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蟠水池建於12世紀,是佛教廟宇,大水池中央有個小島,島上只有一座仿造須彌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廟,石塔上雕刻兩隻纏繞的巨蛇王,小島東側還有一座白馬雕像,而Neak Poan的意思「纏繞的巨蛇」,就是取自島上的巨蛇王像而得名。
其中龍蟠水池也算是一座寺廟療養所,在當時是一個大醫院。就這麼小小的神廟,在水中央,在藍天白雲的襯託下,亭亭玉立,美得像一顆水中明珠。
中間的大水池四方各連有一個小型水池,大水池的水通過四個方面的雕塑的噴口流入小水池,各方的動物不同。據傳早先水池的池底種滿有醫療作用的草藥,四個池中的藥水療效不同,僧人根據每個人病情的不同,再把病人安排到不同的水池裡。
在中央方池的中心則是一座圓形小塔,兩條蛇環繞塔身,頭是分開的,尾巴則繞到後端纏在一起。塔的四方本來有四座雕像,現在僅存馬身人腿的一尊,據介紹和觀世音菩薩有關。
盤蛇寺位於一個水庫的中央,抵達盤蛇寺需要經過一條木棧道。這個水庫原本是用於保障聖劍寺供水的,連同盤蛇寺本身,可以管窺吳哥當年高超的水利技術。
遺址的棧道上,風景很優美,一眼看去廣闊的湖面波光粼粼,倒影著藍天白雲,湖中幾叢綠油油的草甸,更顯出湖水的幽藍,一些枯萎的樹還屹立在湖水中,令人感到生命的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