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他說要全盤西化,終身推崇美國文明
那句話每個中國人估計都聽過,「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出處在哪?也許得翻到1947年的北大開學典禮,時任北大校長胡適,當著一眾學生,來了一句「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這有多喜歡美國。他這種做法,事實上已經表明,他是全身心接受美國的文化。而且,胡適還毫不掩飾他的這種情懷。鼓吹全盤西化胡適內心是存有救國救民的想法,1917年他回國後,就到北大做教授,期間他結交了很多革命志士,如李大釗等,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的主導思想就是摒棄所有的舊文化、舊文學和舊思想。
-
中國文豪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還說要全盤西化,是不愛國嗎
可是,他全盤西化的思想,又讓人們對他愛不起來。他曾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這與我們從來不批判任何文化的思想相悖。對於不同國家文化的態度面對不同國家的文化,我國一直以來的大眾態度就是尊重,並且認為文化並沒有優劣之分。而對待文化的方法,就是"得其精華,去其糟粕,"。
-
他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是什麼意思?學者為什麼會被西化?
現在這些人放在社會上也是被我們口誅筆伐的,是在民國時期,就有學者大力宣傳西方文化了,在這位學者的一生都是主張全盤西化的,他就是胡適。其實胡適之所以如此推崇的西方文化,還是因為他與美國的淵源太深了。在民國那個時期,是非常流行,去外國留學的,有一大批學子都是由國家拿著公費前往外國留學去了,而胡適也是在其中,胡適留學去的國家正是美國。
-
在美國待了25年,他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事實真的如此嗎?
「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這句話是民國時期的學者胡適在1947年他任北大校長時在開學典禮上說的。胡適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考取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的學生之一,曾經倡導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領導新文化運動,倡導民主、自由的思想,是民國時期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但是他的思想大多都很激進,他的一生中在美國生活了25年,可能是當時的中國和美國相比落後了太多,所以,胡適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持全面否定的態度,將中國當時的落後歸罪於中國的傳統文化,主張全面的學習美國文化,以至於說出了「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
在美國25年,並稱「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胡適,為何不回美國?
全盤否認傳統文化,大力推崇西化,引來當時許多文化名人的不滿。章太炎當即大聲質問道:「胡適小子,你的名字,怎麼不改成往哪裡去?」但也在此期間,胡適與魯迅經常一起討論問題,關係頗為親密。魯迅在《無聲的中國》、《怎麼寫》等雜文中,稱胡適是文學革新的最先「嘗試」者。讀了胡適的論著後,魯迅贊其「警闢之至,大快人心!我很希望早日印成,因為這種歷史的提示,勝於許多空理論」。
-
從「外國月亮比中國圓」到「四個自信」
改革開放40年,從早期少數人妄自菲薄、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到如今「四個自信」深植中國人內心,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國民心態、民族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民族自信心的建立,民族自卑心的消除,從根上說,取決於國力的振興。」河北大學特聘教授李振綱一語道破國家興衰與人民心態的關係。「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
-
美國月亮圓還是中國月亮圓:時間、空間、與中秋
美國10月1號凌晨剛過,我在群裡發了節日快樂,因為理論上國內外的朋友都過上了中秋節。本想抒情一番,感慨大家天各一方還能共賞一輪明月,不過朋友一句話徹底把話題帶偏了。他問我,「美國現在能看到十四的月亮吧,還是月圓程度達到14.5了?」又有朋友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所以估計農曆15.5最圓,也就是美國晚上。」我愣了一下。
-
「超級月亮」今日中午現身美國 比在中國圓
北京時間今日(6日)中午11點35分,天空中將出現「超級月亮」,這也將是2012年的最大滿月。昨日(5日),北京天文館天文專家寇文表示,今年的「超級月亮」最圓時刻,中國是白天,無法觀測到;而美國為晚上,正好可見。
-
誰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然而,網絡上卻不時有這樣的聲音出現: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所以當他們稍有不如意時,便陷入對外國的無限嚮往之中,進而對自己的國家產生更多不滿和抱怨。那麼,外國的月亮就真的更圓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實際上,若從某些方面來看,中國的「月亮」其實更圓一些。最近國外的亂象頻現,涉及濫用職權、破壞法治等多個方面,不僅成為公眾關注的重磅醜聞,也給那些崇洋媚外者打了一劑「醒腦針」。
-
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來源:財經要參 ID mofzpy 作者:要參君 一 都說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可是,這幾天卻有一些人,拼命從美國往中國跑。
-
中秋節:古人何時開始崇拜月亮,為什麼喜歡月亮多於太陽
這一切最後又將歸到月亮上! 八月十五,按照陰曆的紀年,秋已過半!在這個日子裡,月亮是最圓的!自然不能不使人仰望! 在這個賞天上之玉盤,品人間之美餐——月餅的日子裡,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人的月亮崇拜史!
-
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的圓,的確如此!
以前曾用「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圓」這句話,勸過別人,沒想到,這人不但不聽勸告,而且還被理解成對他的諷刺,脆弱的心靈連別人是勸他還是罵他都聽不懂,套用一句俗話叫「好賴話都聽不懂啊?」那麼,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勸誡,對於這種不明人事,不解真意之人,唯有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願能聽進去,如果還是聽不進去,那就不是教育的問題,而真真切切歸入了心理的問題了,則對於其說的每一句話,則就姑妄聽之就行,不去當真,因為他已不是常人,而是一位病人,對於病人之言,只能順從,沒有反駁的必要,不然要更加重他的病情了。首先,國外的月亮並沒有比中國圓,這的確是句實話。
-
外國的月亮也沒有比較圓
而當真的有人說到喜歡的是魯迅,梁啓超云云,則顯得低看一眼,仿佛不入流一般。其實,中國的文化,中國的風採,流傳至今,經典不竭,歷代文豪,所作篇章,多極具深意,且不說勝於他人,確實不遜於西方。當然,我們講究謙遜,但是也不能謙卑,更多的還是要強調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我記得吳克群的一首《將軍令》唱到:「我知道將軍說的話不一定對,我知道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
-
今日議題:誰說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本期議題,來聊聊外國的月亮究竟圓不圓。揭開「美式」民主暗箱隆 煉:「國外的月亮」真的就愈發明亮皎潔嗎?事實上,出過國門的人都知道,發達國家的許多制度有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但也有不盡合理之處。資深報人、旅美作家闕維杭,在其新著《這些年你沒看見的美國》中就提到,美國的高福利看上去很美,但美國發放養老金是和居住年限、納稅情況成正比的。在美國,你必須累計工作滿10年、繳滿40個季點(工作一個季度算一個季點)的社會安全稅,退休後才能拿到社會安全金。而且,這筆錢也不夠養老,往往還得有其他的養老保險來補充。有很多新移民因為工作時間短、納稅少,根本拿不到養老金,或養老金很少的情況大有存在。
-
「國外的月亮也沒有那麼圓」:別讓美國教育誤導我們中國孩子
記得電影《葉問4》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葉問要離開洛杉磯回國前和萬宗華的對話:「國外的月亮也沒有那麼圓」。葉問原本是為了讓兒子能在美國上學才來的美國,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後他已經不準備再讓兒子來美國求學了。在國內應試教育背景下,大多數家長認為國內上學,作業量繁重,升學壓力大,競爭激烈。
-
《葉問4》無需盲目崇洋,其實外國的洋月亮並沒有那麼圓
看完《葉問4》感觸頗深,葉問在唐人街對華人總會會長萬宗華說:外國的月亮不比國內圓。一人說有老虎可能不會讓人相信,當兩人、三人都說有老虎,那麼就一定會讓人信以為真。所以葉問在身邊這麼多人都說外國好的時候,他也是產生了認為外國好的想法,認為外國這麼先進,那麼其他的方面也一定會先進,國外肯定就不會有落後的東西,也不會有落後的地方,包括人也是有禮貌的。剛好他徒弟李小龍在美國邀請他過去參觀格鬥大賽,葉問就藉此機會去了美國,想要找一個學校可以收留他兒子讀書。
-
外國的月亮還圓嗎?
德國駐華使館及一些網民對此回應說,在德國上網不受限制,費用不高。從媒體的報導中可以看出,這位領導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中國發展了,我們在某些方面已經趕上或超過了發達國家,外國的月亮也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圓了。外國的月亮還圓嗎?對一部分國人來說,這個問題如今已經實實在在地擺在了桌面上。一些曾到歐洲旅遊的國人也早就發現了「歐洲列強的弊端」。
-
《葉問4》:「國外的月亮也沒那麼圓」背後深藏著我們成長的足跡
萬宗華把籤好字的介紹信遞給葉問,說這是一封遲到的介紹信,葉問接下介紹信,說「國外的月亮也沒那麼圓」。葉問本來是為了讓兒子能在美國上學才來的美國,經歷了打打殺殺的各種場面,親眼見證了國外的傲慢與偏見,其實在這之前他已經不準備再讓兒子來美國求學。
-
十五的月亮圓又圓 這些「超級月亮」你見過嗎?
2020年4月8日晚,「超級月亮」與位於成都高新區的中國-歐洲中心「親密接觸」。來源視覺中國 我們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8月3日晚上,也就是農曆六月十四,我們提前迎來這個月的「滿月」天象。專家說,「十五的月亮十四圓」,每隔十多年才會出現一次。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在天文學當中有兩個具體時刻的定義,分別是「朔」和「望」。「朔」是月相變化周期的起點時刻,此時,從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現行曆法將「朔」所在的這一天規定為當月初一。從一個「朔」到下一個「朔」就是農曆的一個月,這一個月中會出現一次滿月,滿月所對應的時刻也就是「望」。
-
終身教授被美國開除,暨南大學邀請回國,如今研究成果,讓人佩服
自從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之後,留在美國的許多華人學者都受到歧視以及監控。在去年的時候,美國埃默裡大學把終身教授李曉江及其妻子,並關閉其實驗室。原因是李曉江夫婦可能存在竊取美國技術的行為,會危害信息技術的安全。這則信息傳到國內以後,引起網友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