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1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搜指仔 城事特搜 收錄於話題#大灣區新聞資訊139#灣區SUPER13
最新消息!
前海綜合交通樞紐
匯集了5條軌道交通
其中
地鐵1、5、11號線前海灣站已經開通
穗莞深城際線預計年內將開工
港深西部快線在積極規劃中
那麼
位於前海蛇口自貿片區
桂灣中心位置的
前海綜合交通樞紐
究竟長什麼樣?
今天「搜指仔」就帶你去一探究竟!
↓ ↓ ↓
前海綜合交通樞紐工程
前海被稱為特區中特區,它也是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新的橋頭堡,前海蛇口自貿區各種建設日新月異,今天要帶大家去探秘的是:前海綜合交通樞紐工程。
在離海邊僅僅幾百米的位置
一個地下大型交通樞紐工程
正在緊張建設中
前海綜合交通樞紐項目位於深圳西部,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16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亞洲在建規模第二大的綜合交通樞紐。
而這個工程內將包含深圳地鐵1號線、5號線、11號線、穗莞深城際線及深港西部快線車站,是名副其實的超級交通樞紐,這些交通項目全部都建設在地下,施工的難度非常高。
這個工程與正在運營的深圳地鐵11號線前海灣站共用支護樁,基坑的深度比地鐵站深10.5米,且緊鄰正在運營的5號線、1號線,為了施工的工程不對旁邊的地鐵造成影響,在安全的檢測方面要特別嚴謹。
前海交通樞紐項目B段技術負責人-張文博:
這裡看到的是一個振弦雲盒,它是用來測量支撐軸力的設備,它可以把支撐軸力的數據及時收集並上傳到檢測平臺,在檢測平臺上,我們設置一個預警值,它可以隨時反映我們支撐軸力的變化,當超過預警值的時候它會發出警報。
工程的另一個難度在於,這裡位於深圳西部填海區域,地層以淤泥為主,同時含有大量雜填拋石建築垃圾,地層軟弱,地質條件複雜,西側600多米就是海水,地下水豐富。
所以在工程中,基坑四周都架設連續牆和各種支柱,這些堅固的支撐,讓每個基坑就好像一個堅固的鐵桶,既保證大坑不坍塌,也同時阻隔基坑外的和基坑內的水域聯繫。
但是隨著海邊潮汐的影響,這個水平面下32米的大坑,最底層的位置還是不時會有地下水滲入。
前海交通樞紐項目B段技術負責人-張文博:
我們在基坑內部設置了很多降水井,降水井用於我們在底板施工的時候,地下水進行抽排,通過地下水的抽排,保證底板施工的安全,以及後期地下室施工的安全。
而在地質結構複雜的填海區打樁,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樁身垂直度和樁位控制也是工程的難點,項目中採用吊線墜超聲波多種手段測試垂直度控制,為了克服填海區地層成樁困難,項目使用15米的長護筒穿越,樁基澆築完成後,空樁再用碎石或者C15素砼回填密實,確保穩定。
目前,整個工程基坑開挖和主體結構施工交替進行,基坑開挖的時候一邊兼顧開挖,一邊兼顧支撐,一層挖完之後,每層澆築完成並且到達設計硬度之後,才能進行下一層的土方開挖,建築的過程可謂嚴謹又嚴謹。
在離地面32米高的基坑最底層,這裡會有不同的應用功能。
負一層是接待大廳,負二層是口岸和樞紐大廳,負三層是城市軌道,負四層是城際軌道,負四和負六層之間,將會有一個可以提供5000個停車位的地下停車場,這將是深圳最大的地下停車場。
整個工程地下施工部分由中建四局和中建八局共同承建,從2015年開始施工,因為工程的龐大和技術難度高,目前項目還在基坑的地下施工階段,但在這裡一直參與施工工程人員,卻真真實實見證著地面上的深圳速度。
前海交通樞紐項目,是前海發展的一個縮影,它不僅是前海內部的交通集散地,它的建成對深圳發展,對加速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也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我們共同期待這個超級工程早日建成,為灣區建設帶來更多無限可能。
熱門視頻推薦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亞洲第二大!深圳前海交通樞紐曝光!地下6層,匯集5條軌道交通》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