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爐煙氣常見脫硫脫硝工藝及其特點分析

2020-11-22 環保在線

  【

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

】在眾多的脫硝技術中,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是脫硝效率較高,應用廣,相對成熟的脫硝技術。SCR法是在一定的溫度和

催化劑

作用下,利用氨或烴做還原劑,可選擇性地將煙氣中NOx還原為氮氣和水的方法。催化反應溫度在320-400度(焦爐煙氣溫度範圍基本為180度-300度),該技術無副產品,通過加大催化劑裝填量,脫硝效率能達80%-90%以上。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的必要性
 

  1、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要求:焦化行業是煤化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鋼鐵行業中重要的上遊產業之一,也是重點汙染行業。根據環境統計數據,2015年焦化行業主要汙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36.47萬t/a和24.58萬t/a,佔全國工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比例分別為2.1%和1.7%。而焦爐加熱產生的焦爐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焦化生產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重要來源。由於長期的粗放發展,對生態環境質量產生嚴重影響,由其轉變而來的PM2.5佔空氣中PM2.5總量的40%~50%,同時它們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會導致一系列環境問題。因此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生成,減少二氧化疏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己是擺在焦化行業面前的重大任務。
 

  2、排放標準的要求:《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中對焦爐煙囪各汙染物的排放濃度限值提出了嚴格的要求:S02≤50mg/m3,NOx≤500mg/m3,執行特別排放限值的地區要求S02≤30mg/m3,NOx≤150mg/m3,根據目前國內焦爐煙氣中S02和NOx的排放濃度,必須採取脫硫脫硝末端治理後才能滿足GB16171排放標準要求。
 

  焦爐煙氣中S02和NOx的主要來源
 

  S02的來源:
 

  1、焦爐加熱用燃料中的H2S和有機硫經燃燒後生成的S02;
 

  2、炭化室荒煤氣竄漏進入燃燒室經燃燒後生成的S02;
 

  NOx的來源:
 

  焦爐加熱室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力型NOx,當採用焦爐煤氣加熱時,熱力型NOx佔全部NOx的95%以上;當採用高爐煤氣加熱時,生成的NOx則全部是熱力型NOx。
 

  焦爐煙氣的特點
 

  由備煤車間來的洗精煤,由運煤通廊運入煤塔,由煤塔漏嘴經裝煤車按序裝入炭化室,在950-1050度的溫度下高溫乾餾成焦炭。焦爐加熱用回爐煤氣由外管送至焦爐各燃燒室,在燃燒室內與經過蓄熱室預熱的空氣混合燃燒,燃燒後的廢氣經跨越孔、立火道、斜道,在蓄熱室與格子磚換熱後經分煙道、總煙道,後從煙囪排出。
 

  焦爐因其生產工藝的特殊性,煙囪排放的熱煙氣中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氮氧化物含量較高,煙氣需進行脫硫脫硝除塵處理後方可滿足排放要求。煙氣中NOx主要是在煤氣高溫燃燒條件下產生的,焦爐煤氣含50%以上的氫氣,燃燒速度快,火焰溫度高達1700-1900度,煤氣中氮氣與氧氣在1300度左右會發生激烈的氧化反應,生成NOx。
 

  總體來說,焦爐煙氣具有以下特點:
 

  1、焦爐煙氣溫度範圍基本為180-300度,溫度波動範圍較大;
 

  2、焦爐煙氣成分複雜,NOx含量偏高,濃度一般為350mg/Nm3-1200mg/Nm3;
 

  3、焦爐煙氣中含有S02,在180度至230度溫度區間內,S02易與氨反應轉化為硫酸銨,造成管道堵塞和設備腐蝕;
 

  5、焦爐煙囪必須始終處於熱備狀態。也就是說,煙氣經脫硫脫硝後,後排放溫度還得保證在130度左右。
 

  焦爐煙氣的脫硫技術現狀
 

  煙氣中的SO2是弱酸性物質,與適當的鹼性物質反應可脫除煙氣中SO2。按照吸收劑的形態,目前脫硫工藝一般可分為幹法(半乾法)和溼法。
 

  幹法脫硫:主要是採用粉末狀

脫硫劑

和催化脫硫劑,幹法脫硫的優勢是不產生廢水; 

  半乾法脫硫:主要是採用碳酸鈉或石灰溶液作為脫硫劑,優勢是不產生廢水,但會產生大量固廢脫硫渣,不太容易處理;
 

  溼法脫硫:主要採用是氨法脫硫,氨法脫硫的主要問題是產生氨逃逸,且容易產生煙氣溶膠和煙氣拖尾現象。
 

  幹法(半乾法)脫硫工藝特點:
 

  在幹法和半乾法煙道氣脫硫系統中,固體鹼性吸收劑被噴入煙道氣流中,或通過讓煙氣穿過鹼性吸收劑床的方式使其與煙道氣相接觸。無論哪種情況,煙氣中的SO2都是與固體鹼性物質反應,生成相應的亞硫酸鹽和硫酸鹽。為了使這種反應能夠進行,固體鹼性物質必須是十分疏鬆或相當細碎。在半乾法煙道氣脫硫系統中,水被加入到煙道氣中,以在鹼性物質顆粒物表面形成一層液膜,SO2溶入液膜,加速了與固體鹼性物質的反應。幹法脫硫技術的脫硫吸收和產物處理均在幹狀態下進行,該法具有無汙水廢酸排出、設備腐蝕程度較輕,煙氣在淨化過程中無明顯降溫、淨化後煙溫高、利於煙囪排氣擴散等優點,但存在脫硫效率低、脫硫劑利用率低、反應速度較慢、設備龐大、反應後煙氣含塵量大需要增加除塵裝置等問題。
 

  溼法脫硫工藝特點:
 

  世界各國的溼法煙氣脫硫工藝流程、形式和機理大同小異,主要是使用石灰石(CaCO3)、石灰(CaO)或碳酸鈉(Na2CO3)等漿液作洗滌劑,在反應塔中對煙氣進行洗滌,從而除去煙氣中的SO2。這種工藝已有50年的歷史,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後,技術比較成熟,而且具有脫硫效率高(90%-98%),機組容量大,煤種適應性強,運行費用較低和副產品易回收等優點。
 

  石灰石(石灰)-石膏溼法煙氣脫硫工藝由於吸收劑價廉易得,在溼法脫硫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該工藝的特點是脫硫效率高(>95%)、吸收劑利用率高(>90%)、能適應高濃度SO2煙氣條件。缺點是基建投資費用高、水消耗大、脫硫廢水具有腐蝕性,主要的是原料石灰石需要採購,副產品亞硫酸鈣不好處理。
 

  焦化廠一般可以採用氨法脫硫技術。氨法脫硫不但可以脫除煙氣中的SO2,生產出的硫酸銨和硫酸氫銨化肥產品還可以進入焦化廠回收車間硫銨系統加以處理利用生成硫銨產品。同時該系統利用一定濃度的氨水作為脫硫劑,可以使用回收車間剩餘氨水,減少回收車間蒸氨系統負荷,一舉三得。氨法脫硫採用液體吸收劑洗滌煙氣以除去SO2,所用設備比較簡單,操作容易,脫硫效率高。
 

  氨法脫硫不是一體化技術,不能同時進行脫硝,需要單獨再建設脫硝系統;副產品硫銨化肥品質受氨水質量影響,其純度難達到標準要求。所以氨法脫硫對氨水品質有一定要求,可以採用經陶瓷

膜過濾器

過濾後的氨水;脫硫後煙氣溫度較低,排放易形成煙氣拖尾,需要加煙氣加熱裝置;硫銨鹽液塔內結晶,易附著在塔壁或噴淋管道上,造成管路堵塞和嚴重腐蝕,設備選材要求高,腐蝕嚴重,需考慮防腐以及清洗裝置。 

  焦爐煙氣的脫硝技術現狀:
 

  由於焦爐煙氣的溫度較低,不適合高溫脫硝,因此目前焦爐煙氣主要採用中低溫脫硝技術,脫硝催化劑有釩系和錳系,也有活性焦和有機催化劑。
 

  脫硝工藝原理是基於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或有機催化法。
 

  SCR法脫硝工藝特點:
 

  在SCR系統設計中,煙氣溫度是選擇催化劑的重要運行參數。SCR技術需要高溫條件(320-400度),催化反應只能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進行,同時存在催化的佳溫度,這是每種催化劑特有的性質,因此煙氣溫度直接影響反應的進程。所以,焦爐煙氣需要安裝煙氣加熱系統。反應產物是N2和H2O,不能回收利用,只消耗原料和動力,不產生經濟效益,催化劑每三年更換一次,成本很高。
 

  SCR法脫硝工藝經催化劑改良,可以適當地降低反應溫度(230度),但是低溫SCR工藝都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均沒有經過工業裝置實踐應用。低溫SCR工藝由於SO2、水及氨易形成氨鹽造成催化劑中毒,影響催化劑的性能,低溫脫硝催化劑採購途徑具有壟斷性,價格較高。
 

  根據GB16171-2012(表6)的煙氣排放標準,要求煙氣中SO2濃度為30mg/Nm3,NOx濃度為150mg/Nm3。所以,焦化廠的煙氣處理系統需要同時增設脫硫脫硝系統,以確保煙氣達標排放。
 

  先脫硫後脫硝工藝流程及特點
 

  先脫硫後脫硝明顯的特點就是煙氣經脫硫後,煙氣中的SO2濃度降低,減少了脫硝反應過程中硫酸銨、硫酸氫銨雜質的形成,保護了脫硝催化劑的活性,延長其使用壽命。
 

  但是,這種工藝原則不能採用溼法脫硫。即使是幹法脫硫,也存在10度-20度溫降,不利於脫硝反應的順利進行,需要安裝煙氣加熱系統,餘熱利用率不高,主要的是幹法脫硫設備成本及運行成本都比較高。
 

  先脫硝後脫硫工藝流程及特點
 

  先脫硝後脫硫大的優點就是未經處理的焦爐煙氣溫度範圍基本為180度-300度,適合低溫SCR法進行脫硝反應(但是建議加入煙氣加熱系統,當結焦時間延長或者其它需要的情況下對煙氣進行加熱,保證脫硝反應的順利進行)。脫硝反應後,煙氣可以接入餘熱鍋爐進行餘熱回收利用。後直接進行溼法脫硫(氨法脫硫)。
 

其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但是,這種工藝主要存在以下兩個短板:,焦爐煙氣中含有SO2,SO2在180度至230度溫度區間內(正好是脫硝反應的適宜溫度),易與氨反應轉化為硫酸銨、硫酸氫銨,附著在催化劑表面造成催化劑中毒失活,同時還造成管道堵塞和設備腐蝕。所以,我們在設計時可以在脫硝系統前加一過濾網,同時增加洗滌系統,對附著在催化劑表面的雜質進行洗滌。
 

  第二,溼法脫硫的反應溫度為60度左右,經過溼法工藝脫硫後的煙氣一般溫度為45度左右,大都在露點以下,若不經過再加熱而直接排入煙囪,則容易形成酸霧,腐蝕煙囪,也不利於煙氣的擴散,同時在低溫潮溼季節會產生比較明顯的冒「白煙」現象,所以需要對淨化後的煙氣重新加熱至130度左右(這裡可以利用餘熱鍋爐產生的部分蒸汽即可),使焦爐煙囪始終處於熱備狀態。
 

  結語
 

  由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逐步凸顯出來,要求焦化行業向綠色發展已提上日程。
 

  儘管目前已經開發出了多種焦爐煙氣的脫硫脫硝工藝技術,但是其工藝可靠性、實用性等還需要驗證,因此,焦爐煙氣的治理技術仍有部分細節問題需要完善。

相關焦點

  • 焦化廠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技術分析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分析了天鐵集團焦化廠煉焦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煙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煙氣汙染物的生成原因及其物理化學性質。結合相關環保標準,分析比較了溼法脫硫、幹法脫硫技術、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這幾種現有的比較成熟的煙氣脫硫脫硝方法,闡述了其優缺點,並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改進,為焦化廠煙氣脫硫脫硝工藝的設計運行提供了基礎。
  •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技術分析
    2 SCR脫硫塔+除塵器+加熱爐+SCR脫銷的焦爐煙氣治理工藝 2.1 工藝路線 工藝流程如圖1,所含主要設備包括:脫硫塔、除塵器、氨氣、SCR脫硝反應塔、刮板機、循環風機。
  •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優化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介紹了焦爐煙氣半乾法脫硫+SCR脫硝工藝流程,並分析了存在的問題。通過優化脫硫劑製備及噴漿技術、補熱技術、建立新型焦爐加熱制度;改造脫硫劑製備管道連接方式,對脫硝除塵一體化裝置密封改造,增加設備工藝安全聯鎖功能,提高進入脫硝工序煙氣溫度等措施,保證了焦爐煙氣脫硝工藝運行穩定,實現了焦爐煙氣粉塵、NOx、SO2達標排放,主要物料消耗明顯降低。
  •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及其發展現狀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及其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 2020-12-31 11:17:28   來源:  作者:   摘要:煤炭是焦化企業重要的能源支撐,在產出的煙氣中具有氮氧化合物與二氧化硫。
  • SDS+SCR工藝在焦爐煙氣脫硫脫硝中的應用
    、一次性投資少、佔地面積小、運行成本低、全乾系統無需用水、脫硫效率高等特點,並且該工藝具有良好的調節特性,脫硫裝置的運行及停運不影響焦爐的連續運行,脫硫系統的負荷範圍與焦爐負荷範圍相協調,可以保證脫硫系統可靠和穩定地連續運行。
  • 半乾法脫硫+低溫SCR脫硝一體化工藝在焦爐煙氣脫硫脫硝中的應用
    1 焦爐煙道廢氣的特點及淨化處理難點為使焦爐煙氣達到良好的淨化效果,首先應對焦爐煙氣的成分和理化性質特點進行分析。由於焦爐生產工藝的原因,焦爐煙道廢氣的成分與一般電廠和鍋爐的廢氣成分是有很大不同的,其特點主要有以下 :(1)成分複雜多樣。
  • 焦化廠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技術研究
    本文針對,進行分析和援救,並為焦化煙氣脫硫脫硝的工藝,通過分析加以解決,減少對空氣的汙染,減少對大氣的破壞。引言我國今年工業發展比較迅速,在工業發展中也產生了不好的有害氣體對大氣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傷害。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的熱情的日益高漲,在各個企業中,尤其是焦化企業,更加需要響應國家對節能環保的號召。嚴峻的環保壓力迫使焦化企業不得不面對,氮氧化物的排放問題。
  • 四種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詳解
    北極星大氣網訊:一、碳酸鈉半乾法脫硫+低溫脫硝一體化工藝;二、加熱焦爐煙氣+高溫催化還原脫硝工藝;三、SICS法催化氧化(有機催化法)脫硫脫硝工藝;四、活性炭/焦脫硫脫硝工藝;碳酸鈉半乾法脫硫+低溫脫硝一體化工藝1.脫硫脫硝原理
  • 煙氣擋板閥在焦化廠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的應用
    煙氣擋板閥在脫硫脫硝工藝中有很大的應用,煙氣擋板閥主要用於煙氣脫硫系統吸收塔進、出口或旁路煙道上,用來隔絕煙氣流通,也可用於其他運行隔離要求比較高的煙風管道中,煙氣擋板閥是脫硫脫硝系統的一部分。在能源緊缺的今天,需要建設一個合理的、經濟的焦爐處煙氣處理術。煙氣擋板閥對焦爐有著很大的影響,它是連接鍋爐與脫硫塔的橋梁。二、脫硫脫硝處理原理分析(一)半乾法脫硫的工作原理對煙道氣進行處理中,使用半乾法技術,煙道氣會先與被霧化的碳酸鈉液在SDA塔內進行接觸,這樣可以淨化煙道中的二氧化硫。
  • 90萬噸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程技術方案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本文以90萬噸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程技術方案為例,同時主要從工藝原理、工藝流程、設計焦爐燃燒廢氣排放指標、主要設備參數及工藝特點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從而進一步提高脫硫脫硝工程的技術實施.焦爐廢氣中的低溫NOx處理技術還屬於本世界技術難題,嚴峻的環保壓力迫使焦化企業又不得不面對NOx的排放控制。尋求一種合理的解決方案很有必要。
  • 焦爐煙氣低溫SCR脫硝工藝催化劑選型探討
    但是,活性碳(焦)法很難穩定實現NOx的超低排放,現在部分企業已選擇在活性炭裝置後增設SCR脫硝。SCR法已經成為焦爐煙氣脫硝的主流工藝。根據布置位置的不同,SCR法可以分為脫硫前脫硝和脫硫後脫硝。如果煙氣從焦爐排出後直接進入SCR脫硝系統,催化劑極易被串漏至煙氣中的焦油、碳粉、煤粉等雜質堵塞。因此,將脫硝系統布置於脫硫除塵裝置之後,逐漸成為業內共識。
  •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系統煙道閥腐蝕的分析
    在某些焦爐煙氣脫硫脫硝過程中,使用的是中低溫SCR(選擇性催化法)脫硝工業和氨氣脫硫工藝。兩個焦爐共享一個脫硫和反硝化系統,單個系統設計處理廢氣每小時30萬立方米。此脫硫脫硝系統運行一年以上後,鍋爐煙道和煙道閥已受和反到不同程度的腐蝕,特別是冷凝段低溫煙道氣進口處的腐蝕,影響了鍋爐的正常運行。鍋爐管道和煙道閥的外部發生嚴重的氧化腐蝕和輕微的硫腐蝕、氯腐蝕。
  • 7m焦爐煙氣脫硫脫硝開工操作改進
    1工藝簡介鞍鋼鮁魚圈煉焦部現有4座7 m焦爐,每2座焦爐共用1座廢氣煙囪,通過採用煤氣精脫硫、焦爐熱修維護等控制手段,廢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均能達到當地排放標準,但由於鮁魚圈地處渤海灣,地理位置特殊,煉焦部從長遠考慮,組織實施廢氣脫硫脫硝項目,以期達到《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中表6特別排放標準,解決焦爐廢氣環保問題。
  • SDS幹法脫硫及SCR中低溫脫硝技術在焦爐煙氣處理中的應用
    1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1.1 工藝流程焦爐煙氣分別由地下機側和焦側煙道引出,經旁路煙氣管道閥門和新增入口管道閥門切換並匯合後進入煙氣總管。2 工藝技術的選擇比較常用的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方法主要有SDS 幹法脫硫+ 中低溫SCR 脫硝,SDA(Na) 半乾法脫硫+ 中低溫SCR 脫硝,SDA(Ca) 半乾法脫硫+GGH- 中低溫SCR 脫硝以及活性炭幹法脫硫脫硝工藝等。
  • 焦爐煙氣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技術應用及優缺點分析
    為了解決大氣汙染,目前來看,就循環流化床辦幹法脫硫工藝是最為理想的方法。本文對焦爐煙氣循環流化床半乾法脫硫工藝的原理進行了簡單的概述,然後就該工藝的優缺點與發展進行了詳細地分析。1 焦爐煙氣半乾法脫硫技術簡介焦爐煙氣半乾法脫硫技術是採用循環流化床半乾法煙氣脫硫工藝,根據循環流化床原理,焦爐煙氣在由粉料消石灰構成的沸騰床層內進行化學反應,焦爐煙氣在一定的流速範圍內,與消石灰吸收劑粉料進行強烈攪動,並多次再循環,延長消石灰吸收劑與焦爐煙氣的接觸時間,大大提高了吸收劑的利用率。
  • 柳鋼焦化廠5號焦爐煙氣脫硫脫硝系統投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柳鋼焦化廠5號焦爐煙氣脫硫脫硝系統完成施工項目交工驗收,正式投入運行。該公司五焦焦爐煙氣脫硫脫硝系統是柳鋼集團第2座焦爐煙氣處理項目,總投資約4000萬元,採用1號焦爐煙氣處理項目相同的幹法脫硫、中低溫脫硝技術(SDS+SCR)和工藝。焦爐原煙氣經過幹法脫硫反應脫除原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後,進入布袋除塵脫除粉塵顆粒物,最後經過脫硝技術反應脫除氮氧化物,達到焦爐煙氣超低排放標準要求。
  • 萊燒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的比較
    隨著環境保護的壓力不斷加大,燒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介紹了目前國內外主流的燒結煙氣脫硫脫硝工藝,並對各種工藝的優缺點進行比較分析。鋼鐵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汙染也較為嚴重。
  • 燒結煙氣溼法脫硫配套煙氣脫硝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尋找高效、穩定的適合配套燒結煙氣溼法脫硫的煙氣脫硝技術是鋼鐵企業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通過分析比較,總結出在溼法脫硫裝置下遊增加溼式電除塵器和SCR脫硝裝置的煙氣淨化系統綜合解決方案。
  • 焦化企業脫硫脫硝技術應用及運行效果、存在問題
    採用「餘熱鍋爐+幹法脫硫+ 除塵+低溫脫硝」特點:一是裝置投入使用後,不影響焦爐的安全生產;淨化後的煙氣返回原焦爐煙囪,使其始終在熱態運行,滿足焦爐生產所需的吸力;二是裝置操作彈性強,汙染物可以穩定達到《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對大氣染物的特別排放限值標準;三是採用幹法脫硫,沒有溼法脫硫帶來的「氣溶膠」產生的次生大氣汙染問題;四是脫硝反應在「脫硫+除塵」完成之後進行,已將煙氣中對脫硝催化劑有影響的雜質
  • 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
    隨著煙塵脫硫技術的不斷更新,煙塵一體化技術作為一種新式技術在得到廣泛應用,現就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作出分析。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施行進程中需求歸納運用各種技術設備工藝,比如氨肥法煙氣脫硫脫硝除塵技術、催化煙氣脫硫脫硝除塵技術、碳基材料法、脈衝電暈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