生態現狀及其危機進行富有針對性的深入考察,將現實客觀再現出來,將人的修復與保護意識的覺醒以及實際的行動再現出來,以此警醒世人。
  • 科學時報:三江源與文明的嬗變
    更有趣的捕魚方法是,幾個人騎上馬,在魚兒集中的河灣處來回奔踏,把馬踩死踏傷的魚撈上,則有半麻袋之多。」這意味著三江源地區的社會將快速脫離遊牧文明。,不過是生命輪迴中的一環。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為例,僅留出1.24%的公用草場,做牧道、飲水點、公共活動之用。形成了事實上的草場私有制。 草場私化有從根本上破壞了遊牧的可能性,而這是人類在三江源脆弱的生態環境中生存的基礎。
  • 走進三江源,找尋中國三大河流的神秘發源地!
    三江源,是中國三大河流——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一個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廣闊的平坦地帶。這樣的海拔高度曾讓無數人望而卻步,但我認為也滋養了這裡眾多的野生動植物。如今的三江源,人與動植物和諧共處,處處吟唱著生態之歌。
  • 青海生態 三江源:珍貴物種的基因庫
    青海新聞網訊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德海,在那間簡陋的會議室裡講述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時神採飛揚。在離他千裡之遙的三江源腹地,藏羚羊正在雪原上奔跑,白唇鹿正在山坳中覓食,紅景天龐大的根系正在雪被之下做著一個關於春天的夢。
  • 三江源:全球雪豹連片分布最集中地區
    今年7月,有藏羚羊故鄉之稱的青海可可西裡申請世界自然遺產地成功,表明藏羚羊保護工作已取得空前成功,得到廣泛認可,藏羚羊的保護與管理整體狀況良好。現在,對藏羚羊人們更多的期望是持續而穩定的保護和深入的科學研究工作。
  • 招募 | 陪伴昂賽的60個夜晚,三江源國家公園首批科學志願者計劃
    三江源,中國第一個國家公園試點。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河流從這片土地上流淌而出,高原溫暖陽光裡的波光粼粼是屬於生命的躍動,一路往下,河流的兩岸則是文明的燦爛蓬勃以及歷史的百轉千回。國家公園希望實現「國家所有、全民共享以及世代傳承」的目標,這浩蕩的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跌宕的生命演化奇蹟,足以激發人們對於自然的熱愛,以及隨之而生的自豪感,對於土地和國家的情懷。
  • 三江源和青海湖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經過多年不懈的生態綜合治理,近年三江源和青海湖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動物種群增多活動範圍擴大,植被恢復,水體質量良好。三江源動植物種群增加顯著水體質量良好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覆蓋青海省玉樹、果洛全境和海南、黃南、海西的部分地區,總面積36.6萬平方公裡,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 草地生態專家趙新全:情深不舍三江源
    新華社西寧8月12日電題:草地生態專家趙新全:情深不舍三江源新華社記者王金金、耿輝凰他雖年過六旬,仍能一年六訪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三江源,採集一線生態數據服務50餘家國內外科研機構及教學單位;他曾告別家人遠赴丹麥求學,回國後潛心研究退化草地治理,還綠萬畝黑土灘
  • 三江源掀起新一輪高原鼠兔「殲滅戰」
    三江源掀起新一輪高原鼠兔「殲滅戰」 30日,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李曉南向記者介紹。  三江源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總面積39.5萬平方公裡,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天然溼地、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被譽為「中華水塔」。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氣候變暖、超載放牧、鼠蟲害肆虐等因素,三江源地區出現沙漠化趨勢,沙化土地面積一度佔源區土地總面積的15.1%。
  • 珠峰和三江源那些可怕的垃圾,只能靠馬斯克來清理了!
    ▲青海三江源地區的垃圾前幾年曾經沸沸揚揚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盜礦汙染事件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而三江源地區的自然條件,已經比海拔七千米以上的珠峰區域要「溫和」很多了。苛刻的自然條件除了阻礙自然修復,還會大幅增加人工修復的成本、難度和生態副作用。為了修復一面山坡的損毀植被,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生態代價。
  • 在「三江源」設立生態補償機制試驗區(建言)
    對於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我們應在《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實施的基礎上,依據進展和變化了的情況進行調整,推出新的以生態補償為主要政策的重大舉措,儘快研究在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整體設立生態補償機制試驗區。  建議以「三江源」地區為重點,形成全國第一個生態補償機制的綜合實驗區。
  • 青海三江源地區凍土呈明顯退化趨勢
    新華社西寧11月22日電(記者張大川)青海省氣候中心日前分析了1961年至2017年三江源地區的凍土變化特徵,結果顯示,三江源地區年平均最大凍土深度總體呈減小趨勢,1983年以來退化趨勢尤為明顯,平均每10年減小6.5釐米。
  • 關於三江源無人區穿越,你可能會感興趣的一些問題
    前些天,我們為大家分享了一篇三江源無人區穿越活動2021年的召集帖-《穿越三江源,探路青藏中線,最狂野的進藏路》,文章下面評論和通過私信和我們聯繫的讀者很多,攻略君把大家問的比較集中的幾個問題匯總如下,如果你也對我們的三江源線路感興趣的話,或許這些問題也是你關心的。
  •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源地
    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地區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三大河流的發源地,是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溼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素有中華水塔美譽;三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三江生態系統最敏感的地區。
  • 三江源找不到皮卡丘,但滿地都是Pika
    我們只是帶上了採樣用的封口袋,準備在去三江源的路上,順便撿幾隻鼠兔(Pika)的屍體而已。在一百年前,中國的動物學家會管「鼠兔」叫「兔鼠」,真是讓人傻傻分不清它到底屬兔子還是屬老鼠。兔形目(包括了各種兔子和各種鼠兔)和齧齒目(鼠、松鼠、豪豬等等)的動物有著相似的生態位,從外觀到習性都有很多相似之處
  • 三江源集團及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扶貧記
    一直引領行業發展的三江源集團及其旗下的甘肅渭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憑藉著一己之力把這份純正的鄉情傳遞到了全國各地,把蘭州百合、岷縣當歸、渭源黨參、安西鎖陽、康縣木耳、寧夏枸杞等地方中藥材及名優特產暢銷國內外,讓公司擁有的「三江源」、「渭河源」等品牌成長為聞名國內外的馳名品牌。
  • 青海三江源人工降雨成效明顯 湖泊草地面積增加
    中新社西寧11月20日電 (孫睿)「監測顯示,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實施以來,使三江源地區高覆蓋度草地面積明顯增加,河流徑流量、湖泊面積均呈增加態勢,有效改善了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青海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主任李林20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氣候變化致三江源地區凍土呈退化趨勢
    氣候變化致三江源地區凍土呈退化趨勢專家建議加強保育研究及生態治理 來源:中國氣象報   發布時間:2018-12-10 我國三江源地區凍土分布廣泛,近日,青海省氣候中心發布《氣候變化監測評估專題報告》,報告分析了1961年至2017年三江源地區的凍土變化特徵。結果顯示,當前三江源地區氣溫顯著升高,對當地凍土產生了明顯影響,致使三江源多年凍土區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 三江源地區冰川科學考察取得重大進展
    三江源冰川科學考察分隊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區阿尼瑪卿冰川開展綜合科學考察及冰芯鑽取工作徐柏青 攝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三江源冰川科學考察分隊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區阿尼瑪卿冰川開展的綜合科學考察及冰芯鑽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科考隊員在冰川積累區頂部海拔近6000米的鑽取點成功鑽取了一支總長度為170米高質量山地透底冰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