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月亮圓還是中國月亮圓:時間、空間、與中秋

2020-10-03 竊書者

今年中秋我在紐約。美國10月1號凌晨剛過,我在群裡發了節日快樂,因為理論上國內外的朋友都過上了中秋節。本想抒情一番,感慨大家天各一方還能共賞一輪明月,不過朋友一句話徹底把話題帶偏了。

他問我,「美國現在能看到十四的月亮吧,還是月圓程度達到14.5了?」

又有朋友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所以估計農曆15.5最圓,也就是美國晚上。」

我愣了一下。聽說了不少版本的「美國月亮比較圓」,沒想到還能這麼解釋。但轉念一想,這個問題沒有表面那麼簡單。首先,十五月亮十六圓並不準確,由於月球軌道並非正圓,農曆14號至17號的月相均可能最圓。其次,農曆15.5這個概念也很難成立,因為討論月相默認的是晚上,很難想像15.5號的晚上意味著什麼。不過我對天文的知識與興趣有限,吸引我的是形式邏輯的推導——即便假設十五月亮十六圓,甚至假設15.5最圓,依然不能推出美國月亮更圓的結論。

因為紐約和北京雖然客觀上約有12小時時差;但至於北京還是紐約更「晚」則是主觀規定的。紐約名義上比北京「晚」12小時,是因為英國將格林尼治設為零度經線。若將地球投影到二維,以零度經線為中軸左右展開,則中國在東、美國在西。倘若全球改用農曆,同樣也需確定零度經線。若仍舊以英國為中心,則美國「晚」中國12小時;但若以北京為零度經線展開,則美國大部將位於地圖東側,因此美國會「快」12小時。排除劃分時區的地緣政治影響外,兩者等價,無優劣之分。因此謹慎的解答是,即便真的十五月亮十六圓,也無法從中推知美國和中國誰的中秋節月亮更圓

這其實還涉及另一個問題,傳統節日在海外的時間點應該以什麼為準?是中國的農曆時間、還是海外的農曆時間?這個問題留學黨應該感觸較深。因為國外聖誕節放寒假,到了春節基本都已開學。留學黨只能在最接近國內除夕的當地時間晚上吃上一頓,然後第二天白天看看春晚和國內親友視頻過個年。可以說在春節上,我們下意識地是以中國的農曆時間為準。

但在中秋節上,我們卻不自覺地計算海外的農曆時間,其原因在於紀念方式的差異。理論上曆法延伸出的節日應當是普世的(即美國雖然不用農曆,但我們可以用農曆推算該節日),但由於農曆節日影響力限於東亞,因此染上了地域文化的色彩,成了一種「區域化的時間」。例如,春節不僅是一年之始,更是團聚與期盼的所在。年味不是十二點的倒計時,而是做年夜飯的忙碌,和家人相聚的溫馨,以及走親訪友的熱鬧。對許多人來說,這一時刻僅限於國內。但中秋由於賞月的習俗,凸顯了時差的存在,畢竟海外黨無法在白天賞月。於是我們不會問美國和中國誰的年味更足,卻有美國和中國誰的月亮更圓這種遐想。

其實無論是這種遐想,還是朋友口中那個略顯詭異的「農曆15.5」,其實都流露出了一種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時間的空間化。比如我們把時間分為線性的過去、現在、未來,就是一種樸素的空間化理解。一旦我們接受時間的線性屬性,那麼也可以反過來時間化地描述空間,如創造時差這個概念。而由於中美之間12小時的時差,產生「美國的月相相當於農曆15.5」的直觀感受,則是糅雜了時間空間化與空間時間化的雙重結果。

人們之所以下意識把時間空間化,並將之制度化,是因為脫離空間的時間太難描繪。有個英文段子,講一個英文不好的外國人問老太太時間,把what is the time(現在幾點)說成了what is time(時間是什麼)。老太太一臉莫名地說,「這我怎麼知道,你得問哲學家。」其實哲學家也未必知道:奧古斯丁有個名言「時間是什麼,你不問我,我很清楚,你要問我,我便茫然」——和這老太太也差不多。不妨設想這個外國人發現錯誤後改口what is the time,那麼老太太可能笑著看一眼懷表。懷表用指針的運動定義時間,其實正是把時間轉為對空間的分割。而中國古人把日晷太陽影子最短的時候定為正午,並據此推出其他時辰,也是如此。

如果說時間的空間化旨在幫助人們計算時間;那空間的時間化則沒有那麼純粹,往往關乎權力、名譽——畢竟丈量空間未必需要時間。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得名。「日本」即日出之本,源自公元607年小野妹子給隋煬帝的國書,其中寫到「日出國天子致日落國天子無恙」。嘬爾小國竟以日出之國自居,自然令隋煬帝勃然大怒,只留下一句評語:「蠻書有無禮者,勿復以文。」不過隋煬帝還不夠辯證,雖然日本人以日出國天子自高身份,但這句話實則透著一股中國中心論的自卑。只有面朝中國,日本才算東方的日出之國。日本一詞自唐代成為國名沿用至今(比如我這裡用中國政權「唐」表示普世的時間,也是一種中國中心的時間空間化),也算是日本單相思的證據了。另一個例子則是在日不落帝國的霸權下,格林尼治時間於19世紀被英美逐步推動為世界的標準時間。對時空的劃分,本身就彰顯著強大的權力意志。因此古代帝王不僅有年號,還負責頒布曆法,因此又稱皇曆。自唐代以來,曆書便由皇帝詔令欽天監被統一刻印,禁止民間私刻,這多少也有維護皇帝作為時間掌控者的意味在。

不過相較於古代參考日晷、雞鳴、沙漏的「自然時」,現代人對時間的最大轉變在於時間從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剝離開,成了一個抽象而可以數位化管理的概念。去年在復旦參加一個學習營,有位德國的科技史教授說「中國沒有時間」,並解釋道此處強調的是「可計算的時間」,觀眾譁然一片。葛兆光也反駁,我國詩詞和技術應用中常見對於時間的丈量,何謂沒有時間?我倒覺得這是對那位德國教授的誤解,如果用「數學化的時間」來表述可能比「可計算的時間」歧義少一點。舉例來說,雅克·勒高夫有篇文章《在中世紀:教會的時間與商人的時間》,指出後者在概念上與前者有本質差異:因為教會不允許高利貸,而中世紀的商人則開始利用複利放貸。當時間的複利屬性被發現後,時間就不再是幾聲雞鳴、日晷光影這樣具象化的概念,而成了無限可分、具有疊加性的同質元素。就好比如今許多公眾號文章會寫「本文5000字,約佔用您15分鐘」之類的導語,作者並不在意這15分鐘會在何種環境、以連續還是離散的方式花掉,而讀者也心照不宣地理解這種表達。現代時間之於「自然時」,就像貨幣之於貝殼。雖然二者均可計算,但前者遠為抽象而精確,因此逐漸替代了後者。這個過程我稱為時間的數位化。

這一過程也會導致一些現代獨有的迷惑行為。比如一個美國喜劇演員說,每個人都會有這樣走神的時刻,就你想知道現在幾點,拿出手機或手錶看了一眼——兩秒鐘後,發現還是不知道時間,於是又掏出來看一遍。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在自然時的年代,只是因為我們過於內化了數位化的時間,仿佛這個數字只是某個設備的輸出結果,與自然並無關係。

這種內化甚至會反過來作用在「傳統文化」上,同樣讓人啼笑皆非。比如有個四川的長輩跟我聊,說按照中醫11點以後陰氣太盛,但他兒子總是拖12點才睡,讓我勸他兒子早睡。我想叛逆期的少年哪聽得進去什麼中醫養生,正發愁呢,轉念一想,跟阿姨說四川其實和東八區差一個時區,算下來您兒子剛好是晚上11點睡的,挺健康的不用改了。我國橫跨五個時區,統一時間是基於政治考量,中醫自然沒考慮這些。把現代行政化的時間套到古代的自然時觀念中,這也是時間數位化的一個後遺症。

有趣的是,中秋節兼具上述「時間空間化」與「時間數位化」的性質並蘊含著微妙的矛盾。畢竟如今大部分人,很少用農曆生活,遑論通過農業生產觀察節氣。人們與農曆的關係從自然的連續變化被剝離為一個個離散的點——即法定節假日。這不僅是陽曆與農曆交錯的問題,更是數位化的時間觀滲透進自然時的傳統節日。就像我守著整點給朋友們問候,仿佛隨著指針的某一次運動,世界忽然由「平日」轉為了「節日」——這在古代是難以想像的。然而,中秋畢竟是要賞月的,月亮為精確而抽象的現代時間又拉回了一絲朦朧而神秘的氛圍。

也曾好奇古人為何對月亮產生如此多詩意的寄託。或許是因為不論如何奔波,仰望星空,想著大家望的都是同一片月,同樣的陰晴圓缺,似乎就少了一份寂寥。杜甫筆下的「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也正是望月思人,才從對面落筆。只是古人恐怕沒想到,後人拓展空間邊界的同時,也重塑了時間的秩序——如今的天各一方,已有了黑夜白天之別。倘若以後移民火星,恐怕望月的習俗也不得不改。但這份望月的浪漫不會被科技發展抹殺,因為只要人們對於團圓有所期盼,對於幸福有所嚮往,總能找到自己的月亮。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足莫消長也。 ——《赤壁賦》

相關焦點

  • 中秋賞月:國外月亮真的比中國圓
    還有4天,傳統的中秋佳節又要到了。今年的中秋賞月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美洲中秋賞月會看到比中國中秋時更圓更大的月亮。這可不存在「崇洋媚外」的問題,而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今年中秋節當天,西半球看到的月亮的確是比中國看到的更圓。
  • 中秋月亮這個時間最圓!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凌晨5時5分。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每逢農曆初一,我們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我們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
  • 【網絡中國節·中秋】今年中秋月亮最圓的時間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凌晨5時5分。 這樣,月亮最圓時刻的「望」 最早可發生在農曆十四的晚上, 最遲可出現在農曆十七的早上。
  • 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怎麼回事?哪個時間點的月亮最圓?
    萬裡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中秋節將至,又到了賞月的時候。今年,中秋和國慶「喜相逢」,都是10月1日,而月亮最圓的時候,則出現在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當天的凌晨。「月亮發生在每月『十四圓』的機會很少見,最近的一次『十四圓』發生在今年的農曆六月十四,望的時刻恰巧落在23時58分22秒,也就是說,望的時刻再延遲兩分鐘,就又是『十五圓』了。」王玉民說。他解釋,月亮圓缺的一個周期稱為一個朔望月,完全見不到月亮的一天稱朔日,定為陰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圓的一天稱望日。
  • 十五月亮十五圓 盤點各地中秋最圓月亮/組圖
    記者 陸金星 記者 孟達 攝     9月19日晚,記者在浮山上看到,月亮從雲層中露出臉來。當天正趕上"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9月19日,中秋佳節。繼前年、去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圓」之後,今年的「中秋月」依然是「十五圓」。天文專家表示,在往後的幾年中,中秋最圓月都不會出現在農曆八月十五了,下次滿月中秋節要到2021年。  「月亮圓缺變化一周為一個『朔望月』,周期是29.5天,這個周期中月亮最圓的那天稱『望日』,也叫『滿月』。」
  • 老農常說「十五月亮十六圓」,那今年中秋月亮哪天最圓?
    其中就有一句話是「十五月亮十六圓」主要是對於月亮的描述。如今,中秋快要到來,對於那些外出工作的人來說,也是一種回家團圓的機會。長期在外面打工,對於親人也是非常掛念的。另外在這個時間點過後,就要進行作物收割,如果回到家鄉能夠幫助在家中的年邁父母減輕一點勞累,可以儘早的完成收割,從而可以返回工作中。老農常說「十五月亮十六圓」,那今年中秋月亮哪天最圓?
  • 2020中秋節月亮什麼時候最圓 今年中秋最圓時刻最佳觀賞時間
    新華社天津9月28日電(記者周潤健)中秋將至,「賞月」是重頭戲之一。今年的中秋月不僅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還是本年度「第二小滿月」。如何欣賞這一輪「別樣」的中秋月,天文專家在此為公眾提出建議。2020今年中秋最圓時刻最佳觀賞時間>>今年中秋月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凌晨5時5分。
  • 2020中秋節月亮什麼時候最圓 今年中秋最圓時刻最佳觀賞時間
    新華社天津9月28日電(記者周潤健)中秋將至,「賞月」是重頭戲之一。今年的中秋月不僅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還是本年度「第二小滿月」。如何欣賞這一輪「別樣」的中秋月,天文專家在此為公眾提出建議。
  • 今年中秋外國月亮更圓?
    又是如何跟月亮扯上關係的?真的是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嗎?網易旅遊在中秋將至之際,推出特別策劃《中秋旅遊三日談》,來說說關於中秋的那些事兒,第一期話題:中秋與月亮。(參與篇末話題互動,有機會贏取網易旅遊與網易火車票提供的幸運獎品哦!)趣談:2014中秋外國月亮更圓?2014年中秋38年最早據廣東天文學會透露,今年中秋節月亮出現日期是38年以來最早的。
  • 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最佳賞月時間:中秋晚00:27
    (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李建基) 玉兔是月亮的別稱。今年是兔年,兔年中秋觀玉兔,有啥看點?據廣州五羊天象館預測,今年中秋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廣州最佳賞月時間為中秋當晚的0時27分。  中秋賞月都是「平分秋色」  據介紹,今年中秋月呈現六大特點。  1.「十五的月亮十五圓」。今年中秋,月亮最圓出現在12日17時27分。屆時,由於月亮還未升起,我國大部分地區都看不到最圓的中秋月。  2.中秋之夜,月亮升起的方位,恰好在正東方向。
  • 今年中秋月亮最圓的時間,請收好!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凌晨5時5分。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每逢農曆初一,我們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我們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圖源深圳晚報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
  • 2019年中秋月亮幾點最圓時刻 今年中秋月什麼時候圓具體時間
    新華社天津9月10日電(記者周潤健)一年中秋至,又見圓月時。今年的中秋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天文專家介紹,受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影響,14日的最圓月(也稱「滿月」)是今年內的「最小滿月」,嬌小玲瓏惹人愛。  月球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轉動,二者之間的距離並不恆定。
  • 今年中秋,月亮最圓的時刻是幾點?
    一說到中秋,人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賞月。中秋賞月源於神話故事,傳說嫦娥為保長生不老的丹藥不落入惡人之手,誤食後升天奔月,而這一天正好是農曆八月十五,其夫后羿和百姓因思念她,而在這一天賞月、吃月餅,盼其歸來。 中國民間中秋賞月的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盛於唐宋。
  • 2020年中秋節月亮最圓時刻 幾點幾分月亮最圓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凌晨5時5分。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每逢農曆初一,我們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我們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  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
  • @順德人,今年中秋月亮最圓的時間曝光,就在....
    中秋節將至,又到賞月時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 2019中秋賞月時間在幾點?月亮最圓時間最新報導
    2019中秋賞月時間在幾點?  今年的中秋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4日12時33分。雖然最圓時刻不在中秋當天,但對普通人肉眼觀測來說,並無太大差別。  2019年月亮最圓的時間介紹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
  •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 十五月亮十六圓!25日10時52分月亮最圓
    東北網9月24日訊 今天是中秋佳節,又是一年賞月時。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中秋月是「十五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25日10時52分。有意思的是,從今年起連續3年的中秋月都是「十五月亮十六圓」。賞月前 先看看這份中秋節賞月預報據中國天氣網消息,中秋節期間我國總體上是北晴南雨的天氣格局。24日中秋節當天月出時間為18時2分,25日0時3分月上中天,早上6時6分月落,10時52分達最圓。
  • 今年又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中秋月凌晨出現
    如果你是今年中秋前夕出生的嬰兒,再要碰到中秋與國慶同一天,將步入「知天命」的年華。 100年裡「十六圓」更多 至於大家關心的中秋月,今年將會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據介紹,今年月亮最圓(望)將出現在10月2日5時05分07秒,正值農曆八月十六。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 今年中秋月亮最圓的時間,請收好→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中秋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出現在10月2日(農曆八月十六)凌晨5時5分。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每逢農曆初一,我們看不到月亮,叫「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我們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
  • 今年又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中秋月翌日凌晨出現
    100年裡「十六圓」更多至於大家關心的中秋月,今年將會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據介紹,今年月亮最圓(望)將出現在10月2日5時05分07秒,正值農曆八月十六。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由於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其公轉的速度快慢不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