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掀起新一輪高原鼠兔「殲滅戰」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三江源掀起新一輪高原鼠兔「殲滅戰」

  中新網西寧11月30日電(胡友軍)「2014年,我們計劃完成鼠兔防治4670萬餘畝,其中高原鼠兔3907萬餘畝、高原鼢鼠763萬餘畝,目前前期工作已經展開。」30日,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李曉南向記者介紹。

  三江源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總面積39.5萬平方公裡,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天然溼地、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被譽為「中華水塔」。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氣候變暖、超載放牧、鼠蟲害肆虐等因素,三江源地區出現沙漠化趨勢,沙化土地面積一度佔源區土地總面積的15.1%。2005年,中國投入75億元啟動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二期工程的先期工作已經開始。

  李曉南介紹,根據二期工程規劃,2014年青海計劃完成鼠害防治鼠兔4670.55萬畝,其中高原鼠兔3907.5萬畝、高原鼢鼠763.05萬畝。高原鼠兔大面積防治工作將從今年12月開始,至2014年1月結束,明年3—9月份完成鞏固掃殘防治任務。

  「我們日前已經與省農牧廳聯合安排部署了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規劃的鼠害防治。正在進行項目草原鼠害防治施工、餌料採購、生物毒素採購等準備工作。」李曉南說。

  李曉南表示,為確保本輪鼠兔防治有序開展,青海方面將統一防治時間、統一調配餌料藥品、統一組織和調配勞力、統一提供技術服務,通過大面積、集中連片的防治,有效遏制三江源地區害鼠的蔓延擴展,為實施人工種草、黑土灘綜合治理、草原補播改良等項目創造有利條件,保證全面實施三江源二期規劃有一個開好頭。(完)

相關焦點

  • 高原鼠兔要不要滅?以生態保護之名|周道生態文明(16)
    高原鼠兔要不要滅?那時候,主要的觀點認為鼠兔和家養的牛馬羊爭奪草場。最近幾年,比如2005年,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一期實施,拿出大概1.57億人民幣,用於控制鼠兔,但這一次控制的目的說是「為了保護生態」,很明確地冠名為「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2014年,又開始了三江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的二期,擬投資6.5億元人民幣,在三江源地區要完成鼠兔防治4670萬畝。
  • 三江源找不到皮卡丘,但滿地都是Pika
    從1958年開始,撲殺高原鼠兔成了正當的、政府支持的行動,簡直像是城市裡滅鼠滅蟑一樣。甚至到了2005年三江源開展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2005~2014),毒殺鼠兔仍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而當地毒殺鼠兔的行動,反而顯著加大了三江源的水土流失。過度放牧對高原草甸造成了第一次破壞,大量繁殖、爆炸式增長的鼠兔又帶來了第二次破壞,然後人們毒殺鼠兔,再帶來了第三次破壞。
  • 青藏高原珍貴動物——高原鼠兔
    清晨當你邁步在西藏草原上的時候,就會聽到吱吱的叫聲,原來是高原鼠兔在活動。高原鼠兔沒有尾巴,習性如鼠,形似兔,故名「鼠兔」,因它善於鳴叫,又稱它為「鳴聲鼠」,藏語叫「阿不扎」。高原鼠兔主要分布於西藏高原,青海、甘南、川西高原等地也有分布,它最喜歡棲居在氣候比較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寬谷、灘地和坡麓地帶的草甸草原中。
  • 高原鼠兔:朋友還是敵人
    它們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種——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嬌小又結實,全身毛茸茸的,還有一對圓圓的耳朵,它們時不時從洞口探出小腦袋,用透著好奇的眼神觀察你,絕對可愛滿分。不過,一直以來,它們也是一種備受誤解的物種。  一來,鼠兔常被誤以為是老鼠的一種,事實上,人家雖然叫齧齒動物,但是屬於兔形目,兔子才是它們的近親。
  • 高原鼠兔—保護西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性物種
    這裡我們重點討論該生態系統的一個方面,即把高原鼠兔作為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關鍵性物種,並說明其與整個高原的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良性運轉的關係。儘管鼠兔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這個物種正面臨著一場以消滅它們為目的的毒殺運動。作者認為有意地消滅鼠兔對於保護本地生物多樣性和維持高原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是有害的。
  • 高原鼠兔——保護西藏高原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性物種
    這裡我們重點討論該生態系統的一個方面,即把高原鼠兔作為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關鍵性物種,並說明其與整個高原的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良性運轉的關係。儘管鼠兔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這個物種正面臨著一場以消滅它們為目的的毒殺運動。作者認為有意地消滅鼠兔對於保護本地生物多樣性和維持高原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是有害的。
  • 高原鼠兔:朋友還是敵人—新聞—科學網
    它們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種——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嬌小又結實,全身毛茸茸的,還有一對圓圓的耳朵,它們時不時從洞口探出小腦袋,用透著好奇的眼神觀察你,絕對可愛滿分。不過,一直以來,它們也是一種備受誤解的物種。 一來,鼠兔常被誤以為是老鼠的一種,事實上,人家雖然叫齧齒動物,但是屬於兔形目,兔子才是它們的近親。
  • 科學團隊監測分析顯示 三江源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
    近日,從近年監測到的幾十萬張監測照片和幾萬條監測視頻中,科學團隊分析得出結論:我國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最多的地區。土撥鼠學名旱獺,因為繁殖能力強,家族龐大,又與牛羊一起啃食牧草,而且有一個頗為令人頭疼的習慣——酷愛挖坑打洞,刨斷草根,一度被認為是草場的破壞者而遭到滅殺。
  • 高原鼠兔的關鍵地位:對本土鳥類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我們研究了毒殺高原鼠兔對高原鳥類物種豐富度和多樣性的影響。因此,高原鼠兔不僅是異源工程師,而且是一個關鍵物種。為了確保毒殺高原鼠兔的行為不會減少天然物種的生物多樣性,高原鼠兔的管理決策應該經過謹慎的評估。
  • 草地生態專家趙新全:情深不舍三江源
    ;如今,他放棄了成都安逸的退休生活,毅然回到高寒缺氧的高原腹地,繼續探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密碼。……自從來到青海,趙新全便和高原的草場、牛羊較上了勁兒。通過長期在高原畜牧生產一線蹲守,趙新全摸清了適度放牧強度與家畜生產的規律,並提出了草場「取半留半」的科學利用概念,一度在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引起關注。1997年,趙新全在丹麥完成博士論文後,再次回到青藏高原。這次,他將目光投向了三江源地區。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大武灘,曾是當地有名的黑土灘。「草灘都荒了,怎麼能再變綠?」
  • 三江源: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最多 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
    央視網消息:近日,北京大學大學生命科學院專家和調研人員從近年監測到幾十萬張監測照片和幾萬條監測視頻中分析得出結論:我國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最多的地區。
  • 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區,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地區,其中,雪豹、藏羚、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棕熊、巖羊等為青藏高原特有種,有許多已被列入全球珍惜瀕危物種。文/張添福 圖/曲麻綠色江源雪豹監測隊中新社西寧3月9日電 (記者 羅雲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9日介紹,從近年監測到幾十萬張紅外相機照片和幾萬條視頻中分析得出結論,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同時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 高原地區的扛把子,萌到遍地都是天敵的鼠兔,究竟是何方神聖?
    大多數鼠兔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以及高山草原地區,尤其是高原鼠兔,它們在青藏高原地區分布最為廣泛。 高原鼠兔的重要性 和兔子不同的是,高原鼠兔沒有尾巴,耳朵雖然也是豎起來,但它們的耳朵比較圓,看起來非常可愛。
  • 高原地區的扛把子,萌到遍地都是天敵的鼠兔,究竟是什麼動物?
    現如今全世界一共有30多個品種,其中有24個品種的鼠兔分布在我國,10個品種的鼠兔只有在我國才會有。大多數鼠兔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以及高山草原地區,尤其是高原鼠兔,它們在青藏高原地區分布最為廣泛。
  • 《中華水塔》:探尋三江源的風情與質地
    具有自然形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三個認知維度的三江源被譽為「中華水塔」,它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是孕育與滋養著中華民族的水源地,是地球最後的秘境與大自然元氣之所在。這部作品不是有關三江源的旅遊指南,而是對三江源生態現狀及其危機進行富有針對性的深入考察,將現實客觀再現出來,將人的修復與保護意識的覺醒以及實際的行動再現出來,以此警醒世人。
  • 監測結果顯示:青藏高原是目前世界上大型食肉動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區
  • 研究人員探究青藏高原鼠兔生存與環境變化的奧秘—新聞—科學網
    行進在海拔4600米的科考區
  • 三江源:全球雪豹連片分布最集中地區
    雪豹,是一種美麗的貓科動物,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動物之一。近年來,雪豹頻繁現身三江源區,引起人們對這一野生動物的極大關注。三江源區雪豹的生境如何,它的存在對三江源區的生態有何影響?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青海省動物生態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主任、青海省動物學會秘書長張同作。
  • 三江源冰川科學考察取得新進展
    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了解到,10月31日,三江源冰川科學考察分隊在黃河源區阿尼瑪卿冰川積累區頂部海拔近6000米的鑽取點,成功鑽取一支總長度為170米的高質量山地透底冰芯。資料圖,新華社供圖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科院院士姚檀棟表示,冰川是地球冰凍圈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青藏高原是除南北極之外全球冰川分布最廣泛的地區
  • 當飛鳥掠過三江源
    >三江源在高原湖泊生活,尤喜鹹水湖,有時也會選擇淡水湖和開闊而多沼澤地帶。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也是世界上十五種鶴中最晚被人類記錄到的,它的數量極其稀少,被列入Ⅰ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