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籍院士陳雲敏牽頭實施省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2021-01-08 浙江在線

2019-01-22 15:1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劉振清

近日,由溫嶺籍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陳雲敏牽頭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CHIEF)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據報導,這是在浙江省建設的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投入超20億元。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與「天眼」射電望遠鏡、「人造太陽」託卡馬克核聚變研究裝置、「上海同步輻射光源」等是國家「十三五」時期優先建設的10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被稱為未來「國之重器」。

圖為陳雲敏院士。圖片來自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

1962年2月,陳雲敏出生於橫峰街道七份岸村(現鑫聯村),在家裡排行老三。因為家裡哥哥姐姐都上了高中,按當時的規定,陳雲敏不能再上高中。初中畢業後,陳雲敏只能去農村勞動。1977年恢復高考後,陳雲敏考上了高中並被分到溫嶺縣五七工農兵學校(市職業技術學校的前身)。

1979年,陳雲敏考入浙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1983年、1986年、1989年先後獲浙江大學土木系建築結構工程學士學位、土木繫結構工程碩士學位、巖土工程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工作。1993—1995年,陳雲敏赴荷蘭從事博士後研究,回國後在浙江大學從事軟弱土靜動力固結、降解固結理論和災害防控技術的研究。現任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工學部主任,軟弱土與環境土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超重力研究中心主任和浙江大學巖土工程研究所所長。2005年入選浙江省首批特級專家,2015年12月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1月被批准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由陳雲敏團隊自主研發的高速鐵路全比尺動力試驗創新裝置。圖片來自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

陳雲敏院士牽頭建設的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是一個什麼樣的神奇裝置呢?

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這樣揭秘: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沒法穿越時空,笑看滄海桑田。不過在實驗室裡,模擬「一眼萬年、一步千裡」的時空壓縮並非不可能。陳雲敏院士牽頭的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就是一個構建從瞬態到萬年時間尺度、從原子級到千米級空間尺度、從常溫常壓到高溫高壓等多相介質運動的實驗環境。

據浙江大學介紹,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是綜合集成超重力離心機與力學激勵、高壓、高溫等機載裝置,將超重力場與極端環境疊加一體的大型複雜科學實驗設施。用設施英文名稱(Centrifugal Hypergravity and Interdisciplinary Experiment Facility)的首字母給它取了個名字,叫CHIEF,寓意著該項目將成為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方面的翹楚,引領全球科學家深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深地深海資源開發與高性能材料研發。項目建成後,將填補我國超大容量超重力裝置的空白,成為世界領先的超重力多學科綜合實驗平臺。

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是如此「高大上」,我們很多人無法想像它是什麼,更不可能坐在「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裡穿越時空。但我們卻經常享受著陳雲敏另一項重大研究成果——控制和修復高鐵路基沉降方法。溫嶺的很多交通道路為何會出現「橋頭跳」?那是軟土地基沉降的緣故,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而同樣建在軟土上的高鐵為何那麼平穩?那是因為應用了陳雲敏的「深厚軟土地基沉降控制準則」研究成果。2017年,陳雲敏的這項研究成果獲得茅以升科技獎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大獎。

2018年12月,市委副書記沈雲才等看望陳雲敏院士。

這些年,我市和陳雲敏聯繫密切,陳雲敏當選院士後,市領導和人才辦專門赴杭州祝賀。陳雲敏也非常關注家鄉的發展,希望溫嶺狠抓產業轉型升級,創造適合科技人才創業的生存空間,想方設法形成科技人才留得住的工作環境,讓更多的科技人才為溫嶺服務。

1548141341000

相關焦點

  • 浙江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進入初步設計階段,三位院士詳解國之...
    浙江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進入初步設計階段,三位院士詳解國之重器——超重力,重現地球滄海桑田  浙江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日前獲批,進入初步設計階段。5年後,一個與貴州「天眼」、上海光源、合肥「人造太陽」等大科學裝置同一量級的國之重器,將浮現在浙江大地上。
  • 今天,認識一下這位台州人,浙江歷史上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他,攻克了高鐵路基沉降控制等世界難題;他,讓垃圾填埋不再禍害環境;他,也是浙江歷史上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首席科學家。40年前,初中畢業後在農村務農的陳雲敏,沒想過今天自己成長為一名為浙江和我國巖土工程事業作出貢獻的優秀科學家。
  • 浙大將牽頭打造超重力離心機 足有9個足球場那麼大
    浙江在線2月1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周煒 孫婧宜 記者 章咪佳)記者日前了解到,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浙江大學將牽頭建設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選址杭州未來科技城,這是在浙江省建設的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 我校牽頭的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工建設
    本網訊  8月30日上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研討會暨模式動物大設施開工啟動儀式在我校涿州教學實驗場舉行。河北省副省長徐建培,項目總指揮、我校校長孫其信,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孟安明,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張國輝,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創新能力處處長任中保,保定市市長郭建英等出席儀式並致辭。我校副校長龔元石主持啟動儀式。
  • 潛心鍛鑄「國之重器」 記巖土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雲敏
    日前,在位於浙江大學的辦公室裡,巖土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雲敏告訴記者。  這件大事,就是建設浙江省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CHIEF)。建成後,這一裝置能夠利用超重力的「時空壓縮」效應,模擬大自然在漫長時光中發生的巨變。  CHIEF項目由浙大牽頭,選址杭州未來科技城,陳雲敏任項目首席科學家。
  • 建功立業新時代丨陳雲敏院士:潛心鍛鑄「國之重器」
    日前,在他位於浙江大學的辦公室裡,巖土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雲敏告訴記者。這件大事,就是建設浙江省第一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英文縮寫CHIEF)。這一革命性的工程工具能夠利用超重力的「時空壓縮」效應,以人為手段模擬大自然在漫長時光中發生的巨變。
  • 與「天眼」「人造太陽」同量級咖位「國之重器」由浙大牽頭正式啟動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副司長檀勤良、國家發改委創新能力處副處長劉增輝分别致辭,項目首席科學家、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陳雲敏院士介紹有關情況,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主持。他指出,支持和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是浙江省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省建設好創新強省的內在需要。CHIEF建設標準高、建設工期緊、施工難度大,希望浙江大學抓住建設關鍵期科學組織,精心施工,確保安全,確保質量。省、市、區相關部門要在服務保障、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確保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順利推進。
  • 復旦牽頭!上海市「腦與類腦智能基礎轉化應用研究」市級科技重大...
    復旦牽頭!上海市「腦與類腦智能基礎轉化應用研究」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成果有哪些?他指出,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融合是世界科學領域的重大難題。復旦大學領銜和集聚上海市和全國的力量,布局和推動這個方面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無論對於腦科學還是人工智慧領域的攻關突破和原始創新都是一個非常大的促進。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傅國慶出席會議並代表項目推進部門致辭。他指出,專項作為上海市腦與類腦領域布局的第一個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意義重大。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啟動建設
    新華社杭州11月18日電(記者鄭夢雨、朱涵)18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建設研討會與啟動儀式在杭州舉行。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容量最大、應用範圍最廣的超重力多學科開放共享實驗平臺。
  • 2020年國家自然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重大項目」立項清單
    在此基礎上,開展各種巖相組合類型儲層中的多相流動模擬,確立不同類型陸相頁巖油的有效開發模式,為中國中西部典型陸相頁巖油有利區評價和高效開發提供理論依據。由我校牽頭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移動通信的模塊化射頻電路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正式獲得立項資助,項目直接經費1783萬元,這是我校首個作為牽頭單位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是我校科研工作的又一項重要突破。
  • 科學賞|兩院新增院士名單出爐 浙江6人當選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5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2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浙江新當選的4名院士為浙江大學教授羅民興、楊樹鋒、陳雲敏,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陳大可研究員。
  • 多個項目由院士牽頭,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項目立項情況...
    該群體依託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面向國家重大裝備和電子信息產業需求,圍繞高效模擬前端集成電路和集成系統的低功耗和高性能協同的科學難題,在高效模數轉換器、高性能模擬前端晶片、混合信號系統晶片及微系統集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研究成果,牽頭獲得了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1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祝世寧院士榮獲江蘇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此外,我校還有12項成果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葉保留教授牽頭項目「面向雲端融合的大規模分布式數據處理支撐平臺及產業化應用」,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曉昭教授牽頭項目「淺層地熱能高效可持續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錢邦平教授牽頭項目「成人胸腰椎後凸/側凸畸形軀體平衡重建的基礎及臨床研究」和劉寶瑞教授牽頭項目「基於分子標誌的胃癌精準醫療新發現及其轉化研究
  • 2019年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盟會議舉行
    5月11日,2019年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盟會議在成都舉行陳竺指出,轉化醫學已成為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重要手段。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聯盟要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圍繞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核心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力求在致病基因及藥物、疫苗新靶點的發現與驗證、生物標誌的建立、創新藥物及免疫基因治療等的臨床試驗、疾病流行病學研究及現場幹預方面取得突破。
  • 深圳先進院牽頭建合成生物研究等重大項目,總投資超16億元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牽頭建設的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市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概算獲得深圳市發改委批覆,總投資超過16億元,由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建設。
  • 浙江大學導師介紹--陳雲敏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招生信息>正文浙江大學導師介紹--陳雲敏 2012-07-13 13:57 來源: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作者: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項目開工建設
    新華社武漢6月30日電(記者皮曙初 俞儉)坐落於華中科技大學的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大樓及山洞實驗室6月30日開工建設,將建成國際一流、綜合指標國際領先的精密重力測量研究設施。
  • 中科大附一院首次牽頭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合肥在線訊(吳麗敏 記者 李磊)日前,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公布。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生殖與遺傳分院院長史慶華教授擔任負責人的「減數分裂重組調控的分子機制」項目獲批。該項目是該院首次牽頭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也是近年來安徽醫療領域承擔的最重大的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