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 世界最深!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開工...

2021-01-18 澎湃新聞

12月20日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

(簡稱錦屏大設施)

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

標誌著由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和

清華大學共同建設的

中國首個、世界最深的極深地下實驗室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

進入工程建設新階段

錦屏大設施開工建設

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

前沿物理實驗設施

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是「十三五」時期國家優先安排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國內第一個極深地下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國際上第一次大規模建設具有極低輻射本底極端條件的綜合實驗設施。

錦屏大設施項目面向超越當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新粒子和新物理的重大基礎前沿研究,開展暗物質直接探測實驗、無中微子雙貝塔衰變實驗,以及核天體物理領域關鍵核素合成過程和恆星演化等基礎科學前沿研究,探究極深地下近零宇宙射線本底條件下各類基礎前沿領域的新機理、新方法、新技術,發展極低輻射本底屏蔽新方法與新技術,為我國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領域的重大基礎前沿物理問題研究提供平臺支撐。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清華大學實驗室液氮恆溫器

錦屏大設施總投資11.9億元。項目建設期5年,將於2024年12月正式投入運營。建成後,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可利用空間將達到30萬立方米,地上輔助實驗平臺建築面積將達到約4千平方米。

錦屏大設施建設完成後,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將擁有國際先進的極低輻射環境檢測、測試能力和國際一流的用戶服務能力,將具備國際領先的深地物理實驗綜合條件,有望成為世界深地物理實驗的中心。

通過平臺開放和資源共享,將推動我國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領域的重大基礎前沿研究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同時,還可發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形成多學科交叉融合、資源共享型的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研究中心、創新基地和綜合實驗平臺,助力打造國際一流科技名片。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


��點擊看報導《世界最深地下實驗室,有一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是國內首個校企共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是雅礱江水電以產、學、研合作方式助推國家基礎科學研究的重大舉措,開闢了國有大型企業支持國家基礎科學研究的先河。

與國際上其他的地下實驗室相比,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巖石覆蓋最深、宇宙線通量最小、可用空間最大,並且具備交通便捷、電力及水源充足、基礎設施完備等優勢。


��點圖片看央視《走遍中國》欄目揭秘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

2009年

2009年,清華大學與雅礱江公司合作,在位於四川涼山的錦屏二級水電站輔助洞中部的地下2400米處修建極深地下實驗室。實驗室以錦屏山為天然屏障,以錦屏二級水電站貫穿錦屏山的深埋長隧洞為基礎。

2010年12月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一期)建成投入使用,成為我國首個、也是世界最深的地下實驗室。

2014年

雅礱江水電與清華大學籤署協議,共同建設「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工程,將地下可用實驗空間由原來的4000立方米增加到30萬立方米。

2016年

在錦屏地下實驗室一期、二期工程的基礎上,雅礱江水電會同清華大學提出了建設「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項目。該項目於2016年在《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中正式發布,之後項目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並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正式批覆。

2019年7月

錦屏大設施項目正式啟動。

2020年12月

「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開工建設。


��燃!如果掉入地下2400米,你會看到……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一期建成投運以來,已經開展了清華大學主導的高純鍺直接探測(CDEX)、上海交通大學主導的液氙直接探測(PandaX)等暗物質直接探測實驗,以及清華大學主導的錦屏中微子實驗等。

目前, CDEX和PandaX兩個實驗組已累計獲得數十項主要成果,在較短時間內推動我國暗物質研究從無到有,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成果還取得了國際領先地位。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一期)

其中,CDEX實驗組2013年發表了我國首個暗物質直接探測研究成果,2018年給出了4-5吉電子伏特範圍內自旋無關暗物質直接探測靈敏度世界最好結果,並在多個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暗物質探測重要研究成果。

2015年,PandaX實驗組建造完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半噸級液氙暗物質探測器,之後兩次發布了當時世界上最為領先的暗物質探測結果,PandaX被認為是中國粒子物理方面的代表之一。

———— / END / ————

責任編輯丨盧 陽

執行主編 | 唐 巍

內容來源 | 雅礱江水電

原標題:《中國首個 世界最深!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開工建設》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開工建設
    2020年12月20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 (簡稱錦屏大設施)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標誌著由清華大學和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中國首個、世界最深的極深地下實驗室—
  • 錦屏大設施開工建設
    原標題:錦屏大設施開工建設12月20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簡稱錦屏大設施)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開工建設,標誌著中國首個、世界最深的極深地下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進入工程建設新階段。
  •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進入工程建設新階段
    川觀新聞(記者 李欣憶)12月20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簡稱錦屏大設施)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標誌著由清華大學和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中國首個
  •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啟動
    入地2400米建暗物質實驗室,清華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啟動清華新聞網7月21日電(記者 李晨暉 攝影 曹慶慶)7月20日,首個由清華大學作為獨立法人單位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工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新聞網1月8日電(記者 曲田 攝影 李派)1月7日上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以下簡稱「錦屏大設施」)工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主樓接待廳舉行
  • 中國最深實驗室擴容 近乎完全屏蔽宇宙射線(圖)
    楊 傑攝「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要擴建了!將從4000立方米擴容到12萬立方米!」8月1日,清華大學與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在成都籤署共同建設「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工程的合作協議,正式決定啟動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包括4組共8個實驗室及其輔助設施的二期建設再次令世界矚目。
  • 2400 米的地下,有個世界上最深的地下實驗室!研究的是…
    眼下,中國科學家也加入到了尋找暗物質這種「宇宙精靈」的隊伍中來,找到它,就可以顛覆現在人類對世界、對宇宙的認知。 暗物質究竟是什麼?記者探秘世界上最深的地下實驗室! 而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記者要探訪的世界最深的地下實驗室,就隱藏在雅礱江邊的錦屏山下。 雅礱江 整個實驗室最核心的位置位於錦屏地下實驗室的最深處,當一米多厚的聚乙烯門緩緩打開後,一個龐大的紅色箱體出現在記者的面前,捕捉暗物質的探測器就放置在裡面。
  • 川投能源錦屏水電站機組都投入運行
    摘要 川投能源錦屏水電站機組都投入運行   川投能源(600674)周三盤後發布公告稱,雅礱江流域梯級開發項目錦屏二級水電站8#機組於2014年11月26日完成72小時試運行,投入正式運行。
  • 中國水電站特色「十最」
    中國水電站特色「十最」,他們代表了中國水電發展歷程上的十座裡程碑。1.最早的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1910年7月開工,1912年5月發電。 最初裝機容量480千瓦。經過30多年的新建、擴建和改建,到1949年總裝機容量達到2920千瓦。
  •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將建成世界暗物質研究高地
    10月31日是國際暗物質日,記者從當天舉行的2019年國際暗物質日北京地區活動上獲悉,為中國暗物質直接探測提供國際一流實驗環境的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其二期已列入「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十個優先啟動項目之一,將在目前國際最深基礎上再建成空間最大的地下實驗室
  • 我國首個極深實驗室藏身2400米地下研究暗物質
    為了揭開暗物質神秘的面紗,全世界的科學家各顯神通致力於「捕捉」暗物質,想將它「看」個明白……  此為世界最深,科學家將守在裡面「捉拿」暗物質  在宇宙學中,暗物質是指那些不發射任何光及電磁輻射的物質。人們目前只能通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存在的最早證據來源於對球狀星系旋轉速度的觀測。
  • 2020年四川企業技術創新發展能力100強——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
    1名院士(任公司高級顧問)、3名國家勘察設計大師、2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專家、1名國家監理大師、11名四川省勘察設計大師在內的4000名高素質人才隊伍;國家能源水能風能研究分中心等4個國家級研發機構,四川省城市水環境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1個高端創新科研中心;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工程勘察綜合類甲級與電力、水利水電、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等38項資質證書;50多項國內國際領先技術成果、170多項國家與行業標準
  • 2020華西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院士論壇舉辦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6日訊(記者 胡旭陽 攝影報導)11月26日,「2020華西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院士論壇」在成都舉辦,15位國內知名院士及學者團隊齊聚一堂,圍繞建設「國際一流、裝備先進、高度綜合集成、開放共享」的生物治療轉化醫學設施帶來新的啟迪等話題開展深入探討
  • 白鶴灘水電站:國內首個100%國產機組大型水電站
    經濟日報記者 王軼辰攝  ◎ 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等4座水電站全部建成後,金沙江流域將形成一道巨大的清潔能源走廊  ◎ 雖然按裝機量和工程數量、大小來看,我國已經是世界水電第一大國,但是我國水電開發程度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還有較廣闊的發展前景  繼世紀工程三峽水電站之後,又一個重大水電工程走進人們視野。
  • 新年首個工作日,青浦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新年首個工作日,青浦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2021-01-04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第一個極深地下實驗室:藏在巖石下2400米,到底是研究啥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這個世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但我們也愈發知道了自己的渺小。因此更多探索科學前沿的機構,也因此誕生,在2014年,傳來了一條讓人感到振奮的消息,根據報導,14年8月1日,清華大學與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在成都籤署共同建設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的合作協議。這也標誌著我國第一個極深地下實驗室的擴建工作正式啟動。看到這條新聞,或許很多人感到好奇,「極深地下實驗室」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 重慶首個重大科學基礎設施——超瞬態實驗裝置年內在科學城開工建設
    1月7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高新區經濟工作會上了解到,重慶首個重大科學基礎設施——超瞬態實驗裝置預計年內在科學城開工建設。超瞬態實驗裝置由重慶大學建設,建築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該裝置將集成同步輻射光源和超瞬態電子顯微,利用X光和電子的互補性,在空間尺度上實現從埃到米、時間尺度上從飛秒到秒的覆蓋,以滿足超瞬態研究的需求。
  • 2400米巖石下深藏實驗室 巖石覆蓋深度世界之最
    本報訊(通訊員顧淑霞)昨天,清華大學和二灘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建設的中國首個極深地下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投入使用,這標誌著世界巖石覆蓋最深的實驗室正式啟用。  「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是清華大學和二灘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利用二灘公司為建設水電站而修建的錦屏山交通隧道建成的,其垂直巖石覆蓋達2400米,是目前國際上巖石覆蓋最深的地下實驗室。  2009年5月,清華大學與二灘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建設我國首個極深地下實驗室。
  • 錦屏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出束
    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JUNA項目負責人柳衛平說,該加速器投運後將成為目前世界上束流強度最高的地下核天體物理實驗設施。2003年,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歸納了新世紀物理學的11個重大科學問題,其中兩個與核天體物理密切相關:一是中微子的質量是多少,它們是如何影響宇宙演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