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地球上空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層,正是因為有了它,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誕生,也才有了我們人類文明。大氣層中臭氧層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地球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從而為地球創造舒適的生存環境。
但因為人類在生活的過程中,某些行為正在在威脅臭氧層,所以在南極的上空經常會出現臭氧空洞。這也就是說,南極上空的大氣層中的臭氧正變得稀少,從衛星圖來看,這片區域就好像有一個空洞一樣。如果沒有了臭氧層的保護,無論是動植物還是人類都會受到傷害。
根據美國NASA最新的監測數據,北極的上空正在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臭氧層空洞,它的規模之大甚至要比在南極出現的臭氧空洞還要多上許多,而且它還在不斷擴張中。如果我們不加以控制的話,它有可能是地球歷史上出現的最大臭氧空洞。
臭氧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獨立氧原子,當氧氣被紫外線分解後,就會形成這種獨立的氧原子。這其實是一種循環的過程,臭氧會不斷被分解掉,但另一方面又會形成新的臭氧,因此地球大氣層就保持著一種循環性的平衡。但由於人類的關係,大氣層中的臭氧正在加速分解,這就會嚴重破壞大氣平衡。
而且臭氧層的厚度分布是不均勻的,一般來說在地球的兩極地區,臭氧層會相對更薄一些,而在赤道的臭氧層是最厚的。一方面,這是因為高緯度地區的紫外線照射會比較強烈;另一方面是因為地球的自轉,大量的臭氧都會向赤道位置集中,因此南極和北極的臭氧相對更少。
目前,人類在生活中會大量的使用氟利昂,例如冰箱等家用電器,而這種化學成分會嚴重破壞臭氧的結構,可以說一點點的氟利昂洩漏都會造成大片的臭氧層消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北極才會出現如此規模的臭氧空洞。
當然,北極地區因為沒有人類生存,所以那裡的臭氧空洞還不會影響到人類,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話,就很有可能威脅到整個地球。所以,我們應該抓緊開發出氟利昂的替代品,這樣才能控制住臭氧黑洞,我們也才會擁有一個安全舒適的地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