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食堂甲乙丙三等菜,孫少平只敢喝湯,寫到此處,我潸然淚下

2020-12-04 博史通今

1986年,一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問世,這部長達百萬字的小說,把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寫得入木三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5年後,《平凡的世界》獲得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本書的作者路遙,一時間聲名鵲起,然而,一年後,路遙因病去世,讓許多讀者扼腕嘆息。

路遙,原名王衛國,正如《平凡的世界》一樣,他本是個平凡的人,他人生開頭和結尾都很慘,卻寫出了波瀾壯闊的詩篇。

路遙的人生開頭是極其悽慘的,1956年,年僅7歲的路遙被父親帶到大伯家,然後父親以「去趕集」為理由離開,把路遙留在了大伯家中,從此,他成了大伯的兒子。在世界上,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父親之所以把路遙送給大伯,也是實在沒有辦法。

路遙出生於1949年12月3日,新中國成立之初,陝北百廢待興,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不識字,靠身體和汗水養活全家。但在三間土窯裡,路遙一家卻擠著10個人,三個女兒,五個兒子,再加上他們老兩口。路遙曾回憶說:

我的父親只有一米五的身高,他每天辛苦勞作,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我們家的生活一直非常困難,經常揭不開鍋。

在這種情況下,父親決定將路遙過繼給遠在70裡外的大伯,在路遙離家的那天,母親給他吃了一頓飽飯,給他穿上一雙布鞋,抱著他痛哭一陣後,讓父親帶他「上路」。就這樣,7歲的路遙跟著身材並不高大的父親步行70裡路。因為平時在家都穿草鞋,路遙這一次穿布鞋不太習慣,半路上把腳磨個泡,父親在路邊撿了一雙破草鞋讓他換上,二人繼續趕路。

半路上,父親給路遙買了一碗油茶,父親坐在遠處,吧唧了幾下乾裂的嘴唇,什麼都沒吃。路遙知道「他已經再拿不出一分錢」。到了大伯家後,父親說自己要去趕集,然後就沒再回來。7歲的路遙就這樣被父母拋棄,留在了他並不熟悉的大伯家。

大伯家的情況並不富裕,和自己家唯一的不同就是孩子少。路遙是來到大伯家後才開始讀書的,由於生活貧窮,路遙的鉛筆用完了,他都不敢吭聲找大伯要幾分錢。路遙上學的時候,褲子破了幾個洞,他走路的時候總是避著別人,怕別人笑話。有一次,有個孩子惡作劇,故意把路遙推到人群中,大家看到路遙漏屁股的褲子後,哄堂大笑,這個情形給路遙留下了最難忘的記憶,終身難忘。

1961年,由於特殊原因,整個中國都處於極端貧窮的時代,當時平均一個村子還不足一個人上高小(相當於現在的五六年級),但路遙卻考上了高小。路遙非常想上學,伯父卻希望他能老老實實做一個農民。路遙和伯父反覆商量,最後伯父同意路遙繼續上學,但每個月只給他25斤的糧票。十多歲的孩子,正在長身體,這些糧食根本不夠吃。學校食堂裡的菜分為甲乙丙三種,路遙連最差的「丙菜」都吃不起,他只敢喝菜湯,為了避免別的同學笑話,他每次只能偷偷地喝。路遙曾回憶:在寫《平凡的世界》的時候,每當寫到孫少平和郝紅梅偷偷躲起來吃黑饃饃,路遙都忍不住潸然淚下。因為他寫的不是孫少平,也不是郝紅梅,而是一個叫王衛國(路遙真名)的孩子在特殊時代背景下填飽肚子的艱難人生。

為了吃飽肚子,路遙不得不趁下課去挖野菜,找很多爛七八糟的東西來填肚子。他聽說樹皮能吃,還不止一次嘗試過。

路遙當時的夢想是考上大學,但隨著「文革」的爆發,路遙知道升大學無望,他只能接受回鄉當農民的現實。在這期間,他還鬼斧神差地當過紅衛兵。在務農的同時,路遙開始了文學創作,1972年,路遙有幸被調到延川縣文藝宣傳隊,路遙任創作員。

路遙樸實的文字功底,逐漸得到了領導的認可,第二年,路遙被推薦為工農兵學員被推薦上大學,但因為他曾經當過紅衛兵,北師大和陝師大都不敢要他,最後延安大學中文系向路遙敞開大門。雖然讀上了大學,但路遙的生活還是非常艱苦,和其他同學相比,路遙在生活方面常常非常自卑,因為一個字——窮。

路遙畢業後,被分配到《延河》文學刊物做編輯,1980年,路遙發表一篇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這部小說反映文革時期造反派的故事,謳歌了某縣縣委書記的正義行動。意外的是,這篇小說獲得了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這對路遙是一個很大的鼓勵。1982年,路遙的《人生》出版,獲得了第二屆優秀中篇小說獎。兩部小說連續獲獎,讓路遙開始小有名氣。

1984年,路遙籌備已久的《平凡的世界》終於開始創作,為了能夠接地氣,路遙特地到銅川陳家山煤礦尋找寫作素材,孫少平在煤礦中的故事細節,大多來自這裡。1986年,《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兩年後,全部完稿。在這期間,路遙依然很貧窮,因為他要承擔身後兩個家庭的開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路遙欣喜若狂,但他沒有路費去北京領獎,對此,他東拼西湊,最終在弟弟王樂天和延安地委副書記馮文德的幫助下,路遙才艱辛地湊齊了路費,坐上了火車。當時,路遙還特別無奈地說了一句髒話:「日他媽的文學!」

獲得茅盾文學獎之後的路遙,他的人生卻沒有迎來巔峰,因為他因肝硬化住進醫院,他的妻子也和他離婚。在去世前,路遙對看望他的人說道:

我這一生,吃的都是豬狗食,幹的都是牛馬活。

路遙的人生開頭和結尾都很慘,但他卻寫出了波瀾壯闊的詩篇,影響了無數讀者。路遙的人生是悲慘的,也是勵志,他筆下的主角,全部擁有強大的責任意識和擔當,全部擁有順應時代變革的勇氣,路遙,堪為偉大的作家。

路遙雖然離去了,但他為我們留下了《平凡的世界》,為我們留下了《人生》。筆者一直很喜歡路遙,在眾多茅盾文學獎作品中,《平凡的世界》百讀不厭,我在高中時期買了一本《平凡的世界》,到現在書皮早就翻爛了,但仍愛不釋手,因為這是一篇鴻篇巨著,是一篇讓人驚醒,並飽含正能量的優秀書籍。

《平凡的世界》現在已經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全球銷售近2000萬冊,每年的銷量仍在遞增。很多文學、商業界的大佬都曾高度評價這本書。讀《平凡的世界》,有些人覺得自己是「孫少平」,有些人覺得自己就是「孫少安」,有些人覺得自己就曾住在「雙水村」,有些人覺得自己也曾經認識一位「田曉霞」,更有人認為自己錯過了「田潤葉」……

當馬雲剛創業時,曾在火車站撿到一本《平凡的世界》,他讀完幾頁後便痴迷於此,連續幾天把此書讀完。馬雲曾坦言:「《平凡的世界》改變了我,我從裡面看到了『不放棄,就有希望』的精神!」

潘石屹也說過:《平凡的世界》我一共讀了7遍,每當我遇到人生低谷時,我總會拿出來讀一讀。我覺得,我就是孫少安。潘石屹為了感謝路遙,曾花巨資為路遙修墓。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新一代的「紅樓夢」,陝西另一位文學大家陳忠實(《白鹿原》的作者)曾評價: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我們有成功時,也有遇到挫折時,當我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當我們迷惘和無助時,建議你讀一讀《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能夠讓無力者更有力量,讓悲觀者砥礪前行。

今天,筆者通過整理,鄭重向大家推薦路遙的最完整版的《平凡的世界》,這套書是由出版路遙作品最權威的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三部完整版。原價108,現在只需要79.9元。讀書是最好的投資,只需要一頓飯錢,讓我們共同感受路遙文字的魅力,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下方橫條為購買連結:

相關焦點

  • 路遙的小說中孫少平遇到了外星人
    電視劇版《平凡的世界》播出後,關於孫少平遇到外星人的描述,好多沒有讀過原著的人甚至以為這是導演和編劇強行加進去的,還引起了社會上的討論,當這些人刨根問底得知這是路遙先生在小說中寫的時,他們又說路遙這一描寫太過突兀,是小說的敗筆,他們認為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
  • 路遙《平凡的世界》被批評「不配成為經典」,反過來遭茅盾獎打臉
    在筆者看來,這本小說中,路遙寫出了兩個樸實無華、像山一樣偉岸的中國農民形象:一個偏於精神層面的孫少平,一個在時代的浪潮裡弄潮的孫少安。而演員王雷,用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對這個角色的熱愛,出色的塑造了電視劇中的孫少安,這很顯然是非常成功的二次創作。
  • 甲乙同時朝丙開槍,但丙只中了一槍,兩人算不算故意殺人未遂?
    甲乙二人沒有通謀,各自埋伏,幾乎同時向丙開槍,後查明丙身中一彈,甲乙對各自犯罪行為供認不諱,但收集到的證據無法查明這一槍到底是誰打中的。面對這種情況,甲乙兩人應該如何處罰呢?甲乙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同時也查明丙身中一彈的事實,因此,甲乙的行為可以認定為構成犯罪。而「收集到的證據無法查明這一槍到底是誰打中的」情況屬於關於犯罪是否既遂的認定,而不再屬於是否構成犯罪的認定。即兩人都構成犯罪,但兩人都屬於故意殺人(未遂)。關於故意殺人未遂的相關處罰!
  • 路遙用生命完成《平凡的世界》,為何卻遭到評論界的一片差評?
    第一次看到《平凡的世界》手稿的是《當代》的主編、副總編周昌義,那時候路遙的《人生》在巴金主編的《收穫》雜誌上發表,已經成為文壇裡知名度很高的大作家,能接到路遙的稿子,周昌義很激動,但是周昌義看完初稿後,並沒有跟路遙商量怎麼刊登的問題,而是直接做出了退稿的決定。周昌義在十五年後回想起這件事時曾這樣說道:「還沒來得及感動,就讀不下去了。
  • 路遙誕辰70周年,尋找一個真實的路遙
    我們走進路遙曾經住過的窯洞,黑乎乎的,破爛得不成樣子,沒什麼擺設,冰鍋冷灶,凌亂地放著幾隻碗,幾個孤零零的老南瓜非常顯眼。路遙的伯父已經去世,家裡就大娘一個人,孤苦伶仃地盤腿坐在土炕上,紅腫著眼睛,呆呆地。看樣子好長時間沒好好吃一頓飯了。曹谷溪跟大娘非常熟悉,他爬上光板土炕,喊了一聲:大娘!
  • 這部小說感動了中國人,卻成了路遙生命裡最後的絕唱
    今天給大家聊一聊《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我個人認為這個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當然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個永遠偉大的世界,我作為這個世界裡的一名普通勞動者,將永遠把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世界當做我創作的一個神聖的上帝。」這是路遙說過的一段話,這段話的目的就是告訴人們他為什麼要寫《平凡的世界》!
  • 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出現「外星人」,路遙為何腦洞大開?
    作者:黃西蒙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36章中,孫少平因過度思念曉霞,竟然出現了幻覺:「他漸漸看清,橙光中有個像圓盤一樣的物體,外表呈金屬質灰色,周圍有些舷窗,被一排固定不變的橙色光照亮;下端尚有三四個黃燈。圓盤直徑有十米左右,上半部向上凸起,下半部則比較扁平。」
  • 17年後,路遙街頭偶遇了背叛他的初戀,想起過去種種,竟暴走失態
    隨後,路遙沒解釋什麼,拉上海波就出門打車到王府井的東風市場。到了王府井東風市場,路遙拋下海波,自己一個人在人群裡穿插衝撞起來;筆直向前,快步如飛,見物觸物,見人撞人;所過之處,人人側目。更讓人意外的是他見櫃檯就上,見東西就問。這樣的路遙太反常了!回到家中後,路遙嘴裡嘟囔著"我搭了車準備回來,剛上車就看見那紅色的衣服。我感覺像她,就下了車,走了過去。
  • 《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喝醋降血壓,靠譜嗎?醫生闢謠
    好多人問我,到底喝醋能不能降血壓?我說:這個很簡單,喝幾天試試看,如果血壓降低了,就說明喝醋能降血壓;如果喝醋後血壓還是原樣,那就說明喝醋不降血壓。結果過了一陣的反饋就是:血壓還是那個樣子,根本沒降下來。
  • 60年了為何路遙筆下寒門學子孫蘭香工地搬磚的梗每年高考都會上演
    記得我是在高考後的第二個星期去工地打工的,真實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我讀過的一本書,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雖然我出生的年代晚於書中所寫的年代,但是農村人的生活有一些似乎一直沒有什麼改變過,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
  • 死於42歲的路遙:寫完《平凡的世界》,他為何把筆扔出了窗外?
    路遙原名王衛國,出生於陝北一個貧窮農家,是家中長子。繼路遙出生後,父親母親又陸陸續續生了5男3女,家中經濟不堪重負,實在養不起那麼多的孩子了。於是父親母親決定,將8歲的路遙過繼給遠在延川的,無子嗣的大伯家中。大伯家雖然沒有那麼多孩子要撫養,但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好,經常吃了這頓沒下頓,小小年紀的路遙,不得已要一起分擔家中農活。窮苦人民的孩子自然是「以食為天」。
  • 用生命寫作的路遙,改變了多少人的人生?馬雲說:我也得努力一下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在中國文學史上,路遙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影響力極大。「我第一次高考失敗後做臨時工,有一次出差到義烏火車站買了這本書,看了之後覺得人家特有出息,一次沒考上大學再考,而我沒考上就去踩三輪車了,我決定第二年再考。直到第三年,我終於考上了。我特別感謝路遙,這本書告訴我得考大學,儘管考大學對我意味著什麼我不清楚,我覺得人家那麼努力,我也得努力一下。
  • 高校食堂為避H7N9推出奇葩菜:番茄炒菠蘿(圖)
    新浪微博@武漢同城會:湖北經濟學院食堂的奇葩菜品:菠蘿炒番茄!是你的菜嗎?  【記者追訪】乍看一眼以為是番茄炒雞蛋,仔細瞅瞅原來是番茄炒菠蘿!15日中午,網友「大臉BigFace」、湖北經濟學院的喻同學在微博上發出該校食堂的新菜品,吸引了不少網友的目光:「我怎麼沒見過這麼奇葩的菜,很想嘗嘗!」
  • 路遙:再一次投入莊嚴的勞動
    當然,路遙也十分清楚,在陝西文學史上,恐怕還沒有一位作家像他這樣,四十來歲就出版自己文集的先例,難道他要為自己的文學生涯畫一個句號嗎?我不明白路遙的這個舉動是什麼意思,雖然我聽到這樣的議論,但還不敢把這些告訴他,我覺得他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一定有他的道理。那麼,路遙到底想要幹什麼呢?
  • 你知道路遙「不平凡的世界,」了解生命的定義才能書寫更好的人生
    1992年42歲的路遙離開了人世同時也帶走了所有的痛苦與心酸,文壇界巨星卻在潦倒與孤獨中隱沒。路遙的一生都與窮字為鄰,熱愛寫作的路遙也許有些名氣但卻沒有什麼錢,為錢憂心的路遙在生命的後半段仍然欠著10000多的借款。
  • 《平凡的世界》裡,那座如回憶般恬淡的「原西縣」,我終於找到你了!
    高家堡也不平凡,秦朝的時候就已經有高家堡的存在了,秦長城穿過高家堡,由於是榆林和神木往返的必經之地,往返此處的商戶更是絡繹不絕,高家堡變成了一個接待南來北往商客的驛站,一度繁華。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神木和榆林修成了榆神公路,南來北往的人們就繞開了高家堡,古鎮漸漸地褪去了往日的喧囂光景,淹沒在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建設的浪潮中,而以前熱鬧的集市,也漸漸消失。
  • 床上的路遙
    「如果哪天我再站起來,一定要把這些故事寫成長篇,每一部都可以超過《平凡的世界》」,這幾乎是病中路遙內心的嘶吼  那時候的陝北人人都窮,一個家裡十來口人,吃了上頓沒下頓,男人實在養不活這麼多人了,索性挑了個孩子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