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整容亂象調查:一場鼻整形,女子躺進ICU經歷「生死三日」

2020-12-05 瀟湘晨報

有人說,這是一個秀臉、秀身材的時代。花錢求美者不在少數,整形廣告正遍地開花。

一支年齡介乎於20-39歲、9成以上為女性的求美者大軍,正在五花八門的整形醫院裡,做著一個又一個「美夢」。

然而,正是在暴利催生下,「幽靈手術」、「無資質手術」、「植入物來源不明」等諸多陷阱卻已悄然埋伏。「美麗」二字,似乎並不如廣告詞、朋友圈裡鼓吹的那樣唾手可得——部分人正為此付出容顏、健康甚至生命的代價。

整形背後的問題遠不止這些。手術刀下的整形費用讓不少愛美者猶豫,更讓網際網路金融產品和違規醫療美容有了結合空間,「整容貸」、「模特貸」自此層出不窮——究竟是誰寄生在誰的身上汲取血和養分,儼然已無法區分。

高考過後,暑期已至。在這個整形美容手術最為集中的時段,南都「記者幫」聯合南都科教衛新聞部,對去年以來的醫美失敗求助案例進行了系統梳理。

我們希望,通過多個真實發生的故事,揭開醫美整容深水下的血色一角,望後來者引以為鑑;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採訪行內權威人士,盡力為求美群體整理出一份「反醫美陷阱法則」;我們更希望,政府職能部門能更有針對性地對當前的一些新興的違規形態進行監管,也該好好地給這些產業亂象「整整形」了。

在家的這段日子裡,小楊每天都躺在床上。由於多處動刀,胳膊伸不直,走路也只能蜷縮著,不能彎腰。「下樓梯要扶著,走路也不能太重。」

她很難理解,做了一個常見的鼻子整形手術,怎麼就把自己做上了ICU的手術臺。「更好笑的是,我發現拿命換來的鼻子,竟然還是歪的!主治醫師說讓我自己買個鼻夾,夾一夾。」如今,她和家人決定走法律途徑。「我們聯繫了律師,據說整個訴訟周期會比較長,但我願意等——我必須要對方給一個說法。」

小楊接受採訪。南都記者張靜 實習生阮珊珊 攝

第一日:籤完合同,她就上了手術臺與南都記者見面後,小楊打開手機,在百度搜索輸入「廣州整形」,廣州曙光醫學美容醫院(下稱「曙光醫院」)的名字跳了出來,附帶著「二十年老店」的廣告語。「我就是看著這句話,關注到這個醫院了。」小楊對記者說道。

小楊身材高挑,一頭長髮,這位年輕愛美的漂亮北方女孩,卻對鼻子不滿意——她想找一家醫院做整形。

在廣州曙光醫學美容醫院的廣告宣傳片中,介紹了這家醫院「二十年老店」的由來。

「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集醫療美容、臨床、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大型整形美容連鎖集團。服務項目近450項,匯聚了中美韓日等1500名實力世界級整形美容專家,與多家世界500強醫療設備集團,成為友好戰略合作關係——成為中國整形美容行業第一品牌。」

小楊就決定去這家醫院了。

2020年5月7日上午,她來到位於廣州市白雲區機場路15號的醫院大廳,熱情的接待「撲面而來」。「我說想做鼻子,填個假體,結果負責接待的醫生說,我最好做肋骨鼻。」

「最開始告訴我要在胸口開刀,我確實有點怕。」但隨即工作人員告訴她,「肋骨鼻」的多項好處:傷口小、不會排異、不會發炎、效果自然,當然收費也是偏高的。

醫院為小楊開出了12萬的費用單。小楊嫌價格太高,院方表示,只要她願意為醫院拍攝一組廣告片,手術費就能減免。小楊答應,手術費最終定在7.3萬元。

接下去,交費、籤單、體檢,幾乎是同時進行。她左手正抽著血,右手邊就送來了一沓紙質資料。「我問這是什麼,他們說沒啥。十幾張東西,他們就站在我旁邊,非常著急催我籤。我這邊抽著血,那邊還要籤字。」

過了晚上7點,一天沒吃沒喝的小楊剛準備回家。這時醫院卻告訴她,準備上手術臺,「這太快了吧?我問為啥這麼著急,結果醫院說要快點做完,明天王教授就不來了。」

這位即將給小楊動刀的教授名叫王旭明,在官網上的信息顯示是「從業30年的副主任醫師」。國家衛健委醫生執業註冊信息查詢網站顯示,該醫生從事臨床外科專業工作。

「醫院和我說,王教授一個月才來一次,約他很難的,所以今天要馬上做完。」晚上8點,小楊被推進手術室。臨進門,她有點心慌:「到底會不會有風險?」

「不會啊,這個是教授,不要想太多。」

第二日:術後驚魂,「胸口裂開一樣的疼」凌晨2點,小楊被推出了手術室。等她再一次睜眼,已經是第二天上午8點左右。

「我怎麼呼吸不上來了?」麻醉感消失,她覺得胸口上就像頂著石板。據小楊向記者回憶,鼻子和胸口都動了刀,她試著張開嘴,吸了幾口氣,發現吸不到,再一使勁,胸口裂開一樣的疼。

她馬上喊護士,護士說,這是取完肋骨的正常反應。直到上午10點,床邊來了兩三個白大褂醫生模樣的人,她衝著這群人吐出兩個字:難受。

「我頭已經發暈了,但還能聽見他們小聲說,這人怎麼臉色變了。我當時心裡頭一涼。」緊接著,一波又一波的醫護走進病房。一張張陌生的臉從她頭上方探過來,湊近,盯著她。「每個人都跑來問我一句,你怎麼了?」但這個時候的小楊,已經說不出話了。

她開始發燒、血壓異常,幾個護士過來,把她拉到了CT室,拉出來,又推進化驗室,再拉出來。姐姐拼命吵架的聲音,監測儀器的聲音,周遭人小聲嘀咕的聲音……不斷傳進小楊的耳朵。

直到下午1點,曙光醫院一位院長走到小楊床邊說:「有個情況,我們醫院設備有限,現在要轉院。」她像是本能的,使出渾身力氣,緊拽住了那隻院長的手。

據廣州曙光醫學美容醫院出具的手術記錄顯示,小楊的手術項目名稱是:鼻假體取出術、全肋軟骨鼻部綜合整形術、寬鼻縮窄術、鼻基底凹陷矯正術、鼻翼縮小術。手術者為王旭明等其他共計5位醫護人員。

而另一份廣州曙光醫療美容醫院出具的術後首次病程記錄顯示,2020年5月8日凌晨1點30分「完成手術,手術過程順利。」

同日上午11點,「患者呼吸困難,暫不考慮血氣胸,繼續密切觀察。」

下午16點10分,「術後9小時,患者出現血壓、血氧下降,胸悶、氣促等情況,狀況無明顯好轉。劉傑偉院長查看病人情況,建議轉上級醫院檢查治療。」

小楊被送到了一家公立醫院的急診室,一系列檢查再次開始重啟。9日下午,小楊的診斷結果終於出來了:胸腔積液,很多血水,需要馬上轉入ICU搶救。

記者查詢發現,該院出具的一份住院病案顯示,患者於5月7日在「曙光醫院」行「肋軟骨隆鼻術」,術後出現胸悶氣促。於9日13時進入MICU病區監護,診斷為「急性呼吸衰竭,胸腔積液,膿胸等」。

第三日:進了公立醫院ICU,再一次被送上手術臺

醫院向家屬告知了穿刺搶救的風險事宜,弟弟手抖著籤了名。下午3點,時隔一天,小楊再一次被送上了手術臺。

醫生說,不要動。穿刺管從右肩膀插進去的瞬間,右肩開始抑制不住的抽筋。醫生又說,不能動。她拼命喊疼,「一條管要插到胸腔啊。我疼的想死,就想把管子拔了。」醫生給她注射了鎮痛劑,感覺稍好些,她注意到了身上的管子。一股紅色的液體,順著管子往外冒,「你知道,平時用的玻璃開水瓶嗎?就放在我的床邊。我住院住了三天,那管子就一直往外抽,整整兩大罐。」

「後怕,就是電視裡才有的事兒啊。我明明抱了很大希望,只想好好做個鼻子。這怎麼回事,為什麼會受這麼大的罪?」

12日上午9點,一大早,小楊收到了來自曙光醫院負責人的電話和語音消息。「他們催我出院,讓我跟他們回曙光醫院。」主治醫師不放心,就現場安排重新做了CT和各項檢查,發現左胸腔依然有少量積液,即便出院也要重點看護和修養。

她堅持要先打電話給家人,等家人來。「我告訴曙光的人,不可能跟你們走,現在這種情況,我不可能再相信你們。」結果對方把輪椅抬到了小楊的床邊。

最終,在小楊的堅決反對之下,家人陪著她回了家。

維權路漫漫:院方說「賠償不要想,建議找律師」小楊說,在家休養期間,她多次和男友聯繫曙光醫院,要求賠償誤工費、精神損失費、手術費用等。

第一次聯繫,院方一位不知姓名的負責人委婉表示——「等你身體好了再說。」

第二次聯繫,院方一位自稱姓高的院長直言——「負擔這次ICU搶救及住院的醫療費。其他暫無安排具體的賠償方案。」

第三次聯繫,仍是這位高姓院長出面回應——「賠償不要想。最好直接請律師,直接走法律途徑。」

在小楊看來,這樣的回應態度出乎她的意料。「很不屑,也很強硬。沒說不承認是醫院的問題,但也從沒有說要給我一個說法。」

南都記者曾多次聯繫廣州曙光醫學美容醫院,表明想要針對小楊的具體情況進行了解,同時詢問目前的解決進展。對方表示,不了解具體情況,並不是小楊案例的直接負責人,將轉交負責人,需等待結果。

記者打通醫院提供的負責人電話,對方也稱自己並非曙光醫院的人,「這個情況會有售後人員聯繫你。」隨後電話掛斷,再無法接通。截至發稿前,南都記者尚未收到該院負責人的回應,也無任何售後人員進行聯繫。

專家:肋間軟骨隆鼻「比較好收費」 但手術要求較高對於小楊的遭遇,南都採訪的多位整形美容專家表示,現階段隆鼻有3種方式,第一是注射隆鼻也就是微整形,使用透明質酸鈉來進行局部調整;第二則是假體隆鼻,使用人工假體材料植入;第三就是自體隆鼻,運用耳軟骨、肋間軟骨進行填充。「不同的方案各有優劣,但由於肋間軟骨手術費用相對高,機構獲益空間較大,不少醫美機構都樂意開展類似的手術,其中比較好收上費用是一個主要原因」,劉宏偉教授說。

但是,所有的手術都是有一定風險性的,比如自體軟骨隆鼻時,對取軟骨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肋間軟骨取出時不慎,是可能導致氣胸等胸腔疾病的發生。而自體軟骨隆鼻,同樣也存在著隆鼻後鼻子變歪的可能。羅盛康教授表示,「至於擔心醫生到底有沒有給你取過軟骨,填充到鼻子的材料究竟是什麼?這些問題,現代醫學也有途徑解決——分別在胸部、鼻部進行一次影像檢查就能發現端倪。」

南都醫美亂象調查專題

明日請繼續關注

專題策劃:李陵玻 尹來

專題統籌:李欣 王道斌

專題採寫:南都記者董曉妍 黎玉瑩 王道斌 廖豔萍 實習生許曉琪 通訊員 張燦城 王雪 薛冰妮 高龍

專題視頻:南都記者張靜 董曉妍 實習生 阮姍姍 李浩棽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鼻整形,小心「美麗陷阱」(組圖)
    鼻整形,小心「美麗陷阱」  主持人語  在東方人柔和的面龐上,鼻子是增加立體感的重要器官。為了改善鼻型缺陷,求美者紛紛選擇鼻整形,以讓五官變得更精緻。因此,鼻整形手術在我國成為排名前三的美容整形項目。隨之而來的,則是一樁樁整形失敗的案例。本期「鳳城夜話」,讓我們來聊一聊鼻整形的那些事。
  • 華美等醫美機構現「危整形」 「美麗陷阱」亟待監管
    婷婷的經歷不是個例,記者在新氧美容微整形APP的投訴爆料平臺看到,有關整形失敗的投訴,帖比比皆是,問題大多集中在整形效果不理想、虛假宣傳、亂收費、維權無門等方面。業內專家表示,整形美容行業的糾紛,往往與個人審美標準差異、治療效果達不到預期有關,具體責任很難界定,因而導致出現糾紛後消費者在維權上步履維艱。
  • 女子花31000元整容,身體出現紅斑、潰爛,整形醫院:吃了熱乾麵
    於是徐女士就找到了一家整形醫院並進行鼻綜合手術,而這個手術一共讓她花費了三萬一千元,一開始徐女士覺得結果會如自己所想,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身體開始出現紅斑潰爛的現象。當出現這一情況的時候,徐女士感到不對勁,她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和手術存在很大的關係。
  • 醫美前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大約2013年,中國興起了組團去韓國整容的風潮,後期又興起了去日本、泰國。那幾年的新聞逐漸出現「韓國整形醫院排名」「女子整容兩次又去韓國被毀容」的內容。這也讓很多人在沒接觸前就已產生了「醫美恐懼症」,想做卻又不敢嘗試。
  • 割雙眼皮成入門項目,有00後整容百次:未成年人整容誰來規範
    據某網際網路醫美平臺2019年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消費者中,18歲-19歲的青少年佔比達15.48%。而高考結束後的6月和7月,是手術類項目消費高峰期,佔平臺全年訂單的22.41%。雖然目前並沒有未成年人美容整形方面的數據統計,但上述平臺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00後的醫美消費勢頭比90後更強。
  • 割雙眼皮隆鼻只算入門級,有00後整容百次!未成年人整容誰來規範
    之所以著急,是因為小糖覺得高三時光正好也是完美的整形恢復期,可以用嶄新面貌迎接大學生活。 有如此打算的不在少數。據某網際網路醫美平臺2019年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醫美消費者中,18歲-19歲的青少年佔比達15.48%。而高考結束後的6月和7月,是手術類項目消費高峰期,佔平臺全年訂單的22.41%。
  • 1美App:我在韓國做醫美,外國的月亮真的更圓嗎?
    中國有14億人口,是韓國人口的28倍,份額才是韓國的2倍,所以醫美的發達度比起韓國還是差很多的。所以也導致很多人選擇去韓國醫美,赴韓國醫美已經形成一種產業。相信很多愛美的女生也想去韓國整容,認為外國的月亮真的比國內圓,但是渠道是個問題,如果赴韓的醫美黑中介很多,稍不留神就被騙。有些人說我可以問韓國朋友啊!1美App只想告訴你太天真!
  • 陝西省整形美容協會首屆鼻整形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
    大咖對話:聚焦鼻整形領域的技術交融此次鼻整形高峰論壇盛邀到了仁荷醫科大學教授、韓國seoul整形美容協會會長鄭東學博士,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鼻整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修復重建外科學會第一屆鼻整形修復學組副組長劉波,中國醫師學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常委周柯,北京葉子整形美容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洪春主任、西安葉子醫療美容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折濤等大咖及眾多行業名醫蒞臨現場
  • 香港富豪孫女在韓整容身亡,那麼美還整,如果孩子要整家長怎麼辦
    據警方調查發現,在羅貝兒進行整形手術的時候,使用的鎮定劑為管制藥物丙泊酚,而在羅貝兒進行整容手術使用鎮定劑發生意外後的現場竟然沒有一位麻醉科醫生,無法第一時間採取有效救治措施,等到將羅貝兒送到有條件治療的醫院時,已經為時已晚了。最後這場醫療事故的主要責任人金某已經被警方以嚴重醫療過失罪所逮捕了,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 姑娘們別再犯傻了 這些醫美黑幕專門騙你錢
    前幾天,小Sa發布了一則徵集,想知道大家在醫美中收穫的苦與樂。真沒想到,原來讀者們都是醫美的資深實踐者。「幾百塊的美容針真的別打了。」「做完醫美之後一定要忌口,不然白給。」「千萬不要陷入盲目美容的慣性裡。」
  • 2020美植挺杯第二屆中國「鼻大師」鼻整形手術精英賽河南區在皇家...
    5月15日,2020美植挺杯第二屆中國「鼻大師」鼻整形手術精英賽河南區本次大賽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美容專業委員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精準與數字醫學分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損傷救治康復分會鼻整形專業委員會主辦。旨在提高中國鼻整形行業整體水平、推動中國鼻整形業技術創新與發展、提升中青年鼻整形醫生技術水平的技術性交流展示的專業比賽。
  • 醫美行業亂象叢生:美團商家可提供超範圍服務?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醫美行業亂象叢生 美團商家可提供超範圍服務?醫美行業亂像叢生,主要體現在「四黑」:黑醫生、黑培訓、黑場所、黑藥品器械。安信證券研報截圖業內人士表示,根據監管要求,一個合格的醫生必須要有《醫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醫療美容主診醫生職業資格證》。同時,無論是整形手術,還是打美容針,這些業務只能在有《營業執照》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開展,這些東西是判定醫美機構是否正規的重要依據。
  • 杭州華山連天美整形醫院隆鼻後鼓包 院方拒絕退款女子將繼續維權
    2018年,李女士在杭州華山連天美醫療美容醫院做了鼻整形手術,她說直到現在,鼻根處還有鼓包。  事件回顧  花兩萬做整容,術後鼻根鼓包  李女士:以前打玻尿酸(填充鼻子),玻尿酸吸收差不多,就來這邊做這個鼻子,就達到自然的效果就可以了。
  • 香港富豪千金羅貝兒整形身亡!為什麼大家總是對外貌不滿?
    2019年7月21日,大連32歲女子花費8萬元在藝星醫療美容醫院進行隆胸手術意外死亡,留下一雙兒女。其丈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我知道,她做隆胸手術也是為了我,但我始終都覺得她那麼漂亮根本不需要整形。」為什麼有些女性在他人的眼裡已經足夠漂亮,卻還要整容呢?
  • 港姐整容30次 揭恐怖後遺症
    導語:現在一些女明星,為了美麗什麼都敢嘗試,削骨、塞假體,動刀整容就能一勞永逸?注射微整形,就像喝下午茶一樣簡單?往往大家看到的是變美的效果,很少有人知道整形手術需要承受多大的痛苦。
  • 楊紫去整容還是護理?五花八門的皮膚醫美,到底哪些適合你?
    電梯廣告三巨頭之一:整形醫院。 如今,整容的普遍性已經非常高了,上至大明星,下到大學生,誰沒有do something呢?哪怕只是簡單地保養皮膚。
  • 南京美貝爾整形口碑 口碑相傳變美體驗
    求美者心中值得信賴的專家  「20歲的女子風情萬種,30歲的女子儀態萬方,40歲的女子氣象萬千」,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有不同的風韻。同樣作為整形修復醫院,階段發展也有著不同的特點。南京美貝爾發展由「器」到「氣」,由「硬」到「軟」的轉折,彰顯著新時代醫院的智慧與氣度,黃名鬥院長對待整形文化理念的堅守與創新。
  • 整形亂象頻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靠譜的整形醫院和醫生
    有些不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和醫生進入該行業,加大了行業安全風險,非法經營、安全風險、維權困境等亂象頻發。由於兼具醫療屬性,醫療美容一旦處理不當,不僅無法「變美」,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在做整形美容之前選擇靠譜的醫院和整形醫生尤為重要。首先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整形醫院。正規醫院配備的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儀器設備,所採用的都是經過實踐證明的、已經寫入教科書的手術方法。
  • 鼻整形美容全英論文大賽收官 楊明潔醫生全英文演講獲全場喝彩
    日前,首屆中國鼻整形美容中青年全英文優秀論文大賽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作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醫美盛會之一,本屆大賽邀請到了來自國內外一線整形機構的新生代整形醫師、國內外知名醫學院校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同臺競秀,互相切磋技藝,共同探討行業熱點,多視角多維度地展示了醫美新技術新理念。
  • 醫美行業發展迅猛 野蠻生長背後憂患重重
    醫美項目供給持續增長、消費環境日益改善,也為中國醫美市場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由於醫美行業發展速度的加快,消費需求的多樣性增加,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了「輕醫美」的概念。「輕醫美」是一種通過各種非手術醫學手段來補充完善傳統的手術項目,實現緊膚除皺、面部微整形、面部年輕化、瘦身美體及皮膚等問題治療的全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