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tware是伊斯蘭陶瓷中的一類重要製品(見圖1),目前中文多譯作「熔塊胎」。它具有獨特的胎體配方,其製作原料為重量比10:1:1的石英砂、Frit和黏土(見圖2)。Frit一詞的翻譯是玻璃熔塊,是玻璃生產中的半產品。Fritware器物的胎體原料包含Frit,是Fritware一詞得名的緣由,有時也叫為quartz-frit、quartz-frit-clay paste或stonepaste;常見品種有 Lusterware、Izinik、青花、仿龍泉青瓷等。
圖1 Fritware製品
圖2 Fritware胎體原料——(從左到右:石英、熔塊和黏土)
根據胎的配方,Fritware既不是陶器,也不是瓷器,是古陶瓷體系內的一類特殊製品;因此,古陶瓷至少有四大類製品——陶器、瓷器、釉砂(faience或glazed quartz)和Fritware。
Fritware胎體主要由石英晶體相(砂)和玻璃相(玻)組成,其中以石英顆粒(砂)為主(見圖3)。國內目前的譯法「熔塊胎」容易給人誤導——胎體原料或組成主要為熔塊,因而無法準確反映Fritware的特徵;綜合Fritware技術特點,並考慮到玻砂一詞目前的定義實際是指glassy faience或compact faience(此處另文解釋),我們建議將Fritware譯為「砂玻器」。
圖3:背散射模式下Fritware的胎體電鏡圖,深灰色部分為石英晶體,淺灰色部分為玻璃相(Tite,1994)
參考文獻:
MasonR. B. and Tite M. S. THE BEGINNINGS OF ISLAMIC STONEPASTE TECHNOLOGY[J].Archaeometry, 1994, 36(1):7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