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2歲的路遙離開了人世同時也帶走了所有的痛苦與心酸,文壇界巨星卻在潦倒與孤獨中隱沒。
路遙的一生都與窮字為鄰,熱愛寫作的路遙也許有些名氣但卻沒有什麼錢,為錢憂心的路遙在生命的後半段仍然欠著10000多的借款。
他的成名得益於人生。
《人生》1982年發表於中國青年出版社
《平凡的世界》1986年發表於花城雜誌
因《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聲名大噪的路遙,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同一時期出生在陝北一個偏遠的農村。
家裡有五個孩子,身為長子的路遙在9歲的當口由父親過繼給了大伯。
路遙只是站在一棵老槐樹後面看著父親的背影,漸漸地隱沒在一片黑暗中,漸行漸遠……
延川縣的黃土高原是艱苦的,但好在能夠上學。生活上的貧窮,給這個少年不小的衝擊與精神上的折辱。
那是一個貧苦又教育資源貧乏的年代,一個學校只有一個班級,路遙天生的聰明好學,一直跳級而且每次都是以成績優異名列在第一名的位置。
路遙的孫少平其實就是他自己,吃著黑疙瘩,買不起丙菜,飢餓到疼痛的時候就去野地尋找一切能夠果腹的東西。糧食是一個人生存的必備,但飢餓讓你知道了生存和死亡。
1966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專,(今西安石油化工學校),村子裡無不洋溢著歡天喜地,但因全國停課卻沒去上。
再一次面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路遙在谷地上做著打唄,種地。甚至做過鄉村教師,這些深深地痛苦成就了他創作的資糧。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也得益於他所學的知識,所以一個人的成就絕不是你以為的那樣簡單。路遙擔任小學老師期間同時進了宣傳隊認識了自己的初戀林紅,但林紅的離開卻讓失戀的路遙險些自殺。
其實《人生》才是路遙真正的人生,面對愛人的離去,事業上的頹敗都使這位青年人痛苦不已。
他要書寫人生的血淚史,一部影響著幾億中國人的巨作恢宏的篇章,反映著陝北黃土高原人們的愛情迷茫與痛苦的交織,一部紀實性史實類小說油然響應在祖國的春天。
為了寫出好作品路遙把自己置於房間中,桌子上橫七豎八地躺著各類資料和文獻,為了隨手翻閱他把書放到了任何能放置的地方哪怕是廁所也被他扔了一本書,以便可以隨手翻讀。
1975~1985整理時代的背景,路遙翻閱了這十年間《人民日報》的相關報導,他看了又看,手指頭都被磨得發亮甚至有細小毛細血管的隱現,在筆尖猶如刀割讓人心疼。
小人物在社會的最底層苦苦的掙扎是不足為奇的,出人頭地除了自豪地抬頭挺胸還有隱藏在內心深深地自卑,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名和利是底層人最迫切的。
貧窮使我們自卑,我們的出身決定著我們的生活。一切習以為常的存在,都是命運的摧殘!
長期沒有規律的生活方式,終於使路遙倒在了一片雜亂的稿紙中,因肝腹水肝硬化引起了肝臟衰竭,病情的惡化隋使42歲的他走完了慘澹且孤獨的一生。
這是一場為精神展開的宴席,白月光的田曉霞,初戀的田潤葉,賢妻良母的賀秀蓮。都為人之津津樂道。
我們都曾以為自己就是孫少安,可到底不是他,生活給了你許多磨難,看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價值觀,一直是人們追捧的對象,經典之作不乏地出現在熒幕上,如電影電視劇中。
不管順境逆境,一本好書總能讓你心曠神怡!
圖片並非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繫筆者,筆者將自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