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論文鎖定新冠重症相關基因 將指引「舊藥新用」

2020-12-12 第一財經

12月11日, 英國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Roslin Institute)重症醫學專業學術顧問肯尼思·貝利(Kenneth Baillie)教授領導的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鎖定了與新冠重症相關的5個關鍵基因。該研究還指出了幾種具有「舊藥新用」潛力治療新冠重症患者的藥物。

貝利教授的研究團隊對英國208個重症監護病房的2700名新冠患者的DNA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在抗病毒免疫和抗炎症反應的兩部分機制中,包括IFNAR2,TYK2,OAS1,DPP9和CCR2在內的5個基因的高表達與新冠重症病例相關。

研究團隊認為,應該通過針對特定抗病毒和抗炎途徑的藥物進行臨床試驗,其中最有潛力的藥物是一類被稱為JAK抑制劑的抗炎藥,其中包括由禮來公司生產的關節炎藥物巴瑞替尼(Baricitinib)。

目前在全球的多項臨床試驗中,都在研究探索現有藥物對抗新冠治療的潛力,但迄今為止,由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生產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以及禮來公司的新冠中和抗體bamlanivimab是全球獲得授權的為數不多的用於治療新冠的藥物。

12月1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了一篇《巴瑞替尼加瑞德西韋治療新冠住院患者》的研究論文顯示,在新冠治療試驗ACTT-2臨床中,對新冠重症患者使用巴瑞替尼加瑞德西韋對縮短病程和加快臨床狀況改善的效果,優於單獨使用瑞德西韋(ACTT-1)。但聯合用藥過程中,也發生了少數的嚴重不良事件。

ACTT-2臨床試驗是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發起的,旨在評估聯合用藥與單獨使用瑞德西韋的區別。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11月23日,ACTT-4臨床試驗也已經在ClinicalTrials網站上註冊,在上述兩種藥物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激素,旨在評估巴瑞替尼加瑞德西韋和激素加瑞德西韋的療效區別。

根據ATTC-2的臨床試驗結果,對於全部入組患者的臨床狀況的改善事件差異並不顯著,藥物組和對照組病程改善時間僅相差一天,但在亞組分析中差異顯著。

對此,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根據ACTT-4的試驗方案,我們可以理解為,試驗設計者對於巴瑞替尼加瑞德西韋試驗(ATTC-2)的療效仍不滿意,因為它對降低病死率的效果並不顯著,而加入對激素的評估,也反映了研究人員對激素的推薦。」

曹彬教授認為,從ACTT-1到ACTT-4,研究設計正在一步步地深入。「ACTT-2是基於對ACTT-1結果的認可,現在ACTT-4也是以ACTT-2的結果為標準,研究瑞德西韋加激素的效果。」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還是要承認ACTT-2的工作量很大,他們入組了1033例患者,這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

而針對新冠疾病是否會有一種「靈丹妙藥」出現,曹彬教授認為可能性不大。「我認為要發現一種Magic bullet還是很難的。」他說道。

相關焦點

  • 【自然論文鎖定新冠重症相關基因 將指引「舊藥新用」】12月11日...
    【自然論文鎖定新冠重症相關基因 將指引「舊藥新用」】12月11日, 英國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重症醫學專業學術顧問肯尼思·貝利教授領導的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鎖定了與新冠重症相關的5個關鍵基因。該研究還指出了幾種具有「舊藥新用」潛力治療新冠重症患者的藥物。
  • 《自然》雜誌發文:重症新冠患者可能與五大基因密切相關
    《自然》雜誌發文稱  重症新冠患者可能與五大基因密切相關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胡定坤 張夢然)日前,由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愛爾蘭都柏林大學,中國中山大學、西湖大學等機構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在
  • 《自然》雜誌發文:重症新冠患者可能與五大基因密切相關
    《自然》雜誌發文稱重症新冠患者可能與五大基因密切相關科技日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胡定坤 張夢然)日前,由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愛爾蘭都柏林大學,中國中山大學、西湖大學等機構科研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發文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或與5大關鍵基因密切相關,這一發現為新冠治療藥物篩選提供了重要線索。
  • 基因突變和免疫內鬼導致新冠重症?今日兩篇《科學》論文揭示治療...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科學》在線連發兩篇論文,向我們揭示了新冠疾病背後令人意想不到的原因:超過10%的新冠重症源自自身免疫系統的「內鬼」,另外3.5%的重症則是由於一些特殊的基因突變……
  • 英媒:科學家發現導致新冠重症基因
    為什麼有些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沒有症狀而有些人病情危重?這是此次疫情的最大困惑之一。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11日對此進行了解答。根據英國《自然》周刊登載的一篇論文,對2200多名重症監護病人的研究結果發現,答案或許在於特定的基因。
  • 舊藥新用自治絕症,這位科學家如今又幫新冠患者找藥
    身為一名免疫學家,他希望借鑑自己發現西羅莫司的經驗,找到可以重新利用的舊藥物來對抗新冠肺炎,而這也已成為了一項全球性的當務之急。據悉,迄今為止,法伊根鮑姆博士的團隊已經研究了14000多篇關於如何治療新冠感染者的論文,他們的貢獻對全球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以及正緊鑼密鼓研究著新冠病毒的科學家都產生了影響。
  • 科普:部分新冠重症可能與基因突變等因素有關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發現,新冠重症的發生可能與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存在的薄弱點有關,比如有相關基因突變和產生自體抗體等。這個團隊近期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他們從今年2月開始,先後對全球超過3000名新冠重症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
  • 中國人很安全 新冠病毒重症風險基因以印度、歐洲為主
    新冠病毒在全球感染了3300多萬人了,死亡超過100萬了,目前疫情主要是在美國、印度、南美,歐洲也開始第二波感染了。中國已經在上半年基本控制了國內的疫情,靠的是大面積的檢測和嚴格的隔離措施。不過在這個問題上,除了各國自己的控制手段之外,有沒有科學上的區別?不同人種或許先天性就有不同風險?
  • 科普:部分新冠重症的發生可能與基因突變等因素有關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發現,新冠重症的發生可能與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存在的薄弱點有關,比如有相關基因突變和產生自體抗體等。這個團隊近期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他們從今年2月開始,先後對全球超過3000名新冠重症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在一組659名患者中有23名患者(約佔3.5%)抗病毒相關基因存在先天突變;在另一組987名患者中,至少101名患者(即至少10%)體內存在「敵我不分」、攻擊自身免疫系統的自體抗體。這兩種免疫系統的薄弱點都會導致I型幹擾素在患者體內難以發揮作用。
  • 高齡、基礎病外:幹擾素缺失或致13%的新冠重症
    大多數患者將出現發熱、乾咳或者疲乏等並不致命的症狀。英國一項研究甚至指出,新冠核酸陽性者中有76%是連咳嗽、發熱、味覺喪失等症狀都沒有無症狀感染者 。然而,即便如此,如今有111萬人因新冠病毒不幸離世,約佔已知感染者的2.8%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症狀差異?哪些人的病情更易發生惡化?以往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高齡、男性、基礎疾病這三大因素或增加重症風險。
  • NEJM:新冠重症相關基因如何影響病情?兩項研究揭示潛在機制
    今年6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一篇有關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初步鑑定出兩個基因位點(3p21.31位點rs11385942和9q34.2位點rs657152)與重症顯著相關。
  • Nature重磅:新冠重症風險遺傳自滅絕的尼安德特人
    【2】,這是一種與生育能力提高、妊娠早期出血減少和流產減少相關的基因變異。,現在全球已超過3300萬人感染,超過100萬人因此死亡,絕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症狀輕微,由於缺乏特效藥,少數重症患者就很兇險了。
  • 兩款新冠病毒藥物「舊藥新用」?專家:臨床實驗已安排
    但值得注意的是,李蘭娟院士團隊成員、浙江援鄂重症救治組領隊、浙大一院副院長陳作兵提醒,「這兩種藥為處方藥,患者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他還介紹,現在這兩種藥物已經在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使用,下一步計劃用這兩種藥物替代其他效果欠佳的藥物。
  • Nature重磅:中國人很安全,新冠重症風險遺傳自滅絕的尼安德特人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超過十個月,現在全球已超過3300萬人感染,超過100萬人因此死亡,絕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症狀輕微,由於缺乏特效藥,少數重症患者就很兇險了。之前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發展為重症的主要遺傳風險因素是在3號染色體上的基因簇,這項發表在 Nature 的最新研究則證實了這種風險是由從尼安德特人那裡遺傳的大約50 kb長度的基因組片段所引起的,這一遺傳風險在南亞和歐洲人群中最高,而在東亞和非洲則幾乎沒有。
  • 新冠症狀嚴重程度或與遺傳因素有關
    2020年11月1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聯合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發現》(Cell Discovery)發表的研究成果表明,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為認識新冠的作用機制、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參考。
  • 舊藥新用:法匹拉韋獲或加速新冠肺炎清除
    據悉,作為疫情期間全國第一個批准上市的對新冠肺炎具有潛在療效的藥物,法匹拉韋其實是日本富士膠片旗下公司的原研藥物!早在2008年,轉型期的富士膠片看中了正處於研究階段的Avigan(又名Favipiravir,法匹拉韋)針對流感有效性的卓越表現,收購了富山化學,成為該藥專利的實際擁有者。
  • 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
    其中,英國最近的雙胞胎研究顯示新冠患者的臨床表現和易感性受到遺傳因素較強的影響[1];西班牙和義大利的研究則在三號及九號染色體上發現了與重症顯著關聯的基因座[2],其中三號染色體上的相關區域可能與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人有關[3];基於中國人群的臨床數據統計分析曾顯示新冠患者和正常人群的ABO血型比例存在差異[4],間接提示遺傳因素對症狀的影響。
  • 基因簡報丨轉化醫學首個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啟用,重症新冠患者或與...
    BioNTech與復星醫藥達成協議  向中國供應新冠核酸疫苗  12月16日,BioNTech 和上海復星醫藥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雙方就mRNA新冠核酸疫苗向中國大陸供應和生產事項達成協議,一旦BNT162 mRNA新冠核酸疫苗獲得中國大陸上市批准,BioNTech將於
  • 深圳三院與華大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發布: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
    其中,英國最近的雙胞胎研究顯示新冠患者的臨床表現和易感性受到遺傳因素較強的影響;西班牙和義大利的研究則在三號及九號染色體上發現了與重症顯著關聯的基因座,其中三號染色體上的相關區域可能與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人有關;基於中國人群的臨床數據統計分析曾顯示新冠患者和正常人群的ABO血型比例存在差異,間接提示遺傳因素對症狀的影響。
  • 一文讀懂,基因在抗擊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後來,新冠病毒的數據被中國科學家首先上傳到了國際上共享的數據平臺,初步將不明原因的肺炎與新型冠狀病毒鎖定在一起。通過NGS病原體測序的信息資料庫比對,病原體鎖定結果只要3天。新一代的基因測序技術,在鎖定病原體當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