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潛力雖大,卻不是一塊隨意就能開採的金礦。
近些年,產品年年迭代,推廣前赴後繼,但土壤改良類產品,給大家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效果不明顯、用戶不認可、銷量難做大。
然而,有一批農資人,他們在土壤改良領域深耕細作多年,甚至數十年,面對複雜的土壤市場,摸索出一套精準打法:通過找準細分領域的市場需求,逐步鋪開渠道,做大銷量;同時他們善於提煉發揚自身優勢,還總結了一套選擇理想盟友的標準。
11月22日,12位土壤改良領域的深耕者做客2020喚醒根力與果蔬提質跨界融合峰會,坦誠分享他們在土壤改良領域的經驗得失,並向業界發出合作邀約,期待合力打造適合一地一品的「果蔬提質方案」。以下為論壇實錄:
主持人
《農資導報》 王玉東、呂海波
論壇嘉賓
農資服務商:
山東大地宏琳農資有限公司孫珊珊
山東英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海
壽光禾盛源農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振國
壽光市億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劉樹軍
濰坊市中盛土壤燻蒸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新亮
煙臺惠爾果樹花粉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房道亮
姜來美好(山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強
農資生產企業:
江蘇利民土壤修復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唐啟舉
安琪酵母植物營養與保護事業部副總經理楊華
廈門瑪塔生態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倪建興
元泰豐(包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營銷總監姜自華
山東愛福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寇波
破題之一:
土壤市場,需求在哪?如何衝量?
濰坊市中盛土壤燻蒸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於新亮表示,針對土壤土傳病蟲害嚴重,地力下降等問題,安丘市政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籤訂《農業科技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組建安丘科研培訓基地,在曹坳程專家技術團隊的指導下,建立了完善的氯化苦土壤燻蒸修復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推廣應用氯化苦、棉隆、威百畝等土壤燻蒸修復新技術,自主研製專用土壤燻蒸機械3600多臺,組織廣大農民,積極開展技術培訓、新品種試驗、土壤燻蒸修復等社會化服務,取得顯著成效。年服務面積達10萬多畝,大大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的用量,提高了大姜品質和產量,增加了姜農的收入。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得到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部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讚揚。結合當前市場專業人才需求,公司每年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聯合開展「農業科技、物資、服務」三下鄉活動,培訓專業技術人員5000多人次,提高農民科學管理技術水平,確保土壤燻蒸修復後大姜等農作物安全生產,增產增收。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領導下,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新技術,加大科研力度,擴大服務領域,為姜農提供深層次的服務,促進大姜行業健康發展。
安丘大姜土壤燻蒸消毒現場、於新亮(下圖右)做農技指導後的效果對比
身為煙臺市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高級農藝師、煙臺廣播電視臺《綠色田園》特邀專家和山東省科技特派員的房道亮,深耕蘋果高標準種植近30年,也是煙臺惠爾果樹花粉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他表示當前蘋果收購市場對高標準蘋果的需求旺盛,85毫米以上的優質蘋果平均收購價在7.5元以上,但由於多年連茬種植,果農為追求產量,忽視生物有機肥施用、土壤酸化,偏施氮肥,改變了果實中的氮含量,使氮鈣比升高,從而引發苦痘病、痘斑病,而且修剪不合理,施肥不平衡,樹體根系不良等因素,都會加重苦痘病、痘斑病、黑點病、紅點病的發生,而且果鏽加重,果面粗糙表光差,產不出好蘋果。土壤酸化造成地下根系發黑、發紅,死根、爛根明顯增多,沒有白色「豆芽根」也就是營養吸收根,無法吸收和利用鈣素等營養,後期蘋果苦痘病、痘斑黑點病發生更加嚴重。
既然缺鈣導致苦痘病,影響效益和商品價值,房道亮表示,紅富士有兩個補鈣關鍵期,一個是謝花後套袋前,一個是套袋後的果實膨大期。一般來說前期土壤補鈣較為關鍵,在秋施基肥中補充鈣肥較為合適。鈣移動性差,如採收前才補鈣就來不及,需要在果實需鈣高峰期前進行土壤補鈣,同時配合葉面噴施。缺鈣不僅引起苦痘病,還會導致痘斑病以及果鏽、皴皮裂紋等問題發生。防治缺鈣症,根本措施是要改良土壤,一定要進行調酸補鈣,首先提出了要解決苦痘病「光補鈣不調酸等於白花錢」的新理念。避免不平衡施肥,影響鈣吸收,適當增施生物有機肥,配合葉面噴施鈣肥等。偏施氮肥,不僅會造成土壤板結酸化,還會抑制土壤中鈣離子吸收,因此要平衡施肥,並增加土壤有機質及有效鈣含量。生石灰能調節土壤酸性,維持氮鈣比,但生石灰易造成土壤板結、燒根,連年施用會打破土壤中鈣、鉀、鎂等元素平衡反而破壞了土壤,所以不提倡施用生石灰。「瑪塔牡蠣鈣」既能調酸又能有效補鈣,不僅鈣含量充足,特別添加黃腐酸、海藻等活性物,除了鈣含量充足,含速效,中效、長效三態鈣外,還富含鎂、鋅、鐵、硼等多種中微量元素,以及甲殼素、胺基酸等活性成分,營養成分更全面、對土壤溫和,能夠全面補充果樹作物營養,對因缺鈣缺鎂引起的生理病害防效顯著。瑪塔牡蠣鈣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是能與生物有機肥、複合肥等所有肥料混合使用,不凝結、不結塊,能增效,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深入蘋果園做農技指導的房道亮老師
壽光市億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劉樹軍認為,北方保護地和溫室大棚一直沿用傳統的用肥習慣,大量使用未經腐熟的雞鴨羊牛等動物糞便,而複合肥以及普通的中微量元素,生物有機肥使用量較少,連年重複耕作,導致土壤表層紅鹼、白鹽和青苔等症狀普遍存在並不斷加重,土壤嚴重酸化,有些地方pH值在3.0以下,種植的蔬菜和瓜果根系不發達,根系黃化、根腐病和枯萎病等現象呈常態化,根結線蟲和黑頭蛆等頻繁爆發,然後再大量重複使用線蟲藥和殺菌劑等,導致農資投入品不斷增加,進而生產出的瓜果和蔬菜品質下降,產量低,直接影響經濟效益。目前,種植戶迫切需要科學的施肥方案,土壤調理的專業知識和配套產品,如矽鈣類的肥料,還有就是防治土傳病害的生物性農藥、肥料和微生物菌劑產品,以及防止地下害蟲、根結線蟲和黑頭蛆等相關產品。
土壤改良類產品的選擇首先質量要好,其次是配套技術,在什麼種植節點用、用多少同樣關鍵。根據作物習性、氣候、溫度、光照等,根據農戶的需求和實際情況,提供不同的技術方案。億耕農業服務數百家種植大戶、農場、基地,年銷售額達到數千萬元,是專注深耕羊角蜜等甜瓜類細分市場的典型代表。
億耕農業總經理董振慶(右)
壽光禾盛源農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振國表示,當前蔬菜種植區面臨兩大土壤問題是土傳病害和根結線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由於連年重茬種植,過量使用化學肥料,致使土壤微生物環境惡劣,酸化鹼化、重金屬超標、有機質缺乏,導致植物根部病害增加,根腐、枯黃萎、莖基病、死棵、線蟲等棘手問題直線上升。終端農戶解決上述問題,可謂是難上加難,也是農資人多少年來共同的心聲。公司從2010年開始關注並布局土壤健康問題,針對線蟲、死棵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通過農戶走訪,市場考察,專家探討,最終決定推廣新型土壤燻蒸劑-江蘇利民的威百畝。剛開始推廣並不是那麼容易,黑藥、黑水,燻棚產品魚龍混雜,價格參差不齊,導致推廣一再受阻。為更好地解決線蟲和土傳病害對作物的危害,在推廣和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慢慢掌握威百畝的使用方法,通過電視媒體,農業專家和農資人的共同努力,逐步推向市場並獲一致好評。在威百畝成功推向市場3年後,發現威百畝出現了一定的抗藥性,後根據市場的反饋,科研人員迅速做出調整,特引進國外進口助劑,通過專家論證和利民化工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及時調整威百畝配方,打造了一款高效、低毒、環保的新型燜棚產品「禾盛源劍客」,也讓產品效果得到提升,並不斷在土壤健康修復的市場中深耕,並正確的引導種植戶使用這些成熟的土壤修復產品,禾盛源農資人用盡全力,細心、認真、負責的向土壤修復宣戰。
姜來美好(山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強表示,公司主要服務種植大姜農戶,從大姜的種植、管理、回收、深加工和出口等做全產業鏈,由於連年種植,當前安丘當地大姜種植戶最迫切需求是如何解決大姜爛脖子、根腐病和癩皮的問題,對產量要求不高,而外圍新興大姜種植戶種姜熱情高,但種姜技術欠缺,需要種植好大姜的全套技術和產品,還有就是大姜的銷路。結合上述需求,姜來美好就是提供相應解決方案的專業性集團公司,結合最新登記的土壤燻蒸產品-異硫氰酸烯丙酯(辣根素),解決大姜土壤存在的問題,能夠有效解決大姜爛脖子,根腐病以及癩皮,是傳統土壤燻蒸劑的替代品,在土壤中能夠快速分解,能夠讓土壤快速恢復生機,有益菌快速恢復,也是比較有發展潛力的一個土壤燻蒸產品。針對外圍新興大姜區,姜來美好藉助主產區種植經驗優勢和團隊科研力量,提供全套大姜種植技術和託管服務,種植高品質大姜,並直接和國外對接,符合歐盟和日本等高標準要求國家,高於市場價回收大姜,提高姜農收益。
李曉強和農戶一起收穫大姜的喜悅
破題之二:
布局土壤市場,具備哪些競爭力?
江蘇利民土壤修復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唐啟舉:我們公司在土壤改良方面的產品主要是威百畝,針對的是土壤燻蒸和消毒。這個產品,我們是國內最大的生產商同時也大量出口。針對大棚燻蒸,殺滅地下害蟲和有害菌,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在草莓、大姜和各類大棚蔬菜上,已經得到驗證。一款產品並不能解決土壤全部問題,明年開始,我們將推出一系列保養根部的產品,也希望與優勢企業合作。
安琪酵母植物營養與保護事業部副總經理楊華:在酵母領域,安琪目前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在土壤改良和植物營養領域,安琪最核心優勢是酵母代謝物資源。酵母代謝物中含有的各類胺基酸、酶、微量元素等等,針對土壤改良能發揮巨大功效。結合資源優勢,安琪在土壤改良領域不斷挖掘深耕。我粗略估算,近些年,山東直接和間接使用我們的產品接近200萬噸。壽光幾乎所有大棚都使用過安琪產品。
廈門瑪塔生態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倪建興:瑪塔是一個非典型的農資企業,成立以來只有一個產品,也只做一個產品——牡蠣鈣。我們有獨特優勢,第一是資源優勢,牡蠣是一座可再生的礦物資源,是我們最大的產品資源。第二是只有牡蠣殼有微孔結構,貝殼扇貝都沒有。第三是工藝優勢。我們的工藝不是磨粉曬乾,也不是高溫煅燒,而是氣流烘焙,分段升溫,最後既保留它的活性成分,又保留它的特殊結構,形成了新的功能和作用。
元泰豐(包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營銷總監姜自華:元泰豐三大優勢,一是資本優勢,股東之一是國內民營企業500強。有機肥企業難做大,資本是瓶頸之一,元泰豐在這方面具備優勢。第二是技術優勢,整個國內,我們的生物酶活化技術是獨一無二的。第三是規模優勢,目前包頭在工廠產能是60萬噸,公司規劃5年之內,在全國布局20個工廠,進軍1200萬噸產能。元泰豐期待在消費者的見證下,未來讓大家眼前一亮。
山東愛福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寇波:愛福地有三個特點,一是緊緊抓住酵素肥品類這一賽道,做這一領域的引領者。二是技術優勢,我們有酵素肥的專利75項,最近又發布了黑酵素這個國內首創產品,已經申報專利,並有一系列配套的提純、發酵、復配技術。三是生產優勢,公司投資2億建立了200餘畝現代化生產基地。基於以上三點,我們將在酵素肥領域大展宏圖。
山東大地宏琳農資有限公司孫珊珊:作為一個平臺經銷商,第一個能明晰並抓住當地老百姓的需求,然後篩選更適合壽光的生產廠家和產品。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接地氣、懂產品和推廣力。
山東英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海:我們一直在尋找好產品的路上,針對下遊種植戶和基地,我們做一對一的服務。我們的目標,尋求全球最好、最適合的農資,服務中國百姓和土地。
破題之三:
合力掘金,需要怎樣的盟友?
江蘇利民土壤修復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唐啟舉:在土壤燻蒸領域,我們有積累、有資源、很專業,但是在其他根部養護、根部營養等方面,我們還需努力。我們希望與有實力、有誠信的企業在一起,發揮各自優勢,重塑土壤生態。
安琪酵母植物營養與保護事業部副總經理楊華:選擇合作夥伴,最重要的是兩個字:誠信;其次是要富有強烈的學習精神,比如,在座的經銷商,能夠堅持到這會兒,是真愛學習。如果現場有想與安琪交流合作的朋友,我們一定會有默契。
廈門瑪塔生態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倪建興:土壤改良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哪一個企業能單獨完成的,我們也在跟很多企業合作開發各自有特點的產品。我們的產品主要是針對是酸性土壤以及需鈣作物的,只要你的作物和土壤需要牡蠣鈣,那麼,我們就有合作潛力。
元泰豐(包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營銷總監姜自華:我們公司剛剛進入市場,對合作經銷商有幾個要求,首先要有情懷;其次,支持我們產品的營銷理念。元泰豐剛起步,希望各位經銷商也能緊緊抓住機會。
山東愛福地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寇波:我們選擇志同道合的那個人。市場不一定要二元對立,完全可以一起解決問題,一起為老百姓服務。我們把問題解決了,把服務做好了,就都贏了。
山東大地宏琳農資有限公司孫珊珊:對於廠家,如果我們合作,那麼我們就是一條船,必須同心協力應對市場危機,共同去摘取豐碩果實。我們就想找一個能一起經歷風雨的合作夥伴。
山東英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海:我做農資平臺近20年,合作夥伴首先是產品質量好,第二是差異化,第三是服務。我喜歡有差異化的產品,這樣的產品有競爭力,還有挑戰性。我喜歡與差異化的公司合作,我覺得越有挑戰,越有激情。
關於土壤精準改良,你有哪些好經驗?歡迎留言分享!
...............................................................
本文系農資導報微信官方訂閱號獨家發布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
文章來源:農資導報
作者:導報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