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魏於全院士:中日生物醫藥成果轉化直通車平臺啟動

2021-01-13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攝像 李強

魏於全

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與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理事長,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會長。

11月10日,2019中日先進醫療與新藥研發高峰論壇暨成果轉化大會在成都召開,此次會議由四川省國際醫學交流促進會和日本神戶轉化醫學研究中心(TRI)共同舉辦。當天,中日雙方近1000項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新藥研發等成果和產品供轉化與投資,其中包括日本方面提供的正在開展或已完成臨床試驗的幹細胞治療與生物材料等再生醫學產品、各種免疫治療與基因治療以及其它新藥產品400餘項。

大會主席魏於全院士介紹,此次會議中,中日生物醫藥成果轉化直通車正式啟動。該平臺是一個聚合優勢醫療資源的平臺,匯聚中日先進醫療成果和精準提煉有效供給,在克服溝通障礙壁壘,提升成果轉化效率,助推資本產業互動,共享政策資源紅利,壯大產業集群等方面,有著強大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機遇。

現場,十餘項中日企業醫藥研發成果轉化協議也同期籤訂,中日雙方將在醫藥科研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四川、成都醫藥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以及先進醫療技術和新藥研發成果的轉化。

相關焦點

  • 魏於全院士做客水木清華講座講解腫瘤生物治療研究進展
    魏於全院士做客水木清華講座講解腫瘤生物治療研究進展  清華新聞網3月31日電 3月26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副校長魏於全做客水木清華生命科學講座,在清華大學生物新館報告廳,為廣大師生作了題為「腫瘤生物治療研究進展」的精彩報告。
  • 銀河生物攜手川大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 助推CART技術產業化
    未來南京銀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將重點推進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篩選和檢測平臺建設、大分子藥物開發和工藝平臺建設、創新型大分子藥物項目推進和產業化、細胞治療技術工藝開發及產業化、對外技術服務市場開拓等工作。蘇州銀河擬打造成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細胞治療產品及大分子抗體藥物研發與生產基地。
  • 首屆「未來之星」生物醫藥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大賽在京舉行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國醫學科學院及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指導,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和北京泰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首屆「未來之星」生物醫藥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大賽,於2021年1月6日在京舉行。
  • 魏於全:生物治療與生物技術藥物研究進展
    2015年6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6月11日,由生物谷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治療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在成都最佳西方成都金韻酒店隆重開幕。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於全以「生物治療與生物技術藥物研究進展」為主題發表了精彩風趣的演講。近年來,人類重大疾病如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隨著生物治療技術取得的重大突破,其在治療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魏院士圍繞生物治療介紹了國內外生物醫藥的研發審批情況,並詳細介紹了基因治療在安全性、有效性、靶向性等方面的信息。
  • 沈寅初院士:「我只是個科研成果轉化的啟動因子」
    「我只是個科研成果轉化的啟動因子」——訪生物化工專家沈寅初院士光明日報記者 陸健 光明日報通訊員 陳曼姣 童禹婷 「按照我的上課習慣,是要站著講課的。但我年歲大了,如果一會兒站不動坐下來了,請大家原諒……」每年的浙江工業大學新教師培訓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寅初總是溫文爾雅,給新入職的教師上「特殊一課」。
  • 中科院院士魏於全:四川探索癌症治療「量身定製」
    中科院院士魏於全:四川探索癌症治療「量身定製」     相關閱讀□莊林本報記者熊筱偉  「治療癌症,我們在做一些非常前沿的探索,包括給病人提供個體化治療。」
  • 我省制定意見推進生物醫藥成果轉化
    近日,省醫保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海南省關於支持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的若干意見》,針對加快推進我省生物醫藥領域成果轉移轉化提出九項意見。針對優化醫療保險支持機制提出,在符合國家醫保目錄有關要求前提下,對符合條件的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在海南省轉移轉化形成的創新藥物,優先納入海南省醫藥集中採購服務平臺採購目錄,掛網採購。探索推動保險公司將符合條件的新特藥納入商業保險理賠範圍。針對加大生物醫藥高端人才引進力度提出,鼓勵國內外高校、企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在園區開辦企業,鼓勵技術、資金入股。
  • 成都高新區、上海醫藥和威斯克公司籤約共推新冠疫苗...
    11月25日,成都高新區、上海醫藥和成都威斯克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威斯克)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上海舉行,此次合作總投資額超51億元,三方將依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新冠疫苗、腫瘤疫苗等眾多疫苗品種研發轉化,攜手打造全鏈條疫苗產業,推動建設「天府疫苗谷」,助力成都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我只是個科研成果轉化的啟動因子」——訪生物化工專家沈寅初院士
    但我年歲大了,如果一會兒站不動坐下來了,請大家原諒……」每年的浙江工業大學新教師培訓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寅初總是溫文爾雅,給新入職的教師上「特殊一課」。  今年82歲高齡的沈寅初是我國著名的應用微生物學家、生物化工專家,長期從事生物農藥和生物化工的研究,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先後主持開發了井岡黴素、7051(阿維菌素)等生物農藥產品,為我國生物農藥工業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 中國科學院魏於全院士到巴中市中心醫院指導學科建設
    人民網成都9月17日電 9月1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腫瘤中心主任魏於全教授來到四川省巴中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指導學科建設工作,為該醫院創新發展帶來「金玉良言」。巴中市政府副市長邱成平陪同。
  • 8大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發布 鍾南山院士點讚深圳防疫工作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通過視頻為大會致辭,點讚深圳防疫工作及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稱坪山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為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生物醫藥產業核心引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鍾南山、張伯禮視頻致辭本屆峰會以「『峰』在哪裡——生物醫藥技術與安全」為主題,邀請兩院院士、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500強生物企業高管、創投機構代表,共話行業創新與機遇,共建生物醫藥科技發展之路,活動規模遠超歷屆。開幕會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院士通過視頻為大會致辭。
  • 院士大咖齊聚羊城,共同展望生物醫藥未來發展趨勢
    國投創合多年深耕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生物醫藥產業是其重點布局的領域。劉偉認為,當前生物醫藥投資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應凝聚政府、投資機構、企業、科研院所等的合力,共同推動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 院士大咖匯聚廣州 探討生物醫藥產資融合發展趨勢
    匯集全國生物醫藥創新投融資頂尖機構代表,中科院院士等生物醫藥行業大咖學者群英薈萃,11月16日,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生物醫藥創新投融資論壇暨全國創新生物醫藥投資聯盟論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召開,論壇意在探討「科技創新引領健康未來,產資融合聚焦發展趨勢」。
  • 成都高新區攜手上海醫藥和威斯克公司,將打造全鏈條疫苗產業
    四川在線記者 肖瑩佩11月25日,成都高新區、上海醫藥和成都威斯克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威斯克)在上海籤署合作協議,總投資額超51億元。上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覆蓋醫藥工業、分銷與零售,位列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第473位。成都威斯克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魏於全院士團隊創辦,其研發的新冠疫苗是國家批准進入臨床試驗的11款新冠疫苗之一,也是中國首個昆蟲細胞生產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
  • 方舟子:魏於全院士被指造假該怎麼處理(圖)
    但是對捏造、篡改實驗成果這類的造假,要發現就很不容易,所以在國際權威的學術期刊上也時不時會出現可疑的論文,而要認定造假,就更難了,需要有權威機構介入進行調查。  3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司履生教授在新語絲網站發出《就魏於全院士發表假論文問題致中國科學院的公開信》,實名公開批評四川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於全發表兩篇假論文,在網上引起了熱烈討論,中外眾多專業與非專業人士都參與了進去。4月12日,《北京青年報》旗下的《競報》率先報導此事,把這場爭論引到了媒體。
  • 打通生物醫藥轉化「最後一公裡」,北京經開區這場大賽結碩果
    為科研人員搭建了從科學研究到產業化的重要橋梁在首屆"未來之星"生物醫藥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大賽上,來自國內高校、科研院所、醫院及醫藥企業的48個項目登臺亮相,專家學者和專業投資人現場嚴格審評,經過1天時間的激烈角逐,大賽在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兩個類別分別評選出一、二、三等獎。
  • 首屆天壇醫藥健康院士論壇召開
    原標題:首屆天壇醫藥健康院士論壇召開   首屆天壇醫藥健康院士論壇日前在京舉行。
  • 基因簡報丨轉化醫學首個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啟用,重症新冠患者或與...
    轉化醫學首個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在上海瑞金醫院啟用  12月19日,歷經兩個五年規劃的轉化醫學首個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落成,這也是目前我國在生物醫療領域的第一家國家級大設施。未來,瑞金轉化大樓將設自動化臨床生物樣本庫+百萬人資料庫。  ?
  • 李燦院士: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
    在此背景之下,李燦院士適時撰寫了《太陽能轉化科學與技術》一書。該書全面介紹了太陽能轉化的主要科學和技術,以及相關的研究方法和前沿進展,並規範了大部分評價標準。其涵蓋了太陽能光伏發電、光能—化學能轉化、光能—熱能轉化、自然光合作用等方面,在簡要介紹太陽能轉化的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引述了一些包括作者團隊在內的國際學術界的部分最新研究成果作為示例。
  • 2019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
    這項由合肥天麥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項目一經發布,便博得了陣陣掌聲。   1月11日,「2019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揭曉活動在我縣舉行。經推薦申報、項目初審、公眾評選、院士函審、專家終審等環節,共有20個候選項目從推薦申報中脫穎而出進入公眾投票環節,得到24萬餘名廣大同行的熱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