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盟會議舉行

2020-11-25 四川省人民政府


5月11日,2019年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盟會議在成都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出席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致辭。

陳竺指出,轉化醫學已成為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手段。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盟要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圍繞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核心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力求在致病基因及藥物、疫苗新靶點的發現與驗證、生物標誌的建立、創新藥物及免疫基因治療等的臨床試驗、疾病流行病學研究及現場幹預方面取得突破。要加強學科交叉融合,打破行政壁壘,加快交叉學科人才引進與培養,促進跨學科的合作與協同創新,完善促進跨學科合作的學術評價和成果共享機制,讓基礎和臨床更加有機的結合起來。要注重系統整合協同,堅持開放創新,組建多學科、多領域、多系統融合的創新大團隊;形成研究合力,共同承擔慢性病、傳染病、地方病防治等重大使命任務,補齊老年醫學等短板,推進罕見病診治研究,力求在新藥研發、疾病防控領域培育孵化出重大原創性成果。要注重運行體制機制創新,發揮好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加強轉化醫學平臺的監管科學研究,通過衛生經濟學研究探索建立合理的醫保補償和對不同類型臨床試驗的支持政策,切實維護受試者權益;大力弘揚生命至上的人道理念,不斷推進醫學倫理、道德的研究和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構建新型高效的資源共享機制,主動參與或主導衛生與健康領域國際合作,打造轉化醫學研究合作高端平臺;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在疾病防治、醫學研究、人才培養、傳統醫藥開發等方面的實質合作,共建「健康絲綢之路」,在衛生健康領域協同推進全球治理體系的構建,造福全人類健康事業。

尹力代表省政府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他說,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在川布局的轉化醫學研究設施建設,全力保障項目順利推進。本次會議匯聚了全國轉化醫學領域的著名專家,大家共同探討轉化醫學的科技前沿,必將有力推動轉化醫學研究成果的應用。下一步,四川將繼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發揮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優勢,建設好轉化醫學研究設施這一引領性創新平臺,努力將其打造成國際一流的醫學科技創新基地、轉化醫學服務平臺、創新人才培養中心。

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我國「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分別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空軍軍醫大學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建設內容和研究方向各有側重的5個國家級轉化醫學國家科技基礎設施。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主要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研究和開發腫瘤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疫苗、組織工程和幹細胞等生物治療技術及臨床轉化應用,建設高度綜合集成、高度開放共享、國際先進的生物治療轉化醫學研究基地。

會議對轉化醫學研究具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學者,以及取得突破性創新成果的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進行了表彰。

生物醫藥領域院士專家代表,國家有關部委、省級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相關焦點

  • 2020華西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院士論壇舉辦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6日訊(記者 胡旭陽 攝影報導)11月26日,「2020華西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院士論壇」在成都舉辦,15位國內知名院士及學者團隊齊聚一堂,圍繞建設「國際一流、裝備先進、高度綜合集成、開放共享」的生物治療轉化醫學設施帶來新的啟迪等話題開展深入探討
  • 轉化醫學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率先在上海落成
    大力開展轉化醫學研究,將提高中國的醫療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於國民健康。 袁宸楨 攝中新網上海12月19日電 (陳靜朱凡)轉化醫學國家重大基礎設施率先在上海落成。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由閔行基地與瑞金基地兩部分組成。
  • 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
    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國發〔2013〕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                                           國 務 院2013年2月23日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為探索未知世界
  • 我校牽頭的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工建設
    本網訊  8月30日上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研討會暨模式動物大設施開工啟動儀式在我校涿州教學實驗場舉行。他指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複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對於增強我國原始創新能力、實現重點領域跨越、保障科技長遠發展、實現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是世界上第一個將豬和猴定位為模式動物的大科學設施。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通訊員 嚴向煒 董曉英 曹立英記者從中國農業大學獲悉,日前隨著塔吊將最後一方混凝土送上樓頂並澆築成功,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完成。
  • 上海市「腦與類腦智能基礎轉化應用研究」市級科技重大...
    上海市「腦與類腦智能基礎轉化應用研究」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成果有哪些? 12月23至24日,上海市「腦與類腦智能基礎轉化應用研究」市級科技重大專項2019年度工作匯報會在復旦大學召開。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今日封頂
    本網訊 11月6日上午,隨著塔吊將最後一方混凝土送上樓頂並澆築成功,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完成。目前已全面轉入二次結構、粗裝修、機電安裝階段,預計2021年10月竣工。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工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新聞網1月8日電(記者 曲田 攝影 李派)1月7日上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以下簡稱「錦屏大設施」)工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主樓接待廳舉行
  • 讓「雙一流」高校成醫學科技成果轉化領跑者
    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段麗萍: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政治、經濟、大眾健康等方面帶來巨大影響。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戰略機遇尤為重要。在國家科技創新驅動和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重要時期,醫學創新是醫學發展的重要引擎。
  • 中美實驗生物學及轉化醫學高峰論壇在並舉行
    9月19日,中美實驗生物學及轉化醫學高峰論壇暨第五屆美洲華人生物科學學會德州分會國際會議在並舉行。32位國外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和5位中國科學家應邀出席大會,圍繞中美生命科學、轉化醫學相關領域展開交流。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啟動建設
    新華社杭州11月18日電(記者鄭夢雨、朱涵)18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建設研討會與啟動儀式在杭州舉行。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容量最大、應用範圍最廣的超重力多學科開放共享實驗平臺。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項目「高分辨全能譜電子探測綜合設施...
    5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建議的教育部「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項目「高分辨全能譜電子探測綜合設施」啟動會暨電子探針科學應用研討會在上海舉行。為進一步凝鍊科學問題、明確用戶需求並確定高分辨全能譜電子探測綜合設施的建設內容,本次會議邀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澳門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 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建—新聞—科學網
    6月30日,坐落於華中科技大學的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大樓及山洞實驗室正式開工建設。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大設施項目可研進展匯報會議舉行(圖文)
    何志勇 攝影  本網訊 8月4日上午,「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可研進展匯報會在我校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李召虎副校長等參加會議。  「重要動物表型與遺傳分析重大研究基礎設施」是應2010年國家發改委徵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建設之需,由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推薦,並經評審確定為「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懷柔科學城: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引領 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2017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批覆《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懷柔科學城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承載地。 2017年9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指出,懷柔科學城要建成與國家戰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
  •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
    原標題: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   央視網消息: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系列建設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項目開工建設
    新華社武漢6月30日電(記者皮曙初 俞儉)坐落於華中科技大學的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大樓及山洞實驗室6月30日開工建設,將建成國際一流、綜合指標國際領先的精密重力測量研究設施。
  • 國家基因庫的現狀,如何實現成果轉化?
    2014年12月30日,國家基因庫一期工程封頂儀式在深圳舉行,這標誌著我國生物產業的戰略性發展向前邁進了關鍵的一步。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推動生物產業發展和基因技術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著眼於為本國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性和公益性服務平臺,儲存和管理我國特有的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是具有國家水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公益性創新科研和產業基礎項目。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基因庫,截止目前已累計處理了近300萬份生物樣本。
  • 溫嶺籍院士陳雲敏牽頭實施省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近日,由溫嶺籍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陳雲敏牽頭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CHIEF
  • 2020全國醫學病毒學會議在上海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張欣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日前,2020全國醫學病毒學會議在上海舉行。來自全國病毒學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線上線下齊聚此次會議,交流我國醫學病毒學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尤其是抗擊新冠病毒與疾病的中國經驗,同時展望中國病毒學發展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