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博士生不幸罹患白血病 師生火速湊了60萬

2021-01-11 看看新聞Knews

今年26歲的胡彥嘉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12月初,小胡因為身體不適,前往醫院就診,誰知得到一個噩耗。然而,隨著病情加重,本來就是學醫的胡彥嘉感覺情況不妙,前往校醫院進行檢查,當時醫生告訴小胡,他心包積液,建議其趕快到華西醫院急診科進行深入檢查,12月4號,胡彥嘉來到醫院進行了一系列檢查,胸部CT檢查結果出來,發現右側縱隔有一個腫瘤佔位,12月9號,小胡正式被確診為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

胡彥嘉:「怕的是父母以後怎麼辦,談了4、5年的女朋友,剛結束異地,應該怎麼跟她說……」據醫生介紹,胡彥嘉所患的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本質上是一種白血病,這個病侵襲性非常快,而治療以化療為主,在化療後病情有緩解的情況下,醫院準備給小胡做異基因的造血幹細胞移植。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血液內科講師楊雲帆:「順利的話,治療費用要幾十萬到100萬,不順利的話,就不好估計了。」

一百萬,這對於胡彥嘉整個家庭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記者了解到,胡彥嘉來自遂寧蓬溪縣的一個農村家庭,母親因為肺結核失業,目前家裡靠著父親在深圳一工地打工維持生計,出生貧寒,但小胡卻十分爭氣,高考之後被中國醫科大學錄取,而對於想當醫生的四川學子來說,肯定都會有個「華西夢」,於是,憑藉著刻苦努力,2018年本科畢業,胡彥嘉又考上了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神經外科的研究生。誰知,如今一紙診斷書,攔住了刻苦努力學子的尋夢之路。

胡彥嘉的師兄丁唱介紹,他非常刻苦努力,經常看到他在實驗室寫數據、寫論文。丁唱和胡彥嘉,兩人研究生同是一個導師,他告訴記者,今年研二的小胡已經轉博,2020年,他就會正式成為一名博士生。

目前,胡彥嘉有兩篇論文在SCI發表,另外還在著手準備其它三篇。丁唱告訴記者,SCI是一個全英文的檢索文獻庫,只有論文質量好,能夠被國外的一些雜誌接收,才能引入到這個文獻庫裡去,而在優秀背後,是努力刻苦一點一滴的積累。

丁唱:「我最近才知道,他上研究生期間,家裡沒給過一分錢,都是靠醫院學校的800元生活,說實話,現在800元一個月過得肯定很辛苦。」中國有句話叫做「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作為胡彥嘉的研究生導師,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神經外科的陳兢,得知愛徒罹患重病,也是心痛不已。

陳兢:「說這個是我招了那麼多的研究生裡面,最刻苦的一個。」這幾天,通過陳兢和學院同學們的努力,源源不斷的愛心匯聚在一起,目前,已經為胡彥嘉湊集到了60萬左右的治療費用。幾天來,噩耗給人打擊,但愛心帶來的暖意卻不斷湧入胡彥嘉的心裡。

記者了解到,胡彥嘉需要經過三個周期的化療,之後還將進行骨髓移植治療,每一次治療都是一次「闖關」,面對上百萬的治療費用,目前,小胡的治療費用仍然有缺口,祝願胡彥嘉戰勝病魔早日康復。

(素材來源:成都公共頻道《成都全接觸》編輯:劉喻斯)

相關焦點

  • 農村媽媽罹患白血病骨髓移植失敗 臍帶血挽生命
    農村婦女為家操持半生,不料卻罹患重病47歲的劉慧芬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作為一名妻子與兩個孩子的母親,每天都為這個家不停地忙碌。因家中田地並不適合種植莊稼,夫妻二人一商量,便將田地承包了出去,兩個人外出打工賺取家用。丈夫開始承包工程,而劉慧芬去了當地一家工藝品廠從事噴漆工作。
  • 寒門才女張培祥去世,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辦葬禮,撒貝寧致悼詞
    對於出生貧寒的農村寒門學子來說,要是想擺脫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窮苦命運的話,讀書儘管不是唯一,卻無疑是最直接也最肯定的方式,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無論是父輩還是我們,都無比的珍惜可以接受教育的機會。「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是對於曾經的農村孩子最好的真實寫照。在那個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年代,上學這件事成了無數農村孩子心中的夢想。
  • 妻子腦出血兒子白血病 淄博淄川一困難家庭連遭不幸
    幾年來,李軍的家庭連遭不幸,2012年,妻子突發腦出血,隨後,噩夢再次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李軍25歲的兒子又查出白血病。得知李軍家的情況後,社會各界紛紛向這個不幸的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  家人連續患病拖垮困難家庭  李軍原是山東金洋藥業的一名普通職工,妻子張萍是失業下崗職工,原本一家就不富裕,但厄運卻一再降臨到這個家庭。
  • 世界首例愛滋病治癒者,不幸白血病復發
    曾被稱為「柏林病人」的美國患者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 Ray Brown),2008年成為世界上第一例被成功治癒愛滋病毒的人,然而現在罹患晚期癌症,正與死神抗爭。蒂莫西·雷·布朗。白血病又來了。天哪,我討厭癌症。」現年54歲的布朗正在美國加州棕櫚泉的家中接受臨終關懷護理。布朗稱:「我會繼續戰鬥,直到我再也不能戰鬥了。」布朗在家中接受臨終關懷護理。愛滋病是世界上最難攻克的難題之一,布朗創造了醫學史奇蹟。當他十多年前被治癒時,成為了數千萬愛滋病攜帶者的希望的化身。1995年,布朗在德國首都柏林學習,得知自己被感染愛滋病毒。
  • 60年了為何路遙筆下寒門學子孫蘭香工地搬磚的梗每年高考都會上演
    而我深知這夢想成真的背後有我的效仿之心,但更多的是身為出身寒門的不幸,從根源上看,這與孫蘭花去工地提沙袋的誘因是一致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寫的背景是1975年至1985年,這段背景距離今天已有快60年的時間,路遙是寒門中的貴子、孫蘭香亦之,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路遙最熱衷寫實,他在寫這部作品時花了一年的時間讀書、讀報收集資料,所以孫蘭香這個寒門中優秀的學子在工地「搬磚」應該在當時是真實存在的。60年過去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早已不同往日,但是奇怪的是,建設工地上卻依舊還有寒門學子的身影。
  • 10歲小學生患白血病,期望早日重返校園
    因為身患白血病,從今年6月開始,他一直在接受治療。萬幸的是,小肖和他的姐姐骨髓配型成功,可以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但將近60萬元的手術費用把這一家難住了。小肖的病情牽動著學校師生的心。黃泥灣小學的師生和學生家長都積極募捐。甚至其他學校的師生都加入到愛心募捐行列。「雖然我們在不同的學校上學,但聽到這個消息後我們也想幫一幫他。
  • 不是寒門難出貴子,而是溺愛成就了寒門難貴子
    山區網絡曾流行,寒門難貴子的言論。寒門子弟養成紈絝子弟的習氣。曾聽過一篇文章,男子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兒,父母將其寵溺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裡所有的農活都由父母來處理,男孩兒上學都是父親徒步背送。不幸發生了,男孩兒的父親不幸重病臥床不起,母親自己承擔家庭的重擔有些吃力。母親想讓男孩兒幫幫他,但男孩兒還是和原來一樣,沒有絲毫改變。父母的出發點是自己受了一輩子苦,不想自己的孩子再受苦。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式方法不對。應該言傳身教而不是寵溺他成為小王子。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請每位父母不要忽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 寒門子弟躍的過龍門,卻難跳出現實,所謂貴子實則都是一個個孝子
    殊不知「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也是廣泛流傳於普通大眾口中,相比寄希望於未來的發展,當下的困境卻是如此的真實。何為寒門?提起寒門二字,對生活在當下的年輕一代來說,其概念是十分模糊的。多寒才叫寒門呢?有的人說比起那些富二代,自己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階級,沒能過上理想的生活,所以自己是寒門出生;也有人說自己從小父母離異,單親家庭長大,所以自己是寒門子弟;還有人說到自己沒有父母,是靠爺爺奶奶拉扯大的,所以自己才是真正的寒門。
  • 罹患漸凍人症,羅貝託的母親於本周六不幸離世
    巴薩後衛羅貝託的母親瑪利亞-羅莎-卡尼採(Maria Rosa Carnicer)於本周六不幸因病去世,她所身患的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症」。2018年6月21日,羅貝託曾在社交媒體上發聲支持他的母親和世界上所有罹患相同症狀的病人,他當時寫道:「今天是世界漸凍人日,我想要分享以下這張照片。
  • 中國化工捐60萬升消毒液,火速制隔離服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化工了解到,中國化工旗下瀋陽橡膠院、曙光院兩家子公司在疫情緊急關頭火速研製出十分緊缺的醫用隔離服,旗下安道麥荊州基地、江西星火等10家涉及氯產品和雙氧水企業則從春節起連續加大生產配製。此外,在防護物資異常緊張的情況下,中國化工海外企業還積極在海外採購口罩等防護用品,支援抗疫。
  • 從結構主義視角論寒門子弟的階層困境與教育突圍
    由於農村學校處於整個教育系統的底端,國家和社會均對其進行了廣泛關注,在資源分配上予以傾斜,農村學校學生在某些指標上的人均資源佔有量甚至超過城區學校的學生,比如師生比、校舍面積、圖書擁有量等。 然而,農村學校卻缺乏教育資源的自給能力。
  • 白血病、淋巴癌的死亡率有多高?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相對少見的惡性腫瘤,大約佔所有癌症的0.8%。 且進展緩慢,患者通常保持無症狀達數月至數年。該病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的人群,但以60歲以上的人群最常見,男性>女性。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是較為棘手的一種,因為此病一旦發展無法控制,一般僅能存活4年。
  • 博士生因疫情延遲畢業半年,導師也不幸感染離世!那些出其不意的...
    文章來源:募格課堂綜合整理自梨視頻、紅星新聞、科學指南針服務平臺、募格課堂此前報導等 有這樣一位在讀博士生楊同學,就讀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面臨畢業之際,他的導師不幸感染新冠去世,相熟的學妹也檢測出陽性,後來痊癒。
  • 寒門博士溺水自殺女友首度發聲,導師責任佔70%
    談到師生關係,大家常會想到這樣一句話,「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教師把學生當作弟子,兼具傳道、授業、解惑等多重職能,學生則視老師為遵從和感恩的對象。上個月西安交大藥理學博士楊寶德溺水身亡,有媒體報導稱,楊寶德生前經常被導師要求幫忙處理私人瑣事。西安交通大學近日回應稱,涉事博導被停止招生資格。令人唏噓的悲劇不得不讓人反思,今天的大學校園怎麼了?
  • 民警患上急性白血病,被他親手抓的逃犯要把骨髓移植給他
    8月22日,他遠赴貴州,連續奮戰7天7夜抓獲潛逃4年的命案逃犯,卻在返程後於9月2日被診斷為急性白血病。 而今年盧霖親手抓捕的逃犯安某,不僅沒有怨恨他,在獲知盧霖的病情後,反而要為他捐獻骨髓。這對於正躺在病床,與病魔作鬥爭的盧霖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鼓勵」。
  • 浙江省毛源昌助學基金會成立 籌資3800萬幫扶寒門學子
    浙江在線12月18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劉永拓 實習生/屈霞) 籌資3800萬設助學基金會,每年捐助超400名寒門學子,幫助上千名貧困學生改善視力……今天,浙江省毛源昌助學基金會正式成立。據悉,這是浙江省第一個以企業發起並命名的幫扶困難學生就學的公益組織。
  • 8年前突患白血病收穫滿城愛心,8年後她帶著愛回報社會
    8年前,剛考上大學的20歲女孩吳興平不幸罹患白血病。她的父親吳鑫林是名油漆工,母親務農。面對其巨額的醫療費,這個貧困的家一愁莫展,經本報等媒體報導後,社會各界紛紛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當年籌得善款18萬餘元。
  • 並非人類「專利」,食蟹猴也會罹患帕金森病
    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的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達到1%,是老年群體中位列第四的常見神經變性疾病。  目前,科學家們正嘗試通過實驗動物,向攻克這一人類頑疾的徵途進發。  徹底治癒帕金森病仍需假以時日  帕金森病主要影響人類的運動能力,到晚期也會損傷記憶力。
  • 哥哥患白血病 11歲弟弟捐骨髓:抽多少都願意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微公益 梨視頻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17歲的苗承霖來自河南省舞陽縣,2018年被查出患有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今年1月,11歲的弟弟為哥哥捐獻了骨髓不幸的是,移植後苗承霖出現真菌感染,仍需50萬治療費。弟弟說只要哥哥能好,抽他多少骨髓都願意。在兒子沒有確診白血病之前,父親苗中華一直以為自己家是最幸福的家庭:家中和睦、家人安康、夫妻和美、父母慈愛、孩子孝順。每次想到這些,在外為家庭打拼的苗中華都渾身滿是動力,希望能讓家庭的幸福生活更上一層樓。可是這一切,卻在2018年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