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快讀|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安全有效;全國健康碼有望...

2021-01-13 川醫觀察

川醫觀察,聚焦四川本地大健康行業。

每周五,我們都將和您一起盤點本周各種健康熱點資訊,歡迎持續關注!

聚焦·全國

5月7日起,全國所有縣域均調整為低風險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5月6日,全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降至10例以下,連續4天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連續10天無新增本土疑似病例,連續22天無新增死亡病例。7日起,全國所有縣域均調整為低風險。但新冠肺炎疫情還有很大不確定性,要繼續做好患者救治和康復管理,落實常態化防控舉措,嚴防疫情反彈。(來源:新華社)

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安全有效

5月6日,全球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團隊領銜,聯合浙江省疾控中心張嚴峻團隊、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合作完成的研究文章《SARS-CoV-2病毒滅活疫苗的快速開發》。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此前的4月19日,該論文的預覽版在生物科學預印本論文平臺bioRxiv發布。動物實驗研究結果顯示,該疫苗安全有效。(來源:經濟日報)

中國疾控中心:與抗體檢測相比,核酸檢測更靈敏

5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援鄂疾控工作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抗體檢測和核酸檢測的區別做出解答:核酸陽性說明標本中存在病毒核酸,意味著感染者可能具有傳染性。IgM抗體陽性,說明患者處於感染早期,IgG抗體陽性說明感染過新冠病毒,但不能確定其是否具有傳染性。如康復者,一般檢測IgG抗體陽性,如果核酸檢測陰性,間隔24小時再測核酸仍然是陰性,那提示其不具有傳染性。與抗體檢測相比,核酸檢測更加靈敏,也是實驗室檢測的「金標準」。(來源:央視網)

系列國標頒布,健康碼有望統一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發布《個人健康信息碼》系列國家標準。標準包括,《個人健康信息碼參考模型》、《個人健康信息碼數據格式》和《個人健康信息碼應用接口》3項內容,由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會同衛生健康委及國務院相關部門研究提出,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技術歸口。該系列國家標準實施後,可實現個人健康信息碼的碼制統一、展現方式統一、數據內容統一,統籌兼顧個人信息保護和信息共享利用,適用於指導健康碼相關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和系統集成。(來源:中新經緯)

我國新冠患者復陽率5%~15%

5月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王貴強表示,從目前來看,新冠肺炎患者復陽的病例整體發生情況在我國初步的數據是5%~15%。王貴強表示,復陽就是達到出院標準了,出院後又出現核酸檢測陽性。其中大部分病人是沒有症狀的,只有極個別會出現症狀,大部分患者隔離觀察就可以了。目前對這部分患者還在做相應的研究。(來源:健康報)

北京:四種情況即使不發熱也要就診排查

近日,北京市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級別調至二級,市疾控中心制定二級響應下市民出現發熱呼吸道症狀後的就診指引。明確四種情況下,即使無發熱症狀,但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狀者,也要到發熱門診就診排查。包括:在發病前14天內有境外或國內有新冠肺炎病例報告地區旅行史或居住史;發病前14天內懷疑接觸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境外或國內有新冠肺炎病例報告地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家庭、單位或周邊人員14天內有多人出現相同症狀。(來源:北京日報)

40餘名抗疫醫護被裁後續:鹹陽婦幼保健院院長被免職

近日,有網友反映,鹹陽市婦幼保健院通過一次考試末位淘汰裁掉40多人(大多數都曾在抗疫一線)。該事件持續發酵,5 月 3 日上午,衛健委調查組約談被裁的醫護後,醫院又通知他們返回上班。目前鹹陽市對市婦幼保健院違規行為做出處理決定,責成市婦幼保健院對聘用人員調整決定予以撤銷,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市婦幼保健院院長王美玲予以免職。(來源:新華網)

湖北新冠病毒核酸、抗體檢測納入醫保支付

湖北省醫療保障局網站消息,5月5日,湖北省醫療保障局下發通知,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項目臨時納入該省基本醫療保險診療目錄,按乙類支付,自5月6日起在全省正式執行。其醫保支付具體標準由湖北省各地根據本地實際,自行確定,但不得高於此前全省核酸檢測180元/次、抗體檢測50元/項的最高限價,實行動態調整。(來源:澎湃新聞)

中日友好醫院發布通知,淘汰74個自費藥

近日,知名大三甲中日友好醫院發布2019年國家談判藥品遴選和自費藥品淘汰結果。通告顯示,有42個共計46個品規(其中西藥44個品規,中成藥2個品規)入院,包括阿達木單抗注射液(修美樂)、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伯舒)、馬來酸吡咯替尼片(艾瑞妮)、帕妥珠單抗注射液(帕捷特)等知名大品種。在公開入院品種的同時,中日友好醫院也公布了74個自費品種的淘汰藥品目錄,其中包括中西藥66種,成藥8種。(來源:中國製藥網)

連花清瘟膠囊獲得新加坡註冊批文

5月6日晚間,以嶺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核准籤發的「中成藥」註冊批文,批准連花清瘟膠囊符合新加坡中成藥標準註冊,標誌著公司具備了在新加坡市場以藥品身份銷售該產品的資格。截至目前,連花清瘟膠囊已取得了巴西、羅馬尼亞、泰國、厄瓜多、新加坡等8個國家和中國香港、澳門地區的註冊批文,並且已同時在中東、非洲、拉丁美洲等多個國家啟動註冊工作。(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西研院發布新冠防疫軟體,以藍牙捕捉人際數據,進行新冠預測及溯源分析

2020年2月,新冠疫情全面暴發,隨即中科院計算所西部高等技術研究院向重慶兩江新區科創局申請開展新冠病毒傳播預測、溯源及防控相關項目。獲批後,西研院於3月20日正式開始著手研發相關產品。4月28日,西研院完成了系統的內測,公開發布了該軟體的公測版本,供給大眾測試和免費使用。據悉,該項目以手機APP+雲平臺的方式呈現,APP被命名為「健康出行管家」,目前已經可以在小米應用商城搜索下載該APP使用。其它商店還在審核中。(來源:動脈網)

聚焦·四川

四川11部門聯合推進川產道地藥材示範工作

近日,四川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川產道地藥材全產業鏈管理規範及質量標準提升示範工程工作方案》。方案涉及的川產道地藥材標準建設具體有十項內容,簡稱為「三標準、五規範、二體系」。對種子種苗標準、藥材及飲片標準、商品規格等級標準等作出詳細規定。據了解,四川全省中藥材品種達5000餘種,蘊藏量超過100億噸,居全國第一位。但中藥材生產技術相對落後,集成度低,重產量輕質量,從而導致中藥材品質下降,影響中藥質量和臨床療效,損害了川藥信譽。(來源:川報觀察)

今年首次四川盆地出現區域性臭氧汙染過程

從今年4月25日開始,受持續高溫強輻射天氣影響,四川盆地已陸續出現臭氧汙染,並在26日逐步形成區域汙染,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區域均出現不同程度汙染。截至5月6日,成都共出現連續9天汙染。據悉,臭氧可對人造成咳嗽、呼吸困難及肺功能下降等影響。臭氧也會使植物葉子變黃甚至枯萎,對植物造成損害,甚至造成農林植物的減產、經濟效益下降等。(來源:成都日報)

省管公立醫院第二批國家集中帶量採購中選藥品落地

近日,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等省管公立醫院相繼開出了第二批國家集中帶量採購中選藥品第一張(次)處方或醫囑,標誌著此項政策在省管公立醫院有序落地實施。據悉,四川省第二批國家組織集中採購中選藥品共計32種47個,主要涉及解熱鎮痛、抗菌消炎、抗過敏、抗結核、化療等治療領域。中選藥品平均降價幅度達到53%,最高降幅達到93%。(來源:四川省醫療保障局)

成都市民專屬普惠式商業健康保險「惠蓉保」發布

5月7日,由四川省醫療保障局、成都市醫療保障局指導,成都醫保戰略聯盟成員單位承保,聯盟成員服務平臺提供服務的成都市民專屬普惠式商業健康保險——「惠蓉保」正式發布。據悉,「惠蓉保」緊密銜接社會基本醫療保險,保障內容涵蓋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範圍內的醫療費用,覆蓋住院費用、門診特病費用,同時保障醫保範圍外的20種腫瘤及罕見病的高額自費藥品費用,最高保障額度100萬。(來源:惠蓉保官微)

推薦閱讀:剛剛,「59元惠蓉保」刷爆朋友圈,成都人搶瘋了!成都人專屬補充醫保,可與百萬醫療搭配使用...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開設全市首家「婦科日間手術中心」

5月6日,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東城根街院區「婦科日間手術中心」正式接診。據悉,「日間手術」最早源自歐美發達國家,是指選擇一定適應症的患者,在1至2個工作日內安排患者的住院、手術、手術後短暫觀察、恢復和辦理出院,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手術模式。在2019年3月,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在東城根街院區首開婦科「日間手術」,迄今1000多位婦科病人通過「日間手術」模式完成手術順利出院。(來源: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川大轉化醫學項目封頂,系我國首個生物治療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5月7日上午,我國首個生物治療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封頂儀式在成都舉行。據四川大學副校長侯太平介紹,該設施依託川大華西醫學,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生物治療的核心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生物治療相關轉化醫學研究。據悉,項目總投資8.9億元,包括生物治療轉化醫學大樓、電鏡實驗室及汙水處理站等,計劃於2020年11月30日全部竣工。(來源:封面新聞)

聚焦·全球

世衛組織認同法國可能在去年12月已出現新冠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在5日和6日的記者會上分別就「法國在去年12月便已出現新冠病例」一事做出回應,稱這是有可能的。他們期待更多國家回溯病例樣本,以獲得更全面的信息。一個法國醫學團隊近期在研究中發現,新冠病毒去年12月底已在法國傳播。一名去年12月27日入院、現已痊癒的法國男子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這比法國官方宣布的首批確診病例要早近一個月時間。(來源:中國新聞網)

川普一名貼身工作人員確診新冠肺炎

當地時間5月7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川普的一名貼身工作人員確診新冠肺炎。該工作人員隸屬美國海軍,為白宮精英部隊的成員之一,需要和川普近距離接觸。白宮隨後發表聲明確認了這一消息。報導稱,該工作人員在6日上午出現新冠肺炎症狀,並在當晚進行測試。為了確保安全,川普隨即在白宮醫務人員的協助下再次接受新冠病毒測試。目前,川普每周都會接受新冠病毒測試,測試結果通常會在15分鐘後得出。(來源:央視新聞)

瑞德西韋獲批成日本國內首款新冠治療藥物,優先用於重症患者

美國時間2020年5月7日,吉利德科學宣布,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已通過特殊審批途徑,批准Veklury (瑞德西韋)作為SARS-CoV-2感染的治療藥物,SARS-CoV-2是導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毒。特殊批准的授予歸因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大流行,其參考了瑞德西韋在美國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有報導稱,瑞德西韋除了被指存在副作用之外,關於其治療效果的評價也並不統一,用藥時必須小心謹慎。用藥對象原則上是使用呼吸機等的重症患者。當前日本中央政府通過醫療機構把握所需數量並進行管理,優先分配給有重症患者的醫療機構。(來源:澎湃新聞)

英國:新冠肺炎新型藥物SNG001將於6月底完成臨床試驗

日前,由英國南安普頓大學醫學系研究人員研製的治療新冠肺炎新型藥物SNG001,正在南安普頓大學醫院呼吸科進行臨床試驗。研究人員預計臨床試驗將於6月底完成,如果後期進展順利,這種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將會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批量生產。SNG001是由南安普頓大學呼吸道醫學教授威爾金森領導研發的一種特殊配方的幹擾素β,它對因感冒和流感感染擴散到肺部而引起的嚴重下呼吸道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來源:動脈網)

【如果您有健康行業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爆料,一經採納必有酬謝。爆料可直接後臺留言,或者聯繫QQ郵箱:zglyd@vip.qq.com】

相關焦點

  • 疫苗安全有效!中國團隊發布全球首個新冠動物實驗研究結果,專家:這...
    疫苗對控制新冠肺炎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全球科學家們也都在為研發疫苗努力著。最近,基於抗體的疫苗研究終於有了可喜的消息。5 月 6 日,中國科學家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率先發表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動物實驗結果。
  • 中國科研團隊在《科學》雜誌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
    (健康時報記者 王永文編譯)5月9日,健康時報記者從科興生物獲悉,中國科研團隊已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證實在動物實驗中安全有效。此信息也已發布在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雜誌上。
  • 中國團隊發布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了新冠病毒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所研究員張嚴峻、科興控股尹衛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喜、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李長貴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盧金星為通訊作者。
  • 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科技抗疫
    科技抗疫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入榜理由4月20日,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秦川團隊領銜的團隊,在預印本論文平臺bioRxiv上傳研究文章。這是目前為止公開報導的第一個新冠病毒(SARS-CoV-2)疫苗動物實驗結果。該疫苗可在小鼠、大鼠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誘導SARS-CoV-2特異性中和抗體。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發布;全國中高風險區域全部清零丨抗...
    24省份五一假期旅遊「成績單」:3省份收入超百億鈦媒體5月7日消息,據中新經緯,12年來最長「五一」假期圓滿畫上了句號,今年「五一」是我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後的首個旅遊小長假。截至5月6日20時,共有24個省份公布「五一」假期旅遊數據。2020年「五一」假期,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
  • 中國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文章是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成果
    每經編輯:彭水萍5月6日,Science雜誌官方網站發布了中國科研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文章《SARS-CoV-2病毒滅活疫苗的快速開發》,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此前的4月19日,該論文的預覽版在生物科學預印本論文平臺bioRxiv發布。
  • ...全國英語、計算機等級考試將全額退費;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
    至此,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新冠肺炎疫情跨省傳播已涉兩個省份。2丨全國英語、計算機等級考試取消將全額退費:50個工作日完成退費工作日前,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2020年3月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退費說明》和《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退費說明》。對於兩項考試已報名的考生,繳納的考試費將進行全額退費處理。
  • 中國團隊《Science》發文,首次公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5月6日,Science發布了一篇名為《Rapid development of aninactivated vaccine for SARS-CoV-2》(《SARS-CoV-2病毒滅活疫苗的快速開發》)的論文,首次公開了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獲批!關於新冠疫苗,先搞清楚這7個問題
    人類與新冠疫情的這場持久戰,迎來「歷史性時刻」:疫苗終於來了!英國藥品與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宣布:授予基於mRNA技術的新冠疫苗BNT162b2緊急使用授權(EUA),預計下周將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始接種。
  • 強生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結果優異,我們與病毒的生死之爭從未停止
    近日,美國強生公司在其官網上宣布,其研發的腺病毒26(Ad26)載體新冠疫苗在動物試驗中表現良好,可以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中誘發穩定的免疫反應,有效預防病毒感染,並且只需接種一次。此外,據強生透露,公司計劃在今年9月下半月開始大規模的3期臨床測試。
  • 日本利用牛痘病毒載體開發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確認有效
    日本滋賀醫科大學通過與東京都醫學綜合研究所的小原道法特任研究員及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品質保證與管理部長石井孝司開展聯合研究,開發出了SARS-CoV-2基因重組DIs毒株疫苗。滋賀醫科大學的伊藤靖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為食蟹獼猴接種該疫苗,評估了預防效果。研究團隊使接種疫苗的食蟹獼猴感染新冠病毒後發現,疫苗接種組強力抑制了新冠病毒在肺部的增殖,幾乎沒有發生肺炎。
  • 中國團隊設計新冠疫苗新平臺 發布mRNA首個動物實驗數據
    億歐大健康5月21日訊,來自上海交大、復旦大學等機構的聯合科研團隊最近設計了一款mRNA新冠疫苗。該疫苗通過模擬冠狀病毒表面蛋白和內部核酸,從而結合了滅活疫苗和mRNA疫苗的功能,這為全球的抗疫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疫苗平臺。
  • 室溫下能存放至少一周!開發新型mRNA新冠疫苗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細胞》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關於新冠疫苗的最新論文。由秦成峰研究員、英博博士以及王佑春研究員共同領導的一支團隊,開發出了一款新型的mRNA新冠疫苗。在小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中,這種疫苗能夠激發免疫反應,誘導產生中和抗體。
  • 中國首個新冠mRNA疫苗獲批臨床 mRNA疫苗是什麼疫苗?
    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與地方企業共同研究,開發形成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候選疫苗(ARCoV)已於6月19日正式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准。這是國內首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mRNA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緊前部署應急科研攻關,同時推進多條技術路線的新冠疫苗研發。國產新冠mRNA疫苗是該院繼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後,研製成功獲批臨床試驗的又一高技術疫苗品種。研究表明,這一新冠mRNA疫苗不僅可在小鼠和食蟹猴體內誘導產生高水平中和抗體,還可誘導保護性的T細胞免疫反應。
  • 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動物實驗對治療疾病有多重要?
    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時,中國醫學院的科學家發表了首個新冠疫苗的動物實驗數據,結果樂觀。如今,動物實驗已成為醫學實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關係著人類健康甚至是動物的安全。那麼,動物實驗是如何進行的?管理體系又是怎樣的?
  • 【全球疫情追蹤】英國或成首個批准新冠疫苗西方國家*美國累計新冠...
    【西方首個新冠疫苗有望下周獲批 英國或成首個批准新冠疫苗西方國家】據多家英國媒體報導,英國有望成為第一個批准新冠疫苗的西方國家,獨立監管機構將在幾天之內批准輝瑞/BioNTech旗下mRNA疫苗,最早將於12月7日接種。對比來看,美國最早可能在12月8日至10日緊急批准輝瑞疫苗,並在獲批後的24小時內開始在全國範圍內交付。
  • 我國新冠疫苗有望年底上市;研究:新冠病毒可在皮膚上存活9小時
    青島市連續9天沒有持續新發病例,說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取得階段性成效。據央視新聞消息,我國新冠疫苗病毒有望今年底投入市場。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破4000萬例,累計死亡超110萬例。
  • 國內5個新冠疫苗獲批進入三期臨床研究 有望率先獲批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何劍峰:國內新冠滅活疫苗有望率先獲批  新冠疫苗有五條線路並行研發,包括傳統疫苗和新技術疫苗兩大類。傳統疫苗包括滅活疫苗、減毒疫苗,新技術疫苗則包括重組蛋白疫苗、RNA/DNA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等。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已經有14種新冠疫苗進入臨床實驗,其中有5種疫苗進入三期臨床實驗。
  • 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陳薇院士是誰?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該專利於今年3月18日申請,8月11日授權。據相關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薇8月11日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 比拿猴子做實驗還快:「器官晶片」或加速新冠疫苗研發
    中國科技新聞網5月18日綜合(錦江)新冠肺炎疫苗研究競爭正處於白熱化階段。 據媒體統計,目前全球有100多個團隊正在研究新冠候選疫苗,其中有幾個已經開始進行臨床試驗。 此前有報導稱,牛津大學科學家開發的新冠病毒候選疫苗ChAdOx1 nCoV-19已經進入1期人體試驗階段,最快9月就可以應急使用。