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高考狀元大學肄業
2003年9月,楊崇生和妻子送兒子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報到。但那時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四年的大學生活後,兒子的人生會產生那麼大的落差。
對於兒子四年的大學生活,楊崇生並不了解,他覺得兒時的孩子就很懂事不需要家長煩心,現在長大了就更不需要了。
關於楊仁榮對大學生活的描述,楊崇生只記得兒子大二暑假回家,跟他抱怨道:「咱們國家的飛行設計專業比西方發達國家落後二十多年,學得沒有意思,也沒有前途。」楊崇生不懂兒子的專業形勢,只能安慰兒子:「不要有這種悲觀的思想」。
此後,他們也沒再討論過此事,生活一切照舊。楊仁榮上大學後,每年寒暑假都會按時回家,回家後的表現也很正常。平時與家裡的聯繫都是通過電話,但對學業和生活上的事情交流不多,「通常孩子打電話就是問問家裡好不好,其他並不多說。」楊崇生說。
時間到了2007年6月,楊仁榮從北京航天航空大學畢業。楊崇生給兒子打電話,詢問其畢業後的規劃。楊仁榮說,自己想考北京大學的研究生進行深造,楊父立刻給兒子打了5000塊錢,讓他認真備考。
對於兒子的人生規劃,楊崇生覺得還是挺滿意的,但一年後發生的事,讓他有點擔心了。
「兒子在電話中,一會兒說在花旗銀行打工,一會兒又說在保險公司上班,總沒個定數,我老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隱約感到不對勁的楊崇生便委託同在北京的侄子(楊仁榮的堂哥)幫忙去看看兒子在幹什麼,可是得到的回覆是:「楊仁榮並沒有考研,也沒有參加工作。」
那兒子在幹什麼?楊崇生和妻子坐不住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妻子獨自一人前往北京回龍觀尋找兒子。「是一個四人的合租屋,其中有一對是夫妻,房子也收拾的很乾淨。」妻子跟楊崇生回憶道。
一次偶然的機會,妻子吳細女在兒子房間發現了一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肄業證,心裡頓時拔涼拔涼的,兒子大學竟然沒能畢業?!楊仁榮回來後,面對母親的質問,面色大變,說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不需要他們管教。
「後來2012年,我們聯繫上了他大學時的輔導員老師,才知道他沒有拿到畢業證的原因,是沒有去參加物理畢業考試。」楊父說,那時兒子一直嫌棄他媽媽穿著打扮土,髮型不好看,讓她把頭髮搞一下衣服換掉:「要不然丟人」。
自從知道兒子沒有畢業證之後,楊崇生開始每個月給兒子打一次電話。直到2008年10月,楊崇生連續接到四家銀行共計3萬多元的催還貸款電話,才知道楊仁榮一直在向銀行借貸款,楊父震怒,11月份孤身一人趕往北京。
楊崇生回憶道,那一次與兒子的會面,他先讓侄子替兒子還掉了所有的貸款,然後便一直與兒子談心。楊父說,在他即將離開北京時,他質問兒子,「你對得起我們嗎?」並要求兒子立下保證,「如果你想我們好就去參加工作,如果你想我們死,就不要去打工。」楊崇生說,兒子當時點了點頭,保證說一定會去工作的。
得到了楊仁榮保證的楊父,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哪裡知道,這就是在記憶中與兒子的最後一次見面。
一條簡訊自此失聯
父母尋找9年無果
2009年2月22日,楊崇生收到了一條奇怪的簡訊,是兒子用別人的手機號發來的,內容大致是「我在北京過得挺好的,不用擔心,勿念。」簡訊後還留了一個北京朝陽區的居住地址。
楊崇生隱隱覺得不對勁,立刻向發簡訊的號碼打了電話,對方說自己叫楊希(音),是湖北人。他在電話裡喊楊仁榮接電話,就在楊父等待兒子接電話的途中,楊希突然說:「你兒子不在這裡」,然後掛掉了電話。
楊崇生趕緊回撥,第一次打通了電話但沒有人接聽,第二次再打,就打不通了。自此後,楊仁榮人間蒸發。
從2009年到2013年,楊崇生5年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四處奔波尋找兒子的蹤跡。他在北京十八裡店派出所和中關村派出所報案,憑藉兒子的身份證號查詢使用地點,然後去每個地點蹲守。
楊崇生說,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得知兒子曾在北京的一家網吧出現過的信息時,他在天寒地冷的網吧門口蹲守了兩天也沒尋到兒子。後來楊崇生去北京,每次都要去那個網吧看一看,直到某一天,「那家店已經倒閉拆除,不復存在了。」
楊崇生說,身份證使用地點表明,楊仁榮常年在北京生活,而去年的4月22日,楊仁榮購買了從北京西站到西安站的火車票,卻沒有再買返程。這是兒子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身份證使用信息。
楊崇生說,他每年都會給北京十八裡店派出所打電話詢問,派出所民警告訴他,必須要楊崇生本人到北京才能查詢。「民警勸我兒子已經是成年人了,不要找了,他能照顧好自己。」楊父說。
紫牛新聞記者根據楊崇生提供的派出所電話聯繫到民警,得到的回覆是:可以按失蹤人口報案,但具體能否尋找到不好說,而且必須要近親屬親自到派出所報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