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詞解讀(下)

2020-11-27 中國工商報


  在近日舉行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權威專家進行了深入解讀。本版上期發布了四個熱詞的解讀,本期繼續刊發剩餘六個熱詞的解讀。

熱詞五:益生菌功效引熱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理事長、江南大學副校長 陳衛
  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副主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副理事長、浙江大學教授 何國慶
  解讀內容:近年,我國益生菌產業蓬勃發展,在引領食品工業健康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益生菌概念使用不當、核心菌株模糊不清、功能性質難以科學界定等諸多問題,致使益生菌的健康發展存在潛在隱患和風險。
  專家建議:益生菌產業化應用需要經過科學嚴謹的流程驗證。在構建科學嚴謹的益生菌及其產品法規標準體系的同時,應鼓勵益生菌在食品工業中的多元化創新應用。同時加強公眾科普教育,引導消費者科學合理消費益生菌產品。比如益生菌對健康的作用具有個體差異性,不存在一種「萬能」的益生菌菌株可適用於所有體質。

熱詞六:自加熱食品遇發展瓶頸
  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 路福平
  解讀內容:近兩年來,以自熱火鍋為代表的自加熱食品市場保持了強勢、快速的增長勢頭,成為我國方便食品領域新的增長點。但操作時的安全隱患、標準的缺失等問題亟待破解,自加熱食品行業急需補齊短板,跨過「自加熱包」安全這道坎。
  專家建議:應加大對「高效自熱,安全性好」的「自加熱包」的研究,通過研製高能效組方,開發新型的加熱裝置,提高安全性水平;積極完善相關標準,推動行業健康發展。消費者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範,安全享用方便美食。

熱詞七:特醫食品市場待規範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任發政
  解讀內容: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出現,不僅有效解決了一些特殊症狀病人的營養攝入問題,且未來發展空間廣闊。然而,2019年5月,一則「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潛入醫院商店」的消息引發媒體關注。固體飲料等普通食品在未取得特醫食品註冊資質的情況下,冒充特醫食品,屬於虛假宣傳。
  專家建議:特醫食品市場有待規範發展,需要正本清源。這就需要嚴厲打擊虛假宣傳等不法行為,食品企業也應當按照註冊許可的範圍進行生產。對於消費者而言,特醫食品具有特殊性,並不適用於任何人,且不同特殊人群所需不同,必須遵醫囑食用。另外,提升公眾對特醫食品的認知也很有必要。

熱詞八:網紅食品上演「紅與黑」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 馬冠生
  解讀內容:網紅食品已成為一種「新食尚」,但其頻發的安全問題也廣受關注。比如某網紅法國核桃油品牌檢出「塑化劑」、多款網紅奶茶樣品在抽檢中未能檢出蛋白質含量等。
  專家建議:要完善監管機制,明確網售食品等非傳統食品經營行為的各方責任和監管方式。要強化食品企業產業鏈安全建設。網絡平臺也應承擔起篩選與監管的責任。消費者應不斷提高健康素養等,理性選購,不盲目「追紅」。

熱詞九:「食育」養成要從娃娃抓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 孫寶國
  解讀內容:食育是貫穿人一生的素質教育,也是一項科普活動,要從娃娃抓起。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國家將食品安全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內容,普及食品安全科學常識和法律知識,提高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
  專家建議:食育需要做好頂層設計與規劃,立法是根本。食育需要科學、嚴謹,多方聯動、聚力推進,面向各年齡段開展,以興趣為導向。

熱詞十:「食品造假」魔高一丈,「鑑偽檢測」道高一丈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真實性與溯源分會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總師 吳永寧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陳穎
  解讀內容: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2019年食品安全領域十大典型案例顯示出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變化,即傳統食品汙染造成的危害事件比例減少,而食品造假(欺詐、非法添加)事件的比例有所增加,食品真實性問題需引起關注。
  專家建議:亟待加大科技投入,攻克食品真實性技術難點,有效加強監管;同步加快食品真實性技術標準轉化力度,制定相應的方法標準;構建頂層設計的同時,加大科普宣傳力度。

□本報記者 宿志紅

相關焦點

  • 2019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詞解讀(上)
    自加熱食品為什麼不適合扎堆食用?朋友圈裡火爆的各種測評報告到底能不能信……在近日舉行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權威專家對2019年度十大食品相關熱詞進行了深入解讀。熱詞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羅雲波解讀內容:《條例》細化並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嚴把信息發布源頭關,維護行業良性發展,加大對易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的管理力度,為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減負提質。
  • 2020年食品安全和健康十大熱點發布 冷鏈食品、毒蘑菇、米酵菌酸...
    新華網北京1月11日電(胡可璐)2020年,中國食品產業在疫情中經歷了一場大考,承擔起確保市場穩定的中堅力量。與此同時,免疫力、冷鏈食品、「酸湯子」中毒等一系列食安健康熱點問題也受到人們廣泛關注。  1月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
  • 2020年食品安全和健康十大熱點發布 冷鏈食品、毒蘑菇、米酵菌酸上榜
    1月8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召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多位權威專家分別對春節防疫、米酵菌酸、植物基食品等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點進行了科學解讀,表達學術界觀點。
  • 人造肉益生菌 專家解讀2019食品安全熱點事件
    原標題:2019年你吃得更健康嗎「人造肉」可以吃嗎?網紅食品靠譜嗎?益生菌真的有用嗎?剛剛過去的2019年,你關注過哪些食品?它們給你帶來了什麼困擾?食品安全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日前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專家對過去一年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作了梳理和解讀,通過事例科普食品安全知識,為食品安全監管建言獻策。本版摘取部分熱點解讀內容。
  • 2019透過熱詞看教育
    編者按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事業高度重視,對教育工作者關懷關心,社會各界對教育持續關注。日前,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心攜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中心,在10億字詞語料技術抓取基礎上,遴選出「2019年度教育熱詞」。回顧2019,讓我們用「十大熱詞」串聯教育印記,透過熱詞,一起品讀2019年教育的發展變化。
  • 2019年度十大翻譯熱詞揭曉!
    2019年12月1日活動啟動,經過廣泛徵集和大數據統計、網友投票、專家評議等程序,《英語世界》編輯部評出「2019年度十大翻譯熱詞」。2019年度十大翻譯熱詞不忘初心remain/stay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 never forget why we started
  • 國人健康大數據出爐 年度關注熱詞呈現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昊玥 攝   會上,今日頭條內容生態總經理洪緋解讀國人健康關注度大數據表示,目前平均每天2800萬人在今日頭條閱讀健康內容,其中,女性比男性更關注健康內容、年齡越大的用戶關注度越高、一線城市更愛刷健康內容
  • 2020年食品安全和健康十大熱點發布!新冠疫情、酸湯子、毒蘑菇備受...
    原標題:2020年食品安全和健康十大熱點發布!新冠疫情、酸湯子、毒蘑菇備受關注 但在這一年,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也前所未有的提高。怎麼吃才能避免「病從口入」?進口冷鏈食品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食品安全問題牽動著所有人的心。
  • 周晉峰以生態文明解讀-動物福祉: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的連結
    周晉峰以生態文明解讀-動物福祉: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的連結 2019-12-24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網友最關注的十個健康熱詞,你佔了幾條?
    新的一年已經來到,2019過得好嗎?忙活了一整年,各位寶貝,你發量還濃密?過得可順利?對於小編來說,這一年,是最好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一個又一個可愛有趣的讀者發來消息,大家都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相互扶持,感恩於你。
  • 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爭議權威解讀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2019年1月3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舉行。在解讀會上,來自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對2018年的食品安全熱點進行再解讀。熱點一:咖啡真的「致癌」嗎?
  • 2017年度十大食品安全熱點事件,這些舌尖風波背後的真相你看穿了嗎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據北京青年報1月17日報導,近日,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會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中國科協共同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京主辦,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學科領域專家們現場解析了2017年的十大食品安全熱點事件。
  • 2019國際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7日訊 由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重點實驗室、中國食協營養指導工作委員會主辦的「2019國際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高峰論壇」於12月24-26日在北京舉行。在年終歲末組織召開「2019國際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高峰論壇」有著特殊意義。他說民以食為先,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質以誠為根。他強調中國食品產業一定要堅持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提供更優質的食品;同時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各界參與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食品產業健康發展了,人民群眾才能吃得幸福。
  • 十大熱詞登陸2015健康排行榜
    健康中國、中醫藥發展規劃、社會辦醫、「醫鬧」入刑、禁菸、青蒿素、全面二孩、醫改、南航急救、銀杏葉事件、保健酒事件、保健品雙審核、醫養結合、社區醫療、霧霾養生、網際網路+……今年的健康產業熱點頻出、喜憂參半。年終歲末,在2015年度的大健康產業中,哪些受捧度最熱的詞語能夠登上今年的健康年度榜呢?健康周刊本期揭曉年度十大健康熱詞。
  • 「人民健康」成兩會熱詞 VIK磷蝦油等新興營養食品迎來黃金髮展期
    來源標題:「人民健康」成兩會熱詞 VIK磷蝦油等新興營養食品迎來黃金髮展期2020年兩會報告提出,要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堅決守護人民健康。6月1日,我國第一部《健康法》正式實施,明確: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將健康理念融入各項政策;醫療衛生事業應當堅持公益性原則,全民健康已經開啟。
  • 百度沸點2019年十大流行熱詞公布:996、我太難了上榜
    繼第一彈科技熱詞之後,今天2019百度沸點公布了第二彈:年度十大流行語。996、盤他、雨女無瓜、不忘初心、檸檬精、斷舍離、我太難了、好嗨呦、硬核、社畜上榜。
  • 2019「百勝杯」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大學生知識大賽浙江站在杭州...
    「百勝杯」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大學生知識大賽浙江賽區的現場。,浙江工商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浙江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農林大學、寧波大學、浙江科技學院九所高校,聯合百勝中國旗下杭州肯德基有限公司共同發起2019「百勝杯」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大學生知識大賽。
  • 鹹寧市公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十大案例
    據介紹,該市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包括案件查辦、保健食品、校園食品、農產品等四大方面,並公布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十大典型案例。案例一:鹹寧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2019年8月,鹹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鹹寧某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5月20日生產的某小點餅乾的不合格檢驗報告。
  • 春節還能正常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嗎?權威專家給出科學解讀
    活動上推出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十大熱點。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認為,疫情下,人們對食品安全關注的熱度在下降,對疫情與食物安全關聯度的關注都明顯加大。與提升人體免疫力相關的食品營養健康問題備受消費者關注。「老問題」穿上「新馬甲」,此前已被多次解讀的安全問題,今年再成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