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才」到平庸:江西高考狀元失聯9年後反思 寒門學子如何成才

2021-01-10 侃侃小妙招

楊仁榮,男,1986年出生於江西撫州市宜黃縣棠陰鎮,宜黃縣理科高考狀元,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飛行設計專業,肄業。這是詞條中顯示的楊仁榮的個人信息。2003年,楊仁榮以570多分的成績成為宜黃縣高考理科狀元,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2007年6月因為沒有參加物理畢業考試肄業。2009年2月,楊仁榮給家人發了一條簡訊後失聯。

2018年7月,楊仁榮的母親吳細女總是覺得腰酸肚子疼,去醫院檢查後得出的結果是子宮肌瘤,正在準備手術的時候,吳細女被檢查出是罕見血型,醫院血庫儲備不足,只能到大醫院求醫。到了南昌以後,吳細女被確診為子宮梭形細胞惡性腫瘤,即使經過手術也隨時有復發的可能,一旦復髮長則能活一年,短的只能活幾個月。

吳細女經過思考後決定不做手術了,但是她還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能夠見到失聯9年的兒子。通過媒體報導後,尋找失聯9年的江西高考狀元楊仁榮的消息傳遍了網絡,2018年9月,楊仁榮看到新聞後出現並聯繫了家人。這位「失聯狀元」9年來的經歷和心理歷程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楊仁榮說,小學一年級時,他不想上學哭著跑回了家,父親楊崇生打了他一巴掌,從此以後上學的事他沒讓父親再操過心。其實上學、看書和考試對於楊仁榮來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書是他最好的朋友。家裡的父母親戚和同齡人中,沒有一個讀書好的,從小父母就告訴他,如果想要出人頭地,想要逃離種地的命運就只能多讀書。父母沒什麼教育經驗,只能給他虛構出一個讀書考上大學以後生活會多美好的烏託邦,而他也不喜歡和同齡人交流,在他看來書比大多數同齡人有意思多了。

因為喜歡讀書,成績好,楊仁榮從小就成為大人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這讓他很自豪。其實這只是每個孩子面對誇獎後的虛榮心,但是沒有人給他任何引導,所以他繼續沉迷於讀書的世界。楊仁榮說,在高中的時候有個校花和一位學習成績特別差的人在一起了,看到他們在一塊聊天,他就感覺心裡不舒服。但是這段錯誤的感情經歷他沒有對任何人提及,也沒人能夠給他正確的心理疏導。

大學楊仁榮讀的是飛行設計專業,一進大學校門以後就知道自己以後將要在設計公司一遍一遍畫著飛機上的各種圖紙,他就像是飛機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零件。從輝煌的縣城高考狀元到北京成為一枚微不足道的「釘子」,這樣的心理落差讓從小內向,只顧埋頭讀書的楊仁榮無法接受,他迫切希望取得成功,迫切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定,也迫切希望擺脫一枚釘子的命運。所以他沒有繼續用心讀書,反而喜歡物理的量子力學,專業課變成了為了應付考試不得不讀的書。

除了看一些非專業課程的書以外,楊仁榮開始想要嘗試創業。從小父母和老師給他構建的烏託邦中,讀了大學就是走上了人生巔峰,賺錢和生活就會變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楊仁榮天真的以外他隨便創業或者找工作就能賺到很多錢,於是開始經歷一系列的失敗。為了籌錢,他做過各種工作,也因為自大和天真,他每一份工作都只做了不到半年時間,頻繁的換工作終於將這個昔日自傲的高考狀元打擊的體無完膚。為了生活,他不得不從事不喜歡的工作,也因此厭棄學習的專業,最後物理考試也沒參加。

2008年,已經該畢業的楊仁榮面對家人的詢問選擇了逃避。10月,家人接到了楊仁榮在外貸款催還貸款的電話,震驚的楊崇生趕往北京與兒子談心,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說:「你對得起我們嗎?如果你想我們好,就去參加工作,如果你想讓我們死……「這些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的稻草,不堪生活和家人壓力的楊仁榮最終選擇逃離,從此不再與家人聯繫。

其實楊仁榮面對的情況是很多寒門學子都要面對的,因為父母親人沒有高學歷,他們只會將自己生活中經歷的失敗全部寄希望在孩子的身上,「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就對不起我們」,「我們辛辛苦苦供你吃供你花,你只需要好好學習就行了」,「考上大學以後就能不種地,就能賺大錢比別人都有出息」。這時很多寒門學子家長都會說的話,而在偏遠地區學校裡的老師為了讓學生好好學習,也會虛構出大學生活的美好。

這時當孩子考上大學以後,忽然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後,來到的是一個更高水平的競爭圈子,就像井底的青蛙突然跳到了井外,他們第一反應就是逃避。其實作為寒門學子,首先要學會的就是平常心,也許你辛辛苦苦一輩子,到達的只是別人父母給孩子的起點,但是沒有誰是天生站在高臺上的,努力不是只為了改變經濟能力,更多的是改變生活方式和見識,如果能夠保持這種平常心,那努力才會真正有收穫。

相關焦點

  • 高考狀元,大學肄業,失聯9年,離開父母有理由嗎?
    這是一件讓人心酸的故事:2003年,來自農村家庭的楊仁榮,以570多分的成績成為江西宜黃縣高考理科第一名,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成為家庭的驕傲!2007年6月,楊仁榮給父親楊崇生說,想考北京大學的研究生。楊崇生給他打了5000塊錢,讓他認真備考。
  • 寒門學子高考729分進清華,博士畢業後回到西安
    或許有很多人都會好奇,當年那些叱吒風雲的高考狀元,現在都去了什麼地方?尤其是那些通過努力而成為了寒門狀元的孩子。今天就說說一位理科狀元,他出生於陝西省長武縣亭口鎮,家境貧寒,2005年以729分的高考成績成為陝西省理科狀元,考入清華大學。 這位狀元就是馮宇寧。
  • 考上北航卻肄業,高考狀元的自尊讓他與家人失聯
    2003年江西省撫州市宜黃高考狀元楊仁榮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後,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突然有了希望,一家人期盼著楊仁榮出人頭地,十五年過去了,楊仁榮並沒有像眾人想像的那樣成為成功人士,從9年前突然失聯,再到如今楊母身患癌症時日無多,楊家到底經歷了什麼?
  • 高考狀元與家人失聯9年 自述為什麼一直不回家
    「楊仁榮,男,1986年出生於江西撫州市宜黃縣棠陰鎮。宜黃縣理科高考狀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設計專業,肄業。截至2018年8月,楊仁榮與家人失聯9年。」這是百度百科詞條「楊仁榮」中的一段話。這個詞條最早創建於2009年,終於在今年更新了內容。
  • 60年了為何路遙筆下寒門學子孫蘭香工地搬磚的梗每年高考都會上演
    記得我是在高考後的第二個星期去工地打工的,真實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我讀過的一本書,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雖然我出生的年代晚於書中所寫的年代,但是農村人的生活有一些似乎一直沒有什麼改變過,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
  • 高考狀元大學肄業失聯9年 母親癌症晚期盼見兒一面
    (原標題:高考狀元大學肄業失聯9年,癌症晚期母親盼再見兒一面) 「
  • 她是高考文科狀元總分687,英語滿分,卻意外成為「百萬富翁」
    說到高考狀元其實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每年各省市的狀元也就是幾個人的規模存在,從高考恢復至今的42年時間裡我國共誕生了數百位高考省狀元,每個狀元都有不同的經歷,如今回頭看看會發現,這些狀元的人生軌跡各不同相同,有人成為了教授學者,有人成為了領域專家,有人成為了企業家,甚至有人淪為了平凡人。
  • 江西撫州宜黃高考狀元楊仁榮照片資料 大學肄業失聯9年未歸
    曾經的高考狀元大學肄業  2003年9月,楊崇生和妻子送兒子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報到。但那時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四年的大學生活後,兒子的人生會產生那麼大的落差。  對於兒子四年的大學生活,楊崇生並不了解,他覺得兒時的孩子就很懂事不需要家長煩心,現在長大了就更不需要了。
  • 山東省高考狀元:離滿分750僅差一分,他的現狀如何?
    寒門學子通過高考金榜題名改變命運的例子層出不窮,從一無所有到功成名就的貧困書生不在少數,自從高考恢復以來,每年的高考都有令人高度關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奪得頭籌的狀元必定是自帶光環、不同尋常之人,比如今天所說的這個山東高考狀元。
  • 從曾經班上的倒數第一到高考狀元,高考狀元:邏輯思維讓我逆襲
    「十年磨一劍」,在高考取得好成績是當今學子苦學多年的目標,高考也是最公平公正的考試。誰都想金榜題名成為當屆的高考狀元,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什麼樣的人又會更具優勢脫穎而出?可能有很多人認為高考狀元一定都是一路走來穩居前茅的學霸,班上數一數二的尖子生。但是小編今天帶大家來看一看一位從曾經班上的倒數第一到高考狀元的勵志學生。
  • 2013狀元調查報告:高考狀元職場並非"全軍覆沒"
    報告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指出,中國校友會網總共追蹤調查到1952-2012年全國各地區高考狀元近2000人;其中,1977年以前的高考狀元有18人,2000-2012年高考狀元共1000多人。1977-1999年高考狀元有900多人,當中能調查到職業狀況的有370多人,僅佔此時段狀元總數的28.12%;7成高考狀元大學畢業後「銷聲匿跡」,職場難尋高考狀元的蹤影。
  • 寒門學子成功考入清華,父親每天為他挑200擔沙,現在怎樣了
    湖南男孩674分考入清華,父親為籌學費每天挑200擔沙,現怎樣從古至今都不缺少寒門狀元得故事,在古代寒門和達官貴人分的更是清清楚楚,達官貴人家的後代要是想要謀的一官半職非常輕鬆,畢竟自己的父親就是在朝堂任職,但是寒門學子要想走上仕途,那就是難上加難了
  • 清平樂:夢回古代做個學霸,寒門逆襲登天子堂,成為士大夫一員
    《大明風華》中,輔佐朱棣,朱高熾,朱瞻基三朝的「三楊」楊士奇、楊溥、楊榮都是文人出身,其中後兩位是科舉成才;而在朱祁鎮御駕親徵被俘後,挺身而出的「救時宰相」于謙是科舉進士出身。 那麼,要想夢回古代做一個學霸狀元,古代的科舉制度;「他日金榜題名時,便是我衣錦還鄉日」這句話出自多少寒門學子的口中
  • 張穎:是誰搶了「寒門學子」的「高招扶貧」?
    原標題:張穎:是誰搶了「寒門學子」的「高招扶貧」?  在高考改革大幕開啟的背景下,各地重點高校通過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實施農村學生專項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門學子」傾斜,成效明顯且獲得各界好評。但實施中衍生出的一些問題還有待破解。
  • 寒門學子723分上清華,物化生都是滿分,2個好習慣成就好成績
    如今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難出現「寒門貴子」了!我看過一本哈佛教授羅伯特·帕特南的書籍,針對107個出身工人階層和中上階層年輕人,進行數年的跟蹤調查。讓我看到了一個真相,階層對下一代的影響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中上階層的社會關係網、父母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安全感,還有教育和學識上的眼界,確實印證了寒門難出貴子這個殘忍的事實。
  • 2020「高考狀元」出爐:天才不可複製,但成功卻一定有跡可循
    2020年最讓大家關注的高考成績如今已經是全部都放榜的了。隨著高考成績的放榜,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也新鮮出爐,這些"別人家的孩子"真的是讓不少人羨慕眼紅的。江西文科狀元楊詩雨671分,理科狀元尹天驥705分;湖北文科狀元夏啟洋658分,理科狀元唐楚玥725分;重慶文科狀元劉益涵686分,理科狀元謝欣穎726分;……遼寧文科狀元高溪嶼683分,理科狀元劉浩宇722分;這些都是2020年值得大家去稱讚、表揚的名字。
  • 5年13億 泛海助學行動照亮27萬寒門學子
    5年13.4億元  點亮近27萬名寒門學子夢想  自國家發出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令後,泛海董事長盧志強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帶領企業投入脫貧攻堅戰的行列,撥出專項資金,啟動「泛海助學行動」在10省區對當年考入大學的建檔立卡大學生每人資助5000元。
  • 王中林:從貧苦農村到頂級科學家,為祖國爭光,實現真正寒門逆襲
    19年6月14日,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揭曉。王中林這個名字,震驚了整個世界。從貧苦農村到頂級科學家,王中林為祖國爭光,實現了真正的寒門逆襲。1961年,王中林出生於陝西高陽的一個窮苦家庭。他全家以種地為生,生活非常辛苦。為了維持生計,他的父母不得不讓年幼的王中林參與到勞作上。每天的大半時間,他都要花費在田地之中。從初中到高中,都是這般度過。然而王中林的父母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用盡全力供孩子讀書。
  • 高考狀元大都不用功? 吹捧「全能天才」誤導學生
    編者按:有網友總結各地新聞,高考狀元共同點:不熬夜看書、愛吃愛玩愛看《甄嬛傳》……媽媽再也不用擔心看韓劇、刷微博、談戀愛、玩網遊會影響我的考試成績了。高考狀元固然勵志,但把高考狀元包裝成不用功的全能天才,既是對勤奮的褻瀆,也是對大多數孩子的誤導和傷害。
  • 他是山東的高考狀元,滿分750分的高考,他考了749,天才
    現在距離高考還有40多天的時間了,很多高三生都在拼盡全力複習,為自己的第一次人生的轉折點奮力一搏,每年的高考考題難度也各有不同,高考完後人們也都會對此進行討論。高三複習而每年的高考狀元都會引起人們的討論,除了羨慕,也會探討他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個學霸,高考總分750分,他竟然考了749分,真是神一般的存在了,高考難度這麼大,可他卻僅丟了1分,真的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