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 曲江海洋極地公園
(ID:Qujiang-OceanPark)
眾所周知在海上航行時
即便口渴也不能喝海水
因為飲用海水會導致我們的身體加速脫水
那生活在海洋裡的動物們
是否和人類一樣
也需要飲用淡水呢?
今天 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吧
大家吃海魚時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
海魚雖然生活在海裡,喝著海水,卻一點都不鹹。
其實在海洋中生活的魚類,它們的鰓部有一種「泌氯細胞」,當海水通過鰓部時,「泌氯細胞」能將很鹹的海水迅速淡化。
不僅如此,海魚還能通過「電滲膜法」淡化海水。海魚的表皮黏膜、口腔黏膜和內腔黏膜,都是一種半滲透膜,當魚喝進海水時,海水被口腔黏膜和內腔黏膜隔離在腔內,通過呼吸時的壓差使水分子滲透過黏膜進入體內,而鹽分無法通過,則被排出到體外。現在人類使用的海水淡化器就是科學家根據海洋魚類的「電滲膜法」原理研究出來的。
1954年,海水淡化裝置問世,電滲析法是最先用於海水淡化製取飲用水和工業用水,後來在廢水處理方面也得到較廣泛應用,與工業融合最為密切。
圖片來源:網絡
電滲析法不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為水質處理的手段,廣泛應用於化工、輕工、冶金、造紙、海水淡化、環境保護等領域。
鯊魚
鯊魚是魚類中的軟骨魚,它與需要喝水的海魚不同,鯊魚是不喝水的,它有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在血液中保存尿素使自己適應海水中的生活。因為它血液中含有許多尿素,使體內的滲透壓比海水大,海水因此就能從腮膜不斷滲透進魚的身體裡,所以它們不但不喝水,反而經常排尿,這樣才能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
答案是肯定的。海洋哺乳動物的體液含鹽量與陸地上的親戚沒有不同,只有海水的1/4,飲用海水會給腎臟帶來沉重負擔,所以它們一般不喝海水。
海棲哺乳動物可以通過食物獲取水分,並且可以通過食物的代謝分解在體內產生水。以魚類為食的海洋哺乳動物,其食物含鹽量與其自身血液相似,從而完全避免了排鹽問題。
海龜
關於海龜一直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當放生海龜時,時常看到海龜流淚,人們把這當做是海龜不捨得離去的象徵,但其實,海龜的眼淚就是海龜排出的多餘的鹽分。海龜的眼窩後面有一種排鹽的腺體,簡稱「鹽腺」,多餘的鹽分就是通過這鹽腺分泌出來的。
海鳥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海鷗、信天翁之類的海鳥,就會發現它們在喝水時,一邊喝一邊還往外漏,一口一口地喝進去,又一滴一滴地漏出來,是它們的尖嘴巴喝水困難嗎?
其實這是它們在淡化海水,這些海鳥的鼻部構造很特殊,管鼻周圍是所謂的「去鹽腺」,它們喝進去的海水通過去鹽腺的表皮膜過濾成淡水後進入體內,而它們漏出的其實是濃鹽液。
圖片來源:網絡
推薦閱讀:
海洋科普(1285)| 夜空下的海會發光嗎?
海洋科普(1284)| 海洋的浪漫,鯨
海洋科普(1283)| 古老的疊瓦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