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生命健康產業創新服務
125期
政策
?新CAR-T免疫療法倫理指南發布
為深入落實北京市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任務,加強醫學倫理管理和審查能力建設,2020年12月16日,北京市衛健委發布工作通知,促進倫理審查結果互認,推廣專項倫理審查指南,其中包括《CAR-T細胞免疫療法臨床研究倫理審查指南》。
http://wjw.beijing.gov.cn/zwgk_20040/qt/202011/t20201127_2152260.html
?遼陽檢驗試劑集採申報環節與經銷商無關
近日,遼陽市醫療保障局出臺了《關於印發<遼陽市醫療機構2020年檢驗檢測試劑集中採購議價實施方案>的通知》,對申報企業的要求嚴格。其中要求,檢驗檢測試劑的生產企業、生產企業設立的僅銷售本公司產品的商業公司、進口產品國內總代理 (在國內不設總代理的, 只接受一家一級代理商的報名,此一級代理商代理的區域,須覆 蓋遼寧省轄區範圍) 視同生產企業直接參加議價工作。
參考信息>>
http://ylbzj.liaoyang.gov.cn/html/LYYBJ/202012/160827876432596.html
? 基因慧啟動」2021戰略合作夥伴計劃「
僅限10家機構
聚焦數字生命健康產業創新服務
產業
? 11家企業融資/併購信息
圖:企業融資信息(來源/基因慧)
其中,近期國內外融資企業包括: 鵾遠基因、宜明細胞、愛博泰克、Tempus、InnoSkel 、Locanabio、4D Molecular Therapeutics、Atsena Therapeutics和Kinomica。
?轉化醫學首個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在上海瑞金醫院啟用
12月19日,歷經兩個五年規劃的轉化醫學首個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落成,這也是目前我國在生物醫療領域的第一家國家級大設施。未來,瑞金轉化大樓將設自動化臨床生物樣本庫+百萬人資料庫。
?武漢農業招商籤約超800億元
12月16日,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上,農業招商引資現場籤約活動共籤約33個項目,籤約金額868.68億元。從農業創新成果上看,武漢先後誕生了全球第一張水稻全基因組育種晶片、全國第一個雙低油菜品種、中國第一個抗蟲轉基因水稻品種、全球第一支試管藕等一批國際國內領先的標誌性成果。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與華大基因農業控股等
達成戰略合作
12月15日上午,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深圳華大基因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此次戰略合作協議將在農作物種質資源發掘、地方豬優異基因資源創新與利用、生物育種、生物農藥開發等領域開展科技合作。
?安吉康爾與華大智造合作建設
國內首家遺傳領域高通量測序技術創新應用示範中心
12月18日,深圳安吉康爾與深圳華大智造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共同打造高通量測序技術在遺傳疾病精準診療領域的首家創新應用示範中心,並在遺傳疾病精準診療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燃石醫學與Oncocyte Corporation達成合作
12月15日,燃石醫學 宣布與Oncocyte Corporation達成獨家合作協議,雙方將進行Oncocyte的早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患者復發風險分層檢測產品DetermaRx™在中國的獨家商業化合作,該產品的落地將填補中國I-IIA期非鱗狀NSCLC患者復發風險評估和輔助化療獲益人群鑑別的空白。
?阿斯利康390億美元併購Alexion
12月12日,阿斯利康與Alexion宣布達成最終收購協議。阿斯利康將以折合175美元/股的價格收購Alexion,交易總額大約390億美元 。交易預計在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屆時Alexion股東將擁有合併後新公司約15%的股份。
?BioNTech與復星醫藥達成協議
向中國供應新冠核酸疫苗
12月16日,BioNTech 和上海復星醫藥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雙方就mRNA新冠核酸疫苗向中國大陸供應和生產事項達成協議,一旦BNT162 mRNA新冠核酸疫苗獲得中國大陸上市批准,BioNTech將於2021年向中國大陸供應至少1億劑BNT162 mRNA新冠核酸疫苗,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首批疫苗將由BioNTech在德國的生產工廠供應。
應用
?孔確基因成都研發中心落戶華西健康谷
12月14日,廣州孔確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第四代基因測序儀成都研發中心啟動儀式在成都市武侯區華西健康谷舉行。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魏於全教授領銜的專家團隊研發出的長讀長、低成本、便攜的納米孔單分子測序儀的相關專利已通過四川大學-孔確基因校企合作轉讓。
?BioNTech與復星醫藥達成協議
向中國供應新冠核酸疫苗
12月16日,BioNTech 和上海復星醫藥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雙方就mRNA新冠核酸疫苗向中國大陸供應和生產事項達成協議,一旦BNT162 mRNA新冠核酸疫苗獲得中國大陸上市批准,BioNTech將於2021年向中國大陸供應至少1億劑BNT162 mRNA新冠核酸疫苗,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首批疫苗將由BioNTech在德國的生產工廠供應。
?恆瑞醫藥PARP抑制劑正式獲批上市
12月14日,恆瑞醫藥自主研發的PARP抑制劑氟唑帕利膠囊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 (NMPA) 批准上市,用於既往經過二線及以上化療的伴有胚系BRCA突變 (gBRCAm) 的鉑敏感復發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療。
?康立明推出全自動微流控PCR一體機
近日,康立明生物推出了HelixPOC®全自動微流控PCR一體機,通過微流控技術在螢光PCR檢測中的創新運用,構成搭載封閉式晶片試劑盒的分子檢測POCT (point-of-Care Testing,即時檢測) 平臺,實現從樣本處理、DNA提取、多重PCR擴增到基因分析全過程集成在封閉的一次性晶片試劑盒中全自動完成,樣本進、結果出,使分子檢測現場化即時化 、無需專業實驗室 和無需專業實驗人員。
科研
?重症新冠患者可能與五大基因密切相關
12月11日,由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牛津大學、中國中山大學等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在Science 發表論文稱,通過分析2700多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基因序列發現,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或與5大關鍵基因密切相關。論文還指出,增加IFNAR2等幹擾素基因表達、遏制有害的炎症通道等是潛在的新冠肺炎治療方法。
參考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03065-y
?鼻咽癌液體活檢早篩技術新研究成果
12月19日,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分子生物學臨床應用專家盧煜明院士在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分享了血液游離DNA在無創產前及鼻咽癌早期篩查的應用。研究發現一種具有高靈敏度的檢測方法,其陽性預測值升高到19.5%,敏感性達97.1%,特異性達99.3%。
參考信息>>
https://mp.weixin.qq.com/s/7m8NpdTMZzZntNgprSFoFg
?MIT科學家首次發現
新冠病毒序列與人基因組整合的證據
12月17日,MIT懷特黑德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表了一篇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發現存在新冠病毒片段與人基因組DNA融合的現象,基於人體內廣泛存在的LINE-1反轉錄轉座子或HIV感染者體內的HIV-1反轉錄酶,新冠病毒的部分核酸序列可以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這個發現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康復後患者復陽的現象。
參考信息>>
https://doi.org/10.1101/2020.12.12.422516
?Nature子刊:外泌體藥物逐漸步入臨床開發階段
成為下一代潛在的重磅藥物載體技術
12月16日,Nature子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的一篇報導,闡述了外泌體的一些臨床進展和未來發展展望。在上個世紀70年代,納米顆粒領域普遍不被看好,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化學工程師認為,現在外泌體也正走在當時納米顆粒的路上。
參考信息>>
https://doi.org/10.1038/d41573-020-00220-y
?治療肺動脈高壓的新靶點:DNMT3B
近日,荊志成教授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發表研究,揭示了DNA甲基化轉移酶3B (DNMT3B) 調控肺動脈高壓血管重構進程的作用與機制。該研究首次將DNMT3B表觀遺傳調控與肺血管重構結合在一起,證實了DNMT3B是PAH (肺動脈高壓) 發病機理中的新型調節介質,並有望成為治療PAH的潛在靶點。
參考信息>>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50/eaba2470
文章 | 基因慧
編輯 | Kia
拓展閱讀
贏家
【聲明】為傳播科學信息,推動基因及數字生命健康產學研連接, 我們秉持中立、專業、賦能的理念收集、分析或發布信息。但由於時效性及行業特殊性,所刊登內容僅供研究參考,不作為決策依據;本文相關信息不代表基因慧機構的觀點 ;「基因慧」刊登的原創內容的智慧財產權為「基因慧」商標擁有者及相關權利人所有;歡迎轉載,轉載請申請並註明來源。歡迎個人及機構投稿及合作。
關於基因慧
基因慧是數字生命健康領域創新服務平臺。團隊深耕行業十餘年,從行研諮詢、媒體資訊、產業平臺等角度提供優質內容。作為國發改產業研究合作單位,基因慧聯合多家頭部機構連續四年發布公開的行研報告,為產業園、投資機構、頭部企業及政府提供諮詢規劃服務,參與組織發布行業共識和標準,致力於建設數字生命健康產業數位化平臺,服務生命科技創新創業。
☆
☆ 參與組織發布、
☆ 發布產業大數據平臺
☆ 中國遺傳學會生物產業促進委員會委員
☆ 發布數十份
☆ 組織基因檢測聯盟(籌)、
☆ 主辦、
☆ 受邀為、、、等報告
☆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政策研究應用分會常務委員
使連接產生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