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公知」所說的「美國的月亮比較圓」,現在如何了?

2021-01-11 騰訊網

「全民有福利,看病花錢少,家家擁豪宅,養車極便宜,汽車不年檢,公路不收費,大學普及化,養老不用愁……」這些年來,活躍在網際網路上的「知識分子」、「意見領袖」、各路「牛鬼蛇神」大言不慚,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心嚮往之。讚揚美國的民主、自由、制度,宣揚美國社會的公平、民眾的安居樂業,末了,還不忘給美國戴上一頂「自由民主的燈塔」的高帽。說完還附帶一句「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同一日,中美兩國兩種背影

可隨著國民教育水平、媒體宣傳力度、民眾見識和眼界等多個方面的增長,「公知」們的「真理」開始變得經不起推敲,這幫人的狹隘和偏見言論漏洞百出,於是謊言被逐個擊破,打臉真是啪啪啪。

1、完善的醫療體系,可靠的全民免費醫保

疫情掀開了美國醫療體系的「灰幕」。美國老人麥可·弗洛爾因患新冠肺炎住院,出院後,他收到了一份「驚世駭俗」的帳單。這份帳單厚達181頁,詳細列出了弗洛爾的醫藥費、重症監護室費用、呼吸機使用費等等,就連叫救護車的費用也不菲,這份帳單總價達11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00多萬元。

在美國,並非所有人都被納入醫保範圍。2019年時,近2800萬的美國人處於醫保覆蓋的「盲區」,如中小企業僱員、自由職業者和貧困者;而更多的人保額不足。對於他們而言,生一場大病所產生的醫療債務可能會伴隨終生。

美國的整個醫療保健體系過度市場化,在「看不見的手」的推動下,美國的醫療體制只關注自身的利益,漠視健康和科學。有美國醫學專家爆料:醫生默認對病人採取最昂貴的治療方案;醫院帳單的「雜項」收費越來越高;保險業把更多的錢,投入政治遊說和廣告投放;製藥行業的常規藥品,也可能只因換了個包裝,藥價就在一夜之間暴漲……本應維護公眾利益的醫療保健市場,逐漸演變為利益集團賺錢的工具。

醫院船

美國的整個醫療保健體系過度私有化,好的醫療資源大多集中在私立醫院,公立醫院免費的醫療資源少之又少,還得排隊。於是,大多數美國人面臨著是:生病的話,肯花錢就能馬上治,不然就等著排隊,幾個月甚至一年後再治吧。

勞苦大眾還在為醫療費犯愁時,美國醫療系統花錢卻很大方。《美國醫學協會雜誌》2019年10月曾指出,據估計,美國醫療系統每年浪費的資金達7600億至9350億美元,佔醫療支出總額的近四分之一。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0年美國疫情爆發之初,五角大樓決定部署醫院船為醫院減壓,但這個敲敲腦門就有的決定,最終讓「安慰號」醫院船在駐紮紐約的一個月裡,僅僅只接收了182名病人。而美國版的「方艙醫院」也飽受指責。2020年5月時就有美媒報導美國在建造「方艙醫院」上的花費已超6.6億美元。但全美最大的「方艙醫院」賈維茨會展中心,自運營以來共只接收了約1000名病人,收治病人數不到病床總數的一半。更有些花費巨資改造而成的「方艙醫院」一個病人都沒有。這些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的醫療設施,在美國抗疫過程中連「打醬油」的配角都算不上。

遭受吐槽的還有美國疾控中心。原本,疾控中心作為一個成立近74年的實權部門,能跨州調配物資、能直接向總統報告緊急情況,理應在抗疫中掌握主導權。不過,隨著疾控中心自研試劑盒出現紕漏;在是否戴口罩等問題上朝令夕改;在弄混病毒檢測和抗體檢測統計數據後……該機構被視為防疫「絆腳石」,自砸了「金字招牌」,退化成「效率不彰且有名無實的顧問」。

等待接種新冠疫苗的美國人

只讓疾控中心「背鍋」,可能並不公允。事實上,美國早已在公共衛生領域放鬆了警惕。自2008年,全美地方和州衛生部門已削減了近四分之一的職員。近年,川普政府還屢次縮減公共衛生機構的預算規模。

6月25日,美國國會下屬機構政府問責局直指,美政府「準備不足」:在物資儲備上,國家戰略儲備不足以應對呼吸機等重要醫療用品的需求;在疫情補助上,聯邦政府發放救濟資金時匆忙、混亂,甚至將14億美金劃撥到了已故者的帳戶上。

綜上,美國不僅沒有全民免費醫保,連全民醫保都指望不上,醫療衛生體系也沒經受住疫情大考。據統計,2019年美國的人均醫療支出高達1.1萬美元,但「價高」卻未帶來「質優」。美國目前人均壽命約為78.5歲,在經合組織(OECD)中排名靠後。

2、不用講人情,沒有「關係戶」

美國新冠病毒疫苗分發、接種地亂象叢生。田納西州漢密爾頓縣官員日前放出消息稱,為75歲以上的老人提供疫苗,隨後又因疫苗「不夠了」,將排隊幾個小時的民眾勸退。然而記者發現,有「關係戶」們「收到醫護朋友的通知」,當天晚上「摸黑」去接種了疫苗。「我們全車7個人,都打上疫苗啦。」被問及怎麼做到的,一男子難掩喜悅之情稱,「我們有路子!哈哈哈哈哈……」

還別說普通老百姓,就連美國總統川普的左膀右臂都是自己的親信,女兒女婿均在白宮任要職。國務卿蓬佩奧更是,從白宮到五角大樓,從華爾街到公司董事會,蓬佩奧及其在西點軍校的同學都發揮著強大的影響力。

3、民眾安分守己,治安良好,犯罪率低

2019年,美國的仇恨犯罪上升到了十年來的最高水平,仇恨犯罪是基於種族、宗教、性取向歧視而引發的犯罪。此外,2019年全美共報告發生51起仇恨兇殺案,數量比2018年的兩倍還多,達到有記錄以來的峰值。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美國這個所謂「多元包容」社會的撕裂和病態。

疫情期間,美國黑人男性佛洛伊德被警察暴力執法導致窒息死亡的事件猶在眼前,美國國內掀起「黑人的命也是命」反種族抗議浪潮。直到如今,美國民眾暴亂、遊行、打砸搶燒,那不跟玩兒似的,昨天還直接鬧上了國會山,衝突中死了4個人。

衝擊國會山

現如今,到底是哪裡可以深夜還在大街上晃悠,下班還可以擺擺小地攤補貼下家用,一個人也敢坐公共運輸系統,晚上餓了可以點外賣,想買什麼手機下單很快就會送達。

4、年輕人獨立自主,不啃老

皮尤研究中心7月發布了一份調查,美國18歲至29歲的成年人中高達52%的人與父母同住,「啃老」的年輕人總數高達2660萬,超過了大蕭條時代的峰值。美國大量年輕人休學或失業,為節省開支,他們不得不搬離獨自打拼的城市回家「啃老」,這也意味著租房者和購房者減少,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持久衝擊。

除經濟影響外,年輕人回家「啃老」還造成一定的社會問題。年輕人常因代溝、政治立場、生活方式等問題,與父母和祖父母一輩發生矛盾。有美國年輕人吐槽道:「我們家現在基本不談政治,它就像一個圍繞著我們家的雷區。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說錯話,以免讓所有人都不開心。我們家現在的晚餐時刻都特別安靜。」

5、契約精神

得了吧,《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巴黎氣候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全球移民協議》、伊核協議、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細數川普這名退群專業戶上臺後退的群,契約精神?你這是逗我呢!

川普稱,可以通過注射消毒水的辦法清洗病毒

6、貧困率低,民眾安居樂業

英媒稱,由於新冠疫情所造成的災難性經濟影響,2020年美國面臨飢餓的人數創歷史新高,或將導致數千萬人無法養家餬口。

美國《時代》周刊稱,美國1%的富人從其餘90%的人手中奪取了50萬億財富,社會貧富鴻溝正在不斷加深。美國許多低收入工人家庭都是有色人種,他們既從事著暴露在病毒之下,且容易遭遇病毒傳播的職業,同時也是最缺乏醫療保險的群體。川普在回復「富人優先」的提問時,只是意味深長地說了句「也許這就是人生吧」。

衝擊國會山

失業潮下,美國政府幾經波折通過紓困法案,然而直接發的那點錢只是杯水車薪,並不能緩解經濟困境也不能為美國民眾帶來實際的好處。

反觀中國,經過8年精準扶貧、5年脫貧攻堅戰,2020年貧困縣全部摘帽,大學生村官、年輕的創業者,很多人現在都願意回到農村、回到三四線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自己的家鄉。

7、官員廉潔自律,敢於衝鋒陷陣

川普任職期間,順手帶動了旗下酒店的入住率。川普的死忠粉、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訪問愛爾蘭期間,下榻的國際高爾夫度假村正是川普家族的產業。美空軍運輸機2020年9月被爆出,多次經停蘇格蘭機場並繞遠路入住川普酒店,外界普遍質疑美軍這是在用公款補貼川普虧損產業,但川普本人卻在推特上回應稱機組人員「很有品味」。

總統為自家酒店拉贊助,副總統當然也不能放過薅羊毛的好機會。蓬佩奧經常在出訪其他國家時,帶著妻子公款旅遊;在疫情嚴峻期間,在白宮用公款大辦排隊;甚至把政府給他派的安保特工當成自家僕人使用,要求他們給自己取外賣、接孩子、甚至還要去寵物美容院接他養的狗……

在打疫苗的問題上也是,最早輝瑞疫苗被批准接種時,白宮一眾官員可是搶著優先打,在爆出接種輝瑞疫苗過敏甚至死亡的案例後,美國食藥監局說疫苗沒問題;輝瑞老總說我還沒打;白宮馬上說除非有必要,否則我不先打。

8、公平的教育天梯

在美國,公校是免費的,而私校卻很貴。但差別也是非常大。在學校硬體設施、教師的水平、教學內容和學校裡俱樂部等方面,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在美國,免費的教育所教的東西是有限的,這種「教育分層」的理念導致畢業以後工作時面對的選擇肯定也就是有限的。

西班牙媒體曾在10月底報導稱,受疫情影響,美國很多地方的學校都停課了,這讓很多生活在農村的年輕人和兒童來到了田野中,成為美國農村種植業的主要勞動者。19歲的瑪麗亞·薩爾瓦多說:「我從今年4月就開始在田裡工作了,當時我還在上高中,但我必須幫助父母支付房租和家庭開支。」據統計,美國估計大約有45萬至50萬年輕人和兒童從事農業工作,而農業部門卻無法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勞動保障。

2020年11月2日,美國紐約公立圖書館外鼓勵投票的廣告

很多人接受的高等教育會成為他一生的枷鎖。數據顯示,美國70%的大學生畢業時都會身負沉重的助學貸款,有的美國人可能要還到60歲。美劇中就經常可見工作很多年以後還在償還大學時期助學貸款的橋段。

「公知」的問題是,他們根本沒去過美國、不了解美國,他們的眼界停留在自己的想像裡。而新冠病毒並未破壞美國,它只是揭開了已經壞掉的東西。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公知」臆想的還有哪些,歡迎補充……

(張峰瑞)

相關焦點

  • 外國的月亮也沒有比較圓
    譬如,現在國內很多酒店和景點的名稱為了迎合這種潮流而出現了亂起名的現象,張家界三千奇峰中有一座名曰「乾坤柱」,但是因為迎合「潮流」,取為「哈利路亞山」。還有啊,就是比如你去相親,你去旅遊,遇到了生人,你們彼此互相介紹,對方介紹的時候搭上了一個英文名字,便會顯得十分「自信」,而你可能就講了自己的本家姓名,也沒有所謂的外國名,你們表面和和睦睦,可能對方心理早在嗤笑你的俗氣。
  • 那些年中國公知炮製的關於美國的十大謠言,2020年全部被打臉
    那些年,網際網路還沒那麼發達,許多在各個領域裡稍有建樹的「知識分子」們跳了出來,自詡為意見領袖。  這些人,也就是「公知」的原型。  那麼「公知」的具體定義是什麼?  《南方人物周刊》在2004年提出的:具有學術背景和專業素質的知識者;對社會進言並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者;具有批判精神和道義擔當的理想者。
  • 呂景勝:中國公知在新冠輿情中的沉默與不沉默
    【本文為作者呂景勝向察網的獨家投稿】中外抗疫幾個月,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在一些時點上中國公知比較有規律的存在著沉默與不沉默。對武漢市民清明節排隊領取骨灰盒質疑罹難人數,很是與境外輿論互動,居然寫出文章說武漢有五六個火葬場,每一個火葬場一天可火化2500多具屍體,由此推定武漢新冠罹難人數造假。實際是兩個月禁止外出,在清明節平時死亡和新冠罹難者家屬同時排隊領取骨灰盒。面對西方各國罹難人數,是否有在家中死亡沒有統計,面對美國加訂10萬裹屍袋,公知沉默。
  • 在美國待了25年,他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事實真的如此嗎?
    飽學之士,北大校長,說出荒誕不羈的觀點直到現在,還是有那麼一小部分人有著這個荒謬的想法,但是這群無知的人可能不知道,那個無知的觀點可不是他們原創的,甚至比他們早出生幾十年。「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這句話是民國時期的學者胡適在1947年他任北大校長時在開學典禮上說的。
  • 美國月亮圓還是中國月亮圓:時間、空間、與中秋
    美國10月1號凌晨剛過,我在群裡發了節日快樂,因為理論上國內外的朋友都過上了中秋節。本想抒情一番,感慨大家天各一方還能共賞一輪明月,不過朋友一句話徹底把話題帶偏了。他問我,「美國現在能看到十四的月亮吧,還是月圓程度達到14.5了?」又有朋友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所以估計農曆15.5最圓,也就是美國晚上。」我愣了一下。
  • 在網上經常聽到有人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究竟是什麼原因?
    月亮,總是這麼圓如今在網絡上,經常會聽到「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句話,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有人認為可能是中國所處地理位置的原因,這些人認為,一個人看月亮的時候,會因為他站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而出現圓或者扁的情況,中國的地理位置「不太好」,所以看到的月亮要比國外的稍微扁一些。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太靠譜,因為月亮是一個圓球體,而且距離地球相當的遙遠,我們無論從哪個位置看,月亮都是顯示成一個圓盤的形狀,只不過因為地球會擋住太陽光的線,導致我們只能在十五十六這兩天,才能看到圓形的月亮。
  • 胡錫進說過,中國沒公知不行,公知太泛濫太能帶節奏同樣不行
    知名媒體人胡錫進曾經說:「等我退休了,也當公知。批評政府,遇事多說美國、西方好話。遇中外衝突咱不用衝鋒,不用著急,說一堆風涼話,還顯得挺高雅挺有情懷的,國家好了咱跟著沾光,而且一邊沾光邊顯示咱的犀利。國家如果出問題,瞧瞧,我說什麼來著!
  • 十五的月亮圓又圓 這些「超級月亮」你見過嗎?
    說到賞月你們想到月圓之夜那些美景了嗎?「超級月亮」「紅月亮」「藍月亮」……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回顧那些讓人記憶深刻的「月景」吧!這個特殊的天象發生在4月7日-8日的夜晚,是2020年度最近、最圓、最亮的滿月,是一般的滿月亮度的三倍。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 錯過再等17年,你拍了嗎?
  • 軍網刊文:外國的月亮比較圓?NO!
    信息 軍網刊文:外國的月亮比較圓?NO!參與互動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心理,英語裡怎麼說?
    現在有些人完全是玻璃心,只要你一提國內的不足,他們就會跳出來,橫加指責,直接給你貼上「牧羊犬」的標籤,他們會諷刺你崇洋媚外,難道「外國的月亮就比較圓」?而且大部分人對這樣反擊的話感到特別的「解氣」。承認自己的不足就這麼難?
  • 須知「外國的月亮沒比較圓」
    須知「外國的月亮沒比較圓」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線 (2011-4-10 16:37:50) 來源:四川在線-麻辣燙評論   美國國務院4月8日發表向美國國會提交的《2010年人權國別報告
  • 老農常說「十五月亮十六圓」,那今年中秋月亮哪天最圓?
    其中就有一句話是「十五月亮十六圓」主要是對於月亮的描述。如今,中秋快要到來,對於那些外出工作的人來說,也是一種回家團圓的機會。長期在外面打工,對於親人也是非常掛念的。另外在這個時間點過後,就要進行作物收割,如果回到家鄉能夠幫助在家中的年邁父母減輕一點勞累,可以儘早的完成收割,從而可以返回工作中。老農常說「十五月亮十六圓」,那今年中秋月亮哪天最圓?
  • 大批富豪帶著萬億資產移民美國,是外國月亮比較圓,還是另有原因
    引言其實我們國家已經有很多的人資產過億,也就是大家所了解的富豪,相信大家最了解的就是馬雲了,其實我們國家還有很多的富豪只是涉及的領域不同,所以了解的人並不多,但是就在這些富豪身家過億之後,很多的富豪會帶著自己的資產移民美國,據統計這些富豪的資產已經有萬億之多了,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 誰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然而,網絡上卻不時有這樣的聲音出現: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所以當他們稍有不如意時,便陷入對外國的無限嚮往之中,進而對自己的國家產生更多不滿和抱怨。那麼,外國的月亮就真的更圓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實際上,若從某些方面來看,中國的「月亮」其實更圓一些。最近國外的亂象頻現,涉及濫用職權、破壞法治等多個方面,不僅成為公眾關注的重磅醜聞,也給那些崇洋媚外者打了一劑「醒腦針」。
  • 中國狸花貓:誰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本貓表示不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說法從其他方面滲透到了寵物界之中,不少飼主朋友在周邊人的薰陶之下也覺得有外國血統的寵物比較高級一些,但殊不知在外國市場上,我們國家特有的一種貓卻佔盡了風頭,甚至被排在十大最受喜愛的寵物的榜單之中,那就是狸花貓!
  • 國外的月亮比較圓?
    其實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日本這個國家的,喜歡日本的環境、氣候宜人,喜歡他們的行為規範(過馬路知道等紅綠燈、開車不瞎變道),喜歡他們的城市規劃,也喜歡他們便利店就可以售賣的電影……但喜歡歸喜歡,我從未想過要移民或常住這個國家。這就好比大街上的美女有很多,但娶回家的媳婦只能有一個。大街上的美女是很過癮,但發自內心真正對你好的或許只有家裡拎著搓衣板的哪位。
  •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丨格調
    我說薩維爾街不復輝煌(別提了,現在那裡淨是美國牌子)、卡爾納比街墮落成專坑遊客的黑心購物街,依然沒人願意理我。卡拉•迪瓦伊和凱特•摩絲的確是頂級超模,但她們只出現在廣告牌裡呀!好吧,我自己都沒信心了。▲插畫師:Bill Brown不止我的家鄉倫敦因為地域因素被打上刻板印象的標籤,「法國女人完美而多情」也是流傳甚廣——尤其在英美兩國人看來——的傳說。
  •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黛安娜·裡維奇(Diane Ravitch)、趙勇(Yong Zhao)等學者和批評家指出,這種言論屬於龐大的政治敘事中的一部分,即覺察到中國,以及中國的崛起將會對美國構成一種威脅。這反映的是美國對自己的世界統治地位有著深度的不安全感。那麼,是否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為什麼中國與美國總試圖從對方那裡尋求更好的教育,即便是並不太了解對方的教育制度?在完整地理解之前需要先了解差異。
  • 他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是什麼意思?學者為什麼會被西化?
    一個國家的強大是離不開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的,可以說,我們國家現在如此的富饒強大,是離不開幾代人的努力的,這也是與我們的民族團結有著很大的關係的,可以說,我們之所以能夠發展強大,都是因為我們骨子裡蘊含的那種愛國情感。在我們國家,無論是幾歲的孩童,或者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在他們的腦海中都有一種愛國意識,這與我們的文化淵源是分不開的。
  • 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來源:財經要參 ID mofzpy 作者:要參君 一 都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可是,這幾天卻有一些人,拼命從美國往中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