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高考對於無數學子來說是否必不可少,太多沒有參加高考的人,以成功者的口吻向學生訴說著「讀書無用」的調論。導致許多學生認為,高考不是那麼必要,學歷也沒有多麼重要。其實這恰恰的大錯特錯。
對於普通人來說,高考是唯一能夠改變自身命運的轉折點,也是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最快途徑。雲南宣威就有一個學生,家庭非常貧困,原本他想放棄讀書,外出打工緩解家庭負擔。但是在母親的督促下努力學習,高考結束後以713分考入清華。而當他收到錄取通知書時,還在和母親工地搬磚。
家窮不減讀書情
雲南省宣威市阿都鄉,是當地著名的貧困鄉,從外界入鄉的只有一條崎嶇的小路,連會車都無法完成。阿都鄉裡住著的都是貧困的居民,有些人家窮到連招待客人的茶水和凳子都沒有,然而就是在這樣貧困的地方,卻有一個家庭,培育了一個清華學子。
林萬東生在阿都鄉,長在大山裡,家中既有85歲的爺爺,也有患有腰傷和腦梗的爸爸。全家的重擔都擔負在母親身上,看著母親早出晚歸,在外打工,林萬東經常想放棄學習幫母親一起緩解家庭困難。
但是母親對自己的兒女卻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無論如何必須要把學習成績提高,聽到林萬東的想法,自然一口回絕。她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想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當林萬東看到姐姐考上大學後,母親滿臉的笑容時,他知道考上一個好大學才是真正能讓母親開心的事情,從此之後他努力學習,瘋狂地汲取知識。
金榜題名為母親
高中三年,林萬東省吃儉用,基本沒向家裡要過一分錢,他說他只要讀書不花錢。就這樣拼搏了三年後,終於到來高考。十年磨劍終成鋒,一朝破竹勢如虹,汲取了無數知識的林萬東在高考的考場上勢如破竹,很快就答完了題目,並且信心滿滿的回家。
回家後他直接填報了清華大學的志願,他估分自己在700分左右,填報清華應該沒問題。同時他沒有向母親透露這些,而是和母親一起去工地搬磚。炎炎夏日下母子倆沒有冰涼的飲料,也沒有舒適的空調,只有為了生活而拼命工作。41歲的母親和18歲的林萬東在磚廠來回搬運,看著生了老繭的雙手,和顫抖的手臂,林萬東終於知道母親一直以來過著多麼艱辛的日子。
不久之後高考的分數下來,林萬東考了713分,自然而然地被清華大學錄取,當他和母親還在工地上汗流浹背的搬磚時,一封錄取通知書早已寄回家中。晚上回家的母子二人,看著通知書,淚流滿面。母親早已忍不住興奮,喜極而泣的對兒子說道:「我就知道你可以的!」
結語
《易經》有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惟有自強者方能窺探成功的山峰,即使面對再多的困難,只要自立自強,奮鬥不息,那麼就會有無限的可能。抱著通知書相擁而泣的林萬東母子就是最好的證明,勞謙君子,方有終吉,自有天道可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