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牽頭的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工建設

2020-12-06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本網訊  830日上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研討會暨模式動物大設施開工啟動儀式在我校涿州教學實驗場舉行。河北省副省長徐建培,項目總指揮、我校校長孫其信,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孟安明,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張國輝,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創新能力處處長任中保,保定市市長郭建英等出席儀式並致辭。我校副校長龔元石主持啟動儀式。

孫其信代表學校對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河北省委省政府、保定市、涿州市以及兄弟院校、建設方項目專家對模式動物大設施給予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複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對於增強我國原始創新能力、實現重點領域跨越、保障科技長遠發展、實現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是世界上第一個將豬和猴定位為模式動物的大科學設施。該設施的建設將確立我國在國際上以豬和猴為模式動物開展生命科學研究的領先地位,推動相關領域前沿技術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為人類疾病治療、醫藥研發、異種器官移植、動物育種等領域提供重大平臺支撐。依託設施聚集全球高端創新資源,在未來農業、生物科技、食物與健康等領域產生顛覆性、原創性和帶動性技術和成果,並帶動新產品、新產業、新型經濟的快速發展。

為了建好這樣一個世界第一的重大科學工程,學校專門組建了國際科學諮詢委員會,聘請諾獎得主、美國猶他大學醫學院人類遺傳學與生物學傑出教授馬裡奧·卡佩奇擔任國際科學諮詢委員會主席。

孫其信強調,這不僅僅是一個科學設施,更是黨中央在當前國際競爭的大背景下如何依靠創新來引領中國經濟發展轉型做出的一項偉大決策。重大設施的建設首先要在重大科技上取得重大突破,同時帶動一系列相關的生物醫藥、營養健康、農業產業的升級換代,我們期待著這樣一個中國乃至世界第一的重大工程,將來也會引領以涿州、保定、河北為輻射區域的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為提高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水平,推動我國科學和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歷史性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農大智慧、農大力量。

孟安明代表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建設團隊,向為工程開工付出辛勤勞動的所有人表示感謝。他說,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包括豬和靈長類動物兩個分設施,將成為集培育、表型與遺傳分析研究於一體的豬和靈長類動物的大型研究平臺和臨床醫學評價的綜合體系。這是在我國乃至國際上的一個創舉性的工作。以豬和靈長類動物作為大型模式動物,將是未來研究人類生命活動規律的重要參考,是突破現有模式動物研究瓶頸的新途徑和新希望。

任中保、張國輝、郭建英分別代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有關司局、保定市人民政府對項目開工表示祝賀,對做好設施建設提出了建議。他們分別作為項目的領導、管理和屬地方,表示將全力支持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大設施建設。

徐建培代表河北省政府向模式動物大設施開工表示祝賀。他指出,當前河北省正處於歷史性的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省政府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高度重視創新引領和科技支撐,深入實施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系列三年行動計劃,大力培育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新興產業。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實施不僅能夠有力地促進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領域的原始創新,而且能夠推動創新成果在河北轉化應用,對於完善河北省的創新平臺體系、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速生物醫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全省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的轉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北省將按照特事特辦、要事快辦的原則,繼續做好各項服務工作,保障要素供給、完善配套政策、加強協調服務,全力營造良好的環境,為項目的高質量、高效率推進保駕護航。把這個項目建設成為我國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產業的示範工程。

隨後,在一陣嘹亮的機器鳴笛聲中,孫其信宣布: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建設開工!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國發[2013]8號)中明確「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的內容,由中國農業大學與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分別負責豬設施和靈長類設施的建設。在河北省涿州市建設3萬㎡的豬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總投資7.6億元。中國農業大學以豬為研究對象,在國內首次實現了體細胞克隆,系統開展了大動物幹細胞、疾病模型構建、繁殖育種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具有國際領先地位的豬研究平臺,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由中國農業大學主導的豬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將在世界上第一個建設實現將豬做成模式動物功能的,集培育、表型與遺傳分析於一體的可以對豬進行全尺度、全方位研究的大型綜合研究設施。設施致力於解決表型和基因遺傳機制中的核心生命科學問題,在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醫藥健康、器官移植等多方面進行戰略重大布局,並推動畜牧業快速發展,建立國際種業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國家發改委、教育部、中央國家機關政府採購中心、河北省發改委、保定市發改委、涿州市委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兄弟院校代表,我校管理服務機構和直屬機構有關部門負責人、相關學院領導、大設施項目團隊,以及參建各方參加了啟動儀式。

當天下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研討會在我校涿州教學實驗場舉行,中央國家機關政府採購中心副主任喻立新做了關於政府採購工程實務與思考的報告,北京科技大學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評價設施項目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張衛冬研究員、我校模式動物大設施副首席科學家趙要風教授、北京大學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副總指揮雷鳴研究員,分別作為高校「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重大設施的代表,分享了各自設施的建設情況,並和與會人員展開深入研討,促進了高校重大設施建設的交流,將有助於依法合規、高質量推進設施的建設。

 

相關焦點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今日封頂
    本網訊 11月6日上午,隨著塔吊將最後一方混凝土送上樓頂並澆築成功,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完成。目前已全面轉入二次結構、粗裝修、機電安裝階段,預計2021年10月竣工。
  • 科學網—「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項目開工建設
    本報訊(記者高長安)8月30日,「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16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的「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項目在河北涿州開工建設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通訊員 嚴向煒 董曉英 曹立英記者從中國農業大學獲悉,日前隨著塔吊將最後一方混凝土送上樓頂並澆築成功,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工程主體結構封頂完成。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大設施項目進入可研階段(圖文)
    學生記者 張禎煜 攝影  本網訊  3月17日上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立項建設推進會在我校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該項目建議書2月1日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後,自此進入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階段。  校長柯炳生在推進會上致辭。他代表學校對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和中科院給予這一「大設施」立項給予的支持和指導表示感謝,對項目參與機構、專家表達謝意。他說,剛剛結束的「兩會」突出創新主題,大設施建設是體現和支持創新的重要方面。
  •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大設施項目可研進展匯報會議舉行(圖文)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可研進展匯報會在我校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重要動物表型與遺傳分析重大研究基礎設施」是應2010年國家發改委徵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建設之需,由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推薦,並經評審確定為「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 模式動物表型與建設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瞄準豬 說你像「八戒...
    日前,世界上第一個將豬和靈長類動物定位為模式動物的大科學設施——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宣布開工建設。    這是在我國乃至國際上的一個創舉性的工作。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包括豬和靈長類動物兩個分設施。該設施的建設將確立我國在國際上以豬和靈長類動物為模式動物開展生命科學研究的領先地位。」
  • 中國農大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涿州開建 「天蓬工程」推動...
    在「京畿南大門」涿州,由中國農業大學主導的「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模式動物(豬)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已啟動建設。「這一項目有望推動我國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取得重大原創性突破,以及人類心血管疾病等病症診治、新藥篩選實現跨越發展,同時還將促進豬種改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項目副首席科學家趙要風說。
  • 中國農大「天蓬工程」開工:以豬為模式動物開展生命科學研究
    據悉,「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簡稱大設施)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中明確「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的內容,由中國農大與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共同承建,分別負責豬設施和靈長類設施的建設。
  • 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正孕育著一系列革命性突破,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紛紛加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擴大建設規模和覆蓋領域,搶佔未來科技發展制高點,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面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新形勢。  (一)科學前沿的革命性突破越來越依賴於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支撐能力。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項目開工建設
    新華社武漢6月30日電(記者皮曙初 俞儉)坐落於華中科技大學的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大樓及山洞實驗室6月30日開工建設,將建成國際一流、綜合指標國際領先的精密重力測量研究設施。
  • 深圳先進院牽頭建合成生物研究等重大項目,總投資超16億元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牽頭建設的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市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概算獲得深圳市發改委批覆,總投資超過16億元,由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建設。
  • 深圳腦科學、合成生物學兩大科技基礎設施完成全部立項程序 將在2023年建成
    記者8月17日獲悉,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牽頭建設的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市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概算獲得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總投資超過16億元,由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建設。深圳於2016年啟動十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行動計劃,立足源頭創新,補齊基礎研究領域的短板。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涿州「天蓬工程」主體結構封頂
    位於保定涿州的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日前完成主體結構封頂。作為國家「十二五」期間優先安排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由中國農業大學主導的這一項目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將豬作為模式動物功能的大科學設施,將為我國科技實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 溫嶺籍院士陳雲敏牽頭實施省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近日,由溫嶺籍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陳雲敏牽頭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國家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科技創新涿州基地項目圍牆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本網訊 7月27日,我校國家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科技創新涿州基地項目田間工程部分正式啟動,基礎圍牆工程動土開工。,規劃覆蓋1675畝土地,立足建設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國家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科技創新基地,2017年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評審,獲得正式批覆。
  • 保定市發改委調研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項目
    本網訊 5月20日,保定市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毛蘇宇到模式動物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進行調研,深入了解重大項目進展和園區產業規劃。毛蘇宇來到項目實地查看,認真聽取模式動物重大設施建設辦主任張樹川對項目進展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開工建設
    2020年12月20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 (簡稱錦屏大設施)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標誌著由清華大學和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中國首個、世界最深的極深地下實驗室—
  • 錦屏大設施開工建設
    原標題:錦屏大設施開工建設12月20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簡稱錦屏大設施)在雅礱江錦屏水電站開工建設,標誌著中國首個、世界最深的極深地下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進入工程建設新階段。
  • 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開建—新聞—科學網
    6月30日,坐落於華中科技大學的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大樓及山洞實驗室正式開工建設。
  • 河南大學舉辦「高通量作物表型平臺建設驗收暨專家學術報告會」
    會議邀請了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院士,國家傑青、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陳凡,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袁德軍,華中農業大學楊萬能等國內知名的作物表型平臺研發和應用專家。校長宋純鵬,副校長王學路,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財務處、學科建設處等我校職能部門領導,以及生命科學學院、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