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華西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院士論壇舉辦

2020-11-28 中國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6日訊(記者 胡旭陽 攝影報導)11月26日,「2020華西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院士論壇」在成都舉辦,15位國內知名院士及學者團隊齊聚一堂,圍繞建設「國際一流、裝備先進、高度綜合集成、開放共享」的生物治療轉化醫學設施帶來新的啟迪等話題開展深入探討,這也是華西醫院院士論壇歷年來院士蒞臨最多的一次。

  據悉,2013年國家發改委總體規劃在我國建設5個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由四川大學牽頭申報的生物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項目是繼上海交大後全國第二個獲批立項開建項目。會上,該項目首席科學家、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魏於全院士介紹了項目整體情況。在學校/醫院建設團隊、兄弟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歷經400餘次會議,先後修訂《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共計28稿,兩棟研究大樓分別於2017年12月和2018年8月開工建設,目前均已封頂並計劃於明年年初投入運行。這標誌著定位於「國際一流、裝備先進、高度綜合集成、開放共享」 的生物治療轉化醫學設施即將開啟新時代的創新引擎。

  據了解,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是我國首個生物治療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國家「十二五」規劃布局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充分發揮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臨床優勢、成都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以及西南地區區域性的醫療資源優勢。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生物製劑篩選、生物製劑製備、臨床轉化驗證和支撐技術平臺等4個轉化研究系統平臺,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建設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高度綜合集成、高度開放共享、國際先進的生物治療轉化醫學研究設施,可供2500名科學家開展研究工作,主要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研究和開發腫瘤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疫苗、組織工程和幹細胞等生物治療技術及臨床轉化應用。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道:「轉化醫學就是從我們在臨床醫治病人的過程當中,發現一些臨床問題,針對這些臨床問題,我們去做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包括一些新的藥物,或是新的診斷方法、新的材料等。根據這些方法又去研發出新藥、試劑等,再運用於臨床去驗證是不是能夠提高醫療的質量,改善醫療的效果。也就是來自於臨床,通過研究,又回到臨床的轉化過程。」

  李為民舉例說,比如在這一次疫情當中,疫苗的產生和研發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轉化醫學的例子。「因為在臨床上需要疫苗,這時就馬上去研究如何能產生疫苗。在研發出疫苗後,又到臨床去研究,看它是否具有保護作用。如果具有保護作用,臨床一、二、三期完成以後,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相應的大規模的生產,最後應用於臨床。」

  院士論壇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黨委副書記羅鳳鳴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腸外科學科主任周總光教授主持。院士們先後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如醫學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劉德培院士作了「內源性過氧化氫晝夜震蕩調節近日鍾」專題報告。中國醫學科學院器官移植診治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浙江大學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長鄭樹森院士作了「肝癌肝移植的理論與技術創新」的專題報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世界衛生組織(WHO)防聾合作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耳鼻咽喉科學院院長韓德民院士作了主題為「健康醫學新時代人才戰略」的主題報告。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病理科主任,全軍臨床病理學研究所所長,中國醫師協會病理科醫師分會會長卞修武院士作了主題為「腫瘤演進與分子功能可視化」的報告。

相關焦點

  • 轉化醫學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率先在上海落成
    大力開展轉化醫學研究,將提高中國的醫療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於國民健康。 袁宸楨 攝中新網上海12月19日電 (陳靜朱凡)轉化醫學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率先在上海落成。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由閔行基地與瑞金基地兩部分組成。
  • 2019年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盟會議舉行
    陳竺指出,轉化醫學已成為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手段。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盟要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圍繞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核心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力求在致病基因及藥物、疫苗新靶點的發現與驗證、生物標誌的建立、創新藥物及免疫基因治療等的臨床試驗、疾病流行病學研究及現場幹預方面取得突破。
  • 基因簡報丨轉化醫學首個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啟用,重症新冠患者或與...
    新CAR-T免疫療法倫理指南發布  為深入落實北京市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任務,加強醫學倫理管理和審查能力建設,2020年12月16日,北京市衛健委發布工作通知,促進倫理審查結果互認,推廣專項倫理審查指南,其中包括《CAR-T細胞免疫療法臨床研究倫理審查指南
  • 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高峰論壇在滬舉辦
    東方網記者王佳燕11月24日報導:精準醫學作為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方向,備受全球關注,多個發達國家正緊密布局這一重大戰略領域。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精準醫學在這場防控阻擊戰和生命搶救戰中更是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今天,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行。
  • 第六屆國際實驗生物學和醫學論壇在成都開幕
    舉辦論壇的指導單位為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成都市高新區管委會,主辦單位為美國實驗生物學和醫學學會、學術期刊《實驗生物學和醫學》雜誌、SEBM/EBM亞太辦公室、四川大學華西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再生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單位為成都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峻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松靈:醫學創新轉化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本報記者 閻俏如 北京報導近年來,伴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和相關政策的落地,醫學創新轉化備受關注,醫生和醫療機構在醫學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11月28日,由北京醫學會主辦、北京市衛健委、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作為支持單位的「2020北京醫學創新與轉化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次大會以「創新、轉化、融合、發展」為主題。
  • ...醫學轉化研究論壇 | 腫瘤微環境、異質性與個體化免疫治療大事記!
    基於此,P4 China 2019 特設五大論壇之一:多組學與醫學轉化研究論壇,將從多方位展示分享如何將基礎科研成果孵化為臨床診療個體化新方案!本屆大會將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高福--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及商圖信息BMAP共同舉辦。  5大論壇,80+專家,1000+與會者,12月13日至14日在深圳,P4與您共襄盛會!
  • 讓「雙一流」高校成醫學科技成果轉化領跑者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肖淵:一直以來,北大醫學成果轉化工作緊緊圍繞「四個面向」開展,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重視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面向經濟主戰場,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創新引領醫學發展。
  • 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聚焦醫療科技創新
    光明網訊 5月11日,「2019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在成都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四川省醫學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主辦,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和醫聯承辦,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給予支持。
  • 第一期 | 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將受邀出席第九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
    第一期 | 中國科學院院士舒紅兵將受邀出席第九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並做精彩報告!>中國畜牧科技論壇(以下簡稱"論壇")是每兩年在重慶榮昌定點舉辦的全國畜牧科技領域最高規格的交流活動。
  • ...2020年中國腫瘤防治聯盟年會暨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廣州召開
    2020年12月25-27日中國腫瘤防治聯盟年會暨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成功舉辦。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徐瑞華等一眾醫學大咖;出席本屆大會的院士有李兆申院士、吳清平院士、陳勇院士、陳新滋院士、林東昕院士、樊嘉院士、董家鴻院士等十餘位兩院院士。
  • 2020中國康復機器人論壇(CRR2020)在京舉辦
    11月27日—29日,2020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暨國際康復設備博覽會在北京舉辦。本論壇由中國康復醫學會主辦,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和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協辦。
  • 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開幕 近20位國內外院士、科學家共話抗擊疫情
    11月16日上午,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正式開幕,並迎來鍾南山、裴鋼、徐濤等近20位國內外院士、科學家出席論壇,1000多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創新人才齊聚。論壇上,生物島實驗室黃埔學院在眾多大咖的關注下揭牌。
  • 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即將在上海開幕
    在這樣的歷史時期,我們計劃於2020年11月24日在上海嘉定隆重舉行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本屆論壇以「疫情防控常態化,醫療策略精準化"為主題,旨在推進精準醫學在新冠疫情防控和醫療策略方向上的應用與創新,討論疫情之下精準醫療的創新和研發機遇,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精準醫學創新體系。
  •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戰略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nbsp&nbsp&nbsp&nbsp3月18日,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戰略發展論壇在京舉辦。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法國國家技術科學院兩院院士、細胞產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漢氏聯合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韓忠朝、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九三學社副主席邵鴻、解放軍總醫院生命科學院院長付小兵院士、全軍造血幹細胞研究所所長陳虎以及法國技術科學院副院長Bruno JARRY以及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多名外籍專家分別就幹細胞行業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行業發展前景、中法幹細胞發展現狀及合作前景等話題做主題發言
  • 專訪丨魏於全院士:中日生物醫藥成果轉化直通車平臺啟動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攝像 李強魏於全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與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理事長,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會長。11月10日,2019中日先進醫療與新藥研發高峰論壇暨成果轉化大會在成都召開,此次會議由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和日本神戶轉化醫學研究中心(TRI)共同舉辦。當天,中日雙方近1000項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新藥研發等成果和產品供轉化與投資,其中包括日本方面提供的正在開展或已完成臨床試驗的幹細胞治療與生物材料等再生醫學產品、各種免疫治療與基因治療以及其它新藥產品400餘項。
  • 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在京舉辦
    9月19日,2020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創新智庫論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會議中心順利召開。  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等單位共同主辦。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李平出席論壇並致辭。戰略院黨委書記梁穎達主持主旨報告環節、出席聯盟成立儀式。
  • 共謀前沿科技,聆聽未來之聲——2020浦江創新論壇掃描
    除了人工智慧,論壇上公布的一份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創新城市調查報告也令人矚目。根據全球700多名科學家對未來15年內最有可能率先湧現重大創新突破的城市預測結果,中國城市的科技創新前景受到全球科學家普遍看好,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排名全球城市科技創新突破未來期望值前三位。
  • 最新日程丨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即將在上海開幕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諸多行業遭受重創,而精準醫學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新冠疫情防控和治療戰爭中發揮尤為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歷史時期,我們計劃於2020年11月24日在上海嘉定隆重舉行2020精準醫學產業化(上海)高峰論壇。
  • 202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
    11月11日下午,以「新基建、新發展、新標準」為主題的「202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標準化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作為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首日重磅活動,論壇聚焦產業政策及行業應用難點,解讀技術和標準新趨勢,推動新基建與汽車、電子、通信等實體產業融合發展,為實現核心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擴大內需,形成「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蓄勢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