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輔導員娘親
昨天晚上在看《人民日報》清華畢業典禮發言寒門女孩的故事的時候,收到了大四畢業生小輝的「離校告別微信」。他是我到物理與天文學院帶的第一屆學生。
四年,很長也很短,往事歷歷在目。
和清華女孩一樣,他也是地道的寒門學子,來自當初的國家貧困縣江西瑞金,父親是燒電焊的工人,母親在家附近的鞋廠打零工。得益於國家的貧困專項計劃,2015年,他以瑞金市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了交大。
2015年,到大學報到時是他人生第一次出遠門,之前他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江西省會南昌。剛進大學的小輝特別「不自信」。因為是貧困專項生,小輝總覺得自己比其他同學們要「弱」,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參加社團活動時,很多大城市同學能說會道,侃侃而言,而自己和陌生人打交道也有點困難。還有英語學習,上課時還沒聽懂老師講些什麼的時候,別的同學已經用英語在和老師流利交流。
雖然不自信,但小輝並不「自卑」,雖然家裡條件不好,但是父母從小到大都很愛他,雖然基礎差,但他相信只要有韌性,肯努力,一定能夠慢慢趕上。所以,從大一開始,他學習就特別用功,幾乎所有能擠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大一期中考試的時候,他考了班級中等水平,給了他很大的信心,他發現自己原來並不是那麼差,於是,後面他越加用心。大一學年結束,直到大學畢業,他的成績就一直保持著專業第一,同學們也戲稱他為學神,這麼一叫就叫了四年。
因為家裡條件很差,還有一個上學的妹妹,從一入大學,他就告訴自己,不能給家裡增添一絲負擔,學習之餘,他儘可能的勤工助學。第一年他算了一筆帳,每年國家貧困補助以及不同額度的獎學金可以解決學雜費,但是生活費需要自己賺取,他通過圖書館的館員值班、學院助管以及一些零散的助學機會cover了自己的吃飯費用。印象很深的是,大一時候他去愛心獻了一次血,後來發現還有500的補助,他特別開心,一個月的夥食錢又有了著落。
成績雖然上來了,衣食住行的問題也解決了,但是在人際交往方面他的自信心還是不足。尤其是人一多,就特容易緊張,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他強迫自己加入學生會、社團,督促自己跟更多的同學交流,珍惜每一次在公共場合講話的機會。小輝最開心的就是參加科普志願者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一方面能夠鍛鍊自己,另外一方面還能進行科普宣傳,四年來,他參加過的科普志願者活動不計其數。
到了大三,要面臨著未來的選擇問題,大學時候公派的牛津大學哈福特學院的交流項目和在義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的科研經歷讓他堅定了畢業方向——繼續求學,做一名「粒子物理」方面的科學家,為突破人類的科學邊界而求索。這也意味著未來的五年甚至更多的時間,他將還會是一個「窮學生」,還是不能反哺家庭,但是這個決定得到了爸媽一如既往的支持。
但是,此刻英語是擺在面前的最大瓶頸,加之家庭的因素,他只能承受全獎的申請。那段時間他的學習用頭懸梁錐刺股來形容也不為過,英語託福考了6次,最後考出了105分讓自己滿意的成績。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物理學直博全額獎學金,小輝的大學沒有讓自己失望。
大四快結束的時候,小輝算了一筆帳,四年來,光獎學金就拿了32500,所以,上交大後他一直驚喜地發現銀行卡裡的錢是越來越多的,在後來考託福、GRE、SUB,以及申請的時候用的錢都是來源於此。而他也有一個內心一直想做的事,就是用自己攢的錢,邀請家人一起來參加畢業典禮。
作為全校優異本科畢業論文獲得者,他將會在交大4000多人的畢業典禮上登臺領獎,他想讓爸媽一起出來看看,一起分享這份喜悅。但是,小輝突然發現,爸媽雖然高興,但是比他想得要更冷靜。畢業典禮結束後,爸爸跟小輝講了很多關於馬裡蘭的事情,包括學校位置,注意安全之類的。小輝表面不露聲色,內心一直想流淚。因為父親平時手機都不怎麼會用,這些信息他不知道做了多少功課。
離開交大校門那刻,小輝強忍了很久的眼淚還是掉了下來,交大四年,他經歷的實在太多了。不知道為什麼,腦海裡浮現地是剛進交大時候的第一課,那堂全體交大新生一起上的大課的主題是:選擇了交大,就是選擇了責任。未來的科研道路上,還有多少的困難他不清楚,但是他相信,這份責任感會始終伴隨他前行。
個人簡介
姓名:賴奕輝
畢業院校: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2015級學生,江西生源。
大學經歷:曾任學校物理協會會長、學院學術部部長、班級團支書;曾獲上海市獎學金、學校優秀團員 、優秀團幹部、三好學生 ;在校期間以專業第一的成績榮獲上海市優秀畢業生,並以優異學士論文畢業,榮獲美國馬裡蘭大學物理系直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