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菸草使用對貧困的效應評估》研究成果。
為了探究吸菸和健康及貧困的關係,金承剛教授課題組於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開展此研究,採用混合研究設計方法,首先使用定性研究方法,探索從吸菸到貧困的因果路徑。在此基礎上,設計調查問卷,開展現場調查,定量研究評估菸草使用對貧困的影響。結合對河北、黑龍江、山東、河南、湖北、四川、貴州和陝西8個省份的2409戶家庭開展了問卷調查,研究評估菸草使用對貧困的影響。使用stata16.0的擴展回歸模型(Extended Regression Model)進行數據分析,利用工具變量處理吸菸內生性問題。
研究結果顯示,我國貧困地區菸草流行依然嚴峻,吸菸率高達34.20%,遠高於全國26.6%的平均水平,另外,與非貧困人群相比,相對落後的貧困人群對吸菸危害的認知也仍然不足。
吸菸人群家庭貧困的概率顯著增高。調查對象中吸菸人群家庭貧困的概率是23.61%,顯著高於非吸菸人群的家庭貧困概率13.81%。吸菸者家庭貧困概率是非吸菸者家庭的近2倍。
吸菸通過收入降低和醫療花費增多兩條路徑導致或加劇貧困。首先,吸菸顯著增加了吸菸相關慢性病的患病率、降低吸菸人群的生活質量,引起勞動力的減弱,導致收入降低。與此同時,吸菸顯著增加了吸菸者的門診、住院概率以及醫療支出,擠佔了家庭食品、教育支出,不僅加劇了個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也給國家財政帶來巨大的負擔。反過來貧困導致的困境又會引起貧困家庭的高吸菸率,進而形成吸菸-貧困的惡性循環。
貧困人群對價格更加敏感,通過提高菸草稅價將顯著降低吸菸量。研究結果顯示,捲菸價格上漲對46.69%的人群吸菸量有影響:其中有影響的人群中,61.66%的人選擇減少吸菸量,13.37%的人將選擇戒菸。另外,如果常吸的煙價上漲30%、50%和100%,吸菸量平均會減少5.9支,7.6支和8.8支。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健康是拫本,而菸草又是導致多種疾病的重要因素,把健康扶貧工作的關口前移,將控煙與健康扶貧戰略相結合,通過提高菸草稅及加強針對貧困人群的健康宣教,讓貧困人群遠離疾病,才能更好地鞏固我國脫貧攻堅戰所取得的巨大成效。
編輯:晴什
(本文轉載自北師大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公眾號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繫13331155713)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採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