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是什麼意思?學者為什麼會被西化?

2021-01-08 大洲讀歷史

一個國家的強大是離不開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的,可以說,我們國家現在如此的富饒強大,是離不開幾代人的努力的,這也是與我們的民族團結有著很大的關係的,可以說,我們之所以能夠發展強大,都是因為我們骨子裡蘊含的那種愛國情感。

在我們國家,無論是幾歲的孩童,或者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在他們的腦海中都有一種愛國意識,這與我們的文化淵源是分不開的。

在古代時期就有著像屈原這樣的偉大愛國人物,在根植了我們國家幾千年的文化中,愛國文化也是一直延續下來的,並且不斷發展的。

回想一下抗日戰爭時期,無數革命先烈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民族拋頭顱,灑熱血,去奔赴抗日前線,他們是值得我們敬佩的英雄。可以說,關於愛國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們潛意識中的一個本能。

也是因為如此,在那個時候我們才能夠全民一心成功趕走了日本侵略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安逸的生活讓有些人逐漸忘記了以前發生過的歷史,慢慢的他們開始宣揚西方的文化,認為西方哪裡都比我們好,其實這是一種忘本的行為。

現在這些人放在社會上也是被我們口誅筆伐的,是在民國時期,就有學者大力宣傳西方文化了,在這位學者的一生都是主張全盤西化的,他就是胡適。

其實胡適之所以如此推崇的西方文化,還是因為他與美國的淵源太深了。

在民國那個時期,是非常流行,去外國留學的,有一大批學子都是由國家拿著公費前往外國留學去了,而胡適也是在其中,胡適留學去的國家正是美國。而且胡適在美國一呆就是七年,在這七年時間裡,他不僅學會了非常流利的英語,而且對美國的文化也是了解的也是知根知底。

在胡適回國之後,經過多方面的考察,而且又加上他自身的交際能力非常強,對胡適也是被任命為了中國駐美國的大使,可以說胡適也是與美國結下了緣分。

本來胡適就在美國留學了,七年的時間,現在又去前往了美國工作,可以說美國就是他的第二個故鄉了,這期間,胡適在美國也是獲得了各種名譽頭銜。

後來的胡適因為個人原因也是辭掉了駐美大使這一職務,如果是按正常的程序,胡適這個時候應該選擇回國。

或許是因為在美國工作了幾年,讓他對當地的環境比較熟悉吧,胡適並沒有選擇回到國家,而是選擇繼續留在美國進行學問研究。看起來這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可能是受美國文化影響比較深的原因吧!胡適在思想上和文化上就比較偏向美國了。

在我們的印象中,對於胡適的評價,大概就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之一吧。正是因為在美國呆的時間比較久了,所以他也是比較接受美國那些先進的民主思想的。

他想到國內民眾們還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如果不能在思想上面進步,那麼中國還會一直落後下去,所以胡適也是決定要對民眾進行啟蒙思想,他也是和李大釗等人一起發起了新文化運動。

胡適覺得那些舊文化已經落後了,而且又束縛了人們思想,不過與當時的思想家相比,胡適的思想顯然有些過於激進了,變法講究的就是要循序漸進,而不是像拔苗助長一樣,讓它一下子就成功。

胡適的本意是好的,作為一個中國人,他當然也是有著愛國之心的,這是我們不可否認的,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也是想通過進行思想上的啟蒙來使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也使中國做出更好的改變。

但是有一點卻被胡適忽略掉了,就是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要知道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它能夠存在這麼長時間,那麼就一定有著它存在的道理,胡適可能是迫切於想要改變人們的思想吧!

他也就忽視了這一點,這也就導致他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持全面否定的態度,胡適主張對於文化進行全面西化,因為他對美國文化的認可,所以他也是積極提倡人們去學習美國的文化。

可以說,胡適推崇美國文化是大家都知道的。在1947年的時候,那時候的胡適擔任北大校長,在那年的開學典禮上,胡適也是說出了一句話,這句話也是讓很多人都沒有料想到。

他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乍一聽就會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月亮是大家都可以見到的,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而胡適這樣說,其實就是表達了他對美國文化的高度認同。

當然,作為北大的校長,說出這樣的話是不合適的,當時也是有許多人對胡適有著議論,但是胡適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他也並沒有轉變思想的想法,他是一個自由主義者,所以他覺得追求思想上的自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對於胡適來說,他覺得民主政治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而且他一直試圖在將民主政治搬到中國來進行使用,而且在胡適發表文章或者議論一些事情的時候,也是主要以西方文化為主,那就能看出來美國文化對他的影響有多深了。

作為一個學者,胡適的學問是值得我們認可的,他也的的確確是一個愛國的人,可能在思想方面與其他學者有著分歧吧!

但是胡適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人,如果他能夠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本,再吸收一些西方文化的精華,我想這就更好了,向他主張全面西化,倒是有些不太合適了,這位學者最後也是因病在臺灣去世了,而結束了他的一生。

胡適先生在學問方面仍然有大部分可取之處,胡適先生著作《說儒》一書,不僅僅批判了中國沿用千年的儒學,更是將自己的思想展露無遺,究竟胡適先生為何如此,相信我們也能從本書中一窺究竟。

結語:

其實現在仍有不少人是非常推崇西方文化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回顧頭來感受一下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我們的傳統文化作為傳承幾千年的一種文化,自然也是有著它的獨到之處的,我覺得對於文化來說,我們還是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本。

我們可以在這基礎上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一個民族來說,能夠與時俱進的文化,才能夠保持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而且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是有著非常強的包容性的,完全可以學習那些優秀的文化,而融入到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文化能夠滋養人,也能夠滋養我們的民族國家,相信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會在我國未來的道路上給予更多的助力!

相關焦點

  • 中國文豪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還說要全盤西化,是不愛國嗎
    可是,他全盤西化的思想,又讓人們對他愛不起來。他曾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這與我們從來不批判任何文化的思想相悖。對於不同國家文化的態度面對不同國家的文化,我國一直以來的大眾態度就是尊重,並且認為文化並沒有優劣之分。而對待文化的方法,就是"得其精華,去其糟粕,"。
  • 他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主張全盤西化,終身崇拜美國文明
    伏爾泰曾說;「當我們還是野蠻人的時候,這個民族已有高度的文明了」。中華文明上一次五千年,一直是中國最強的優勢。古往今來甚至海內外的人才,都對中國文明十分景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更是世界浩瀚文化裡的一顆明珠。中國人天生就以中國文明為傲,這是代代相傳的文化自信,中國文明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更是讓我們的國家迸發著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 他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他說要全盤西化,終身推崇美國文明
    那句話每個中國人估計都聽過,「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出處在哪?也許得翻到1947年的北大開學典禮,時任北大校長胡適,當著一眾學生,來了一句「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這有多喜歡美國。他這種做法,事實上已經表明,他是全身心接受美國的文化。而且,胡適還毫不掩飾他的這種情懷。鼓吹全盤西化胡適內心是存有救國救民的想法,1917年他回國後,就到北大做教授,期間他結交了很多革命志士,如李大釗等,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的主導思想就是摒棄所有的舊文化、舊文學和舊思想。
  • 在美國待了25年,他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事實真的如此嗎?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這句話是民國時期的學者胡適在1947年他任北大校長時在開學典禮上說的。胡適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考取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的學生之一,曾經倡導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領導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自由的思想,是民國時期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但是他的思想大多都很激進,他的一生中在美國生活了25年,可能是當時的中國和美國相比落後了太多,所以,胡適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持全面否定的態度,將中國當時的落後歸罪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主張全面的學習美國文化,以至於說出了「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 在美國25年,並稱「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胡適,為何不回美國?
    全盤否認傳統文化,大力推崇西化,引來當時許多文化名人的不滿。章太炎當即大聲質問道:「胡適小子,你的名字,怎麼不改成往哪裡去?」但也在此期間,胡適與魯迅經常一起討論問題,關係頗為親密。魯迅在《無聲的中國》、《怎麼寫》等雜文中,稱胡適是文學革新的最先「嘗試」者。讀了胡適的論著後,魯迅贊其「警闢之至,大快人心!我很希望早日印成,因為這種歷史的提示,勝於許多空理論」。
  • 朔望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據新華社天津2月25日電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天文專家表示,同去年一樣,今年的元宵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2018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亮最圓的時間:3月2日8時51分]  據了解,月相變化一周為一個「朔望月」(農曆一個月),這個月中月亮最圓的那天稱「望日」,也叫「滿月」。月亮從一個滿月「走到」下一個滿月,需要29天半左右的時間。
  • 美國月亮圓還是中國月亮圓:時間、空間、與中秋
    美國10月1號凌晨剛過,我在群裡發了節日快樂,因為理論上國內外的朋友都過上了中秋節。本想抒情一番,感慨大家天各一方還能共賞一輪明月,不過朋友一句話徹底把話題帶偏了。他問我,「美國現在能看到十四的月亮吧,還是月圓程度達到14.5了?」又有朋友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所以估計農曆15.5最圓,也就是美國晚上。」我愣了一下。
  • 月亮為什麼「又圓又藍」
    月亮為什麼「又圓又藍」 原標題:   新華社南京1月31日電(記者陳席元 王珏玢)31日上午,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超級藍血月全食」刷了屏。  晚上幾點觀月效果最好?超級月亮、藍月亮、月全食各是什麼意思?
  •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什麼意思?寓意解讀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什麼意思?  十五的月亮十四圓是一種天文現象。通常的說法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是在庚子鼠年的農曆六月裡,十五的月亮卻是「十四圓」,最圓時刻出現在2020年8月3日23時59分。  天文專家表示,「十五的月亮十四圓」這種現象比較罕見。
  • 為什麼會發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一句俗語也許大家都已經聽的耳朵都長繭了,意思也很明白,十五的月亮可能在十六圓,但大家對十六圓的月亮比較關注;其實月圓發生在是十四、十五或者十六甚至是十七都是有可能的,可各位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發生如此的現象呢?
  • 誰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然而,網絡上卻不時有這樣的聲音出現: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所以當他們稍有不如意時,便陷入對外國的無限嚮往之中,進而對自己的國家產生更多不滿和抱怨。那麼,外國的月亮就真的更圓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實際上,若從某些方面來看,中國的「月亮」其實更圓一些。最近國外的亂象頻現,涉及濫用職權、破壞法治等多個方面,不僅成為公眾關注的重磅醜聞,也給那些崇洋媚外者打了一劑「醒腦針」。
  • 從「外國月亮比中國圓」到「四個自信」
    改革開放40年,從早期少數人妄自菲薄、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到如今「四個自信」深植中國人內心,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國民心態、民族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民族自信心的建立,民族自卑心的消除,從根上說,取決於國力的振興。」河北大學特聘教授李振綱一語道破國家興衰與人民心態的關係。「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
  • 「超級月亮」今日中午現身美國 比在中國圓
    北京時間今日(6日)中午11點35分,天空中將出現「超級月亮」,這也將是2012年的最大滿月。昨日(5日),北京天文館天文專家寇文表示,今年的「超級月亮」最圓時刻,中國是白天,無法觀測到;而美國為晚上,正好可見。
  • 中國月亮為什麼更圓?
    要說全世界最熱愛月亮的地方 那一定是中國 我們欣賞它、研究它、討論它、給它編故事、 對著它許願、甚至還想方設法登上月亮走兩圈 它承受了太多不該承受的愛意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年的月亮十七圓
    」 (並不是十五的月亮,單價16元人民幣的意思,囧) 這是因為通過觀測發現 月亮在農曆十六圓的頻率高於其他日期 於是慢慢地就開始流行了這樣一種說法 為什麼會多是「十六圓」呢? 於此對應的還有「朔」 朔,又稱新月,指每月農曆初一 看到這裡大家心裡可能會犯嘀咕 農曆的「朔」、「望」是依據什麼而定的呢?
  • 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來源:財經要參 ID mofzpy 作者:要參君 一 都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可是,這幾天卻有一些人,拼命從美國往中國跑。
  • 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天氣網訊,再過幾天就到2020年中秋節了,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年的中秋節也不例外、據天文學家解釋,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種說法跟我們使用的農曆有關,月亮最圓滿時的「望」最早可發生在十五日的凌晨,通常它會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兩天。
  • 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的圓,的確如此!
    以前曾用「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圓」這句話,勸過別人,沒想到,這人不但不聽勸告,而且還被理解成對他的諷刺,脆弱的心靈連別人是勸他還是罵他都聽不懂,套用一句俗話叫「好賴話都聽不懂啊?」那麼,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勸誡,對於這種不明人事,不解真意之人,唯有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願能聽進去,如果還是聽不進去,那就不是教育的問題,而真真切切歸入了心理的問題了,則對於其說的每一句話,則就姑妄聽之就行,不去當真,因為他已不是常人,而是一位病人,對於病人之言,只能順從,沒有反駁的必要,不然要更加重他的病情了。首先,國外的月亮並沒有比中國圓,這的確是句實話。
  • 外國的月亮還圓嗎?
    德國駐華使館及一些網民對此回應說,在德國上網不受限制,費用不高。從媒體的報導中可以看出,這位領導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中國發展了,我們在某些方面已經趕上或超過了發達國家,外國的月亮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圓了。外國的月亮還圓嗎?對一部分國人來說,這個問題如今已經實實在在地擺在了桌面上。一些曾到歐洲旅遊的國人也早就發現了「歐洲列強的弊端」。
  • 什麼時候的月亮最圓
    原標題:什麼時候的月亮最圓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在剛剛過去的元宵節,值得期待的不只是湯圓,還有月亮,因為那可是今年最大最圓的月亮。對於元宵節裡只吃湯圓或只看晚會,忘記到陽臺上數星星的人來說,下一次看到這麼大、這麼圓的月亮,要等到明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