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了為何路遙筆下寒門學子孫蘭香工地搬磚的梗每年高考都會上演

2021-01-11 阿珂伴讀

記得我是在高考後的第二個星期去工地打工的,真實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我讀過的一本書,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雖然我出生的年代晚於書中所寫的年代,但是農村人的生活有一些似乎一直沒有什麼改變過,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我是在緊張的高中學習期間讀完《平凡的世界》的,對學生而言,上高中了還在讀小說似乎不務正業,但是我非常榮幸我能讀到這本書,而這本書也成功的「慫恿」了我在高考後去了工地搬磚,因為我想體驗一下生活。

而我之後的人生對高中在工地打的那段時間的經歷一直記憶猶新,因為只有在那時,我才親身體會到社會最底層人的生活,而那時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在以後的人生中,不管我遇到何種挫敗、何種艱難的工作,我從不去吐槽,因為相比在工地打工的那段歲月相比,這些都算什麼呢?

我說是被「慫恿」,主要是因為我被書中的處情節所打動,一是孫少平在黃原攬工時,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他依舊沒有放下書本,這讓他的精神世界無比強大,故而他一直十分的自信;二是孫蘭香,那個孫家最小的女兒,她非常幸運,因為她有支持她上學的二位哥哥,在書中令我感覺詫異的是她能放下一個高中女生的矜持去工地提沙袋,自食其力為自己置辦了夏天的一件短袖衫以及畢業季需要互贈禮物的錢。

說起來也不怕人笑話,那時我就想我高考後也一定要去工地打工,我要帶上一本書,在夜深人靜時,舒展著疲憊的身軀,在微弱的蠟燭火焰下遨遊在精神的海洋當中。我以為只有我這樣想,後來我才知道當年有無數的「傻子」在效仿孫少平,去工地攬工、下礦井挖煤……

而我也是這些「傻子」之一。我原以為去工地「搬磚」是我一時的衝動,結果最終我真的實現了這個不大不小的「夢想」。而我深知這夢想成真的背後有我的效仿之心,但更多的是身為出身寒門的不幸,從根源上看,這與孫蘭花去工地提沙袋的誘因是一致的。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寫的背景是1975年至1985年,這段背景距離今天已有快60年的時間,路遙是寒門中的貴子、孫蘭香亦之,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路遙最熱衷寫實,他在寫這部作品時花了一年的時間讀書、讀報收集資料,所以孫蘭香這個寒門中優秀的學子在工地「搬磚」應該在當時是真實存在的。60年過去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早已不同往日,但是奇怪的是,建設工地上卻依舊還有寒門學子的身影。

崔慶濤

2018年7月,一份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從祖國的心臟搭乘著綠色的郵車被送進了雲南曲靖市的一處工地,工地上一名灰頭灰臉的男孩在收件人處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崔慶濤,當年他考了669分;還有,2019年7月,同樣來自於祖國心臟的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郵寄到了寧夏,而收件人單小龍也正在工地搬磚、扛鋼管……當然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單小龍

在我們老家,長輩常教訓不愛學習的晚輩時都會說這樣一句話:不好好學習,將來帶你去工地提水泥桶。一開始我也以為這是一句「恐嚇」的話,後來我才知道,這其中有長輩的警告,更有他們的無奈。而這無奈其實更像是一個階層的無奈。上述的二名被我國最高學府錄取的優秀畢業生都是出身寒門,所以他們同屬於一個階層,而這個階層其實更屬於他們的父母,在這個階層裡,基本上都是外出務工的人,而在這些農村務工者當中,要數在工地打工者居多,故而這些寒門的學子不管是出於找工掙錢、還是體驗生活的目的,去建築工地搬磚似乎才了首要選擇。

工地體力勞動很累,生活很苦,但為生活而奮鬥並不丟人,並不低賤!我相信今年的高考過後,依舊還會有寒門考生在工地收到高校錄取通知書的新聞,但是我也相信,他們在工地上經歷的那短短的一二個月的生活也一定會是他們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記憶,並為他們今後的人生源源不斷的輸送前進的動力。

因為只有真正體驗一個階層的苦,才能有足夠的毅力爬出去。

相關焦點

  • 學霸考入清華,仍然堅持在工地搬磚,網友:有失身份!你怎麼看?
    每年高考都有很多學霸考入清華和北大等國內一流的名校。這些人很容易引起眾人的關注。不過,現在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城市的孩子。他們擁有優質的教學環境和資源。相比之下,農村孩子由於缺少優質的資源。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已經很大了。
  • 「寒門天才」林萬東:高考713分,收到清華通知書時正在工地搬磚
    高考對於無數學子來說是否必不可少,太多沒有參加高考的人,以成功者的口吻向學生訴說著「讀書無用」的調論。導致許多學生認為,高考不是那麼必要,學歷也沒有多麼重要。其實這恰恰的大錯特錯。
  • 從「天才」到平庸:江西高考狀元失聯9年後反思 寒門學子如何成才
    楊仁榮,男,1986年出生於江西撫州市宜黃縣棠陰鎮,宜黃縣理科高考狀元,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飛行設計專業,肄業。這是詞條中顯示的楊仁榮的個人信息。2003年,楊仁榮以570多分的成績成為宜黃縣高考理科狀元,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2007年6月因為沒有參加物理畢業考試肄業。
  • 寒門學子成功考入清華,父親每天為他挑200擔沙,現在怎樣了
    湖南男孩674分考入清華,父親為籌學費每天挑200擔沙,現怎樣從古至今都不缺少寒門狀元得故事,在古代寒門和達官貴人分的更是清清楚楚,達官貴人家的後代要是想要謀的一官半職非常輕鬆,畢竟自己的父親就是在朝堂任職,但是寒門學子要想走上仕途,那就是難上加難了
  • 5年13億 泛海助學行動照亮27萬寒門學子
    向雪華的案例只是一個縮影,在全國範圍內還有成千上萬的寒門學子,受惠於泛海助學行動圓夢象牙塔。據統計,僅在2017年和2018年兩年間,泛海扶助的寒門學子考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各63人,邁入人民大學校門的有45人,還有336名學生圓夢武漢大學……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我走上社會後,要學習弘揚泛海助學精神,做力所能及的公益事情,以實際行動回報國家和社會」、「比起做一名被照亮的人,我更希望自己成為會發光的人,感謝泛海助學為我的夢想買單,我會以努力學習的成果來報答社會」……
  • 張穎:是誰搶了「寒門學子」的「高招扶貧」?
    原標題:張穎:是誰搶了「寒門學子」的「高招扶貧」?  在高考改革大幕開啟的背景下,各地重點高校通過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實施農村學生專項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門學子」傾斜,成效明顯且獲得各界好評。但實施中衍生出的一些問題還有待破解。
  • 寒門學子高考729分進清華,博士畢業後回到西安
    或許有很多人都會好奇,當年那些叱吒風雲的高考狀元,現在都去了什麼地方?尤其是那些通過努力而成為了寒門狀元的孩子。今天就說說一位理科狀元,他出生於陝西省長武縣亭口鎮,家境貧寒,2005年以729分的高考成績成為陝西省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 這位狀元就是馮宇寧。
  • 大唐三門峽發電公司:讓「金秋助學」活動惠及更多寒門學子
    「十分感謝大唐的叔叔阿姨,幫助我們圓了大學夢......」又是一年開學季,9月25日,地處豫西深山的河南盧氏縣範裡鎮碾子溝村一片歡聲笑語,6位考上大學的貧困學子收到了來自大唐三門峽發電公司的金秋助學金
  • 高考當天的「奇異」現象,每年都會出現,網友:今年也避免不了
    這幾天就是高考的時間,為了讓這場決定了考生人生命運的考試順利進行,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人士,都做了很多的準備,甚至導致了一些「奇異」現象的發生。高考當天的「奇異」現象,每年都會出現,網友:今年也避免不了。
  • 浙江省毛源昌助學基金會成立 籌資3800萬幫扶寒門學子
    浙江在線12月18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劉永拓 實習生/屈霞) 籌資3800萬設助學基金會,每年捐助超400名寒門學子,幫助上千名貧困學生改善視力……今天,浙江省毛源昌助學基金會正式成立。據悉,這是浙江省第一個以企業發起並命名的幫扶困難學生就學的公益組織。
  • 清平樂:夢回古代做個學霸,寒門逆襲登天子堂,成為士大夫一員
    ,在封建王朝時代,沒有背景、沒有身份、沒有依靠的文人學子們,被統稱為「寒門」;「寒窗苦讀」的由來就是寒門學子的奮鬥史。 也因此,科舉考試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王朝鼎盛發展,科舉制度不僅為寒門子弟提供了一個上升的途徑,更是促進了古代文明的發展;那麼,本篇文章,今天就來講講一個寒門學子,是如何一步步通過科舉成才,又如何一步步的往上升遷呢?
  • 生化環材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又稱勸退專業、搬磚專業
    生化環材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又稱勸退專業、搬磚專業時間:2020-01-14 17:0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化環材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又稱勸退專業、搬磚專業 又稱勸退專業、搬磚專業,指的是生物、化學、環境、材料四大天坑專業,具體表現為本科碩士無法就業、博士難以就業。
  • 王中林:從貧苦農村到頂級科學家,為祖國爭光,實現真正寒門逆襲
    「寒門難出貴子」的魔咒,在他的身上並沒有應驗,這段貧苦的經歷反倒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回首王中林的人生經歷,不難發現他的成功早就有跡可循。他的人生軌跡,能夠為更多的寒門學子提供可靠的參考。誠然,每個人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是通過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也能夠登上令人難以想像的巔峰,收穫更加精彩的人生,實現生命的價值。
  • 父母意外去世 陽光學子陳延明兩戰高考考上一本
    2019年,陳延明首次高考失利後毅然復讀,今年再戰高考,她取得了546分的好成績。父母意外去世 在老師的鼓勵下重新振作剛進入初中時,陳延明覺得一切都很新鮮。在這裡,她遇到了像母親一樣的付莉萍老師。「她熱情、大方、善良,她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老師,更像是一個母親一樣。」 2014年的夏天,陳延明家中發生火災,自己不幸被燒傷。
  • 1977年高考恢復第1年的數學試題,看了你會嗎?能考60分就是天才
    1977年是一個讓人難忘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斷了10年的高考終於恢復了,這對於整個中國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它是我國唯一一次在冬季舉行的高考,也拉開了長達42年高考的序幕。42年看似很久,實則很短,曾經參加1977年高考的人已經年歲漸長,進入暮年了,但是每當提起那年的考試,還是讓人記憶猶新,心潮澎湃。在那個年月,考上大學是一件稀罕事,大學門檻的限制相當高,能夠考上大學是絕對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就這意味著以後工作就有鐵飯碗了,包分配、有編制。但是,當我們翻開歷史的迷霧,回顧那年的高考,1977年的高考到底有多難?
  • 寒門博士生不幸罹患白血病 師生火速湊了60萬
    胡彥嘉:「怕的是父母以後怎麼辦,談了4、5年的女朋友,剛結束異地,應該怎麼跟她說……」據醫生介紹,胡彥嘉所患的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本質上是一種白血病,這個病侵襲性非常快,而治療以化療為主,在化療後病情有緩解的情況下,醫院準備給小胡做異基因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血液內科講師楊雲帆:「順利的話,治療費用要幾十萬到100萬,不順利的話,就不好估計了。」
  • 寒門學子723分上清華,物化生都是滿分,2個好習慣成就好成績
    如今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難出現「寒門貴子」了!我看過一本哈佛教授羅伯特·帕特南的書籍,針對107個出身工人階層和中上階層年輕人,進行數年的跟蹤調查。讓我看到了一個真相,階層對下一代的影響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中上階層的社會關係網、父母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安全感,還有教育和學識上的眼界,確實印證了寒門難出貴子這個殘忍的事實。
  • 這部小說感動了中國人,卻成了路遙生命裡最後的絕唱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最後一個作品,這部著作可以說是路遙用生命完成的,當初他為了能跟筆下的角色感同身受,直接從城裡搬到了礦井,甚至做了很長時間的煤礦工人。不久,路遙因為在礦井短時間吸入過多有毒氣體,患上了嚴重的肝硬化腹水,而且在寫《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時,路遙的病情已經從咳血變成了吐血。當時他每天要用手寫好幾千字,有時疼起來連筆都抓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