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衛網訊太空如廁方式從直接尿褲子到尿袋到紙尿褲到現在高科技廁所,已經經歷多代更迭。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於9月29日向國際空間站發送一種新的太空馬桶UWMS,它將在國際空間站內停留三年,供太空人在未來用於月球或火星任務。
這個耗資2300萬美元的廁所系統被稱為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比空間站目前使用的廁所小65%,輕40%,可以容納更大規模的工作人員。作為例行補給任務的一部分,該馬桶將於9月29日搭載諾斯羅普·格魯曼·天鵝座發射到空間站。
探險63號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和伊萬·華格納已經開始為太空馬桶的交付做準備。根據航天局的一份聲明,機組人員將使用軌道實驗室的Canadarm2機械臂來捕獲天鵝座太空飛行器。
新型馬桶是緊湊的白色圓柱體,與美國宇航局以前的太空馬桶設計具有許多共同之處。它有一個用來吸尿的漏鬥,一個可移動的垃圾壓實機,一個用來存儲糞便的馬桶以及一個在小開口周圍帶有凸出唇緣的座椅,以幫助太空人瞄準。NASA新型馬桶與老式太空馬桶的最大區別之一是,它的結構緊湊且完全獨立,而舊的馬桶則藏在艙壁後面,維修困難。它還有一個內置的系統,可以對尿進行預處理,然後將其排入空間站的生命支持系統,以循環利用水。
最大的改進之一就是改變了設計,以更好地滿足女性太空人的需求。「由於尿液漏鬥的位置,女乘員同時排尿和排便更為複雜。」「存在過於鄰近的問題,因此座椅和尿液漏鬥都經過了設計,可以改善女太空人的體驗。」
新廁所將被放置在國際空間站現有廁所旁邊的檔位中,但這個機艙的設計並非可同時容納兩個廁所。去年年初,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戴上了水管工帽,開始著手準備新的實驗室廁所。在設置新的攤位時,舊的太空馬桶突然漏水並噴出了幾升水,然後才將其固定。ISS上的馬桶曾幾次失靈,但麥金利希望NASA的新馬桶更簡單的設計能有助於將來避免這些問題。
用微重力下上廁所可能並不迷人,但如今的太空人要比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要好得多。在人類太空飛行的早期,NASA甚至都沒有在太空船上放置廁所。在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中,三名太空人將尿撒入安全套狀的套筒中,將尿液收集在太空衣下面的人造「膀胱」中。糞便則直接被放進入袋子。NASA的第一個太空站Skylab,標誌著太空廁所第一次被集成到NASA的太空飛行器中。它由壁上的一個孔構成,該孔可吸入尿液和糞便並將其存儲在袋中進行分析。
安裝在太空梭上的廢物收集系統是第一個類似於地球上的廁所的系統。它有一個圓柱形的金屬碗,上面裝有風扇,可在微重力作用下將糞便從太空人身上拉開,而吸水軟管則與漏鬥相連。
儘管NASA試圖使太空人儘可能輕鬆地進行這種體驗,但在微重力中大便始終將是一個挑戰。但是,美國宇航局詹森太空中心的太空建築師扎卡裡·泰勒(Zachary Taylor)對如何改善太空廁所有了一些想法。泰勒在《太空人雜誌》即將發表的論文中概述了他所謂的廁所「宣言」,該宣言要求重新思考太空人在太空中開展業務的方式。
目前,泰勒的替代廁所設計註定要保留在紙上。美國宇航局已經向甘迺迪航天中心提供了一個通用廢物管理系統,以整合到獵戶座宇宙飛船中,它將帶著太空人進行繞月飛行,這是計劃在2023年進行的Artemis-2任務的一部分。
同時,NASA正在探索其他方法來改進其廢物系統以用於將來的任務。例如,該機構正在研究如何從固體廢物中提取水,以便將其回收用於人員任務。水是太空中一種寶貴的資源,糞便中的水含量佔總質量的75%,目前全部浪費掉了。如果可以從太空人的糞便中提取水,則可以將其他循環水(例如尿液)用作建築材料或肥料。NASA將從空間站的測試廁所中收集數據,並從太空人那裡獲得反饋,這些反饋將為通用廢物管理系統的設計變更提供依據。
整合自像素視頻、lowy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