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

2020-11-11 轉化醫學網

2020年11月1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聯合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發現》(Cell Discovery)發表了題為「Initial whole-gen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ost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COVID-19 severity and susceptibility」的研究成果,發現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為認識新冠的作用機制、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參考。(文章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0-00231-4)

Cell Discovery網站截圖

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範圍內大流行,截止到2020年11月9日,全球已有逾5010萬感染病例,125萬死亡病例。根據報導,不同個體在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後的症狀有較大差異,約80-85%的感染者表現為無症狀或者輕症,15-20%的患者則罹患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除年齡、性別、併發症等已知的高風險因素外,患者自身的遺傳背景也是影響其症狀嚴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自疫情發生以來,已有多項新冠患者遺傳背景與免疫反應、嚴重程度以及易感性等相關研究在不同國家開展。其中,英國最近的雙胞胎研究顯示新冠患者的臨床表現和易感性受到遺傳因素較強的影響[1];西班牙和義大利的研究則在三號及九號染色體上發現了與重症顯著關聯的基因座[2],其中三號染色體上的相關區域可能與已經滅絕的尼安德特人有關[3];基於中國人群的臨床數據統計分析曾顯示新冠患者和正常人群的ABO血型比例存在差異[4],間接提示遺傳因素對症狀的影響。

本項目聯合研究團隊首次探究了中國人群遺傳背景對新冠症狀嚴重程度以及易感性的影響。課題組招募了332例核酸陽性但表現為無症狀,輕症,普通,重症和危重等不同嚴重程度的新冠患者。通過對患者及自然對照人群進行深度測序和分析,發現了位於六號染色體的人類白細胞抗原區域(HLA)特定單倍型以及GOLGA3、 DPP7等基因功能的缺失會增加罹患新冠重症的風險。此外,雖然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與歐洲人群新冠患者有著相似的症狀分布比例,但曾在歐洲人群中發現與重症顯著關聯的三號染色體相關基因多態性位點rs11385942在此項研究的患者人群中頻率為0,在ChinaMAP [5]等其它中國人群資料庫中的頻率也極低,關聯信號無法得到重複,提示不同遺傳背景的人群感染後症狀嚴重程度可能不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與比較。

該研究成果的發布將有力推動新冠相關的基礎科學研究,所發現的遺傳背景差異將為科研人員進一步認識新冠病毒及其與人體的相互作用機制提供指引,進而為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參考。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劉磊教授、何清教授以及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的金鑫研究員、劉斯洋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深圳三院王方教授等為共同第一作者。項目得到了深圳國家基因庫的平臺支持。

*本項目按照我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相關規定開展,相關數據已在科技部備案並獲得批准。

參考資料:

[1] Williams, F. M. et al. Self-reported symptoms of covid-19 including symptoms most predictive of SARS-CoV-2 infection, are heritable. med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4.22.20072124 (2020).

[2] Ellinghaus, D.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Severe Covid-19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N. Engl. J. Med. (2020). doi:10.1056/NEJMoa2020283

[3] Zeberg, H., P bo, S. The major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severe COVID-19 is inherited from Neanderthals. Nature (2020).

[4] Wu, Y., Feng, Z., Li, P. & Yu, Q. Relationship between ABO blood group distribution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Clin. Chim. Acta (2020). doi:10.1016/j.cca.2020.06.026[5] Cao, Yanan, et al. The ChinaMAP analytics of deep whole genome sequences in 10,588 individuals. Cell Research (2020).

相關焦點

  • 新冠症狀嚴重程度或與遺傳因素有關
    2020年11月1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聯合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發現》(Cell Discovery)發表的研究成果表明,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為認識新冠的作用機制、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參考。
  • 深圳三院與華大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發布: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
    科技日報記者 劉傳書11月1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聯合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發現》發表了研究成果,發現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為認識新冠的作用機制、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參考。
  • 深圳三院與華大研究院揭示:新冠患者症狀嚴重程度與遺傳因素有關
    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發現》(Cell Discovery)發表了題為「Initialwhole-gen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host genetic contribution toCOVID-19 severity and susceptibility」的研究成果,發現新冠症狀嚴重程度與患者自身遺傳因素有關
  • A型血更容易感染新冠?研究發現新冠感染風險還與血型有關!
    哎,這煩人的病毒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浩哥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一篇重磅科研論文的解讀,論文發表在醫學頂級神刊新英格蘭醫學上,研究人員試圖發掘新冠感染與個體基因差異之間的關係,結果一不小心發現感染風險居然跟血型有關……..
  • 《柳葉刀》:76%新冠患者半年後出現不良症狀,部分肺功能障礙
    來源:果殼新冠患者出院之後,仍有 76% 的人在隨後半年出現了不良症狀,主要包括疲勞或肌無力、失眠、焦慮或抑鬱等。這是上周六刊發於《柳葉刀》的一篇論文,研究者追蹤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1733 名新冠患者的健康情況。
  • 聽到胸腔「嘶嘶聲」,英美新冠患者出現可怕的新症狀
    專家認為,該症狀可能是人體抗擊疾病時,「抗體幹擾神經運作」所產生的感覺。據《紐約郵報》新聞網4月10日的報導,美國多名新冠患者開始出現新的症狀,其中包括身體中產生奇怪的嘶嘶聲,以及皮膚被電擊的灼傷感。
  • 首份新冠影響神經系統研究:有患者在出現新冠症狀前突發偏癱
    在這項研究中,214名患者有超過三成(36.4%)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神經臨床症狀分主要為3類: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頭暈、頭痛、意識障礙、急性腦血管疾病、共濟失調、癲癇發作);外周神經系統症狀(味覺損傷,嗅覺損傷,視覺損傷和神經疼痛);骨骼肌損傷。這是首份詳細揭示新冠病毒影響神經系統的文章。
  • 紐約時報:一些新冠患者出現嚴重精神疾病症狀(雙語)
    在南橡樹醫院,有一個針對新冠患者精神疾病的入院治療項目,古利博士還不確定新冠病毒是否與這名女性的心理症狀有關。「也許這與新冠有關,也許無關,」他回憶自己當時是這麼想的。少數從未出現過精神健康問題的新冠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數周后,出現了嚴重的精神病症狀。
  • 為何新冠肺炎患者症狀有輕有重?美媒:或與基因有關
    來源:參考消息為何新冠肺炎患者症狀有輕有重?美媒:或與基因有關參考消息網4月23日報導 美媒稱,一項新的早期研究顯示,某些基因差異可能會把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患病嚴重者與那些雖被感染但幾乎沒有咳嗽的人區分開來。不過專家們稱,這項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
  • 科普:部分新冠重症可能與基因突變等因素有關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發現,新冠重症的發生可能與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存在的薄弱點有關,比如有相關基因突變和產生自體抗體等。這個團隊近期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他們從今年2月開始,先後對全球超過3000名新冠重症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
  • 一組遺傳自6萬年前的古老基因會增加新冠死亡風險,70%危重症患者...
    一組遺傳自6萬年前的古老基因會增加新冠死亡風險,70%危重症患者具有該基因變體  olivia chan • 2020-07
  • 溼疹、哮喘、食物過敏,這些問題可能都與新發現的這個遺傳因素有關
    有些孩子的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退,但也有不少孩子的症狀會反覆持續到青少年和成年。 而研究人員發現,KIF3A有兩種常見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遺傳變異體。儘管只是DNA序列上單個核苷酸的微小變化,但它們會通過改變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使KIF3A蛋白的生產速度降低。在皮膚細胞、鼻黏膜細胞中,相比正常的KIF3A,兩種變異體產生的KIF3A蛋白量減少了將近20%。
  • 科普:部分新冠重症的發生可能與基因突變等因素有關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發現,新冠重症的發生可能與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存在的薄弱點有關,比如有相關基因突變和產生自體抗體等。這個團隊近期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他們從今年2月開始,先後對全球超過3000名新冠重症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在一組659名患者中有23名患者(約佔3.5%)抗病毒相關基因存在先天突變;在另一組987名患者中,至少101名患者(即至少10%)體內存在「敵我不分」、攻擊自身免疫系統的自體抗體。這兩種免疫系統的薄弱點都會導致I型幹擾素在患者體內難以發揮作用。
  • 新冠重症患者如何進行呼吸治療?
    部分重症或危重型的新冠患者進展為中、重度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因此這部分患者單用用無創通氣無法很好地改善呼吸頻率快的症狀; 第二、這部分病人的呼吸頻率快,可能很大程度上並不僅僅是因呼吸肌疲勞,或這可能只是其中一個方面的因素,最關鍵的因素依然還是缺氧。
  • 《柳葉刀》:糖尿病與新冠肺炎感染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在全球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的患者中,研究人員發現有20%至50%的患者患有糖尿病,證明了糖尿病是與新冠肺炎感染嚴重程度密切相關的基礎疾病之一。 根據新冠病毒嚴重感染地區的流行病學觀察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及其他國家衛生中心和醫院的報告顯示,糖尿病患者死於COVID-19的風險比沒有糖尿病的患者高出50%以上。
  •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中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的決定因素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中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的決定因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1:55:08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ini Kamboj等研究人員發現癌症患者中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的決定因素
  • 新冠症狀新發現:「快樂缺氧」或致患者突然死亡
    當世界各國的醫護人員都在忙著治療新冠感染者時,一種被稱為「隱形缺氧」的新症狀逐漸引起了他們的關注。這種症狀的出現讓醫生們甚至開始質疑生物學的基本原理:儘管這些新冠肺炎患者的氧氣水平已低至足以失去意識甚至死亡,但他們卻沒有絲毫不適感。
  • 川崎病、腳趾「凍瘡」、缺氧不難受……新冠感染還有哪些怪症狀?
    小兒多系統炎症綜合症(Paeduatric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最近,多個國家出現了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罕見兒童炎症綜合性病例。5月4日,紐約市衛生局發出警告,該市發現了15例因患多系統炎性綜合症而住院治療的病例,患者均為2歲至15歲的兒童。報告指出這些症狀可能與COVID-19有關[1]。歐洲也報導了類似的兒童病例。
  • 警惕新症狀!有地區約15%新冠患者出現喪失了嗅覺和味覺的症狀!
    他們失去了嗅覺、味覺……早前,3月23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NBA猶他爵士隊中鋒魯迪·戈貝爾在個人推特上透露,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了嗅覺和味覺喪失的症狀。他說:「我已經連續4天聞不到任何味道了。」而據美國《紐約郵報》報導,美國一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20歲女子聲稱,自己出現了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感染症狀,包括喪失聽力、味覺和嗅覺。
  • ...感新冠有關?研究發現:A型血易感及出現嚴重症狀風險較高,0型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與血型有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7日刊登歐洲一科學家小組的研究報告,將基因和血型與嚴重的新冠病毒感染風險聯繫了起來:其中,A型血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和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較高,相比之下,O型血的人風險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