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小說感動了中國人,卻成了路遙生命裡最後的絕唱

2021-01-08 佳佳樂多

他因寫作搭上性命,死後有人花10萬修墓,生命中最後一部著作被富豪潘石屹、馬雲拿來捧讀。我們可以平凡,卻可以不平庸,就像一束生長在高山之上的格桑花,雖不豔麗,卻真誠燦爛。今天給大家聊一聊《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我個人認為這個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當然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個永遠偉大的世界,我作為這個世界裡的一名普通勞動者,將永遠把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世界當做我創作的一個神聖的上帝。」

這是路遙說過的一段話,這段話的目的就是告訴人們他為什麼要寫《平凡的世界》!

路遙出身農村,家庭非常貧困,七歲時就被父親過繼給了大伯,不過幸好大媽對他非常好,可以說路遙是大媽靠乞討養大的。

為什麼路遙的作品都是以農村為題材?因為在那個飢餓的年代,村裡人餓的皮包骨,卻願意把自己的救命糧分出一升半碗給路遙,所以,路遙對家鄉充滿了感情。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最後一個作品,這部著作可以說是路遙用生命完成的,當初他為了能跟筆下的角色感同身受,直接從城裡搬到了礦井,甚至做了很長時間的煤礦工人。

不久,路遙因為在礦井短時間吸入過多有毒氣體,患上了嚴重的肝硬化腹水,而且在寫《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時,路遙的病情已經從咳血變成了吐血。當時他每天要用手寫好幾千字,有時疼起來連筆都抓不穩。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3歲。

潘石屹是紀錄片《路遙》拍攝的最後一位嘉賓,面對鏡頭,潘石屹如此說道:

路遙《平凡的世界》我看了7遍,每次讀的時候都是我最困難的時候,他給我很多力量,尤其是愛的力量。我感覺路遙就是我們的朋友,是我們的知己;他永遠活著,並且活的很健康。

對於他來說《平凡的世界》帶給他的還有愛的力量。在路遙死後潘石屹還做過一件「瘋狂」的事情,他有天跑去延安,拉上延安大學的校長,說要去看看路遙的幕。結果到了墓地,他含淚沉默了:眼前只有簡陋和破敗。沒幾天,校長收到他的10萬匯款。

一個在北京做研究的朋友問我,《平凡的世界》都是在講窮人的事,為何馬雲、潘石屹等富豪都來捧讀呢?

馬雲曾經對家人說過這樣一句話:

你看路遙沒考上大學人家還考,我也得回去考大學。也許馬雲在路遙的小說世界裡,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的影子,支持馬雲走下去的正是路遙筆下孫少平那股韌勁。

在路遙的作品中,馬雲找到了走出逆境的勇氣,潘石屹找到了力量,這就是他的作品明明是寫窮人,卻受到眾多富人追捧的原因。

中篇小說《人生》讓路遙一夜成名,通過《平凡的世界》,讓他斬獲了中國文學最高獎——茅盾獎。路遙臨終前,執意要見好友,賈平凹一面,並對好友說出最後的遺言:

「你看我現在這個樣子,你要引以為戒啊」,賈平凹聽完,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我們在《平凡的世界》裡認識了孫少平,在《人生》裡認識了高加林,他們都渺小的如我們普通人一樣。

1989年,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了作家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三部,跨越3個年頭,這部凝結著路遙6年辛勞汗水的一百餘萬字的長篇小說終於全部出齊。

從此,這本書深深地鐫入中國當代文學史和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儘管《平凡的世界》遭受了發表和出版的冷遇與曲折,但是30年來讀者閱讀熱情絲毫不減的事實,證明了現實主義文學經典的雋永魅力。

《平凡的世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向上向善、自強不息,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之中,在獻身集體事業的同時也充分實現個人價值。

正版書籍全三冊僅需79元,如果你也對這部平凡而偉大的巨作感興趣的到話,點擊下方就能購買正版:

相關焦點

  • 路遙用生命完成《平凡的世界》,為何卻遭到評論界的一片差評?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史長河裡,要論對讀者的影響力,恐怕沒有一部作品能超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部路遙嘔心瀝血,花費十年時間完成了百萬字巨著,十年間僅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那套晚出版本,總銷量就已破1800萬冊,並以每年300萬冊的銷量遞增,而它的盜版更是不計其數。
  • 路遙的小說中孫少平遇到了外星人
    電視劇版《平凡的世界》播出後,關於孫少平遇到外星人的描述,好多沒有讀過原著的人甚至以為這是導演和編劇強行加進去的,還引起了社會上的討論,當這些人刨根問底得知這是路遙先生在小說中寫的時,他們又說路遙這一描寫太過突兀,是小說的敗筆,他們認為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
  • 用生命寫作的路遙,改變了多少人的人生?馬雲說:我也得努力一下
    在《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遙已經創作出了反響極大的小說作品《人生》。據《生前好友詳述路遙生平與創作》一文的記載,早在1979 年, 路遙就開始嘗試著進入這部作品的創作。經過了三年的積累,1981 年, 不到32歲的路遙背上背包,坐上長途公共汽車, 一頭扎進了甘泉縣招待所, 開始了中篇小說《人生》的創作。
  • 在平凡的世界裡我們仍然離不開路遙
    今年是路遙誕辰70周年。近日,作家航宇的非虛構作品《路遙的時間——見證路遙最後的日子》出版。航宇是路遙的同鄉、同事、朋友,在路遙生命最後的兩年,他如親人般陪伴、照顧路遙,也見證了路遙最後的沉重、抗爭和無奈。在路遙誕辰70周年之際,航宇用疼痛的文字紀念這位優秀的前輩、尊敬的導師和親密的朋友。
  • 路遙《匆匆過客》:生命的美好,來源於瞬間的感動
    路遙擅長從苦難中描寫人性的光輝,使浮躁的我們,感受久違的美好。生命的美好不是持久的榮華富貴、不是濃厚的名利權情、不是得意的封妻蔭子,而是陌生人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善意的舉動,一個微不足道的幫助,都會使我們聞到陽光的味道,感受善良的美好,愛的動力,使我們覺得天更藍了,草更綠了,空氣更清新了,不由感慨生命真美好。
  • 路遙誕辰70周年,尋找一個真實的路遙
    路遙的生命雖然只有匆匆40餘年,但他的作品,他的精神,卻照亮了無數讀者的人生道路。本文作者是路遙的同事、朋友,在路遙生命的最後兩年,曾陪伴照顧路遙,在本文中,他記錄了自己眼中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路遙。路遙是一位有著遠大夢想的偉大作家,幾十年來,他用殉道式的寫作方式,「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創作精神,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創作出一部部精品力作。無論是《驚心動魄的一幕》《在困難的日子裡》《人生》,還是後來獲茅盾文學獎的《平凡的世界》,以及他最後的生命絕唱《早晨從中午開始》,這些作品傳遞了正能量,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
  • 路遙去世27周年:聽到《平凡的世界》獲茅獎,激動得想痛哭一場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本書,也是影響了中國千千萬萬有志青年不懈奮鬥的一部教科書,因此他非常渴望自己創作的這部小說能夠得到評委專家和廣大讀者的一致認可,也極其希望能夠再次聽到文學界的同行為他發出一次真誠而熱烈的掌聲。
  • 你知道路遙「不平凡的世界,」了解生命的定義才能書寫更好的人生
    1992年42歲的路遙離開了人世同時也帶走了所有的痛苦與心酸,文壇界巨星卻在潦倒與孤獨中隱沒。路遙的一生都與窮字為鄰,熱愛寫作的路遙也許有些名氣但卻沒有什麼錢,為錢憂心的路遙在生命的後半段仍然欠著10000多的借款。
  • 強推這部書名很有意境的星際小說,男主是外星人,又萌又感動!
    強推這部書名很有意境的星際小說,男主是外星人,又萌又感動!丁墨的小說看文的應該都比較熟悉吧,可以說是劇情甜寵兼備,她的文也有一些被改編成了影視劇。而今天我要推薦的是她的《他與月光為鄰》。該小說在2015年9月出版,是一部星際小說,聽名字就很有意境吧,男主,是一隻,呸,一個,可愛的,戰鬥狀態(♂)下會露出耳朵和尾巴的外星類人生物(莫名奇妙的描述)。一個親吻之後會說要負責的男人,一個一身榮耀又溫潤如水的男人。次部作品仍舊秉持著丁墨作者一貫的風格:「又甜又刺激,又萌又感動」、「開創了全新的言情小說模式。」
  • 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出現「外星人」,路遙為何腦洞大開?
    路遙《平凡的世界》堪稱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最經典的現實主義小說之一,解讀、研究它的文章可謂汗牛充棟,但其中有個別細節卻沒引起足夠的重視,細細品讀,會發現其中的奇特之處。比如,小說中出現過一段外星人的故事,當它被翻拍成電視劇後,也一度引起觀眾譁然。
  • 路遙:死前執意要見賈平凹,只為叮囑一句話,賈平凹聽後痛哭不已
    2、傾盡六年時間人生發表後,小有名氣的路遙此時還頗為年輕,他認為他不能以此局限在人生這一本小說裡,他還要探尋更多不同的方式。下定決心之後,便開始著手準備,在寫《平凡的世界》之前,他閱讀了無數的文獻資料。
  • 路遙沒有憑藉《平凡的世界》而富裕,是源自於他骨子裡的貧窮
    路遙出生在一個陝西一個貧苦的農村家庭,家中一共有七個兄弟姐妹,路遙作為老大因為家中實在缺吃少穿就過繼給了大伯,儘管生活再怎麼拮据路遙從未放棄求學,最終路遙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的能力。80年代,很多家庭都不知道咖啡是何物的時候,路遙就已經開始喝咖啡了,而且必須要喝當時最好的三合一麥氏咖啡,抽菸也是只抽「恭賀新禧」而且嗜煙如飯,一天至少要抽兩三包,路遙光花在抽菸上就超過了40000塊,路遙在花錢上大手大腳,即使有不錯的稿費但他的生活依舊很貧困。
  • 紀念路遙誕辰七十周年!籤名本、主題帆布包聯合上線
    ),致敬路遙,致敬他的作品,致敬他不朽的文學生命。於是,他投入了路遙相關資料的收集與甄別的工作中,還仔細辨別各種回憶文章中的錯誤與誇張,力求還原一個真實的路遙。不僅如此,厚夫在寫作過程中時常心緒隨著路遙的坎坷人生而起伏,因陷入無限的悲傷中不得不停筆。如此寫寫停停、停停寫寫,《路遙傳》最終成書是頗具分量的,其中凝聚了厚夫在學術上的苦心孤詣,也承載了他與路遙的深厚情誼。
  • 路遙《平凡的世界》被批評「不配成為經典」,反過來遭茅盾獎打臉
    ——《平凡的世界》去年,央視有一臺節目叫《故事裡的中國》,重溫了《平凡的世界》,節目的主持人是董卿,而這也讓我們更加懷念那個為《平凡的世界》而死去的路遙!路遙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而他最珍視的《平凡的世界》,更是他以生命為代價創作出來的作品。
  • 路遙:食堂甲乙丙三等菜,孫少平只敢喝湯,寫到此處,我潸然淚下
    路遙曾回憶說:我的父親只有一米五的身高,他每天辛苦勞作,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我們家的生活一直非常困難,經常揭不開鍋。在這種情況下,父親決定將路遙過繼給遠在70裡外的大伯,在路遙離家的那天,母親給他吃了一頓飽飯,給他穿上一雙布鞋,抱著他痛哭一陣後,讓父親帶他「上路」。就這樣,7歲的路遙跟著身材並不高大的父親步行70裡路。
  • 床上的路遙
    男孩眼看著父親一個人從坡裡走下去,連頭也不敢回的樣子,人生中第一次嘗受到什麼是撕心裂肺的感覺。那是1957年,這個悲痛欲絕的父親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親手棄掉的這個孩子,日後竟成了這陝北高原上響噹噹的人物,成了人人交口稱讚的作家路遙。  這段童年經歷是路遙在生命末期的病床上講給摯友航宇聽的,航宇把它寫進了《路遙的時間——見證路遙最後的日子》這本書裡。
  • 梅豔芳出演的五部文藝片,《胭脂扣》太出色,《男人四十》成絕唱
    梅豔芳出演的五部文藝片,《胭脂扣》太出色,《男人四十》成絕唱文/霹靂貝貝梅豔芳雖然一生短暫,但留給影壇許多經典,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經典涉及諸多類型,包括文藝、喜劇、武俠、動作等等,於筆者而言,最喜歡她在文藝片中的表現,如果究其原因的話,大致有二:一是她在歌壇多以前衛形象示人
  • 死於42歲的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他為何把筆扔出了窗外?
    「每一分鐘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這個世界,同時也把另一些人送進墳墓;這邊萬裡無雲,陽光燦爛;那邊就可能風雲驟起,地裂山崩。世界沒有一天是平靜的。」這段話亦如他那短短的42年人生,也許從他執筆為文那天起,就註定了是這個結局。路遙原名王衛國,出生於陝北一個貧窮農家,是家中長子。
  • 《平凡的世界》這部電視劇以農村為題材,且看農民怎麼評價它
    ——路遙大家都很熟悉了,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是根據路遙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的,因此我個人認為要了解這部電視劇首先應該了解作者本人和這本書書的創作背景,這樣才能更好的評價這部巨著。【壹】背景篇『1』路遙簡介,這裡我說的路遙簡介並不是官方的介紹,而是我個人對路遙的認識,所以大家不必太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