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伴隨著2020拉開嶄新的序幕,北師港浸大也在這一新的起點,迎來了一個全新專業的誕生:
學校介紹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中文簡稱: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UIC) 由北京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於2005年在廣東省珠海市攜手創立,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獲得國家教育部特批。成立至今,北師港浸大得到教育部和廣東省教育廳大力支持,並與珠海市政府在2014年籤訂了合作協議。2016-2017學年,北師港浸大獲教育部批准開展研究生教育。2017年,北師港浸大建立研究生院,開設研究型碩士、博士專業課程及授課型碩士專業課程,畢業生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學位證書。
北師港浸大採用校董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由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教授任校董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教授任校長。創校十五年,北師港浸大已發展成為一所擁有獨特教育理念的國際化大學,秉承全人教育辦學理念,創新地推行博雅教育、四維教育及國際化辦學模式。學校設有工商管理、人文與社會科學、理工科技和文化與創意四個學部,開設二十多個本科專業,實施四年全英文教學,所有課程均通過香港浸會大學嚴謹的課程評審。學校擁有一支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師資隊伍,在校生六千餘人。畢業生學成後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證書和UIC本科畢業證書,在內地、香港及國際範圍均獲認可。
UIC畢業生逾七成前往歐美、澳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繼續深造,其中超過一半進入全球前100強名校。參與就業的畢業生也深受跨國企業、國企以及政府機構等單位青睞。
UIC管弦樂團
音樂表演專業
音樂表演專業隸屬文化與創意學部,學科定於2020年開始招收音樂表演專業學生,本專業為有志於從事以音樂演奏為本,並有志探索更廣闊的音樂領域之學生而設。
在四年嚴格定製的音樂訓練下,使學生具備中外藝術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及紮實的音樂表演能力,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及本國文化特色兼備的複合型國際高端人才。
本專業同時秉持 UIC 的博雅教育精神,除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外,更努力結合當今社會藝術家和教育工作者所必備的現代化技藝和技術知識,使本專業課程比傳統的音樂教學更具特色與發展前景。
畢業前景
音樂表演專業畢業生發展前景廣闊,包括:國內外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繼續在音樂相關領域研究深造;
在各表演團體 (交響樂團、合唱團及流行樂隊等) 擔任專業樂手;
擔任駐錄音棚樂手並參與配樂錄音工作;
在中學、小學、幼稚園,文化宮及青少年宮等擔任音樂教師;
在音樂學院等教學機構及網絡教育網站擔任專職音樂教師或課程顧問;
在音樂考試機構內擔任管理及行政人員,為外國來華音樂家及考官任英語翻譯官;
在各大劇院,電視臺等單位擔任宣傳及聯絡職位等。
專業特色
1.全英文授課,所有課程與國際知名大學及音學院接軌。學生畢業輕鬆實現全球名校深造。
2.國際化師資;教師隊伍來自歐洲,澳洲,美國及香港,澳門等地的知名學府,全力培養學生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
3.最優專業設備:琴房配備全施坦威鋼琴系列、專業Pro Tools音樂錄音室、排練廳、小型專業音樂廳、千人大會堂等,為音樂專業學生提供最優質的實踐與演出條件。
4.最強師生比:UIC的博雅教育強調給予學生廣博的知識,通過小班教學、師生關懷、靈活教學等方式來實現。學生在學習音樂專業課程的同時,其他課程都是非專業或專業外延的科目,這樣有助於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他們成為知識面更全面的人才。為日後就業打下堅實基礎(具體課程詳見UIC網站及宣傳手冊)。
招生對象
符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報名條件,具有從事本專業的基本素質。
學費標準
壹拾萬捌仟元人民幣/學年
聯繫方式
學校地址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金同路2000號
郵政編碼
519087
招生諮詢部門
學校招生辦公室
諮詢熱線
(0756)3620011、3620022、 3620033、 3620044
QQ諮詢群
北師港浸大四川諮詢群 436132710
北師港浸大廣東諮詢群 513430174
北師港浸大廣東諮詢群2群 588385957
傳真號碼
(0756)3620047
電子郵箱
admission@uic.edu.hk
學校網址
http://www.uic.edu.hk
招生信息網
http://www.uic.edu.hk/admission
招辦微信公眾號
北師港浸大招生辦公室
師資介紹
Dr. Kris Ho
何昂錚博士,現任音樂表演專業署理系主任、副教授,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PhD, University of Tasmania),主修小提琴表演專業。 擁有與世界級著名演奏家合作的豐富經驗,如Peter Tanfield及Christian Wojtowicz 等。 在小提琴表演和小提琴教學方面有著優異的成績,研究重點包括近代小提琴演奏、現代音樂史、音樂科技及現當代著名音樂家的作品,如George Crumb, Steve Reich, Philip Glass 及Robert Davidson等。
Dr. Henry Kim Kuok Ip
葉劍國博士,澳門出生,2011年於英國索爾福德大學 (University of Salford)獲得作曲博士學位(PhD,Composition)。在英國留學期間已經獲得多位演奏家及樂團賞識,開始從事作曲,編曲、也有為港澳紀錄片及電視創作配樂,作品在澳門、香港、倫敦及曼徹斯特等地首演,所接觸的作曲及編曲編制包括管弦樂、管樂、英式銅管樂(British Brass Band)、敲擊樂、弦樂、室樂、合唱、當代無伴奏合唱及中樂等。 現為UIC文化創意學部助理教授,任教作曲法,錄音及配樂製作的相關課程。
Dr. Fernando Martin Pastor
現任音樂表演專業助理教授。 費爾南多· 馬丁博士是美國富布賴特音樂研究員,南漢普頓大學作曲專業博士學位( PhD,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碩士學位(M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也曾在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和麻薩諸塞州坦格爾伍德音樂中心就讀( Tanglewood Music Center Massachusetts,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並參與馬友友和約翰威廉士課程。 他獲得了英國政府的AHRB獎學金,並在倫敦國王學院(英國)、馬德裡(西班牙)的Superior音樂學院和巴黎(法國)的蓬皮杜中心(IRCAM)學習。 他發表了關於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的文章,並在麥吉爾大學(加拿大)、伯明罕大學(英國)和劍橋大學的會議中演講。 作為一名表演者,他曾擔任莫利學院合唱團(倫敦),德國大學管弦樂團(開羅)、 華盛頓大學當代藝術家(美國)的指揮,同時也是加州大學早期音樂合奏團的助理指揮。 馬丁博士旨在探索和推廣器樂和聲樂的新領域,進一步融合流派、傳統、古典和流行音樂。
Dr. Echo Fanqin Meng
孟繁秦博士,現任音樂表演專業助理教授,孟博士本科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師從中國著名中提琴教育家何榮教授,獲得學士學位。 後赴美,就讀於舊金山音樂學院(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Music) ,師從世界著名中提琴演奏家喬迪 . 裡維茲教授,獲得碩士學位。 2011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世界排名前30的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跟隨中提琴教研室主任,萬寶路音樂節常任教授,Sally Chisholm教授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 獲中提琴演奏博士學位。孟博士具有非常豐富的獨奏及樂隊演奏經驗,並與許多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合作過,其中包括今井信子,朗朗以及指揮大師巴倫博伊姆等。其獨奏音樂會的足跡包括中美多地,2016年與著名作曲家,美國藝術文學院和文理科學院兩院院士陳怡教授合作,錄製其中提琴協奏曲-弦詩的北美第一錄音,並隨錄音發表論文。作品得到作曲家及業界的讚揚和好評。陳怡教授評價其演奏:「你確實是一位優秀的中提琴演奏家,非常有中提琴的味道,還掌握了高難度的技巧。非常喜歡你的演奏,尤其是你的深厚甜美音色的表現和精準的音高與句法。 熱烈祝賀和非常感謝。 」
Ms. Jacqueline Leung
梁維芝現任音樂表演專業高級講師,生於香港,在英美深造多年,表演足跡遍及世界各地,被譽為集「音樂才華、過人智能、超凡技藝」 於一身的鋼琴家。2015年獲葡萄牙國家古典音樂電臺頒發Antena 2演奏大獎。 梁氏亦是香港電臺和電視藝術節目的常客,她曾經在TVB明珠臺採訪了著名指揮家Simon Rattle。梁氏經常獲邀到國際音樂節作客席藝術家演出並與多位頂尖音樂家合作,如Robert Aitken、李垂誼、Lestyn Davies、崔娜卿等。 最近,她出席了 「Our Music Talents」系列節目並在香港大會堂和深圳南山劇院進行獨奏表演。 除演出之外,梁氏亦經常獲邀至國際著名音樂比賽作嘉賓及評判,如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世界鋼琴教師協會國際鋼琴比賽等。 近年曾任香港演藝學院暑期鋼琴節講師,倫敦聖三一考試局亞洲區教師陪訓課程導師,於亞洲多國做巡迴大師班和講座,亦曾獲邀赴歐洲國際鋼琴會議做專題講座及示範。 梁氏自幼就讀香港演藝學院,後赴英國就讀音樂學校Wells Cathedral School,師從Hilary Coates。畢業後考取獎學金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取得鋼琴演奏學士及鋼琴教學文憑, 後師從Tamas Ungar 教授深造考獲鋼琴碩士。 梁氏曾出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香港校友會主席多年並於2013年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頒發ARAM院士, 以表揚她在音樂界的成就和貢獻。梁氏在2017年夏季赴維也納灌錄個人專輯 《In Sunshine or in Shadow》,隨後赴紐約錄製了她的第二張美國音樂專輯《That’s the berries! New York Nights》。
Mr. Mars Siu Hong Lei
李兆康,現任音樂表演專業講師,男中音、合唱指揮及編曲。 澳門聲樂協會音樂總監。 曾任澳門理工學院及澳門演藝學院聲樂導師、澳門大學講師。臺灣東吳大學音樂系研究所演奏組碩士及臺灣國立師範大學音樂系學士。曾四度於澳門國際音樂節之歌劇中擔任獨唱角色。 澳門聲樂節創辦人,2014年起每年舉行獨唱音樂會。 2007年起擔任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校際歌唱比賽評審。曾任澳門演藝學院合唱團及澳門少年合唱團指揮:2008年十二月帶領澳門演藝學院合唱團及澳門少年合唱團加澳門樂團聖誕音樂會,與香港指揮家葉詠詩合作;2008年十二月帶領演藝學院合唱團參與澳門樂團《慶祝澳門回歸九周年》音樂會,與國家一級指揮鄭小瑛合作;2007 年十二月帶領演藝學院合唱團參與澳門樂團《慶祝澳門回歸八周年》音樂會,與國家一級歌唱家宋祖英合作;2006年十月帶領澳門少年合唱團及演藝學院合唱團參與第二十屆澳門國際音樂節《馬勒第八「千人」交響曲》之演出;2006至2008 年擔任澳門大學合唱團指揮。
Mr. Stephen Lik-hin Lam
林屴汧,現任音樂表演專業講師,畢業於維也納國立音樂及演藝大學指揮系(University for Music and Performing Arts Vienna),是三位傳奇教授Uros Lajovic 教授 (管弦樂團), Edwin Ordner 教授 (合唱), 及 Konrad Leitner教授 (歌劇) 最後的學生,並於畢業時被學校選出與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於金色大廳演出。師從Riccardo Muti,於義大利歌劇學院參與歌劇製作,並先後於指揮大師Zubin Mehta 及Christoph Eschenbach前表演,讚譽有加。 波蘭音樂評論家Adam Rozlach稱頌林氏為「一位不容置疑的真正音樂家」。林氏現擔任Ponte Orchestra and Singers 的藝術總監及首席指揮,以及澳門青年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林氏活躍於世界各地演出及熱心於音樂教育,積極推動音樂普及,多次擔任國際音樂比賽嘉賓及評判。林氏亦是活躍的作曲家,現為香港作曲及作詞家聯會成員,創作了多首合唱及管弦樂作品,並為多套華語電影配樂。2016年林氏以香港歷史為題材,創作一套大型音樂劇「思. 源」,大獲好評。
Ms. Cindy Xinxin Zhang
張歆昕,現任音樂表演專業一級助理導師,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鋼琴演奏碩士(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2003-2005任教於廈門大學音樂系教授鋼琴與視唱練耳課程。2005-2013旅居美國期間先後成為美國加州鋼琴教師協會會員,美國維吉尼亞州音樂教師協會會員,並且多次擔任鋼琴考級評委。曾在中國、英國、美國舉辦個人鋼琴音樂會。
Mr. Robert Otto Runnels
Robert現任音樂表演專業一級助理導師(實習),畢業於明尼蘇達州德魯斯的St. Schloastica學院,並在學院獲得了學士學位。他曾在Bemidji交響樂團和印第安納波利斯的打擊樂國際藝術協會會議上演出。他曾與St. Schloastica的Belle Voce合唱團一起錄製,並在德魯斯的年度活動中,擔任嘉賓藝術家。 在參加St. Scholastica期間,他參加了音樂會樂隊,爵士樂樂隊,世界打擊樂團,鋼琴樂隊,鼓樂隊,古典吉他,以及合奏,馬林巴樂團的演出,同時在校內與其他許多樂團一起表演,包括銅管五重奏,弦樂團,合唱團和各種獨奏家合作。
常見問題解答
考慮到一些同學們會有的疑問,老師們做了如下整理
問:UIC在哪裡?
答:北師港浸大(UIC)位於粵港澳大灣區、中國南方美麗的海濱城市珠海經濟特區。珠海毗鄰港澳,以港珠澳大橋相連,交通便捷。珠海生態環境優美,連年被評為中國最宜居城市。
問:我能否在網絡上看到UIC的圖片呢?
答:是的,您可以通過UIC校園全景漫遊看到整個校區。以下是校園全景漫遊二維碼,請長按識別。
問:為什麼學生畢業可以拿香港浸會大學的學位證而不是畢業證呢?
答:香港,澳門以及海外的所有大學都是雙證合一(學位證)。
問:UIC是一所綜合性大學,那麼其音樂系相對於其他學校有什麼特色呢?
答:第一,UIC音樂表演專業的課程與國際接軌,也就是說學生將會學到和國外大學一樣的課程體系。
第二,除卻專業的學習外,學生將有機會學習文。理。商科的課程,為他將來畢業的工作競爭力加分。
問:我的專業水平不錯,但是我擔心自己的英文水平跟不上學校的課程,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呢?
答:UIC設有專門的英語語言中心,中心擁有三十餘名外籍教師,主要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以英語為母語國家。通常大一新生開學後,有英語強化訓練營(English Enhancement Program)以及豐富多彩的英語俱樂部(English Clubs),讓大一新生沉浸在英語文化氛圍裡,為他們進入全英文教學模式打下堅實的基礎。
UIC遵循先培養聽說能力,再提高寫作水平的教學原則,培養學生儘快適應全英文教學環境和專業學習需要。
同時,音樂表演專業的學生將會得到比普通學生更多的英語課程輔助,其中包括提前入學進行英語聽說讀寫特訓。
問:學校目前有多少在校學生呢?
答:目前本科在校生約6000人。
問:聽說UIC的設施是超一流水平,具體體現在哪裡呢?
UIC的設施以提供學生最大舒適和便利為先決條件,其斯坦威鋼琴全系列琴房,演奏廳和音樂廳設施,Pro Tools 音樂專業錄音室,多媒體課堂小班教學,圖書館學習資源中心等等設施都趨於國際級一流水平。具體內容可以在以下連結中看到哦!
問:UIC的教學質量怎樣保證?
答:UIC的本科專業課程全部通過教育部審批或備案,系按照香港浸會大學的學術標準設置,每一個專業的課程都要經浸大教務委員會質素保證系統的嚴格審查和認可,以確保UIC所設專業與香港的學位標準相符,符合市場需求和國際趨勢。
UIC的課程設置達到國際標準,所修學分在全球範圍內廣泛獲得認可,打破了國際校際間交換學習和學術交流的瓶頸。
為了給同學們更充分且有效的問題解答,長按下圖掃描二維碼哦!
通訊員: 音樂表演專業 趙一葦
(編輯 林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