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電影《葉問4》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葉問要離開洛杉磯回國前和萬宗華的對話:「國外的月亮也沒有那麼圓」。葉問原本是為了讓兒子能在美國上學才來的美國,經歷了一些事情以後他已經不準備再讓兒子來美國求學了。
在國內應試教育背景下,大多數家長認為國內上學,作業量繁重,升學壓力大,競爭激烈。他們更認可國外的教育模式:國外的孩子上課隨便坐哪,老師也不留作業,每天三點就放學了,放學後孩子可以到處玩,或者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為這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教育。
然事實情況真是這樣嗎?
據我了解,美國教育其實分為大眾教育和精英教育,學校也有公辦和私立之分。許多公辦學校普及的是大眾教育理念,這些公辦學校的教學氛圍確實就像我們想像的那種「輕鬆學習」,這種大眾普及性教育要求較寬鬆,但在這種學校上學的孩子考上好的大學以及成才的機率也相對比較小,這樣的教育其目的只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
而國外的真正的好學校往往是管理嚴格的私立學校,也就是所謂的精英教育。在這些學校上學的孩子,從來都不是輕鬆的,他們必須非常勤奮才能取得好成績,才能考上好大學,到了大學更是不能鬆懈,因為大學裡的考核是非常嚴格的,並不像我們的大學,考試前老師劃重點,只要臨時突擊就能不掛科,國外的大學生要想順利畢業,只能努力學習修滿足夠的學分,否則是拿不到畢業證的。
美國的月亮也是有圓有缺,美國的教育也是有松有緊,這才是事情的真相。
很喜歡前著名NBA球員科比的一句名言:「你知道洛杉磯凌晨四點鐘是什麼樣子嗎?」每天凌晨四點,科比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磯街道上,乘著夜色在球館裡苦練球技,十多年過去了,洛杉磯街道早上四點的黑暗仍然沒有改變,但科比已經成為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要想孩子成才,一定的壓力和努力是必須要有的!通過成功的路,只能通過汗水去成就,這一點美國和中國都是一樣的!學習不可能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這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也都是一樣的。
不要過於迷信國外的所謂「素質教育、「快樂教育」、「輕鬆教育」,國外的月亮也沒有那麼圓,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想要取得成績,必須付出超常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